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任務組詳解充滿驚奇的發現之旅—新聞—科學網

2021-01-08 科學網
給彗星拍個「特寫」 「羅塞塔」任務組詳解充滿驚奇的發現之旅

隨著67P彗星逐漸靠近太陽,它正在開始向太空噴射塵埃和氣體。圖片來源:ESA

它的上面並不總是單調的水冰與塵埃。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以下簡稱67P彗星)被證實布滿了凹坑,且被裂縫和懸崖切斷,並「裝飾有」塵埃波紋。所有跡象表明,這是一個異常活躍的地方。

在歐空局(ESA)的「羅塞塔」飛船抵達67P彗星的5個月後,同時也是該飛船將「菲萊」著陸器投放至彗星表面的兩個月後,任務組日前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系列論文,詳細介紹了這顆4公裡長且外形像一隻鴨子的彗星上面那些驚人的多樣化特徵。

主相機——光學、光譜和紅外遠程成像系統(OSIRIS)記錄了上述多樣性中的大部分。它發現的很多令人驚奇的地貌證實了太陽的威力。在每次彗星繞太陽公轉的部分軌道上,太陽會加熱67P彗星,並且使重塑彗星表面的氣體和塵埃流變得灼熱。其他發現則更加原始,可追溯到45億多年前的彗星形成階段。

OSIRIS共同負責人、德國柏林大學實驗物理學家Nicolas Thomas表示,僅靠太陽無法創造出科學家看到的所有巖層、地貌以及化學成分的多樣性。他和一些專家認為,67P彗星如今表現出的複雜性說明,早期太陽系的彗星形成區要比理論學家想像的更加變幻莫測,其化學成分也更加多樣。

研究團隊將彗星分成19個不同的地區。其中一些被埋在塵埃裡,而另一些包含有脆弱和多巖石地帶。位於這顆形似鴨子的彗星「翅膀」上的一個令人費解的Aten區域,是一片很奇怪的沒有塵埃的窪地。Thomas介紹說,至少它不可能是原始形成的。據Thomas推測,該凹陷處是在彗星最近掠過太陽時形成的。溫度上的劇烈變化可能使彗星表面破裂,並使其變得脆弱,上升的地下氣壓在一次或多次災難性的脫落事件中吹走了大塊的彗星巖石。

OSIRIS主要負責人、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中心的Holger Sierks表示,懸崖表面也記錄了彗星正在發生的改變。懸崖底部的巖石表明,一些物質能從懸崖上掉下來,從而將新形成的水冰和塵埃暴露出來,以供太陽侵蝕。遍布該彗星的幾百米長凹坑是比較不重要的物質損失地區,至少目前是這樣,它們很多都被幾米厚的隔熱塵埃堵塞著。科學家渴望看到當彗星升溫時它們能否不再被堵塞。

凹坑裡包含了一些驚喜。在一處凹坑,OSIRIS顯示了一種由流出物質構成的三角洲。Thomas解釋說,這種流動是一種跡象,表明小規模壓力能在冰冷的內部積攢得如此之高,以至於流體的混合物質偶爾也會爆發。在其他凹坑壁上,OSIRIS發現了可追溯到彗星形成時的特徵,即被團隊稱為「雞皮疙瘩」或「恐龍蛋」的東西。這種結核約有3米寬,是一塊塊能代表合併成67P彗星的基礎材料。

其他關於彗星起源的線索來自飛船的化學傳感器。例如,掃描彗星表面時,一臺分光儀探測到一種吸附特徵,其與複雜的有機分子相關。在67P彗星上發現有機分子並非意外,科學家已在其他彗星的光暈中發現了它們。而且,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星塵」號在2004年採樣的彗星塵埃中發現了真正的胺基酸。不過,「羅塞塔」探測到的分子要比在其他彗星上看見的更加複雜。

另一臺僅觀察彗星表面的分光儀發現了多種源自67P彗星的氣體。在一些地方,該彗星正在噴出的大部分是水。在另一些地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主導了噴發過程。而當彗星被太陽加熱時,它們比水冰升華得更快。同時,氣體濃度並不總是隨著太陽光在彗星上的照射變化而發生改變。

「羅塞塔」抵達彗星的「使者」——「菲萊」著陸器並未對當前的論文有所貢獻。不過,「菲萊」團隊正在準備一系列要發表的草稿。在著陸器的電池耗盡之前,其在彗星表面待的57個小時裡,攜帶的相機拍下了照片。不過,任務組專家並不認為該著陸器的鑽頭成功獲取了樣品,並將其放在兩臺供化學分析用的烘爐中。儘管如此,當著陸器首次從表面彈起時,其中一臺烘爐還是開展了氣體測量工作,而且可能同時吸收並分析了一些塵埃。「有一種可能性是或許我們採集到了一些東西。」該著陸器首席科學家、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中心的Hermann B?觟hnhardt表示。

