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在森林裡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大灰狼老師就在黑板上畫了一隻貓。教師讓不同的動物回答:他們看到了什麼顏色的貓?
小狗、壁虎、皮皮蝦等,它們的答案各不一樣。狗狗說是黃色的,壁虎說是藍紫色的,皮皮蝦說是五顏六色的。大家各執己見,爭論不下。於是就找人類來看,結果人說是粉紅色的。
這時候狼老師疑惑地說道:「我用的明明是黃色的粉筆,怎麼就變成粉色的貓了?」為什麼動物和人看到的顏色,都不一樣。
這時候人類,找來了科學家回答。
科學家對大家說:「你們說的,都沒有錯。」大家看到相同的東西,可能因為接收的信息不一樣,所以反饋給大腦的信息也不一樣。感受到的顏色,自然也不一樣嘍。
或許很多人都曾經思考過:世界上的各種動植物,都有不同的顏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家認為世界上本來沒有顏色。可感受顏色的生物,對於能量信息的反饋不一樣,最終所呈現的也就不一樣了。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恆星的話,整個宇宙都是漆黑一片的。人生活在地球上,什麼都看不到,又怎麼會有彩色的世界呢?因此人和動物能接收到的物質,就是恆星發出或者是反射的光。
我們走在街邊的時候,看到燈上覆蓋著不同顏色的物質,那麼透出來的光顏色也,就不一樣。那麼是什麼原因,決定了哪些顏色,會被釋放或者是阻攔呢?
光是一種電磁波。根據麥克斯韋電磁理論描述的:電流就會產生磁場,同理磁也可以生成電。這樣周而復始,就形成了交替前行的電磁波。
這些光波就像是水波一樣,能夠傳向遠處。如果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又會呈現出一粒粒不連續的粒子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光子。
波有波長和頻率。從光子學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波長的光,就能夠呈現出不同能量的光子。光子可以理解成是一粒一粒的,波長越短,它的頻率就越高,單個光子的能量也就越強。
人類所能看見的光,其實是很有限的。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等,這些我們的眼睛都看不到,雖然它們都叫電磁波。
人類可以見到的光,統一稱作是可見光。動物們能看到的光,跟人類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蛇能夠看到人類看不到的紅外線。因此蛇在看到石頭等沒有生命的物體時,會一動不動。因為只有有生命的物種,才會不斷地向外放熱,也就是紅外線。
世間萬物呈現出的顏色之所以不同,這是跟它們組成的原子和分子有關係。什麼樣的物質,一般就會吸什麼樣的光子。電子一般只會吸收,能夠將自己升到更高軌道的光子。
生活當中我們所能看到的陽光,是白的。
可事實上它和大量的可見光,還有紫外線,紅外線等混合,然後通過不同頻率的光,藉助不一樣的折射角度,就能夠呈現出多色的光。比如說就像下雨之後,能夠看到彩虹,也差不多是這個原理。
生物對於光的信息接受和轉化,經歷了非常漫長的演化過程。光子能量的大小方面,也是難以判斷的。不同的能量,有著不同的信息。
有些生物把光轉化成了顏色,就是適應自然規律。因為它們想以此得到自己想要的食物,或者是能量。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有顏色的,而不是能量。因為人類將能量,轉化成有顏色機制的感光細胞。人對紅黃藍,這三種光的波段非常的敏感。這三種顏色的混合在一起,通過視感細胞,就可以組合成大量的顏色,呈現在大腦當中。
就像我們在畫畫的時候,把這三種顏色進行混合,能夠得到不同的顏色。狗狗的視錐細胞只有兩種,它只能接受的是藍和黃,所以它沒有辦法感受紅。
因為藍和黃再加上這個視感細胞,怎麼都調配不出紅色,更何況是粉紅色。
在宇宙當中,並不存在著粉紅色的波段。因為感光細胞,對紅黃藍這三種波段進行了混合,欺騙了人的眼睛。因此小動物們都沒有錯,因為大家的感官細胞數量,還有對能量的敏感度都不一樣,所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皮皮蝦之所以看到的貓是五彩斑斕的,因為它擁有13種視錐細胞。它的世界裡顏色,也是更加的絢麗多彩。說到這兒你懂了嗎?如果還有其他有顏色的相關的趣事,還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END——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