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體溫表破損被投訴,只怪護士這一點沒做好

2020-12-06 護士網

事件經過

某婦產科住院病房,一位保胎的患者測體溫的時候,護理人員因為忙著其他工作未及時收回體溫計,患者在此期間想去上衛生間,她當時忘記了腋下夾有體溫計,剛一起身,體溫計就滑落至地上摔碎,水銀濺出,散落在四周,患者趕緊呼叫護士來處理,15分鐘後保潔阿姨用掃把和拖布進行了清掃。孕婦對水銀外洩的處理非常不滿,認為處理不及時,並且沒有能有效的清除散落的水銀,對病房的環境已造成汙染,並有可能對患者及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這位孕婦這樣一說,病房裡另外2個孕婦也開始埋怨,她們一起給護士長進行了投訴。護士長了解事情後,及時給她們調換病房,徹底清掃可能被汙染的病房等措施,並表示歉意,3名患者得以平穩,基本認可未收到傷害。

小編正是這位被投訴的護士,本來感覺自己很委屈,但是護士長讓我分析這次被投訴原因。小編也查詢了很多資料,那就讓我來領大家分析一下吧。

事件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是護理人員及清潔工人未能及時、正確處理外洩的水銀(汞)。

2、測量體溫時間過長,護理人員未及時結束測量,也可能未交待測量時間。

3、接到患者呼叫的護理人員對體溫計破損,水銀(汞)外洩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沒有及時趕到病房進行處理,而是通知清潔工人做常規清掃。

4、科室未建立體溫計破損處理流程,未明確水銀(汞)外洩是否可由清潔工人處理。

5、醫院在水銀(汞)外洩處理方面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欠缺。

糾正措施

1、開窗通風,可開啟空調,使室內溫度減低,減少汞蒸發的危害。

2、讓該病房患者暫時離開半小時,徹底清掃病房。

3、組織醫護人員學習水銀(汞)外洩後的緊急處理方法,提高對汞危害的認識和重視。

4、禁止清潔工人獨自處理水銀(汞),對清潔工人進行必要的培訓和教育。

預防措施

1、儘量減少使用水銀體溫計,將電子體溫計作為常規測量體溫的工具,特殊患者才使用水銀體溫計與電子體溫計對照測量。

2、對水銀(汞)及其他經常接觸的有毒物質進行調查分析,可向全院醫務人員發放相關調查問卷,了解員工對有毒物質及預防汙染、無害處理等知曉情況,根據調查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全員培訓。

3、制定或完善體溫計使用流程,包括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明確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問題處理、意外積極處理等流程。

4、明確清潔工人的職責和權限,嚴禁職責和能力範圍意外的行為。對有毒物質或廢物的處理應定期進行相應的培訓。

5、護理人員在使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時,應交待使用注意事項和破損導致的危害,已提示患者在測量過程中避免大幅度活動;在使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時,護理人員儘量不要離開病房,隨時觀察患者,指導患者正確使用體溫計,以免發生測量無效或意外。

相關連結

一、一支普通的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4~2.0g,當體溫計破損後,外洩的汞如果全部蒸發,可使一間密閉的15m大,3m高的房間空氣汞的濃度達到約22.2㎎/m,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室內空氣中最大允許汞濃度為1.2~8.5㎎/m的環境中就會很快引起中毒。

體溫計破損後的處理方法:①取三氯化鐵一小塊(5~6g)加自來水10ml後,使其呈飽和狀態(不要完全溶解),然後用毛筆蘸三氯化鐵液將汞殘留處塗刷,此時體溫計流出的汞形成了無毒性汞和鐵的合金,放置1小時後清掃。②用硫酸粉7g直接撒到被汞汙染的地面或地縫中,使之產生化學反應形成硫化汞,放置3~4小時後清掃,硫化汞為固體不能蒸發,因此減少了對人體的危害。體溫計打破後,要及時開窗通風,以減少人體對殘餘汞蒸汽的吸入。

注意個人防護:當發現汞洩露時,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汞,應帶橡膠手套。進行汞處置時要戴兩層口罩,外層口罩要經2.5%碘處理,處置完畢後用含氯消毒液清洗工作服和雙手。

汞外溢處理流程

二、汞對人體的危害 汞對人體產生的危害主要是汞蒸氣,汞在常溫下即可蒸發,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在空氣中形成汞蒸氣,長期吸入汞蒸發和汞化合物粉塵可致慢性汞中毒,主要以精神-神經異常、齒齦炎、震顫為主要症狀。大劑量汞蒸氣吸入或汞化合物攝入即發生急性汞中毒。對汞過敏者,即使局部塗抹汞油質製劑,亦可發生中毒。主要治療方法為離開有汞的環境,作透析降低血液中汞的濃度。

