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太陽光最深刻的了解,就是在進行稜鏡實驗時,看到陽光轉變為彩虹,這些顏色的光全部匯合,就會形成太陽光。
所有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白色,但是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有黃色有紅色、太陽探測器拍攝的太陽照片也都是黃色,那麼太陽究竟是白色還是黃色?
想要了解太陽的顏色,我們需要剖析太陽光的顏色光譜,並對其進行量化,從而判斷出太陽的主要顏色!
太陽的顏色:
整個太陽都在發光,無論是太陽的表面還是核心,因此太陽的顏色是由各個部位發出的光,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太陽光中存在的顏色光譜,並不是非常有科技含量的技術,絕大多數人在孩童時代就已經完成了這項實驗——人造彩虹~
讓太陽光穿過稜鏡,就可以輕鬆分離太陽光束中的顏色,如果使用更加精密的儀器,就可以判斷這些顏色在太陽光中的「量」。
每一種顏色的光都有其獨特的頻率,對於可見光來說,紅色的頻率最低、紫色頻率最高,將這些顏色的光排列起來,就可以組成太陽光的光譜。
雖然太陽光也存在不可見光,但是人類無法看到這些光線的顏色,因此不會對太陽的顏色產生幹擾~
太陽是黃色還是白色?
在日常生活中,太陽的顏色並非固定不變,有時我們會看到白色刺眼的太陽;有時候則會看到黃色的太陽;甚至還有紅色的太陽,通過太陽光的光譜,我們可以找到準確的答案!
陽光的可見光光譜,可以提供定量式的顏色組成,通過對比不同光線的亮度、頻率,最亮的顏色光,就是太陽的顏色。
利用特殊相機對太陽光的光譜進行科學測量後,科學家發現太陽光中的各種顏色,綠色佔據最大的比例,但和其他顏色的差距很小,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太陽,就是所有可見光的集合。
雖然不同顏色並非完全相等,但是非常細微的差距無法被肉眼捕捉,因此太陽真正的顏色就是白色——所有顏色的混合。
為什麼太陽也會變成黃色?
但是我們在地球上,經常可以看到黃色的太陽,甚至是紅色的太陽。
這往往是因為地球大氣層對太陽光的散射效應導致,太陽光的紫光和藍光往往會被大氣層散射出去,進入人眼的顏色就偏向了黃色。大氣層的厚度,往往決定了我們看到的太陽顏色,大氣層越厚,我們看到的太陽越黃,甚至可以到達紅色,而大氣層稀薄時,太陽就會變成白色,也是最真實的太陽顏色。
除了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很多航天機構公布的太陽衛星照,往往也是黃橘色。
這是由於太陽探測器在拍攝太陽照片時,都會使用濾光器進行拍攝,濾光器會降低太陽的亮度,一方面可以拍攝出太陽的具體細節,另一方面也可以更輕鬆地識別太陽表面細節。
使用不同的濾光器,往往可以拍攝到不同顏色的太陽,但是黃色太陽和我們日常看到的太陽最接近,因此這類太陽照片也更受到大眾歡迎~
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可以最直觀的看到太陽的白色,但是太陽在宇宙中實在過於刺眼,如果沒有專業的設備,一定要避免直視太陽!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