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高頻詞釋放什麼信號?專家劃下六大重點

2021-01-08 證券之星

與2019年相比,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有新話題、新表述,也有老話題、新提法。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達成,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雙循環戰略實施的元年,也是中國邁向高收入發達國家目標的新起點。

在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十四五」開局之年經濟工作極其重要。

上周五剛落下帷幕的2020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同時也定調明年經濟工作總體思路: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與2019年的會議公報內容相比,本次會議公報中既有新話題、新表述,也有老話題、新提法。

交通銀行研究中心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提供了去年和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詞頻比較,改革、創新、開放依然是高頻詞,同時科技、消費、安全成為新一輪的高頻詞,另外反壟斷、住房等話題也成為今年市場的關注重點和話題熱點。

重點一:「需求側管理」大有深意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具體提出「需求側改革」,這是一個重大的政策信號。

會議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

大家普遍關注到,這與12月11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表述不同,將「需求側改革」表述改為「需求側管理」。

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只有兩字之差, 但意義卻大有不同。中央明確了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是供給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需求端內需擴大,提高供需之間的匹配程度,促進循環的暢通。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從「改革」變為「管理」表明中央力求以穩為主,即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不使需求下降太快,不急於求成立刻開展改革。

浙商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李超也認為,處理好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關係,還是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需求側管理將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展開。因此,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是供給創造需求,一方面通過發展高端製造業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滿足能力,另一方面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需求側改革需要在投資端發力,做到有效投資,拓寬投資空間,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

連平建議,有效投資應圍繞「兩新一重」,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

在消費端應側重於推動消費升級和提高消費能力,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

在外貿端,通過加入 RCEP 和其他貿易多邊體系平滑波動,出臺相關政策扭轉歷年以來「重出口+輕進口」的結構導向與市場傳統認知,通過加強進口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重點二: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市場普遍認為經濟復甦跡象較為顯著,保增長壓力較去年有所緩解,這釋放出更加平穩和節制的信號。

「公報回應了市場和社會的關切,2021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一個是積極,一個是穩健,基本取向不變。與今年的這兩個方面的政策操作做比較,未來政策方向不會變。」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周景彤認為,2020 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對增長、就業、企業資產負債表等方面產生了較強的支撐作用,市場擔心2021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否會回歸常態,擔心融資是否變得困難,利率水平是否上升等一系列問題。

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這三個關鍵詞都是有具體所指。周景彤認為,「可持續性」是從貨幣和財政政策來說的,從政策的中長期的空間和風險與短期效果之間達到平衡的角度看的。這意味著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還是會持續,但進一步加碼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力度會有所減弱。

周景彤預測,2021年宏觀政策不會很快收緊,但政策的力度可能會要小於今年。從今年抗疫的特殊政策回到常規政策。其中,財政政策除了提出要「提質增效」,還強調要「更可持續」,指的是政策不能持續加碼,一味的寬鬆是不可持續的,要為未來留下操作空間。

具體來看,公報提出積極財政政策突出「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會議對財政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有了全新的要求。

一是要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

二是要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另外,會議還提到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因此明年財政赤字水平可能會有所下降。

「2021 年進入後疫情時代,財政政策由積極轉向回歸常態的節奏與經濟恢復的節奏將保持一致,當經濟修復至疫情前水 平,財政工具的力度很可能適當回調,廣義赤字下降。 」浙商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

關於下一步財政政策預測,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預計,明年財政赤字率可能回到3%左右,赤字額度下降至約3.4萬億元,地方專項債的發行規模應該也會有所縮量。但財政支出力度不會減,可能超過2020年至25.5萬億元左右。

貨幣政策提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不會再加碼、卻也不會很快收緊,全面降準降息的概率都不大。但為了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排除仍有定向降準投放流動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及製造業的可能性。

重點三: 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不急轉彎」

再來看貨幣政策,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

對於貨幣政策提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專家們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唐建偉解讀認為貨幣政策不會再加碼、卻也不會很快收緊,全面降準降息的概率都不大。但為了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排除仍有定向降準投放流動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及製造業的可能性。

而李超則認為,這意味著 2020 年下半年的貨幣政策主基調將延續至 2021 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將最後退出,並預計 2021 年一季度央行將開啟緊信用。

李超的理由是「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措辭與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表述一致。他還預計,後續穩定宏觀槓桿率將逐漸成為政策重點,金融穩定可能成為央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即貨幣政策基調轉向穩健中性,出現邊際收緊。預計貨幣政策收緊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在連平看來,「不急轉彎」是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關於貨幣政策的要點。「不急轉彎」有兩方面的含義:首先是貨幣政策要穩健,不急著轉彎,不應該出現大幅的收緊和調整;其次是不要搞「急轉彎」,即考慮到經濟增長已經逐漸恢復,貨幣政策即便要調整,也是相對平穩的微調。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逐步回歸到正常區間,貨幣政策基調也在從應對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 轉為支持經濟向潛在產出回歸。

