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植物是綠色的,而非藍紅色?最新的答案可能適用於任何星球

2020-08-19 GolevkaTech

一種新的光合作用模型指出了一種可能適用於整個宇宙的關於光採集生物體的進化原理。

我知道你會說葉綠素,但是為什麼會選擇綠色?

從亞馬遜叢林中的大樹,到室內的植物,再到海洋中的海藻,綠色是統治植物王國的顏色。那麼,植物為什麼是綠色的呢?我知道你肯定會說葉綠素,但我想問的是:植物為什麼會選擇綠色,而不是藍色、洋紅色或灰色?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雖然植物幾乎吸收了光譜中的紅色和藍色區域的所有光子,但它們只吸收了大約90%的綠色光子。如果它們吸收更多的光子,我們的眼睛就會覺得它們是黑色的。植物之所以是綠色的,是因為它們反射的少量光線是那種顏色。

綠色:佔太陽輻射的大部分能量,為什麼植物要浪費它呢?

但這似乎是一種不令人滿意的浪費,因為太陽輻射的大部分能量都在光譜的綠色部分。當被要求到進一步解釋時,生物學家有時會認為,綠光對植物來說可能太強大了,植物無法在對自身無害的情況下使用。但是,這只是一種猜測,具體原因一直不清楚。即使在對植物中的&34;進行了幾十年的分子研究之後,科學家們仍無法為植物的顏色建立一個詳細的理論基礎。

最新的論文——似乎給出了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

然而最近,在《Science》雜誌上,科學家們終於提供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他們建立了一個模型來解釋為什麼植物的光合作用機制會浪費綠光。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模型也能解釋其他光合生物形式的顏色。他們的發現指出了一個可能適用於整個宇宙的光合生物的進化原則。他們還提供了一種經驗——至少在某些時候,進化更關心的是保持生物系統的穩定,而不是使其更高效。

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物理學家納撒尼爾·蓋伯(Nathaniel Gabor)多年前在完成博士學位時,偶然間發現了植物顏色的奧秘。根據他對碳納米管吸收光的研究中,他開始思考理想的太陽能收集器會是什麼樣子——一個能吸收太陽光譜中峰值能量的收集裝置。他表示:&34;狹窄&34;

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物理學家納撒尼爾·蓋伯(Nathaniel Gabor)和他的同事們開發了一種用於光合生物中收集光線的模型,該模型將降低&34;的效率最大化。


2016年,蓋伯(Gabor)和他的同事為調節能量流動的光電細胞建立了最佳條件的模型。但是為了了解植物為什麼會反射綠光,蓋伯(Gabor)和包括格拉斯哥大學植物學家理察·科格德爾(Richard Cogdell)在內的團隊更仔細地研究了光合作用過程中發生的事情,並將其視為網絡理論中的一個問題。

光合作用的第一步發生在一個集光複合體中,這是一個蛋白質的網狀結構,色素被嵌入其中,形成一個天線色素。綠色植物中的色素——葉綠素——吸收光並將能量轉移到反應中心,在那裡開始產生供細胞使用的化學能。這種光合作用的量子力學第一階段的效率近乎完美——幾乎所有吸收的光都被轉化為系統可以使用的電子。


但細胞內的這個天線複合體是不斷移動的,蓋伯(Gabor)認為:&34;並給系統帶來噪音和低效率。照射在植物上的光線強度的快速波動——例如,由於遮蔭量的變化,也會使輸入產生噪音。蓋伯(Gabor)表示,對於細胞來說,穩定的電能輸入與穩定的化學能相結合輸出是最好的:到達反應中心的電子太少會導致能量失效,而&34;,從而損傷組織。

蓋伯(Gabor)和他的團隊開發了一個植物採光系統的模型,並將其應用於樹葉冠層下的太陽光譜測量。他們的研究清楚了為什麼對納米管太陽能電池有效的東西對植物不起作用:專門收集綠光下的峰值能量可能效率很高,但這對植物是有害的,因為當陽光閃爍時,來自輸入信號的噪聲波動太大,使複合體無法調節能量流。

