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後消失!人類將看不到北極海冰,大量北極生物或被迫滅絕

2020-08-20 奇點使者

相信關注科學新聞的朋友應該會發現,近期關於氣候、環境的研究和報導越來越多了,而且大多數都和氣候變暖有關。前段時間國外才出現了一個關於過去氣候情況的研究,指出過去10年是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而且這一趨勢還可能延續下去。然而那邊一波未平,這邊一波又起,近期國外有研究預測北極海冰將會在2035年消失。



根據報導,提出這一預測的是來自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研究團隊,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發表了這一研究。研究人員通過建立新的氣候演化模型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按照現在的氣候演變下去,北極的海冰將會在2035年全部消失,這將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衝擊。



科研人員做了什麼樣的研究?

論文的作者在文中介紹道,研究人員將地球上一次間冰期與現在的情況作比較。所謂的間冰期指的是兩個冰期中間出現的氣候溫暖的時期,科學界主流觀點認為現在地球也處於間冰期中,因此研究上一個冰期的情況對氣候專家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趨勢有所幫助。上一次間冰期發生在距今13~11.6萬年前,那時候北極地區的夏天氣溫要比現在高4攝氏度左右。



此外,那個時期全球海平面比現在要高6~9米,這說明現在地球還未發展到間冰期的「巔峰期」。雖然如此,研究人員預測這一次間冰期達到巔峰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因為各種人類因素在其中加劇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而且這一次間冰期所產生的影響也會比上一次間冰期要深遠。在進行類比之後,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套氣候預測模型。

通過新模型,研究人員發現了什麼?

預測模型分析顯示,上一次間冰期的北極海冰之所以會大量融化,是因為春季就已經出現了強烈的陽光。而這一次間冰期的情況估計也會和上一次類似,因為研究人員利用該模型演示得出了短期預測數據,然後與現實數據相比,驚訝地發現該模型的預測結果與真實情況有高達95%的一致性,這說明該模型能夠更加準確預測未來北極海冰的發展趨勢。



在驗證了模型的準確性之後,研究人員迫不及待地利用該模型演變未來五十年裡北極海冰的演變情況,演變結果顯示到了2035年北極海冰基本消失完了。這一結果對於研究人員來說是難以置信的,一方面他們相信該模型的預測準確性,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敢相信北極海冰會在未來15年裡消失。

北極海冰全部融化將會造成什麼影響?

雖然北極地區不像南極地區那樣存在成片的大陸,但是北冰洋上還是漂浮著許多冰山。如果北極海冰都融化了,那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北極生物失去了棲息地,從而走上滅絕之路。儘管北極地區氣候和環境都十分惡劣,依然有北極熊、北極狐等生物存在,但它們最終也還是會因為海冰的融化而滅絕。



北極海冰融化的第二個影響是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當然,以北極海冰的存量是不太可能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5、6米,但是上升一米左右就足以淹沒世界上大多數低洼的地區。低洼地區被淹沒,不僅意味著人類居住地面積減少,還意味著自然生物的棲息地也被破壞了。



北極海冰的融化會造成許多方面的影響,這裡無法一一列舉出來,因為地球生態圈是一個整體,一個環節的巨大變動會引起其它環節的變動,因此我們需要時刻關注北極海冰的狀況。除了關注北極狀況之外,還需要關注南極的狀況,因為這兩個極地地區都處於氣候變暖的影響下。如果不像看到北極熊、企鵝等生物滅絕,那就要行動起來了。