另外,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這表明 2021 年經濟增速或已經接近潛在增產出對應的名義經濟增長。貨幣政策趨向回歸中性,一方面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讓市場缺錢;另一方面也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重點四:「科技」與「創新」是明年首要任務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位列八大重點工作之首,是2021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科技」與「創新」是本次會議的高頻詞,總共被提到30次,被認為這與「十四五」規劃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重要精神相呼應。

2020 年 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 關鍵產品保障能力。

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對科技與創新進行了重點論述:加快形成「科技驅動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必須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頂層設計和資源配置優化,集中力量辦大事。

「高質量發展要求下,中央意圖引導資本更多投向硬科技領域,而非平臺經濟。」連平認為,未來,必須要把資金投入到創新、投入到基礎科學研究上去,這才是中國未來解決技術卡脖子的關鍵。

2021年將主要從哪些具體方面促進科技創新?公報已明確指出:

一是更加重視基礎研究。未來迫切需要制定實施基礎研究行動計劃,加快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二是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到2035年,我國要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主要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三是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

重點五:首提「反壟斷」 ,劍指網際網路巨頭

值得關注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業內解讀這意味著,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強監管時代或將到來。

反壟斷是當前國際上的總體趨勢,尤其對於網際網路平臺。今年以來,我國先後發布《<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 求意見稿)》和《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前者修訂領域和後者核心內容均指向網際網路平臺經濟。

多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的專家認為,企業形成壟斷往往與資本密不可分,且兩者相互助推,反壟斷可從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入手。

反壟斷的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實現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強化反壟斷有助於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維護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公平競爭,可引導和激勵平臺經營者將更多資源用於技術革新、質量改進、服務提升和模式創新,有效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動力。

「近些年,部分網際網路巨頭依靠流量對生態進行壟斷,依靠補貼獲取市場地位,最後通過提價賺錢的模式屢受詬病。從長遠看,這一做法對中國的科技進步是沒有幫助的。」針對網際網路巨頭壟斷行為,周景彤如是說。

周景彤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重在保證市場是充分競爭的,減少不正當競爭。 當前我國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過於集中,導致資本及其他資源配置的不均衡,不利於我國民營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容易導致貧富差距、不公平競爭等問題。

對於如何加強反壟斷,連平建議,國家需要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還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

重點六:破解「大城市住房」供給不足

與2019年圍繞困難群眾住房保障不同,本次會議的住房政策將重點轉向了「大城市住房」這一突出問題。在堅持「房住不炒」基調上,首次明確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供給不足問題,繼續實施「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為解決大城市住房供給不足,要增加大城市土地供給指標。會議指出,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

連平認為,這意味著在土地制度市場化改革和戶籍制度改革時期,大城市將可能獲得更多建設用地指標,一方面可以使得農村人口或者城市非戶籍人口更快在城鎮「有房可住」,另一方面也可以抑制房價上漲過快,緩解局部地區房價過高的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會議提出了城市更新和租賃住房的實施細節:城市更新中,「舊改」替代「棚改」不僅是投資的新增長點,也是新型城鎮化得以縱深推進的途徑;

租賃住房則細化到了長租房政策的完善、土地供給的傾斜和單列、稅費負擔的降低、市場秩序的規範和整頓等具體抓手,租賃住房建設的制度體系和市場體系有望更加完備健全。

會議還強調了「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大城市住房問題就是民生問題。

李超解讀稱,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核心政策基調,要做到有疏有堵。一方面要打擊投機性需求,另一方面要房地產市場要推進擴大供給,通過豐富對剛需人群、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供給,落實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

同時,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等政策措施。大城市還可以通過人才引進等政策優化勞動力結構,並促進「大國大城」的要素積聚、產業升級和創新培育。

對於未來住房政策預期,連平認為,政策還將保持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差異化的調控思路。

他預計,明年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與政策導向保持一致,行業景氣度保持平穩,住房銷售增長穩定,土地供應有所減少,住房信貸趨緊,貸款利率適當提高,規範房企融資行為,投資增速適度放緩,房價漲幅總體可控。

長期來看,隨著住房市場向租購併舉的方向發展,全國房地產市場不平衡的問題將逐步趨於合理,為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提供支持。

(作者:李小玉 編輯:李博)