相反,為了安全、穩定地輸出能量,光合作用系統的色素必須以某種方式進行非常精細的調節。這些色素需要吸收類似波長的光,以減少內部噪音。但它們也需要以不同的速率吸收光,以緩衝由波動引起的外部噪音。但它們也需要以不同的速率吸收光,以緩衝光強度波動造成的外部噪聲。那麼,對色素來說,吸收的最佳光線是太陽光譜強度曲線最陡峭的部分——光譜的紅色和藍色部分。

該模型的預測與葉綠素a和b的吸收峰相吻合,而綠色植物正是利用葉綠素a和b來採集紅光和藍光。看來,光合作用機制的進化不是為了達到最高效率,而是為了獲得最佳的平穩可靠的輸出。

令人驚訝的是——該模型對其他光合生物也適用

起初,科格德爾(Cogdell)並不完全相信這種方法對其他光合生物也能成立,比如生活在水下的紫色細菌和綠色硫磺細菌,它們的色素所反射的顏色而得名。將這個模型應用到那些細菌生活的地方,研究人員預測了最佳吸收峰應該是什麼。再一次,他們的預測與細胞色素的活性相吻合。

&34; 科格德爾(Cogdell)說。

(有一些植物看起來不是綠色的,比如銅山毛櫸,因為它們含有類胡蘿蔔素等色素。但這些色素不並是用來進行光合作用的:它們通常像防曬霜一樣保護植物,緩衝它們在光照下的緩慢變化。)

&34;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的生物物理學家克里斯多福·達菲(Christopher Duffy)說,他為《Science》雜誌撰寫了一篇隨附的對該模型的評論。&34;

太陽能設備的未來:我們可以從植物中,學習如何改進

研究人員希望該模型可以用來輔助設計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太陽能設備。儘管光伏技術的效率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34;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化學家加布裡埃拉·施勞-科恩(Gabriela Schlau-Cohen)表示。

下一步:嘗試猜測外星光合生物

蓋伯(Gabor)也已下定決心,有朝一日努力將這一模型應用於地球以外的生命。&34;他對此進行了設想。在他的模型的代碼中——這是公開的,有一個選項可以對任何選定的光譜進行精確的操作。目前,這項工作純粹是假設性的。&34;蓋伯(Gabor)對此十分有信心的解釋道。


