新冠病毒電鏡圖像首次曝光 一起來看看「高清彩照」

2020-12-06 中國網河南頻道

新冠病毒電鏡圖像首次曝光 一起來看看「高清彩照」

2020-02-16 11:37:14

來源:新京報

  |  

作者:陳沁涵

| 字號:

A+

A-

【新冠病毒電鏡圖】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月13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55748例(其中重症病例1020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6723例(湖北省核減269例),累計死亡病例1380例(湖北省因重複統計,核減108例)。

海外方面,共有24個國家出現新冠肺炎患者,累計確診病例506例,日本和菲律賓分別有1例死亡。

已經波及全球25個國家的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透過科學家們的顯微鏡,可以近距離觀察。

新冠病毒的「百變形象」

中國微生物組數據中心(National Microbiology Data Centre)在1月底就發布了新冠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的圖像,病毒是從武漢的2名患者體內提取的。

系列編號為NPRC 2020.00002的新冠病毒圖像。圖/中國微生物組數據中心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2月13日在網站公布了新冠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的一組圖像。



掃描顯微鏡圖像:橙色的部分就是引發新冠肺炎的冠狀病毒。圖/NIAID-RML

病毒是微小的感染性斑點,由包裹在蛋白質外殼中的DNA或RNA組成。它們太小,無法通過一般的光學顯微鏡看到。NIAID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獲取新冠病毒的基本圖像,然後機構中的視覺醫學藝術辦公室再對圖像進行電子化上色。

透射顯微鏡圖像:暗黑色圓形物的為新冠病毒。圖/NIAID-RML

NIAID表示,新冠病毒的圖像看起來和2012年暴發的MERS病毒以及2002年出現的SARS病毒很相似,這並不奇怪,因為這類病毒表面的突起物讓其擁有了「冠狀(corona)」的名稱,是「王冠(crown)」的拉丁文,所以,所有冠狀病毒基本都有這樣的形態特點。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則創造出了一個可視化新冠病毒立體模型,結合了新冠病毒在顯微鏡下的形態以及日食的圖像。

CDC創建的新冠病毒立體模型。圖/CDC

香港大學的團隊近日也公布新冠病毒圖像,港大病理學臨床教授約翰·尼科爾斯(John Nicholls)表示,每一個受感染的細胞都會產生數千個新的傳染性病毒顆粒,這些顆粒會繼續感染新的細胞。

香港大學在推特發布的新冠病毒圖像。

港大科研人員正在研究不同時間點的樣本,以便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的不同之處。

而澳大利亞彼得·多爾蒂傳染病與免疫研究所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顯示了新冠病毒在細胞培養實驗中的狀態。

澳大利亞彼得·多爾蒂傳染病與免疫研究所發布的視頻片段截圖

給致命病毒「畫像」的人

據美國科技網站ScineceFriday報導,辛西婭·戈德史密斯在美國疾控中心(CDC)工作超過35年,她負責將各種病毒視覺化,協助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而多數病毒都是致命性的。

「我不會去思考疾病本身,只關注病毒的樣子,當我把病毒視覺化之後,總覺得有點對不起感染者。」辛西婭說。

辛西婭·戈德史密斯正在處理病毒圖片。圖/CDC

她的日常工作器具包括透射電子顯微鏡、實驗室級微波爐以及幫助將樣本嵌入樹脂的烤箱,她利用黑白兩種顏色創建出病毒的各種視圖。

辛西婭說,病理學家通常會給我一個病毒樣本,然後我通過顯微鏡觀察,可以告訴他們這種病毒屬於哪一科,幫助他們去識別皰疹病毒、痘病毒、正粘病毒等。

2003年,SARS病毒剛剛暴發時,辛西婭從CDC拿到了病毒樣本,「這種病毒的表面缺少細節,看起來是一個普通的球體,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的仔細觀察,從形態上可以認定它屬於冠狀病毒」。這一結論幫助CDC的專家迅速展開有針對性的冠狀病毒實驗。