在一處陰影區休眠的「菲萊」依舊未被找到。去年12月,「羅塞塔」降至彗星表面上空18千米處,以仔細查看一個著陸器有可能存在的500×300米區域。通過梳理手頭的圖像,OSIRIS團隊發現了很多亮點,但沒有一個能同巖石區分開來。B?觟hnhardt希望,該團隊將允許更廣範圍的「羅塞塔」和「菲萊」研究團隊加入進來,共同研究這些圖像。(宗華)

《中國科學報》 (2015-02-02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邊境之旅》共享柜子作用詳解 共享柜子有什麼用
    導 讀 邊境之旅共享柜子是什麼,邊境之旅共享柜子有什麼用,邊境之旅共享柜子是遊戲中的一個柜子,不少小夥伴們都喜歡把材料還有家具放進去
  • 「羅塞塔」首次在彗星上發現氧分子
    對太陽系形成理論發起挑戰  「羅塞塔」發現彗星上存在氧分子。圖片來源:ESA/Rosetta本報訊 科學家日前在彗星67P/Churyumov Gerasimenko彗核周圍的氣體中探測到氧分子——這一意想不到的發現或許將挑戰太陽系形成理論。10月28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刊登了由歐洲空間局(ESA)「羅塞塔」彗星探測器獲得的這一發現。
  • 「羅塞塔」發現彗星上存在氧分子
    新華社巴黎10月28日電(記者張雪飛)歐洲航天局28日宣布,「羅塞塔
  • 《戰雙帕彌什》羅塞塔:凜冽!SSS+全方面簡析測評攻略!
    二、技能詳解紅色技能(冽風):向前方掃出三道劍風,造成物理傷害。無限距離的劍氣,距離較遠傷害打不足,貼臉可吃到三道劍氣傷害。黃色技能(逆行衝擊):提起盾牌衝撞目標,後使用長矛攻擊,造成物理傷害,釋放過程中霸體。
  • 「羅塞塔」探測器成功撞向彗星 結束12年太空徵程(圖)
    「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原標題:歐洲航天局:「羅塞塔」探測器成功撞向彗星 中新網9月30日電據外媒報導,歐洲航天局(ESA)30日稱,「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已成功按計劃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表面,結束了12年「追星」之旅。太空遊歷12年,羅塞塔探索器的生命進入倒計時,開始執行最輝煌的使命撞向彗星。
  • 充滿巴蜀元素! 四川省十大詩歌之旅線路發布
    記者從四川省文旅廳了解到,四川省十大詩歌之旅線路也正式發布。包括「詩意成都之旅」「詩仙詩聖之旅」「品子昂風骨,賞漢賦風採」「曲水流觴,宜人宜賓」「宜學宜遊在川西」「曾經滄海難為水之旅」「遊相如故城,觀蒹葭古驛」「青山存骨氣,參禪悟道之旅」「革命詩人故裡之旅」「豪放詩人故裡遊」。每條線路設計包括代表性詩人、線路、特點、旅遊金句,凸顯文化旅遊融合和巴蜀元素。
  • 羅塞塔一頭扎向掃把星,臨別前向地球傳回了這組照片
    這也意味著羅塞塔長達12年的太空傳奇之旅宣告結束。如果你想了解羅塞塔的傳奇一生,下面這段精彩的動畫短片不容錯過:羅塞塔這次與人類的告別可以說是永別,落到67P彗星表面後將與地球失去聯繫。因此,在臨別前,羅塞塔抓住了難得的靠近67P彗星的機會,使出洪荒之力拍攝照片和搜集資料,並傳回地球。這毋庸置疑是羅塞塔留給我們的最好的離別之禮。
  • 羅塞塔 Rosetta
    ,我叫羅塞塔。《羅塞塔》作為他們首次問鼎之作,用簡單劇情、生活化的表演、長鏡頭以及手持攝影,道出一份不求詩和遠方,只為生活苟且的渴望,如同划過黑板的一聲嘎然,使人心有戚戚。來自比利時的讓-皮埃爾·達內 (左)與呂克·達內(右)兩兄弟已是花甲之年仍保持每三年一部的出產頻率住在一部租來的房車當中、有著一個酗酒的不良母親,倔強如羅塞塔不但撐起生計,更拒絕母親用身體交換而來的所有資源。她和母親的關係亦如同那被施捨的鮭魚,被羅塞塔狠狠地摔在門外。
  • 專家詳解血漿治療「前世今生」—新聞—科學網
    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中國科協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黃波和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蔣榮猛,詳解血漿治療的「前世今生」。 問:最早的康復期血漿療法起源於什麼時候? 答:最早的康復期血漿治療嘗試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
  • 戰雙帕彌什怎麼打羅塞塔boss? 羅塞塔boss陣容搭配及打法詳解[多圖]
