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量子通信: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2020-12-01 澎湃新聞

打個電話,會不會被竊聽?通過網絡傳送一份保密文件,途中被他人竊取咋辦……現代社會,信息安全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

有沒有一種不可破譯的保密方式,能讓傳送的信息絕對安全可靠?近些年來,量子通信技術的飛躍發展正讓夢想成為現實。

製圖:張芳曼

一問:什麼是量子?

量子是光子、質子、中子、電子、介子等基本粒子的統稱,是能量的最基本攜帶者

量子是物理世界裡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元,是能量的最基本攜帶者。它是光子、質子、中子、電子、介子等基本粒子的統稱。可以說,整個世界都是由量子組成的。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光,就由大量光量子組成。

量子有不同於宏觀物理世界的奇妙現象,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

「量子世界跟宏觀世界最大的區別,就是量子有多個可能狀態的疊加態。」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文卓說,「這種現象在宏觀世界裡是存在不了也無法維持的。在宏觀的經典世界裡,1就是1,2就是2。而在微觀的量子世界中,一個狀態可以存在於1和2之間,它既不是1,也不是2,但它既是1,又是2。」

「打個比方吧,這就好比孫悟空的分身術。一個孫悟空可以同時出現在多個地方,孫悟空的各個分身就像是他的疊加態。」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解釋道,「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但在量子世界裡,作為一個微觀的客體,它能夠同時出現在許多地方。」

而所謂量子糾纏,也是量子疊加的一種表現,是指兩個處在糾纏態的量子一旦分開,不論分開多遠,如果對其中的一個粒子測量,另一個粒子就會立即發生變化,且是不需要時間的變化。

「這兩個糾纏在一起的量子就好比是一對有心電感應的雙胞胎,不管兩人距離多遠,千公裡量級或者更遠,只要當其中一個人的狀態發生變化時,另一個人的狀態也會跟著發生一樣的變化。愛因斯坦稱之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潘建偉說,「量子糾纏所體現的這種非定域性是量子力學最神奇的現象之一。」

二問:什麼是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學原理對量子態進行操控的一種通信形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近年來,隨著量子的各種奇妙特性被科學家不斷認識,實用的新技術也被逐漸開發出來,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利用量子力學原理對量子態進行操控,在兩個地點之間進行信息交互,可以完成經典通信所不能完成的任務。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張文卓說:「通常來講,量子通信分為兩種,一種是量子密鑰分發;另外一種是量子隱形傳態。前者是利用量子的不可複製性以及測量的隨機性來生成量子密碼,給傳統的數字通信加密;而後者則是利用量子糾纏直接傳送量子比特。量子隱形傳態是為了給未來的量子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使用。」

那麼,量子密鑰分發是如何生成量子密碼來給傳統的通信加密的?

「假如,信息發送者甲想和信息接收者乙共享量子密碼。首先,發送者甲需要把一個個獨立的單光子發送給乙,一邊發一邊隨機地選擇單光子的狀態,並把自己的隨機選擇方式記錄下來。同時乙也需要把收到的光子隨機地測量一遍,然後把每個測量方式通過經典通信方式告訴甲。」張文卓說,「接下來,甲把乙的測量方式和自己的隨機選擇方式做對比,保留測量方式相同的光子,去掉不同的。留下的這些光子的測量結果,就構成了量子密碼。然後,乙就可以依據這些密碼打開保密信息。」

量子隱形傳態又是如何利用量子糾纏直接傳送量子信息的?

同樣是信息發送者甲和接收者乙。這次不是共享密碼了,而是要發送包含量子信息的光子a。

張文卓說:「首先得製備出一對處在量子糾纏態的光子b和c,把b交到發送者甲手裡,把c給接收者乙『拿著』。然後,甲通過自己手中的光子b和這個想要發送的光子a一起做測量,並把測量方法告訴乙。乙再通過這種方法測量手中的c,這時的c已經擁有了與a同樣的量子信息態。」

張文卓進一步解釋:「也就是說,我們並不需要真的傳遞光子a本身,而是把它的量子態精確傳送過去。量子隱形傳態利用量子糾纏,接收者乙在擁有糾纏態的光子和發送者甲的測量方法後,可以製造出原物的完美複製品。」

三問:為何保密性高?

