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網際網路行業什麼最值錢?我想不少讀者都非常清楚——用戶信息。不管是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之類的個人信息,還是你的使用習慣、輸入詞組、最近搜索記錄等大數據,各自都有其價值所在。正因如此,以各種手段收集個人資料的網絡黑產應運而生。
近日,浙江新昌縣法院審理判決了「8.1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根據法院宣讀,犯罪嫌疑人吳某通過生產「帶病毒」的手機主板,非法控制全國範圍內的老年機達330餘萬臺,共計獲取手機驗證碼500餘萬條,最終不法獲利達到790餘萬元,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國31個省市,影響極其惡劣。
說到這起案件的起因,還要追溯到去年8月。當時,浙江省新昌縣的小朱在給外婆購買老年機的時候,發現這款老年機居然無法正常接收到驗證碼,將電話卡裝到自己手機就可以正常接收。在小朱報警後,警方檢測發現,這些老年機內被植入了截獲驗證碼信息的木馬程序,所有信息都被發往位於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由此揪出這張利用植入木馬,非法獲取、買賣個人信息獲利的龐大網際網路黑產犯罪網。
根據犯罪嫌疑人吳某供述,公司通過與多家老年機主板生產商合作,將裝有木馬程序的移植包植入主板之中。一旦電話卡插入老年機裡,木馬程序就可以自動獲取手機號碼、通話記錄、簡訊等個人信息,還可以自動攔截驗證碼傳輸至「對碼平臺」進行銷售。
為什麼他們會選擇老年機下手呢?個人認為,這和老年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如果將木馬程序植入普通智慧型手機,喜歡折騰手機系統的年輕人很容易就能看出貓膩,非常容易被揪出來。老年人本就不熟悉手機操作,對於一些比較異常的地方也不敏感,因此套取他們的個人信息會更方便、更隱秘。
近段時間,有關老年用戶難以融入智能社會的問題正在不斷發酵。誠然,網際網路能夠切實改善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如何為老年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體驗是當下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從點滴出發,通過無障礙功能讓老年用戶不再抗拒操作智能設備,讓他們切身實際地感受到網際網路所帶來的福利,有興趣去學習和掌握網際網路知識,這樣不法分子才不會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