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關注科學新聞的朋友應該會發現,近期關於氣候、環境的研究和報導越來越多了,而且大多數都和氣候變暖有關。前段時間國外才出現了一個關於過去氣候情況的研究,指出過去10年是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而且這一趨勢還可能延續下去。然而那邊一波未平,這邊一波又起,近期國外有研究預測北極海冰將會在2035年消失。
根據報導,提出這一預測的是來自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研究團隊,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發表了這一研究。研究人員通過建立新的氣候演化模型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按照現在的氣候演變下去,北極的海冰將會在2035年全部消失,這將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衝擊。
科研人員做了什麼樣的研究?
論文的作者在文中介紹道,研究人員將地球上一次間冰期與現在的情況作比較。所謂的間冰期指的是兩個冰期中間出現的氣候溫暖的時期,科學界主流觀點認為現在地球也處於間冰期中,因此研究上一個冰期的情況對氣候專家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趨勢有所幫助。上一次間冰期發生在距今13~11.6萬年前,那時候北極地區的夏天氣溫要比現在高4攝氏度左右。
此外,那個時期全球海平面比現在要高6~9米,這說明現在地球還未發展到間冰期的「巔峰期」。雖然如此,研究人員預測這一次間冰期達到巔峰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因為各種人類因素在其中加劇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而且這一次間冰期所產生的影響也會比上一次間冰期要深遠。在進行類比之後,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套氣候預測模型。
通過新模型,研究人員發現了什麼?
預測模型分析顯示,上一次間冰期的北極海冰之所以會大量融化,是因為春季就已經出現了強烈的陽光。而這一次間冰期的情況估計也會和上一次類似,因為研究人員利用該模型演示得出了短期預測數據,然後與現實數據相比,驚訝地發現該模型的預測結果與真實情況有高達95%的一致性,這說明該模型能夠更加準確預測未來北極海冰的發展趨勢。
在驗證了模型的準確性之後,研究人員迫不及待地利用該模型演變未來五十年裡北極海冰的演變情況,演變結果顯示到了2035年北極海冰基本消失完了。這一結果對於研究人員來說是難以置信的,一方面他們相信該模型的預測準確性,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敢相信北極海冰會在未來15年裡消失。
北極海冰全部融化將會造成什麼影響?
雖然北極地區不像南極地區那樣存在成片的大陸,但是北冰洋上還是漂浮著許多冰山。如果北極海冰都融化了,那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北極生物失去了棲息地,從而走上滅絕之路。儘管北極地區氣候和環境都十分惡劣,依然有北極熊、北極狐等生物存在,但它們最終也還是會因為海冰的融化而滅絕。
北極海冰融化的第二個影響是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當然,以北極海冰的存量是不太可能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5、6米,但是上升一米左右就足以淹沒世界上大多數低洼的地區。低洼地區被淹沒,不僅意味著人類居住地面積減少,還意味著自然生物的棲息地也被破壞了。
北極海冰的融化會造成許多方面的影響,這裡無法一一列舉出來,因為地球生態圈是一個整體,一個環節的巨大變動會引起其它環節的變動,因此我們需要時刻關注北極海冰的狀況。除了關注北極狀況之外,還需要關注南極的狀況,因為這兩個極地地區都處於氣候變暖的影響下。如果不像看到北極熊、企鵝等生物滅絕,那就要行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