黑色箭頭標註的就是SARS病毒。圖/CDC

新京報記者陳沁涵

責任編輯:程雪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高清彩照」曝光
    生命時報隨著疫情蔓延,國內外科研機構對於病毒本身的研究也在持續深入。
  • 「惡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
    2021年1月21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實驗室和KAUST大學Ivan Viola團隊及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發布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
  • 真實3D圖像曝光,新冠病毒長這樣
    1月21日,清華大學、KAUST大學研究團隊及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發布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
  • 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曝光
    我們對新冠病毒已經耳熟能詳了那麼,它長什麼樣你知道嗎?近日,清華大學、KAUST大學研究團隊及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發布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通過提取、掃描和數位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顆粒,研究團隊成功拍攝到該病毒的3D圖像。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讓人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 美實驗室公布新冠病毒高清彩色電鏡圖:突出顯示了覆蓋病毒的「尖峰」
    美實驗室公布新冠病毒高清彩色電鏡圖:突出顯示了覆蓋病毒的「尖峰」  Evelyn Zhang • 2020-02-17 15
  • 新冠病毒「高清彩照」曝光,揭開它的「真面目」!
    肆虐的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一組彩照揭開它的「真面目」。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落基山實驗室(NIAID-RML)於當地時間13日宣布,其位於蒙大拿州的洛磯山實驗室,11日在掃描和透射電子顯微鏡上拍攝了新冠病毒(SARS-CoV-2)的圖像,清晰顯示出新冠病毒用來入侵宿主細胞的棘突蛋白。
  • 解析Science新冠病毒論文:S蛋白電鏡圖首次公布
    來源:環球科學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冷凍電鏡圖像今日發表在《科學》上的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和NIH的研究人員首次利用冷凍電鏡展示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分子結構。該研究已於2月16日發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並快速通過同行審議發表於《科學》期刊。
  • 首次看清,新冠病毒如何入侵人類大腦!今日《自然》子刊展示高清圖像
    另一方面,新近出現的一些研究證據顯示,感染者的腦部和腦脊液內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核酸。那麼,新冠病毒究竟會通過怎樣的途徑越過血腦屏障,入侵大腦?想要阻止或治療新冠引起的神經症狀,需要找到這一關鍵問題的答案。
  • 「惡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來了
    經多聚甲醛滅活後的新冠病毒冷凍電鏡圖片(李賽實驗室供圖)在清華大學的實驗室中,滅活新冠病毒被置於冷凍電鏡下,每旋轉3°拍攝一張照片,總共拍攝41張,隨後進行立體重構,就像給病毒做「全身CT檢查」。團隊還向病毒內部「打手電」,穿過囊膜,清晰地照亮了病毒內部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排列結構,展示出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新冠病毒形象。冷凍透射電鏡是目前結構生物學廣泛使用的科研利器,它以電子為「光源」穿透病毒樣品,以獲得病毒內部的結構信息。
  • 「惡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來了!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小小的病毒是如何感染全球近億人的? 第一次,包括中國科研人員在內的一支國際團隊「拍攝」到了新冠病毒的3D影像。他們利用冷凍電鏡斷層成像和子斷層平均重構技術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結構。這一研究成果,為最新的3D病毒科普影像提供了基礎。
  • 視頻解讀:新冠病毒電鏡圖片如何拍攝與製作?
    儀器信息網訊 在疫情抗擊過程中,冠狀病毒電鏡圖片解析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圖像幫助科學家觀察病毒並解讀病毒如何進出宿主細胞。在常規光學顯微鏡無法觀察到COVID-19病毒的情況下,電子顯微鏡此時便發揮了很大作用。那麼電鏡如何拍攝和處理新冠病毒的照片呢?以下這段精彩視頻進行了詳細解讀(文後附譯文):冠狀病毒的大小約為100納米,而人類可以看到的最小光波長約為400納米。這就是科學家不能使用常規的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的原因。