三、目前,減少含汞體溫計及血壓計的使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歐洲,英、法、丹麥、荷蘭等國都已經開始限制使用和生產水銀溫度計。美國自2000年起,已有舊金山、波士頓和密西根州等多個州和城市開始禁售水銀溫度計。2004年10月,臺灣已經責令各醫療單位逐漸停止使用水銀溫度計和血壓計,並且準備到2006年時全面禁用。

參考文獻

(1)《體溫計破損後對汞的處理》---《中華護理雜誌》(2001,摘選)

(2)《別小看體溫計帶來的汞汙染》---《北京青年報》(2003,摘選)

(3)《歐盟禁用水溫體溫計》---《環球時報審生明周刊》(2015,摘選)

相關焦點

  • 中國承諾水銀體溫計7年內將全部淘汰
    中國每年大約生產1.2億支含汞體溫計,每年因水銀體溫計破損而當做廢物處理的水銀就有10噸以上!不過昨天,記者從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該局尚未接到上級部門任何有關禁售水銀醫療器械方面的通知或批文。水銀體溫計、水銀血壓儀等水銀醫療器械仍可正常買賣。
  • 測體溫沒注意6個細節,別怪測出的結果不準……
    從醫學角度來說,肛門直腸溫度最穩定,但操作難度大; 其次較準的為口腔溫度,需要將體溫計放舌下並緊閉嘴唇,適合居家使用; 腋下測量最為便捷,但是準確度一般,有汗液或因測量者姿勢不正確,都會影響實際測量的效果
  • 體溫曲線圖作業交「備孕表」 杭州小學科學老師鬱悶了
    請家長投資一支體溫表的錢,我再次強調不要用打槍式的體溫表。作業一:每天同一時間測量自己的體溫、記錄,並用折線圖整理數據。開學交兩個月的體溫折線圖。麻煩家長留一到兩張照片存檔。作業二:暑假中找一天,隨便哪一天。從早上八點開始隔兩個小時測量一次體溫並記錄,用柱形圖或折線圖整理出一天的體溫情況,開學上交圖表。注意!
  • 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 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
    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購物網站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是不是這樣填?
  • 給寶寶測量體溫 首選電子體溫表
    >給寶寶測量體溫 首選電子體溫表2019-06-10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情緒、飲食等有異常時,會給孩子測量體溫看寶寶是否發熱。如何準確給孩子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就不可避免的要關注選擇體溫表的問題,水銀體溫表是不建議使用的,一是容易掉到地上破碎,更主要的是因為它是汞容易汙染環境,蒸發以後很容易引起汞中毒,所以不建議使用這種體溫表。  另一種就是常說的電子體溫表,電子體溫表是比較主張的,它可以測肛溫,可以測腋下溫度也可以測口溫。
  • 羊感冒早治療,不用體溫表也能判斷羊發燒,偏方治療羊病效果好
    體溫是否升高?是否時臥時站?是否精神狀態不佳厭食?在沒有體溫表的情況下如何判斷羊是否發燒?羊友們可以用手摸羊的鼻梁部位、羊的耳朵,用手摸上去會感覺到接觸部位冰涼。當然,這個方法只能大概判斷羊是否發燒,不能準確的判斷羊的體溫是多少。羊感冒如何治療呢?
  • 張雲雷跨年演唱會被投訴,部門回復:並非劣跡藝人
    小人無處不在,只怪張雲雷太紅了。不過讓人吃驚的是,投訴的人被扒出來是郭麒麟的粉絲,這個就太惡毒了。德雲社本一家親,粉絲沒必要製造矛盾。而文旅部的回覆,「張雲雷非劣跡藝人」,就是在給張雲雷正名。張雲雷在廈門專場返場多唱的歌曲是《聽不到》,這是一首流行歌曲,由五月天阿信作詞作曲,梁靜茹演唱。張雲雷之前已經唱過很多次了,這首歌曲好聽,觀眾也喜歡,而且是他與楊九郎對唱的。所以,這次在廈門又特意唱了一遍。因為一起和觀眾迎接新年,非常開心,想讓現在的氣氛更好。沒想到出力不討好,反而被投訴了,真是哭笑不得。
  • 腋下體溫怎麼算?
    腋下體溫怎麼算?   孩子突然有點不舒服,一量體溫發現超過37.3℃,不少媽媽就會加個0.5℃,這時候有點緊張,數據看起來似乎有點低燒的跡象。近日,在網絡上,一位家長對低燒判斷標準的疑惑,也引起了網友的爭論。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腋下溫度加不加0.5℃,醫生之間確實有不同的意見。但這只是判斷方法不一樣,最後是否發燒的判斷結果基本是一致的。
  • 煙臺海昌鯨鯊館護士鯊家族再添一「千金」
    「喜得貴子」,成功誕下一條小護士鯊,這也是國內首例人工飼養條件下的護士鯊成功繁育。為了能得到珍貴的視頻資料,為國內人工產卵下得物種保護提供多一些的數據積累,這也忙壞了鯨鯊館的工作人員,2人一組8個人輪班24小時監護,終於在16日凌晨3點多,用DV成功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患難真情:護士鯊同伴「助產」  「小公主」出世賣萌和1號「小公主」不同,護士鯊「媽媽」在生第二個孩子時遭遇了難產。
  • 這20個深圳護士的「猛料」,顛覆了我的「三觀」!
