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海省格爾木市,崑崙山和祁連山中的柴達木盆地,坐落著一個"天空之境",這裡藍天白雲、碧水湖泊,風景美不勝收,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便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世界第二大的內陸鹽湖「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的過往
察爾汗鹽湖的名字別有韻味,取自蒙古語中是"鹽澤。關於察爾汗鹽湖還有一段古老的神話傳說,在很久以前,這裡土地肥沃、埋藏了許多珍貴的寶物,是一片富庶之地。因此這裡的寶物被當地各種妖怪覬覦,它們妄想統領察爾汗,坐擁數不盡的財富。妖怪們之間發生了爭鬥,廝殺在血腥的戰場之上,無休止的戰亂使另隱居在崑崙山的西王母十分惱火,於是天降暴雨,將察爾汗所有的金銀財寶都淹沒於湖底之中。
傳說終究是虛幻的,那察爾汗鹽湖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然我們來聽聽科學家的解釋吧。在2億多年前,這裡還是一望無際的海洋,不過後來經歷了板塊的運動,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也就應運而生了。在柴達木盆地腹地深處,就有了察爾汗湖泊。
察爾汗湖四周被崑崙山所環繞,山上常年被積雪覆蓋,融化的雪水自然而然隨著山谷流到了察爾汗湖。湖泊周圍環境閉塞,含有很多礦物質和鹽分的雪水流很難再流到其他地方。而且這裡是內陸荒漠盆地,降水稀少,陽光毒辣,湖水被一輪又一輪的蒸發,鹽分也越來越多。於是,到了今日,察爾汗湖便有了鹽湖的身份。
察爾汗鹽湖是大自然的給予的恩賜
察爾汗鹽湖內含多種礦物質,其中鉀鹽的儲量高達六百億噸,可供中國人民5000年來的用鹽量,哪怕全世界的人一同吃,也可以堅持1000年之久。據估算,察爾汗鹽湖內鹽的價值有十二萬億,數量更是龐大,這是什麼概念呢?用鹽湖中的鹽可以建造一座厚6米、寬12米的從地球通完月球的巨大橋梁。此外,鹽湖中富含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鉀等工業原料,我國正是在察爾汗鹽湖附近建立了一座化肥生產廠,讓中國節約了大量引進進口化肥的資金,也為中國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
察爾汗鹽湖景色醉人心扉,讓人流連忘返,其中最著名的景點還要屬萬丈鹽橋,它是連接敦煌和格爾木的一段公路。雖然看起來和其他橋並沒有什麼區別,可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鹽橋浮在鹽湖之上,沒有護欄、橋墩,仿佛從天上飄落下來的一個潔白綢帶,如同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據專家研究,察爾汗鹽湖的鹽蓋能夠承受很重的重量,它不僅可以讓汽車、火車在上面飛速行駛,還可以在鹽蓋上降落客機或者建造樓房。雖然察爾汗鹽湖景色絢麗,但仍是一個純粹的工業園區,景點大多未被開發。不過近年來隨著青海旅遊業的發展,察爾汗鹽湖也有望成為一匹「黑馬」奔馳在遊客的內心之中,讓更多的人觀賞到高原上的明珠。
善待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近年來,察爾汗鹽湖逐漸被開發成了一個文藝旅行聖地,使很多人慕名前來。可隨之而來的是無休止的漫天塑料垃圾。進入鹽湖中,很多遊客們不選擇可降解的租賃鞋套,而是為了貪便宜用低廉的塑料鞋套,使得環境汙染嚴重。而且一些遊客為了拍照,不顧生態環境任意踩踏,破壞了鹽湖滷水結晶,產生了黑泥洞。
不管身處哪裡,我們都要善待環境,不要讓地球上一個個絢麗的風景消失殆盡,守護好我們的家園「地球」!你想不想來察爾汗鹽湖遊玩呢?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