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隱私真的安全嗎?330萬臺手機被植入木馬:竊取個人信息

2020-12-04 雷科技

現如今,網際網路行業什麼最值錢?我想不少讀者都非常清楚——用戶信息。不管是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之類的個人信息,還是你的使用習慣、輸入詞組、最近搜索記錄等大數據,各自都有其價值所在。正因如此,以各種手段收集個人資料的網絡黑產應運而生。

近日,浙江新昌縣法院審理判決了「8.1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根據法院宣讀,犯罪嫌疑人吳某通過生產「帶病毒」的手機主板,非法控制全國範圍內的老年機達330餘萬臺,共計獲取手機驗證碼500餘萬條,最終不法獲利達到790餘萬元,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國31個省市,影響極其惡劣。

說到這起案件的起因,還要追溯到去年8月。當時,浙江省新昌縣的小朱在給外婆購買老年機的時候,發現這款老年機居然無法正常接收到驗證碼,將電話卡裝到自己手機就可以正常接收。在小朱報警後,警方檢測發現,這些老年機內被植入了截獲驗證碼信息的木馬程序,所有信息都被發往位於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由此揪出這張利用植入木馬,非法獲取、買賣個人信息獲利的龐大網際網路黑產犯罪網。

根據犯罪嫌疑人吳某供述,公司通過與多家老年機主板生產商合作,將裝有木馬程序的移植包植入主板之中。一旦電話卡插入老年機裡,木馬程序就可以自動獲取手機號碼、通話記錄、簡訊等個人信息,還可以自動攔截驗證碼傳輸至「對碼平臺」進行銷售。

為什麼他們會選擇老年機下手呢?個人認為,這和老年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如果將木馬程序植入普通智慧型手機,喜歡折騰手機系統的年輕人很容易就能看出貓膩,非常容易被揪出來。老年人本就不熟悉手機操作,對於一些比較異常的地方也不敏感,因此套取他們的個人信息會更方便、更隱秘。

近段時間,有關老年用戶難以融入智能社會的問題正在不斷發酵。誠然,網際網路能夠切實改善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如何為老年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體驗是當下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從點滴出發,通過無障礙功能讓老年用戶不再抗拒操作智能設備,讓他們切身實際地感受到網際網路所帶來的福利,有興趣去學習和掌握網際網路知識,這樣不法分子才不會有機可乘。