量子具有測量的隨機性和不可複製的特性,幾乎不可能被破譯

以往用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計算機技術傳遞信息極易遭遇竊聽。

「因為傳統通信的密鑰都基於非常複雜的數學算法,只要是通過算法加密的,人們就可以通過計算進行破解。而量子通信則可以做到很安全,不被破譯和竊聽,這在數學上已經獲得了嚴格的證明。」張文卓說。

這種「很安全」是如何實現的?這就要說到在講量子密鑰分發時提到的量子的另外兩個特性——測量的隨機性和不可複製。

什麼是量子測量的隨機性?

張文卓說:「在量子力學裡,光子可以朝著某個方向進行振動,叫做偏振。因為量子疊加,一個光子可以同時處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兩個量子狀態的疊加態。這時,如果你拿一個儀器在這兩個方向上進行測量,就會發現,每次測量都只會得到其中一個結果:要麼是水平的,要麼是垂直的。測量的結果完全隨機。」

而在日常的宏觀世界裡,一個物體的速度和位置,一般是可以同時準確測定的。比如飛機來了,雷達就可以把飛機的速度、位置都準確測定。

「但在量子世界,測量會破壞或改變量子的狀態。如果我們把一個量子的位置測準了,它的速度就測不準了。」張文卓說。

既然測量量子的狀態會出現隨機的結果,那麼人們自然也無法對一個不知道其狀態的量子進行複製,這就是量子不可複製的特性。

利用這兩個特性,量子通信也就保證了安全。「在量子密碼共享或量子態傳遞過程中,如果有人竊聽,它的狀態就會因竊聽(測量)發生改變,密碼接收的誤碼率會明顯增加,從而引起發送者和接收者的警覺,而停止該信道的發送。如果竊聽者一直在這個信道存在,可以換一個沒有發現竊聽者的信道重新發送。」張文卓說,「因為能及時發現竊聽者,加上量子的不可複製也使得竊聽者無法採取信息複製的方法來獲得合法用戶的信息,所以,量子通信具有很強的保密性。」

四問:能否取代傳統通信?

這是兩種不同的通信形式,量子通信是為了讓傳統的數字通信變得更安全

量子通信既然這麼厲害,那未來會不會取代傳統通信?

張文卓說:「實際上,量子通信的目標並不是要把傳統的數字通信給取代掉。比如量子密鑰分發,它本身是為了讓傳統的數字通信變得更安全,並不能獨立存在。而量子隱形傳態則完全取決於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只有未來所有的經典計算機都被量子計算機取代了,才完全會用這種通信方式。但問題是,量子計算機和傳統計算機就好比核武器和常規武器,是不可能完全取代彼此的。未來應該是量子通信和傳統通信一起構建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

量子通信事關國家信息和國防安全,這個戰略性領域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優先發展的信息科技和產業高地。

美國對量子通信的理論和實驗研究開始較早,並最先將其列入國家戰略。歐盟則著眼於合力構建量子網際網路,2015年發布《量子宣言》,計劃啟動10億歐元用於推動量子通信和量子技術的發展。日本也制定了量子信息技術長期發展路線圖。

雖然在全球量子通信競賽中,中國起步並非最早,但是在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目前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

潘建偉團隊在2007年首次實現安全通信距離超過100公裡的光纖量子密鑰分發,2016年又將最安全距離提高到400公裡;2016年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2017年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潘建偉表示,希望到2030年左右,能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並在量子計算領域有所作為。