撰寫:GolevkaTech

重要聲明:此處所發表的圖文和視頻均為作者的原創稿件,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擁有。所刊發的圖片和視頻作品,除特別標註外,均視為圖文作者和被拍攝者默認此版權之歸屬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葉子是綠色的?而不是黑色、紅色,或者藍色?
    你可能知道葉子是綠色的是因為葉子中有一種綠色的分子叫做葉綠素—這就是植物為什麼是綠色的原因,從綠色苔蘚到綠色草類,再到四季常青的植物。葉綠素非常受歡迎,在地球上幾乎每一個植物上都表現出來了。原因是因為它善於吸收陽光。
  • 紅黃藍?日本交通指示燈為什麼會使用藍色而不是綠色?
    那就是交通信號燈,通常我們所知道的交通信號燈是紅黃綠三色,但在日本,它看起來更像是紅黃藍三色。或許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會有很多人產生疑問,難道是燈壞掉了嗎?如果多經過幾個路段,你就會明白,這其實是普遍現象。那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 藍色信號燈其實也在綠色光譜範圍內
  • 嫦娥四號登月了,為什麼拍攝的月球照片是紅色,答案讓人意外
    嫦娥四號登月了,為什麼拍攝的月球照片是紅色,答案讓人意外首次拍攝的圖像從月球遠側的表面被釋放後,中國國家航天局擇機發射成功著陸在那裡。 登月艙嫦娥4和玉兔2遵循嫦娥3號和原來的玉兔號是在2013年部署在月球的近側。
  • 外星球的生命體,可能完全和地球不一樣!有些可能讓人難以理解
    在天體生物學家們對外星人的研究中,通常是觀察地球上的生命, 然後想像這是否同樣適用於宇宙中的生命。雖然外星生命在宇宙中不可能普遍存在,但也有可能存在其他類型的完全不同的生命方式。我們經常在外行星表面存在液態水的星球上尋找生命。但並不是所有的星球都跟地球一樣,水並不是生命中唯一可用作溶劑的液體,在評估生命的可能性時,我們必須小心水的偏差。也許對水最好的替代品是氨水。氨能支持多種化學反應,並能溶解有機物。其他可能的水替代品包括甲醯胺、氫氟化物,甚至是碳氫化合物,它們為極低溫度下的生命開闢了道路。
  • 植物為什麼是綠色的?葉綠素的演化之謎
    植物為什麼是不是其他顏色的呢?
  • 腦筋急轉彎:綠色葉子紅色根,大力水手的最愛,打一植物!
    腦筋急轉彎:綠色葉子紅色根,大力水手的最愛,打一植物!腦筋急轉彎第一題:綠色葉子紅色根,大力水手的最愛(打一植物)腦筋急轉彎第二題:笨拙者的敏捷,用一個什麼樣的詞形容比較恰當腦筋急轉彎第三題:陸先生有兩位朋友,都在稅務局當稅務官員,其中一位是另一位的孩子的父親。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的光合作用,火星上植物生長釋放氧氣成為可能
    光合作用是將光轉化為能量的過程,它是任何綠色植物的必不可少的生命過程,因此「尋找新的光合作用」的想法聽起來很奇怪。直到現在,科學家們對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是,植物只能吸收光譜上的可見光,特別是吸收紅光,這通常被稱為「紅色限制」。但是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光合作用,它也允許生命在近紅外光的環境下存在。
  • 為什麼有些海域是綠色的,有些是藍色的?
    藍色的海水,綠色的海水,無色透明的飲用水……那麼水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答案讓人出乎意料:純淨的水是藍色的。但是由於我們喝水的杯子容量有限,很難分辨出水的顏色來。如果將一個像樓房那麼大的杯子裝滿純淨水,我們就能看到它真正的顏色是藍色。
  • 紅色星球火星,為什麼會監測到綠色光芒?
    在地球上,這種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我們星球的強磁場的影響,該磁場將這些粒子拉到兩極。太空人在地球邊緣看到的綠色光芒-現在在火星上的TGO-看到的是單獨的起源。陽光在做工作。氧原子被提高到更高的能量水平,當它們回到靜止狀態時,它們會發出綠色的發射光。地球大氣層中有大量的氧氣。但是在火星上,它僅以二氧化碳的分解產物形式存在。陽光將釋放二氧化碳中的一個氧原子,而這個原子的過渡在紅色星球上發出綠色的光芒。
  • 外星如果有植物,你覺得它還會是綠色的嗎?
    外星植物是綠色的?落伍了啦!在其他星球上,植物可以是紅色、藍色,甚至是黑色。期盼能夠發現外星生物,不再是科幻小說或幽浮愛好者的專利了。尋找這類色素的想法已經有很長的歷史,百年前,天文學家試圖將火星表面隨季節發生的明暗變化,歸因於植物的榮枯。他們研究火星表面的反射光譜,希望從中找出綠色植物的蛛絲馬跡。不過,英國作家威爾斯(HG Wells)在《世界大戰》的故事情節裡,點出了這個方法的盲點:「火星的植物並非綠色,而是鮮明的紅色調。」
  • 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湖水為什麼是綠色的,晚霞又怎樣變成了紅色...