    2020年之前有這樣的誤解我不怪你但是經歷了年初暴發的這一波百年罕見、全球淪陷的新冠疫情如果還有人這麼認為那就等著四個字吧!要做好「眼睛」的守護者,首先得有好腳力!是的,你沒看錯,眼睛護理真離不開腳!就拿青光眼手術來說,患者術後一天至少要滴25次眼藥水。而一個護士一般每天護理8個患者,也就是說,光滴眼藥水,一天就要200多次,平均要240次,要走上1萬多步。別以為滴眼藥水很簡單,怎麼滴,滴哪裡,其實都大有講究。除了手術後的患者,普通市民也需要指導。
  • 護士工作期間因刺激性氣體中毒,這都不算工傷?
    近日,一起「護士工傷被拒返崗」事件引發輿論關注。 據新京報等多家媒體報導,陝西華陰市人民醫院護士張丹陽稱,今年8月底,她在醫院值夜班時,由於白班護士未按正確比例配比消毒液,致使感染病區辦公室及病房內刺激性氣體含量嚴重超標。她和其他兩名醫護人員、一位病人和其家屬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噁心、嘔吐、呼吸不暢等中毒反應。
  • 護士在面對病人「隱私」部位時,如何不尷尬?主要靠這幾種方法!
    護士在面對病人「隱私」部位時,如何不尷尬?主要靠這幾種方法!生活當中我們有時候會生病,畢竟人不是鋼筋鐵骨,這時我們就會去醫院看診。不知道您看到那些身上穿著白大褂,臉上罩著淡藍色消毒口罩的醫生和護士有沒有感到由衷的敬佩呢?
  • 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 有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
    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購物網站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是不是這樣填?
  • 用體溫就能發電?買這款手錶,被同事笑了一整年
    如果你是資深黑粉一定記得,3個月前,我曾經用非常欣賞的語氣寫了一篇眾測文章,文中對它不吝讚美之辭(戳這裡回顧)這也不能怪我,畢竟官方對這款手錶的描述真的很難不讓人動心。是的沒錯,它的確是可以永遠不用充電,可是除了這一點,就沒有然後了。
  • 2017年甘肅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知識點:護士日常文件書寫注意事項
    2017年甘肅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知識點:護士日常文件書寫注意事項 2017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全面推行機考,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網根據歷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整理了2017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資料,望廣大考生及時查看。
  • 做好防疫 馬來西亞獨中生統考前須記錄14天體溫
    中國僑網12月1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近日,為迎接12月22日起舉行的2020年度華文獨中統一考試,馬來西亞考生按照董總考試局的指示,進行日常體溫測量。董總考試局此前已經向所有高初中統考生發出日常體溫測量表,要求考生在考試前14天,即12月8日至21日進行日常體溫測量,讓考生在考前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確保考試期間良好的健康狀況。有家長表示,有關體溫測量表是記錄孩子每日體溫,以及是否有出現類流感相關症狀。沙巴崇正中學校長鄭展興指出,校方日前已接到董總考試局發出的測量表,並且已分發給考生。
  • 醫用數字體溫表電路的工作原理
    數字測溫集成電路BL0601就是一種高科技產品,它採用CMOS工藝,內部集成 7000 個元器件,用它製作的數字體溫表有著傳統水銀體溫表無法比擬的優點,是水銀體溫表的一種更新換代的產品。BL0601構成的數字體溫表電路如圖12-100所示。
  • 老師布置體溫折線圖作業:孩子畫浪費時間 家長想到用現成備孕表代替
    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購物網站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是不是這樣填?
  • 萬萬沒想到!金平一男子發現的這隻「大臉」怪鳥竟是……
    萬萬沒想到!金平一男子發現的這隻「大臉」怪鳥竟是…… 2020-08-23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什麼體溫表要甩?探秘溫度計、溼度計的玄機!
    伽利略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完成這次溫度計首秀,雖然這一實驗有許多不精確之處,但伽利略這一次的嘗試讓科學家們紛紛開始研究溫度計。熱脹冷縮: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細管中氣體受熱膨脹,體積增大,管中液面將向下運動,當外界溫度降低時,細管中的氣體遇冷收縮,體積減小,管中的液面上升。溫度計的測量原理幾乎所有液體溫度計都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