相關焦點

  • 【網絡安全知識】觸目驚心!330萬臺老年機被植入木馬,公司層層轉賣...
    近日,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法院審理認定,犯罪嫌疑人吳某的公司非法控制老年機達330餘萬臺,獲取手機驗證碼500餘萬條,出售獲利竟有790餘萬元,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國。民警透露,不僅是老年機,部分帶通信功能的兒童手錶也需警惕此類木馬。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黑色產業鏈?
  • 330萬臺老年機被植入木馬,還有兒童電話手錶也沒逃過……
    近日,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法院審理認定,犯罪嫌疑人吳某的公司非法控制老年機達330餘萬臺,獲取手機驗證碼500餘萬條,出售獲利竟有790餘萬元,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國。民警透露,不僅是老年機,部分帶通信功能的兒童手錶也需警惕此類木馬。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黑色產業鏈?
  • 全國330多萬臺老年機被植入木馬!70餘人獲刑
    短短5個月時間,他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個人信息竟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70餘名涉案人員被浙江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
  • 點擊連結後,手機被植入木馬……
    ,竊取公民個人信息,進而實施盜竊、詐騙,涉案金額共計40餘萬元。辦案幹警先後輾轉廣東、浙江、廣西等多省區市,通過調查手機卡銷售網點,核查開戶手機卡身份、調取銀行監控等手段,綜合各類信息進行分析研判,終於查獲了一個頻繁發送木馬病毒簡訊的廣州手機號碼。  根據調查情況,辦案組將手機號碼及木馬病毒連結作為偵查重點,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開展大範圍調查摸排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工作,鎖定了犯罪窩點。
  • 你的隱私信息可能已經暴露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造就(ID:xingshu100),演講者:方興,全知科技CEO現在大家的數據隱私,很多都在被竊取、被洩露,這些竊取數據的手段遠遠超出我們的認知,它們是如何獲得這些數據的?有一個區域,無論是監管層面,還是網絡安全公司,都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 手機木馬借《刺殺金正恩》肆虐 專偷韓國銀行卡密碼
    「鼻涕蟲」不知道的是,他下載的並不是電影《刺殺金正恩》,而是一個能竊取簡訊、銀行卡號以及密碼的手機木馬。手機用戶使用這款APP後實際將一款竊取隱私的木馬裝入手機,通過郵箱轉發、簡訊轉發以及網絡上傳三種方式竊取手機內的隱私,目前360手機衛士已對該木馬實現首家查殺。360手機安全專家介紹,偽裝成《刺殺金正恩》電影下載器的APP只是惡意宿主,真正作惡的是下載的這款竊取隱私的木馬。
  • 手機應用竊取用戶隱私為何屢禁不止,你知道嗎?
    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0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APP應在12月10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這樣的新聞我們都聽過無數遍了,近些年315晚會,也會公布一些竊取用戶隱私軟體。其實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軟體會去竊取用戶隱私。
  • 【網絡安全知識】趕緊拉黑!他們可能正在微信朋友圈竊取你的個人隱私
    【網絡安全知識】趕緊拉黑!他們可能正在微信朋友圈竊取你的個人隱私 2020-12-28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虎」挖礦木馬偽裝「火爆新聞」傳播 騰訊安全率先查殺
    騰訊安全御見威脅情報中心近日監測發現一款通過社會工程騙術傳播的「老虎」挖礦木馬。攻擊者將木馬程序偽裝成「火爆新聞」、「色情內容」、「隱私資料」、「詐騙技巧」等虛假文件名,通過社交網絡發送到目標電腦,得手後植入大灰狼遠控木馬等惡意程序,竊取大量用戶個人隱私信息,中毒電腦更可能遭到遠程控制。目前,該木馬已感染超5000臺電腦。
  • 逾三成移動應用抓取用戶隱私 智慧型手機安全堪憂
    3.15前夕,一則關乎手機用戶隱私權益的敏感數據引起各方高度關注,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在今天舉行的一場小範圍研討中透露:66.9%的智慧型手機移動應用在抓取用戶隱私數據,而其中高達34.5%的移動應用有「隱私越軌」行為——性質過分的越界抓取,在與本身功能毫不相干的情況下,獲取智慧型手機用戶的簡訊記錄、通話記錄、通訊錄等敏感個人信息;這些抓取行為並非相關移動Apps為用戶提供的應用服務功能所必需
  • 2016年首個超級雲控木馬「舞毒蛾」爆發 340萬部手機中招
    近日,360移動安全團隊發布了《「舞毒蛾」木 馬演變報告》,由於該木馬具備多個版本演變,並會下載多個惡意文件執行惡意行為,360移動安全團隊將其命名為「舞毒蛾」。360移動安全團隊圍繞該木 馬,通過感染量、傳播來源、傳播流程、主要危害等角度進行了全面分析。截至目前,已捕獲「舞毒蛾」木馬樣本超1.2萬個,感染手機達340萬部。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你的手機被竊聽了嗎?
    「有些竊聽者不需要在手機上安裝竊聽器,也不需要像網絡所說的那樣處理手機的SIM卡。只要安裝了一個軟體,竊聽軟體就可能是你不小心安裝的,或者是有人在觸摸你的手機後安裝的。」南昌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副研究員黎鷹說,「這個竊聽軟體實際上是一個特洛伊木馬。它可能是你下載的APP軟體中的「寄生蟲」,也可能是在瀏覽網頁時意外下載的,或者有人給你發了一條彩信,而你意外地點擊了你手機上的木馬植入。
  • 手機應用正「花式」竊取你的一切
    或許,有不少應用已經是「習慣性」在訪問我們手機的聽筒、攝像頭、通訊錄甚至是更為隱私的財務信息。那麼,這些應用的研發、運營機構對我們手機上關鍵部位和信息的訪問,究竟是無心之舉,還是另有所圖呢?竊取隱私只為變現「簡單來說,竊取用戶信息和金錢都有關係。」
  • 為了個人隱私安全,請看管好你的手機
    你看就這麼快。當你還毫無反應的時候,現場的圖片已經大行其道,廣為傳播。今天,咱們不去討論香豔的第三者關係,不去聲討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不去八卦街頭小報的通俗文學,只想簡單的說一說,如何保證個人信息安全,別讓你的隱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讓人參觀、展覽,防止丟錢或者丟人。第一,應合理設置隱私權限,防止個人信息不當曝光。
  • 鄭州警方提醒:出門使用這幾類充電寶要當心,可能會盜取你的個人信息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 文 見習記者 孟浩傑 /圖出門在外,手機沒電時大家會考慮使用可租賃移動電源、共享充電寶,為手機充電。圖文無關前不久,公安部網安局發布提醒,共享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洩露。
  • 蘋果被曝無接觸可被盜信息是真的嗎 蘋果手機的信息會被洩漏嗎
    最近蘋果問題不斷,近日蘋果手機又被曝出一個安全漏洞,而該漏洞可以在不觸及設備的情況下方便地控制設備,然後竊取私人信息,如帳戶、私人圖片等。那麼,蘋果被曝無接觸可被盜信息是真的嗎,蘋果手機的信息會被洩漏嗎?下面跟1688小編一起來看下吧。
  • 多久沒有檢測手機安全 騰訊手機管家8.9版本全新升級6大安全檢測能力
    手機「逛商場」、手機訂票、手機社交娛樂……現在,手機已經成為用戶工作交友、交易往來、休閒娛樂的重要工具,及時發現手機安全風險、保護手機安全也變得越發重要。對此,騰訊手機管家升級8.9版本,提供全新升級的6大安全檢測能力,微信、QQ文件風險檢測能力,幫助用戶及時發現、消除手機安全隱患。
  • 詐騙簡訊再次升級 喜帖簡訊連結暗藏盜號木馬
    有人發簡訊邀請你喝喜酒,卻又不說自己是誰。昨天(7月7日),讀者郭先生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在簡訊最後還附有一個連結。郭先生點開後發現是讓自己安裝一個程序,他立即起了疑心。巧合的是,他的許多同事也同時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難道真有人請他們喝喜酒嗎?記者採訪了解到,這樣的簡訊是升級後的騙局,目的是套取你的信息。
  • WiFi探針查個人隱私?第三方app才是元兇
    在上周五播出的3.15晚會上,央視報導了使用WiFi探針功能可以竊取用戶隱私的事件,引發了不少人的恐慌。其實,WiFi探針技術本無偷竊個人隱私的功能,手機裡亂裝的第三方app才是出賣用戶數據的元兇。每臺設備的MAC地址是固定且不變的,通過在後臺的大數據資料庫進行比對,從用戶的MAC地址可以順藤摸瓜顯示用戶的手機號、最近消費記錄、年齡、興趣愛好、常用app等,形成一個用戶畫像。商家通過用戶畫像,對不同用戶推送不同的廣告促銷信息,從而達到所謂的精準營銷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