    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湖水為什麼是綠色的,晚霞又怎樣變成了紅色。。。那麼有人可能會問,紫光和藍光同時被反射,為什麼海水不呈紫色呢?因為人眼對紫光不敏感,視而不見.,如綠藻等,加上一些湖水汙染嚴重,導致富營養化,藻類數量大大增加,越發呈現綠色了.兩者原因相結合導致了湖水是綠的。
  • 太陽系除地球之外的另一顆藍綠色星球,卻是一顆冰凍的星球
    即使利用望遠鏡,也只是能看到:有一群衛星,它們的軌道表明這顆行星是傾斜的,而且還可能有一些暗環。1986年,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掠過天王星,但是再仔細看回傳的圖像也毫無特別之處,非常令人失望。一顆藍綠色的星球在之後的數十年中,隨著天王星公轉將其不同部分面朝太陽,這顆行星才從「冬眠
  • 為什麼植物是綠色的?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比如一些細菌)通過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的過程。然而,過多的太陽能對植物來說會是一種負擔。同樣,當強烈的陽光大量地傾瀉在植物葉片上時,光合作用過程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 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洶湧的太陽能的影響,光合生物發展出了一系列防止由於過度暴露在太陽下而造成損害的策略——從分子層面的能量釋放機制,到葉片追蹤著陽光進行物理性運動,有的植物甚至發展出了像塗抹防曬霜一樣的能有效抵禦紫外線的措施。
  • 櫻花為什麼有綠色的?花的各種顏色由它決定
    櫻花為什麼會有綠色的?花的各種顏色究竟是什麼決定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羅樂。花青素隨pH值變化讓花呈現不同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鮮花以其豐富的色彩,令人感受到生命的無限魅力。那麼大自然究竟是如何讓這些花朵有了繽紛的色彩呢?羅樂說:「花色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是由基因決定的。
  • 天狼星究竟是什麼顏色的,紅色?白色?藍白色?紫銅色?
    在赫爾曼的敘述中提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多貢人將天狼星描繪成「紅色」的。但現在,天狼星是一顆白色或藍白色的星球。對於赫爾曼來說,這個證據似乎已經足夠說明多貢人的天文知識是對遠古傳說的錯誤解釋了。他寫道:「人們可能以為那些去非洲的傳教士都是色盲。」
  • 為什麼天空是藍色,而不是藍紫色呢?
    陽光是由不同頻率構成的自然光 高頻的藍光,在空氣中比低頻的紅光更易散射,也許你會問「既然藍紫色頻率比藍光高, 為什麼天空不是藍紫的?」首先 紫光和x射線跟藍光比都屬於高頻,這不意味著天空就是其它顏色,因為肉眼看不到射線並且太陽輻射的不多, 然後大氣層阻礙了射線的進入可能是看不到射線的原因。
  • 科普:為什麼植物是綠色的?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比如一些細菌)通過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的過程。然而,過多的太陽能對植物來說會是一種負擔。 我們可以將光合作用比作是廚房的水槽,有一個將水放入水槽的水龍頭,一個將水排除出去的排水管。如果流入水槽的水量遠大於流出的水量,那麼水槽就會溢出來,灑得到處都是。同樣,當強烈的陽光大量地傾瀉在植物葉片上時,光合作用過程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
  • 為什麼自然界中的植物以綠色為主?從進化論的角度怎麼解讀?
    當你想到「植物」時,第一反應是綠色,還有我們常說「綠色植物」,而不是「藍色植物」或者是「紅色植物」,在大自然裡絕大多數的植物都是綠色的,那麼就有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了,為什麼自然界中的植物都是以綠色為主呢?
  • 黃色+藍色只能得到綠色嗎?不,你還可能看到不可能的顏色
    我們也可以看到它們的混合色,比如紅顏料+綠顏料就是棕色,黃顏料+藍顏料就是綠色。你可能會覺得,這又有什麼呢?沒錯,你有沒有曾經質疑過這個看起來是常識的現象呢?為什麼紅+綠總是棕色,而不是紅的綠色,或綠的紅色?黃+藍總是綠色,而不是黃的藍色,或藍的黃色?
  • 同一片海洋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基本物理學解釋了為什麼:來自太陽的光由不同波長的光譜組成。較長的波長出現在我們的眼睛,紅色和橙色,而較短的出現藍色和綠色。當太陽的光照射到海洋時,它會與水分子相互作用並被吸收或散射。如果除了水分子以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於水中,那麼波長較短的光線更有可能擊中某物並散射,使海洋呈現藍色。與此同時,較長的陽光紅色部分被吸收在表面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