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最佳微觀攝影作品揭曉:金字塔神經元(1)

2020-11-23 南海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英國維康信託基金會最新公布2011年最佳微觀攝影照片,該基金會主要從事健康研究資金的籌集工作。每年該基金會都會對醫學、社會歷史、衛生保健和生物學領域的優秀攝影作品進行評選。

  1、金字塔神經元

  該計算機模擬圖像顯示的是最佳大小、外型和連通性的金字塔神經元,它們與真實的大腦組織難以分辨。金字塔神經元細胞之所以這樣命名是由於它們具有金字塔狀結構,同時長著較長的樹突分支。它們存在於哺乳動物的前腦(皮層和海馬體),該區域被認為負責控制大腦認知功能。

  2、擬南芥的細胞分裂和基因表達

  這張共焦顯微照片顯示擬南芥苗莖螢光蛋白質之間的不同基因表達,該植物是目前發現的第一種具有完整基因序列的植物,並且是植物生物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模型。圖片中部是密集的細胞分裂增殖,從而驅動了莖幹的生長和分支。

  3、老鼠視網膜

  這是1個月大小老鼠的視網膜共焦顯微圖像,視網膜是眼睛的感光器官。由於視網膜的結構較大,該圖像是由6個較小圖像「接縫合成」。圖片的一側是反射效果,圖像中可清晰地看到完整的對稱性和具有美學的結構特徵。

  4、小麥感染麥角真菌

  這是小麥柱頭毛(圖中藍色部分)感染麥角真菌(亮光部分)的共焦顯微圖像,該柱頭部分是小麥的雌性部分。小麥通過花粉粒進行受精,花粉粒粘在柱頭毛上促使花粉管的成長,最終進入到小麥的子房,導致小麥粒胚胎的發育。

  5、洞鱸

  如圖,這是洞鱸胚胎的共焦圖像,圖中綠色部分是鈣化蛋白質,從而顯示不同的神經細胞類型,以及神經細胞的發育狀況。在嘴部的綠色染色部分是味蕾。

  6、三維老鼠腎臟

  這是胚胎16天的老鼠腎臟三維圖像,該腎臟樣本是被完整切開,並染上兩種截然不同的蛋白質。綠色蛋白質是胚胎連接組織,紅色蛋白質部分是發育之中的集尿管系統,其中包括腎盂(renal pelvis),可在圖像中心部分清晰可見,腎盂可最終將尿液排至輸尿管。

  7、蛾翅膀鱗片

  這是馬達加斯加青蛾翅膀鱗片的掃描電子顯微圖像,月蛾又被稱為「彗星蛾」,這是因為它長著非常長的尾部,尾部長度為15釐米,翅膀跨度為20釐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蠶蛾之一。

  8、生命染色體圖

  這是人類染色體中期(細胞分裂的一個時期)的熒色壽命/福斯特能量共振轉移顯微圖像。圖中色彩部分顯示染色體中染色質的密度,它就像一張高溫圖像(紅色部分顯示較高密度染色質,藍色顯示較低密度染色質)。低密度染色質顯示較高等級的基因表達,高密度染色質顯示抑制的基因表達。

  9、形象化大腦神經束

  這是成年男性大腦神經細胞束擴散張肌束活動圖像,該大腦神經束相當於軸突束,它們從神經細胞延伸形成延長投影。這些神經束形成至關重要的「連接配線」作用,可在掌管感知和移動功能的神經元細胞之間傳播化學和電子信號。

  10、膕動脈瘤

  這是一位84歲患者膕動脈瘤(Popliteal aneurysm)晚期重塑性CT圖像,圖像中左側是股骨,膕動脈位於圖片中心位置。動脈瘤在膕動脈中心部分,呈現出紅藍色,並具有雞蛋殼狀的輪廓。

  11、蜜蜂

  這是一張蜜蜂的偽色彩掃描電子圖片,蜜蜂長著毛茸茸的胸部和分段腹部,一對翅膀和三對分段腿部。每條腿都有不同的功能,可協作運輸花粉至蜂箱。

  12、老鼠胚胎

  這是視覺投影X線斷層攝影圖像,揭示的是發育至12天的老鼠胚胎狀況。整個胚胎頂端是頭部,尾巴盤旋在胚胎前部。

  13、腹腔鏡手術

  圖片顯示的是外科醫生正在進行腹腔鏡手術,該手術通常被稱為微型切口手術(運用光纖導管和微型器械進行的),外科醫生通過患者身體上的小創口將腹腔鏡和纖細儀器放入患者腹部。這項腹腔鏡手術是移植腎器官。

  14、牙周細菌

  這張色彩增強顯微圖像顯示導致牙菌斑的不同類型細菌,這種無色薄膜是由於細菌群體在牙齒上生長形成的。這些口腔細菌通常被移除,它們是導致牙齦疾病的主要因素。

  15、成年雄性蚊子

圖像是一隻成年雄性庫蚊的完整身體,這個顯微鏡載片是20世紀中期建立的。

  16、雄性潛水甲蟲的前腿

  這張偏光顯微鏡照片顯示一隻雄性龍蝨(Dytiscus marginalis)前腿的數排吸盤圈,通常情況下龍蝨叫做巨型潛水甲蟲,它是英國境內最大的淡水甲蟲。它們長著較大的流線型身體,身體呈暗褐色,具有黃色腹部和腿部。該圖片是通過有色過濾鏡拍攝的,這種技術叫做萊因伯格照明法。