〖 21世紀經濟報導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馬光遠:中央經濟會議釋放八大重要信號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馬光遠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20年,定調2021年的宏觀經濟政策。會議的公報透露出八個主要的政策信號。一、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
  •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釋放了哪些重磅信號?
    (經濟觀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釋放了哪些重磅信號?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釋放了哪些重磅信號?作者 劉亮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9日在北京閉幕。站在「十四五」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節點,會議釋放了哪些重磅信號?
  •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三項任務」釋放什麼信號?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三項任務」釋放什麼信號? 原標題:   7月14日-15日,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隆重召開。這次會議在全球經濟增長趨緩、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召開,具有重要意義,將對我國金融業改革、發展和穩定產生深遠的影響。與之前歷次會議不同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本次會議並做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持續為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提供支持和服務,國際競爭力也得到大大提升。
  •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這些強烈信號
    12月30日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議透露出哪些新信號,如何指導明年經濟工作?信號一遂寧在成渝中部崛起的最佳歷史機遇期要緊抓機遇主動幹、快人一拍搶先幹12月30日,四川省政府網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在遂寧朋友圈中刷屏。
  • 中央經濟工作會明確要求實現經濟發展的「兩個轉變」
    中央經濟工作會要求明確改革路線圖時間表  開局之年,將會實施怎樣的經濟政策?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許多重要的新信息。   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會議認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立足全局,突出重點,扎紮實實開好局。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資本市場進入微觀治理階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終發布的通稿雖然只有5000字左右,但確是對當年經濟形勢的分析總結,對下年經濟工作的部署。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2019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八字方針 八字方針指的是什麼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時,強調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16件大事,與你有關!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李濤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6日閉幕,5000多字的會議通稿透露出很多重要經濟信號。2017年經濟工作怎麼幹,樓市、匯率、貨幣政策等經濟熱點怎麼辦,哪些政策將影響你生活。
  • 80多位「特別嘉賓」坐前排,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傳達什麼信號
    1月7日上午,龍奧大廈G401會議室早早便已座無虛席,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就在這裡召開。引人關注的是,會議特別邀請了八十多位企業家、駐濟高校、專家學者、市民代表參加,而且許多人坐在了會場前排。當天,市委經濟工作會認真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科學分析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對2021年經濟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
  • 劃重點!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透露了這些重要信息……
    1月10日,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劃重點了!第十四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以來的回顧各項檢察工作在務實中創新、在落實中深化記者從1月10日至11日召開的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6年7月第十四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檢察機關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各項檢察工作在務實中創新、在落實中深化。
  • 陳龍出席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暨2020年四季度「十百千萬」競賽和重點...
    ,著力放大特色工作優勢1月12日,市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 12個高頻詞、16個「名詞解釋」助你讀懂政府工作報告
    1月10日,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河南人民會堂開幕。記者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全文進行詞頻分析,理出了12大高頻詞。這些高頻詞把河南的方方面面匯聚到一起,透露了河南省2020年的工作重點和發展方向。
  • 六大行「緊急叫停」貴金屬開戶 釋放出什麼信號?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六大行「緊急叫停」貴金屬開戶,釋放出什麼信號? 吃一塹,長一智。六大行同時緊急叫停從11月27日下午開始,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六家商業銀行相繼發布公告,宣布從28日起,暫停帳戶貴金屬交易業務客戶籤約開戶,已經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這個消息一出,直接導致當天晚上貴金屬紛紛暴跌。
  • 專家「劃重點」!
    6月21日是「夏至日」,當日下午,一場觀賞效果絕佳的
  • 相比去年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15點不同(附全文)
    為明年中國經濟發展定下主基調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今日結束,本文將今年會議與去年對比,讓你一文讀懂本次會議隱含何種政策變化。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經濟發展要求:從「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到「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對比去年和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對新一年的經濟發展要求中,去年會議提出「增強持續增長動力」,今年的表述則改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此外,去年會議指出「要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今年會議則要求「加強預期引導」。 3.
  • 朝鮮勞動黨八大釋放多重信號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平壤1月13日電(記者江亞平 洪可潤 於榮)據朝鮮中央通訊社13日報導,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12日在平壤閉幕。這次為期8天的大會全面總結了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工作,提出了新五年計劃發展目標以及一系列內政外交重要任務,被朝中社稱為是「爭取朝鮮式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具有分水嶺意義的政治事件」。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會議釋放出多方面重要信號。重振經濟自力更生這次大會的一個重點是提出新的五年計劃發展目標。
  • 劃重點!2020年寧德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來了!
    近日,市食安委印發《2020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圍繞「623內容」,對食品安全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
  • 五中全會釋放未來中國發展重要信號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次全會釋放未來中國發展重要信號。  信號1——戰略布局新表述  「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的戰略布局中,人們看到,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劃重點!三部委勾劃2019宏觀經濟政策關鍵詞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孫韶華 張莫)《經濟參考報》1月16日刊發題為《三部委勾劃2019宏觀經濟政策重點》的報導。文章稱,在1月15日國新辦舉辦的發布會上,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央行的負責人介紹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具體舉措,對經濟熱點做出一一回應。
  • 今日趨勢: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五大任務
    同信證券首席投資顧問:盧嘉鵬【今日頭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五大任務,鼓勵開發商降房價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 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5年經濟工作,分析 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化解房地產庫存, 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 促進房地產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