(原標題:四問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密話」開始試商用
    從「墨子號」升空到「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問世,雖然量子技術已是熱度不斷的「網紅」,但對很多人來說,它仍處神秘之地,包括量子通信。 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指出,量子通信本質上是量子密鑰的傳輸,利用量子糾纏可以將量子信息傳輸到另一個地點,而不是傳送信息載體本身,屬於被嚴格證明的「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
  • 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 "量子密話"開始試商用
    從「墨子號」升空到「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問世,雖然量子技術已是熱度不斷的「網紅」,但對很多人來說,它仍處神秘之地,包括量子通信。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指出,量子通信本質上是量子密鑰的傳輸,利用量子糾纏可以將量子信息傳輸到另一個地點,而不是傳送信息載體本身,屬於被嚴格證明的「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
  • 世界首條量子通信幹線京滬幹線開通 實現「無條件安全」通信
    央廣網北京9月30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29日),世界上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當我們用手機買買買的時候,不知道您有沒有憂慮過安全問題。雖然傳統的手機通訊都有算法加密做保障,但這份保障只能說是暫時安全。
  • 【科技日報】量子通信:讓信息傳輸無條件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在「委員通道」表示,量子通信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種不能破解、不能竊聽的安全信息傳輸方式,它在國防、政務、金融、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未來5—10年的努力,我們希望能夠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來保護千家萬戶的信息安全。
  • 量子通信的問與答(上) 什麼是量子通信
    2、問:本內特和布拉薩德獲得的201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是國際物理界頒給量子信息領域的首個大獎嗎? 3、問: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通信的關係是什麼? 4、問:怎樣理解量子密鑰分發的「無條件安全性」,它怎麼保障信息安全?
  • 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開通 「京滬幹線」的意義
    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昨日正式開通,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和山東省濟南市市長王忠林首先通話。之後,白春禮先後與合肥、上海、新疆南山天文臺等分會場通話。  這不僅是一條國內線路——結合「京滬幹線」與「墨子號」的天地鏈路,我國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通過這條不可破解的保密線,白春禮與奧地利科學院院長安東·塞林格進行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視頻通話。  白春禮說,這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量子通信觸達消費者
    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指出,量子通信本質上是量子密鑰的傳輸,利用量子糾纏可以將量子信息傳輸到另一個地點,而不是傳送信息載體本身,屬於被嚴格證明的「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業內的共識是,當量子計算成功應用後,所有現存的加密算法都將不堪一擊,唯一能抵禦的即量子通信。如知名通信行業專家張弛所言,量子通信解決的不是通信問題,而是通信加密問題。
  • 量子通信,不同於量子計算機,歐美日中的重大進展有哪些?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遵循量子規律進行信息傳遞,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的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手段,其應用可大幅度提升信息安全水平。1.歐盟委員會與歐洲航天局共建泛歐量子通信基礎設施歐盟委員會與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達成一項協議,將攜手建造高度安全的泛歐量子通信基礎設施。
  • 量子通信獲重磅會議點名!概念股全名單來了
    (原標題:量子通信獲重磅會議點名!概念股全名單來了)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高橋)訊,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刻認識推進量子科技發展重大意義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
  • 量子通信是什麼?量子計算到底好在哪裡?
    或許到現在為止,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到底好在哪裡?甚至對於什麼是量子也是迷迷糊糊的搞不清楚。見有解釋稱,量子通信和計算的優點有很多,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量子通信在於安全,量子計算在於快速,而量子通話手機自然也是「安全」,這樣解釋倒也可以,不過,終究因為距離太遠,量子還是有點「玄乎」。
  • 什麼是量子通信?我國量子通信又是怎麼回事?看完本文您就明白了