相關焦點

  • ​15年後消失!人類將看不到北極海冰,大量北極生物或被迫滅絕
    前段時間國外才出現了一個關於過去氣候情況的研究,指出過去10年是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而且這一趨勢還可能延續下去。然而那邊一波未平,這邊一波又起,近期國外有研究預測北極海冰將會在2035年消失。雖然如此,研究人員預測這一次間冰期達到巔峰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因為各種人類因素在其中加劇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而且這一次間冰期所產生的影響也會比上一次間冰期要深遠。在進行類比之後,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套氣候預測模型。通過新模型,研究人員發現了什麼?預測模型分析顯示,上一次間冰期的北極海冰之所以會大量融化,是因為春季就已經出現了強烈的陽光。
  • 北極海冰或在15年後消失,大量北極生物被迫滅絕,地球怎麼了?
    北極冰海將會在15年後全部消失全球變暖,氣候的突然變遷將導致地球發生巨大的變化。自然界的常態被打破,隨之而來便是對人類報復性的打擊。一項研究表明,地球變暖的趨勢可能還會繼續下去,15年後也就是到2035年北極的冰海將會全部融化至到消失。
  • 15年後消失!人類將看不到北極海冰,地球將發生巨變
    即使如此,科學家們依然熱衷於根據自然環境的現況去預測未來的情況,因為這樣做始終還是能夠對一部分人起到警醒作用,前段時間關於北極海冰即將消失的預言成功引起了公眾的注意。根據報導,前段時間《自然·氣候變化》發表了一篇來自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該中心的一支研究團隊在利用過去和現在的氣候數據進行建模後,發現如果地球氣候變暖的問題沒有得到遏制,那麼15年後北極地區的海冰將會完全消失。對於距離北極地區較遠的我們來說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北極海冰的融化將造成許多不良後果。
  • 大量北極生物進入滅絕倒計時!研究者稱:時間只剩下15年
    前段時間,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氣象數據研究分析,最終表示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或許是地球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未來這種情況會好轉,研究認為,在人類普及新型無汙染能源之前,地球的氣溫或許會持續走高,未來的10年,或許會再次刷新記錄,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炎熱的10年,特別是高緯度地區,如今也已經馬上抵達了氣溫的臨界點。
  • 15年內北極海冰或將消失,北極熊面臨滅絕,其它生物不會好過
    在近期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團隊表示,未來15年的時間裡,北極海冰很可能會消失。今年以來,北極海冰的各種消息明顯增多,加拿大最後一個陸緣冰架垮塌、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速度越來越快,很快就會都不復存在。顯然,今年北極地區的異常高溫,讓北極海冰進入到了臨界點。通過研究,今年9月份,北極海冰的覆蓋範圍已經減到最小。而自從1979年人類開始通過衛星監測北極海冰之後,幾乎每10年,北極海冰都以12.9%的速度減少。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而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預測,由於海冰消失速度太快,北極地區可能最快從2035年開始出現「夏季無冰」。但一年中的任何時候,海冰都不會完全消失。然而,自1980年以來,北極地區一直在不斷大量流失海冰,其覆蓋面在短短40年間驚人地減少了40%。而且同一時期,海冰的平均厚度下降了一半以上。 這些快速變化使氣候科學家面臨一個緊迫的問題: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一旦北極海冰大量偏少,通過影響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和西伯利亞高壓這一引導冷空氣南下的重要天氣系統,可致使東亞冬季風偏強,從而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強寒潮天氣頻發。  孫丞虎表示,2003年到2013年這10年間,西伯利亞中部以及我國冬季寒潮天氣頻發,多次出現暖背景下的冷冬現象,可能就與北極海冰的大幅減少有關。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中國氣象報記者 谷星月剛剛過去的8月,北極海冰以508萬平方公裡排名有衛星觀測資料以來,同期海冰覆蓋歷史第三少。然而,進入9月後,北極海冰面積迅速減少,目前已低於400萬平方公裡,頗有逼近歷史極值年(2012年)的趨勢。北極海冰在9月15日達到了夏季最小範圍,也是有記錄以來第二低。來源NASA海冰面積能否再破紀錄?
  • 北極海冰或在15年後消失?英國藉助13萬年前數據提出預測
    北極海冰或在15年後消失?近期,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聯合國際研究團隊預測,若不採取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海冰消融會增大不同種群接觸的可能,從而增加新病原菌的暴露。例如,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於2019年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北極海冰減少可能會讓感染海洋哺乳動物的病原菌更頻繁地傳播。
  • 新研究指出:2035年,北極可能再也看不到海冰了
    如今答案來了,2020年8月10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新研究指出,由於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超預期,到2035年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海冰了。沒有了海冰的保護,那麼離格陵蘭島冰川融化結束的日子也不遠了,格陵蘭島是北極冰川最後的堡壘,如果它都沒有了,代表著北極地區冰川和北極永久凍土將全部消亡,全球氣候已經沒有指望了。
  • 北極海冰或在15年後消失?英國藉助13萬年前數據提出預測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實習生 厲安恬隨著全球變暖,北極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近期,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聯合國際研究團隊預測,若不採取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海冰消融會增大不同種群接觸的可能,從而增加新病原菌的暴露。
  • 專家估15年內北極海冰融光,北極熊無路可走可能消失
    最近一項研究警告,再這樣下去,直到2035年北極海冰可能會全部消失。專業的學者們利用氣象局設計出的氣候建模工具來了解北極在12.7萬年前暖化時期的反應。15年後全部消失。大多數北極熊種群都會由於海冰的損失而瀕臨滅絕的危險。
  • 80年後,北極將看不到北極熊
    在今年7月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後預測,大約80年之後,北極熊或許會從地球上滅絕。而導致它們滅絕的原因,則與地球的氣候環境變化有著直接的關係。北極熊是生活在冰山洞穴之中的,在過去,當北極的氣候環境還沒有這麼異常的時候,北極熊的棲息地是充足的,產子、休息等也都是在洞穴之中。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
  • 北極1年融1000萬平方公里海冰,全球森林或200年後消失
    如今有人將寒冷北極比喻成一個「大熔爐」,大量冰川正在「熔爐」中加速融化。一項持續了40多年的研究對全球海冰損失情況與全球大氣變化聯繫在一起,在2018年,科學家重點對北極冰川融化情況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過去一個夏季後,北極海冰損失了1000萬平方公裡,北極幾乎每天以105,500平方公裡的速度流失海冰,北極融化峰值在7月。
  • 北極海冰「正以驚人速度消失」
    北極海冰範圍2020年與2012年對比。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實際中,為了進行這項研究,在船周圍半徑達40公裡的海冰上設立了四個觀測點。研究人員在極地之夜從冰層下採集了水樣,以研究植物、浮遊生物和細菌,並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態系統在極端條件下如何運作。科學家還將把1000多個冰樣帶回岸上。隨著科考項目接近尾聲,他們將開始認真分析現場取回或記錄的樣本和數據。
  • 北極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圖源:KATIE ORLINSKY,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上個月,北冰洋的海冰比自1979年科學家開始用衛星跟蹤記錄以來的任何一個7月都要少,標誌著毀滅性的、重塑地球的必然趨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冰洋將迎來無冰的夏天。  每年,在漫長、黑暗的冬季,北極海冰都會因海面結冰而增加。
  • 繼38℃高溫後,北極又傳來一個信號,北極生態系統或真的在變了
    根據衛星數據顯示,北極地區的海冰越來越少了。以2018年的北極地區海冰為例,在當年的一個夏天,北極地區就失去了差不多1000萬平方公裡的海冰,其中2018年北極地區冰川融化的速度最快發生在當年的7月份,每天大約消失105500平方公裡的海冰。隨著這些海冰加快消失,未來海冰的面積越來越少,無冰之夏,確實是有可能會出現的,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