    沒武器帶的四星武器沒意識亂湊的25級工具人意識,55級技能沒點開個大能追著羅塞塔吃全套技能不掉血還回血,奶量還大,建議人手一隻。 流光也強,落雷躲六下等羅塞塔大風車下來直接切流光,流光會直接一個三消黃把羅塞塔框住動彈不得,然後紅球砸過去羅塞塔就癱了。 之後就是各種黃球控的羅塞塔不能自理,技能都放不全,最後控住羅塞塔開個大秒切黎明對著動彈不得的羅塞塔就是一頓輸出。 戰雙帕彌什攻略視頻
  •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準確突破—新聞—科學網
  • 「羅塞塔」關閉通訊器:永別了,「菲萊」
    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 圖片來源:推特羅塞塔已經在惡劣的太空中度過了12年,其中還有兩年是在充滿塵埃的彗星邊上度過的,它的壽命已經到了盡頭。2011年,當羅塞塔和菲萊還在路上的時候,它曾經在軌道的遠端進入31個月的休眠期。五年之後,它又一次來到了這遠離太陽的黑暗之中——但這次,是伴隨著67P彗星一起。在遠日點,67P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達到了8.5億千米,羅塞塔從未到過如此遙遠的地方,也從未在這裡停留過如此之久;它的加熱裝置將不足以保證它能在這凜冬裡存活下來。
  • "羅塞塔"計劃:有史以來第一個降落在彗核上的人造探測器行動
    同時,「羅塞塔」繼續探索彗星,研究它上面新奇且有趣的事物,並伴隨它進行環繞太陽系之旅。彗星直徑4000米,根據「羅塞塔」受到的引力,她能計算出彗星的質量,重達百億噸。儘管彗星看起來像塊大巖石,但它卻由許多較輕的物質組成,以至於它能浮在水上。「羅塞塔」收集那些湧入宇宙的氣體和塵埃樣本,以便了解彗星的組成成分。
  • 《發現之旅》全民尋寶 黃金寶藏驚現
    永久免費網遊《成吉思汗》特別篇《發現之旅》穿越歷史,徵服世界!圖1-遙望巨龍全民尋寶正式啟動,龍脈傳奇訴說經典神話神秘骨龍突現《發現之旅眾所周知寶藏是財富和權利的象徵,在《發現之旅》中寶藏更是能夠讓人垂涎三尺,珍貴的升星寶石,稀有的鎏金材料、大量金幣等,這些都是8000萬玩家夢寐以求的絕世珍寶。但有很多寶藏還只存在於古書的記述,人們的口頭相傳中而不被人們發現。一塊塊寶圖的拼接中,最終的神秘寶藏之謎開始初露端倪。
  • 《戰雙帕彌什》羅塞塔強度怎麼樣 羅塞塔強度分析
    導 讀 這一次在戰雙帕彌什測試服中,有羅塞塔的消息了,並且還有數據的出現,那麼就有很多小夥伴都在討論了,
  • 原創丨紀念逝去的「羅塞塔」號探測器
    2014年11月12日,「羅塞塔」號探測器釋放出命名為「菲萊」的著陸器,經歷7個小時的著陸過程,成功登陸了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正是「羅塞塔」最終消亡之處)。「羅塞塔」號探測器在多年的飛行任務期間,進行了許多的科學探測,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枚探測器。
  • 科學家發現蛇類屬級新紀錄—新聞—科學網
    2019年9月,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丁利等人在雲南省江城縣爬行動物本底調查中,發現一蛇類標本與國內已知蛇類形態差別較大。科研人員綜合其形態特徵和DNA分子數據,將該號標本確認為國內蛇類閃皮蛇科新紀錄屬新紀錄種,為:擬須唇蛇屬(Parafimbrios) 寮國擬須唇蛇(Parafimbrios lao)。至此,中國蛇類閃皮蛇科增加到了2屬10種。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感謝科學網建立11年來為國內外從事科研工作人員的交流提供了這樣一個優秀場所,正如我在一個博文裡分析所發現的,科學網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我在《自然》雜誌上發的讀者來信。祝願《中國科學報》及科學網與時俱進,成為科研人員流連忘返、賞心悅目的百花園。 ◆姬揚(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讓我更好地獲取國內外科技新聞,同時還可以了解高層領導和先進人物對國內外科技現狀和發展趨勢的看法。
  • 聚焦中微子-新聞專題-科學網
    此次發現加速了中微子物理理論研究的進展,成為了中國物理學史上新的裡程碑式發現,可以說為中微子研究開啟了新的時代。       科學網作為以網絡社區為基礎構建起面向全球華人科學家的網絡新媒體,利用網絡平臺優勢,2012年3月8日第一時間網絡同步直播中微子實驗結果新聞發布會
  • 《戰雙帕彌什》羅塞塔厲害嗎 羅塞塔凜冽介紹
    導 讀 在戰雙帕彌什手遊中羅塞塔凜冽究竟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