    量子通信是一種高效率和絕對安全的通訊方式。那麼量子通信的原理是怎樣的呢?量子通信的原理;目前人類所研究的量子通信主要是光量子通信,而光量子通信主要基於量子糾纏態的理論,使用量子隱形傳態(量子通道傳輸)的方式實現信息傳遞。
  • 反超了,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了突破!
    其中最多的就是來自美國的造謠,,說華為5G關乎到國家安全問題。讓很多國家對華為產生誤解,跟著一起質疑華為。然而隨著華為的良好發展,很多企業已經坐不住了,紛紛和華為合作。除了華為的5G技術,中國的另外一個科技成果也讓世界震驚,那就是潘建偉教授發現了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迄今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解決很多安全問題,這也讓美國感到吃驚。
  • 「墨子號」量子衛星天地通信試驗現場照片公布
    答:突破經典信息技術的瓶頸,對於保護國家和公民的信息安全至關重要,對發展下一代信息產業也有著深遠影響。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為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不可分割、不可克隆,所以能保證加密內容不被破譯。它可以從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保護全人類的隱私。 不同於經典通信,量子保密通信的安全性是建立在量子物理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從原理上講是無條件安全的。
  • 量子通信衛星中國獲突破性進展,中國將成世界通信領跑者?
    潘建偉委員: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有望7月發射.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標誌著我國通信技術獲得了突破性進展。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項量子傳送技術標誌著中國在軍用通信領域站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大家對於量子通信或許還比較陌生。
  • 「量子通信被破解」 ,帶病上崗的京滬幹線怎麼辦?
    量子通信的BB84協議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三十多年過去了,這樣一個漏洞百出、技術上不成熟又沒有多大實用價值的量子通信能混跡於江湖靠的是一張護身符——「量子通信」可以保證通信的無條件安全。其實「量子通信」在理論上的無條件安全性都是存疑的,「量子通信」工程的無條件安全性又何從說起?物理與工程之間有本質的區別,絕不能把物理原理中的理想結果偷換成工程指標。
  • 量子通信 (3) | 未來科技
    為此,資訊理論的祖師爺: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 (Claude Elwood Shannon),那個提出了香農定理的男人,在數學上嚴格證明了:不知道密碼就絕對無法破解的安全系統,是存在的。每發一次信息就要更新密鑰,但通信雙方又不能天天見面接頭,否則還要加密通信幹什麼?不然如果我能輕鬆地把這麼長的密鑰安全、頻繁地發送給對方,為什麼不乾脆發送明文呢?這樣豈不是多此一舉?直到,「量子通信」出現了。為了減少誤解,與其叫它「量子通信」,不如叫它「量子秘鑰」。
  • 「墨子號」衛星亮絕技 量子通信概念脈動
    它是量子物理學和密碼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利用量子態的物理性質為通信雙方提供絕對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保密通信從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和量子態不可克隆定理出發,從理論上保證了保密性,即通信雙方能夠監測到竊聽者的存在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這一特性是由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所保證的,因為觀察或者測量一個量子系統均會造成量子態的擾動,從而造成可以檢測的反常,提醒通信雙方洩密。
  • 從32cm到4600km,我國已實現量子通信!
    那麼,什麼是量子?量子通信網有多牛?這張網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我國量子通信技術攻克了哪些難關?量子就是質量、能量等各種物理量的最小單元,它以某種粒子狀態存在。比如光其實是以光子為單位一份一份變化的,一個光子就是一個量子。量子不可分割、不可克隆。科學家利用這些特性,可以製做出最安全的保密鑰匙,從而讓信息傳輸變得更加安全。
  • 量子通信讓「竊聽風雲」成為歷史,中國電信搶先布局為安全加碼
    >(圖為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張志勇(右)與國盾量子董事長彭承志(左)共同啟動「量子鑄盾行動」)量子技術保證通信「無條件安全」量子通信通常被稱作信息安全傳輸的「保護盾」,在確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傳輸量,傳輸信息高效,抗幹擾能力強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是迄今為止唯一通過數學方式被嚴格證明的絕對安全的通信方式。這種通信方式主要使用量子態攜帶所要傳送的信息,並把量子糾纏作為信道,將該量子態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
  • 「高大上」的量子通信,被質疑是偽科學,是真的嗎?
    量子技術是建立在量子力學原理基礎之上的一門前沿技術,在現實應用方面,它有兩大主要分支,第一是量子通信,第二是量子計算。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的糾纏效應、不可複製性以及測量的隨機性這些特性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通訊方式。與經典通信相比,量子通信採用的是「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