  17、毛毛蟲腹腳

  這是家蠶毛毛蟲腹腳的顯微照片,腹腳存在於毛毛蟲以及其它鱗翅類昆蟲幼體階段。腹腳短而粗,位於腹部下側。伴隨著毛毛蟲的成長腹腳將逐漸消失,但連接腿部的3對腹腳將不會消失。

  18、斑馬魚視網膜

  如圖,這是出生僅3天的斑馬魚視網膜,斑馬魚是一種非常小的熱帶淡水魚,廣泛地用於科學研究。如果徑直地觀看斑馬魚的眼睛,就會首先看到它的視網膜,這張圖像是整個斑馬魚的眼睛,通過反射一半眼睛形成這張對稱圖像。

  19、創可貼上殘留的血塊

  這是一塊用於敷裹刮鬍刀傷口的創可貼的掃描電子顯微圖像(SEM),在藍灰色創可貼薄紗纖維之間存在著淺褐色紅血細胞和蛋白質纖維。

  20、老鼠胚泡胚胎

  這是胚胎老鼠在胚泡階段的三維結構圖,胚胎被染上螢光蛋白質,用於標記胚胎細胞的薄膜進行共焦顯微掃描。這種多重結構的胚泡每層大約有0.4微米厚,研究人員使用3D計算機軟體進行構建。