  • 「惡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來了!99%的焦作人都沒看過!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小小的病毒是如何感染全球近億人的?第一次,包括中國科研人員在內的一支國際團隊「拍攝」到了新冠病毒的3D影像  1月2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賽實驗室和奧地利Nanographics公司、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學技術大學伊萬·維奧拉團隊合作的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問世。
  • 新冠病毒為何更易傳染?冷凍電鏡圖解病毒進入細胞的「鑰匙」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為何更強?科學家用「火眼金睛」的冷凍電鏡技術,終於找到了其背後的原因——新冠病毒的關鍵刺突蛋白(S蛋白)與人體細胞的受體蛋白的親和力,要遠高於SARS-CoV。病毒要進入人體細胞,必須找到人體細胞上相應的受體蛋白,而每個受體好比是一把「鎖」,得有相應的「鑰匙」才能打開,而後進入細胞內部。
  • 新冠病毒傳染性為何更強?冷凍電鏡圖破解答案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為何更強?科學家用「火眼金睛」的冷凍電鏡技術,終於找到了其背後的原因——新冠病毒的關鍵刺突蛋白(S蛋白)與人體細胞的受體蛋白的親和力,要遠高於SARS-CoV。病毒要進入人體細胞,必須找到人體細胞上相應的受體蛋白,而每個受體好比是一把「鎖」,得有相應的「鑰匙」才能打開,而後進入細胞內部。
  • 新冠病毒原子圖曝光:低溫電子顯微鏡助力研製疫苗
    (圖像源自新聞視頻截圖)2月19日,美國科學家團隊宣布,通過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冷凍電鏡(cryo-EM)技術,創建了首個新冠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該研究團隊已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發送了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片,包括中國的許多團體,這將有助於中國疫苗的研發。該模型結構還能夠幫助科學家開發新蛋白,結合到刺突的不同部位,阻止其發揮功能,治療已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
  • 新冠病毒受體親和性為SARS10-20倍:首次電鏡解析S蛋白結構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微胖、李澤南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最近提交的一篇論文對新冠病毒結構進行了研究,並驗證了一個結論:新冠病毒 S 蛋白與細胞 ACE2 的親和力是 SARS 的 10 到 20 倍。
  • 透視新冠病毒「真身」
    這一課題,令國內外的結構生物學家著迷。自年初以來,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80後」研究員李賽帶領一支平均年齡不足28歲的年輕隊伍,持續奔跑100天,在新冠病毒結構解析之路上迎來重大突破。 通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課題組合作,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透視」新冠病毒從內到外的全病毒三維結構,發現了這種病毒狡詐本性:在病毒表面,凸起的皇冠模樣的刺突蛋白隨機分布,可自由擺動,像古代的冷兵器「鏈錘」一般靈活,還可調整方向,便於進攻受體;在病毒內部,超長核糖核酸(RNA)規則收納,經過特殊結構組裝之後,呈現「鳥巢形」和「金字塔形」,能為病毒提供強健的「骨骼」。
  • 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9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前往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李賽研究組,試圖一探究竟。給整個病毒做「CT」 從裡到外看得清清楚楚9月15日,《細胞》在線發表李賽團隊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的分子結構》,他們通過冷凍電鏡斷層成像技術,把新冠病毒看了個清清楚楚。
  • 驚異:新冠病毒3D影像,每旋轉3°拍攝一張照片......
    1月21日,清華大學、KAUST大學研究團隊及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發布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
  • 深圳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冷凍電鏡首次觀測到滅活新冠病毒真貌
    病毒失去感染性,稱為滅活。了解滅活的條件不僅對從患者分離病毒、防腐和消毒是必要的,而且和疫苗生產也有關係。病毒滅活的機理有三。一、破壞包膜:包膜含有脂類物質,因之有包膜的病毒可迅速被脂溶劑破壞,如乙醚、氯仿或去氧膽酸鈉可使病毒滅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