  21、紅尾蜂

  顯微圖像顯示一隻成年紅尾蜂蜷縮在一個球狀物體上。Chrysis ignita是最常見的一種紅尾蜂,在兩束電子光束的照射下它呈現出自然的彩虹色彩。

相關焦點

  • 尼康微觀攝影作品大賽獲獎前二十名揭曉(組圖)
    第1頁: 第2頁: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2010年尼康微觀攝影大賽獲獎攝影作品現已揭曉,這些精美照片呈現了壯觀美麗的複雜生命。
  • 顯微鏡下的世界:近30年微觀攝影最佳照片
    北京時間10月20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尼康公司(Nikon Instruments)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微觀世界顯微鏡照相比賽( Small World Photomicrography Competition),目的是為了從全世界募集在生命科學、生物研究、材料科學等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優秀顯微鏡攝影家的作品。
  • 2008年最佳顯微照片出爐 帶你遊覽微觀世界(圖)-搜狐IT
    【搜狐科學訊】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最近,2008微觀世界攝影大賽揭曉。憑藉放大了200倍的彩虹狀斜紋藻照片,麥可·斯特林格(Michael Stringer)獲得第一名。提供作品的既有科研院所,也有專業的照相單位。
  • 【科學攝影】微觀世界
    從蹲點等光線到根據衛星預報天氣都是技術帶來的改變攝影不僅僅停留於宏觀世界微觀世界也可以很美看到這樣一張圖片你會想到什麼?梁琰,2005年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化學專業,2011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材料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加入哈佛大學生物化學博士Gael McGill創辦的科學可視化公司Digizyme,成為一名科學可視化藝術家。2016年梁琰創立了美麗科學教育品牌。
  • 火鍋世界小人國_縮微攝影_微觀美食攝影作品欣賞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鹿馬影像飲品美食攝影推薦語:這個有趣,太有想像力了!今天我們要來聊聊縮微美食攝影&小人國創意美食攝影自從美食攝影師陳燕飛拍了這一組小火鍋大家都說她拍的照片是自帶流量的這組照片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
  • 《重回微觀自然》攝影作品展在漢開幕
    德法武漢文化基金下的首發項目《重回微觀自然》袁明輝攝影作品展在武漢天地壹方南館開幕。展覽展出武漢微距攝影師袁明輝的50餘幅攝影佳作。《重回微觀自然》攝影作品展現場。 記者潘茜 攝 德國駐華大使葛策說,疫情對於全世界都是挑戰,需要大家共同應對。
  • 微觀攝影裡的小人國
    微觀攝影裡的小人國 發布時間:2017-03-01 01:49:28.0科技日報       有位日本小哥,從2011年起,每天在網上發表一幅攝影作品,沒有一天間斷,堅持了整整五年!這一系列照片,如同日曆一般記錄了小哥的日常,小哥乾脆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微型日曆》。
  • 楊浦濱江「最佳攝影點」主題攝影作品徵集活動獲獎名單揭曉!
    由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宣傳部、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新聞辦、上海市楊浦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楊浦區總工會、上海市楊浦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上海市楊浦區文化和旅遊管理事務中心、上海市楊浦區職工攝影家協會承辦,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協辦的,鏡述濱江·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 —— 楊浦濱江「最佳攝影點
  • 2008最佳顯微照片[圖]-作品名稱,拍攝地點,端足類,斜紋,微分幹涉...
    據國外媒體報導,2008微觀世界攝影大賽於10月15日揭曉,麥可·斯特林格(Michael Stringer)憑藉放大了200倍的「斜紋藻」(Pleurosigma)照片獲得第一名。   《微觀世界》(Small World)被看作是通過光學顯微鏡,展示生活之美和複雜性的主要舞臺。
  • 2020年天文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展現宇宙無垠之美
    世界上最壯觀的天文學攝影比賽已連續舉辦12年,繼續提供令人驚嘆的圖像。此次評選出的2020年Insight Investment年度天文攝影師獲獎作品,涵蓋了從絢麗多彩的平流層雲層的印象主義拍攝,到雷射聚焦遙遠球狀星團的超現實抓拍。
  • 2020年最佳鳥類攝影作品出爐,各榜單第一名照片,讓人驚嘆
    每年9月、10月份,各種攝影比賽結果紛紛出爐,這段作品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視覺盛宴,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攝影的多彩多姿,有小到不戴眼鏡都看不到的微縮攝影,也有大到裝下宇宙星空的天文攝影。在眾多的攝影分類中,鳥類攝影無疑最讓人期待,這是因為,鳥類有著我們羨慕至極的飛翔能力,同時,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鳥類擁有優美的形態,鮮豔的色彩,它們的每個動作都非常吸引我們的目光。鳥類擁有各種美好,但是,想要捕捉到它們的身影並不容易,因為鳥類通常快速的運動,很難在同一個位置長時間停留,所以,鳥類攝影對攝影師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
  • 日本微型攝影大神「田中達也」的微觀春天~
    日本微型攝影大神--田中達也(Tatsuya Tanaka),喜愛用身邊的元素營造屬於自己的微小世界,並用攝影的方式呈現出這些精巧的畫面來。這些畫面看著如此的逼真但又超越現實,你往往會在一種「原來還可以這樣啊,為什麼我就想不到呢?」
  • 透視神秘小人國 法國攝影家微觀影像作品
    Vincent Bousserez於1973年出生於法國巴黎,從小就執著於創造性攝影,下面這組微觀攝影是他傑出的作品之一。據說,在Vincent Bousserez某次逛玩具店的時候,產生了微觀影像的創作靈感,回到家之後,他就用兒童玩的塑料小人模型擺放在實景當中,如:垃圾堆、煤爐、枕頭、人臉甚至是人體上,創造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至今已經創作了大量的同主題作品,並將它們命名為「小人國」系列。
  • 美《國家地理》2010攝影大賽結果揭曉 超級雷暴圖獲獎
    美《國家地理》2010攝影大賽結果揭曉 超級雷暴圖獲獎據美宇航局科學家介紹,超級雷暴由中等強度的氣旋構成,這些氣旋其實是不斷旋轉的上升氣流,可以帶來狂風暴雨。全世界的職業與業餘攝影師向本次大賽提交了1.6萬件攝影作品,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喬爾·薩爾託雷、史蒂芬·阿爾瓦雷茲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資深攝影編輯薩蒂·昆雷爾擔任評委。
  • 第一屆世界花卉攝影大賽評選揭曉-精彩作品欣賞
    由微攝聯合圖片銀行、國家攝影、世界攝影(旅遊)組織、法國達蓋爾攝影學會、美國世界攝影協會、挪威自然攝影學會、英國世界藝術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世界花卉攝影大賽於11月29日評選揭曉。本屆大賽的主題是:影像花卉。
  • 山東省第十二屆攝影藝術展獲獎作品揭曉 德州6幅作品獲獎
    9月16日,記者從德州市攝影家協會獲悉,日前山東省第十二屆攝影藝術展獲獎作品揭曉。經過評委會初評,並邀請外省的全國知名攝影家終評,記錄、藝術、商業三大門類共評出金獎8件、銀獎16件、銅獎22件,優秀作品179件。其中,德州市共有5人6幅(組)攝影作品獲獎。
  • 獲獎欣賞丨2020年西班牙TROFEU PELL國際攝影大賽
    近日,2020年西班牙TROFEU PELL國際攝影大賽成績揭曉。本大賽經美國攝影學會PSA和國際影藝聯盟FIAP共同認證,大賽獲獎或入選作品均可計入美國攝影學會PSA星標名銜積分。其中灰度影像選送會員王龍財作品榮獲畫意彩色組美國攝影學會金牌+特別獎並獎勵300歐元,恭喜!
  • 2011年亞洲大學排行榜揭曉 香港科技大學居首
  • 2011年日立場發射掃描電鏡圖片大賽評選結果揭曉
    2011年11月22日,由天美公司和日立高新共同組辦的「2011年日立場發射掃描電鏡圖片大賽」評選結果在「日立場發射掃描電鏡最新技術研討會」上揭曉,最終,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吳偉拍攝的「分子篩/內核為Fe3O4上SiO2納米材料負載Ce2O3」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特等獎,喜獲ipad一部。
  • 戴彧虹等合作論文獲2011年國際通信大會最佳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