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社員、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舒新文:探索星際世界

2021-01-08 教育信息速報

近日,新華社發布一條消息《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隨後被國內各大媒體紛紛轉載。被譽為宇宙中最神秘天體的黑洞一詞再度刷屏,引發社會公眾對宇宙太空探索的熱度。作為科研團隊的領頭人,九三學社社員、安徽師範大學教授的舒新文隨之受到關注。

「作為科研工作者,我不是天賦型,取得現在的成績憑的是努力和運氣。」顧不上為新成績歡喜,舒新文繼續埋首苦研。

2020年12月3日,舒新文在教授工作室觀看科研資料。李國珍 攝

重磅發現

在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四樓的教授工作室裡,位於辦公桌前方左側的黑板上,黑色、藍色和紅色記號筆交織書寫了一些英語單詞、數字符號和公式等,其中為數不多的「慧眼」「射電」等中文詞語提示著我們,這間工作室主人的研究與天體物理有關。

談及被媒體報導的新發現,舒新文談道,他的研究團隊通過分析衛星觀測資料,在一個距離地球約26億光年之遙的星系中成功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觀測證據。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該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舒新文認為,第二例該類現象發現的重要意義是進一步佐證了2014年發現的首例正常星系中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實現從1到2的突破,說明這個現象在宇宙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能夠激勵國際同行進一步深入研究,取得更多的發現。

「如何尋找和探測超大質量雙黑洞系統是當今物理學和天文學最重要的前沿問題之一。超大質量雙黑洞系統的探測和研究對揭露宇宙中最早期巨型黑洞的成長機制、宇宙引力波現象的產生和星系演化規律,乃至對宇宙及其基本物理規律的探索都有重要意義。」這是舒新文「淪陷」於黑洞研究不可自拔的重要原因。

「首例正常星系中超大質量雙黑洞的發現者是國內科研人員,我們研究團隊全部由國內科研人員組成,足以證明目前在這一領域中國的研究團隊暫時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他頗感自豪地說。

探究真相

「這個發現是2017年至今4年對一個課題長期研究中的一個偶然發現,也蘊含了一些必然因素。」舒新文介紹說這次重大發現的起源是他的一名研究生在分析衛星觀測資料時發現的異常X射線輻射信號。

對於一個微小的異常,慣於嚴謹的舒新文絕不放過,並據此展開了深入的探究,最終發現恆星被雙黑洞的強大引力撕碎、其中一部分被黑洞吞噬的現象。「宇宙中大部分的超大質量黑洞平時處於休眠狀態,無法直接觀測,當恆星被它『五馬分屍』後即將進入黑洞的殘骸燃燒發出光芒,導致衛星觀測資料記錄的信號出現異常。」舒新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道。

他回憶說,從發現異常到追根溯源,歷時1年多時間,為了探究真相,他的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廣州大學、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中山大學及北京大學國內多家單位的科研人員進行了合作。作為論文第一作者和執筆人,他2020年3月投稿國際期刊《自然·通訊》,隨後5月收到審稿意見,歷經4次修改後最終定稿,成功發表。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埋頭研究、分析衛星觀測資料。他和他的團隊對黑洞的探索成果來之不易。

作為團隊的領頭人,舒新文肩負重擔。「我們安徽師範大學研究團隊共有6名成員,我1982年出生,在其中是最年長的。」舒新文表示,黑洞探索之路道阻且長,他要和他的研究團隊一往直前。

愛社之情

作為九三學社社員,舒新文對待社務活動如科研那般認真投入。

九三學社安徽師範大學基層委員會社員胡志立還記得初見舒新文的場景。那是2019年10月,九三學社安徽師範大學基層委員會舉辦「師大九三與環科學子共話成長」交流座談會。舒新文作為青年社員代表參加會議,結合自己的天文研究,與青年學子分享學習和成長經歷。「舒教授講得情深意切,學生們聽得如痴如醉。」胡志立說舒新文教學和科研任務繁重,但常常能在九三學社組織的活動中看見他的身影。

「其實中小學的孩子們對天文知識還是很感興趣的。」舒新文多次參加九三學社社會服務的品牌項目「百名專家鄉村學堂講科普」活動。2020年9月21日,在蕪湖市天民學校,他為師生們講授了引力和黑洞的科學知識。

舒新文從不曾忘記自己2018年3月入社的情景。他說,加入九三學社前對九三學社的科技特色和九三先賢早已有所耳聞,心生嚮往。「九三先賢鄧稼先的故鄉和我的老家同屬懷寧縣,為毗鄰鄉鎮。」兒時,他便知曉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故事。

在舒新文看來,他應繼承九三學社「愛國科學」的優良傳統,為我國的天體物理研究做出一份貢獻。星空浩瀚,探索永無止境。站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戰場」上,舒新文一步一個腳印,無畏無懼地走向未知宇宙世界。

仰望星空

從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讀碩士算起,舒新文從事天體物理研究已有16年。憑藉著日復一日地鑽研與苦學,他越發沉浸其中,在科學研究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2007年,舒新文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項目的支持下,由導師推薦至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聯合培養,開展博士階段的課題研究。兩年的異國求學,他在住宿地與大學之間兩點一線往返,不敢有絲毫放鬆。

在回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後,2013年舒新文再度出國,在法國原子能中心進行博士後工作。

「當你到了一個更高的平臺,接觸到了更多優秀的人,會更加堅定地繼續往前走,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結束法國博士後工作回到祖國懷抱,舒新文決定回到本科就讀的母校安徽師範大學工作。

回到安師大這幾年,他科研與教學同步進行,為本科生授課,擔任碩士生、博士生的導師。安徽師範大學中共黨委統戰部副部長李葉青回憶說,入職第二年舒新文便在全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摘取一等獎,他還是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第一位申請並獲得「國家優青」項目的年輕教授。

「這個偉大的時代,需要仰望星空的年輕人。」舒新文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學子加入其中,共同探索星際世界。(李國珍)

【來源:團結報黨派e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省九三學社社員胡海嵐榮獲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我省九三學社社員胡海嵐榮獲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據不完全統計,共有20位民主黨派成員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其中九三學社8位!我省九三學社社員、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中心執行主任、雙腦中心主任胡海嵐榜上有名。 胡海嵐,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安徽師範大學物理學教授研究小組發現罕見天文現象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由安徽師範大學舒新文教授領導的國內研究團隊,以黑洞引力潮汐瓦解恆星事件為突破口,監測事件發生後X射線輻射的演化特性,最終成功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第二例雙黑洞引力潮汐撕裂恆星的罕見現象。
  • 開拓腐蝕電化學的九三學社社員走了
    他是中國腐蝕電化學領域的開拓者他曾獲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12項他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他是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楚南8月27日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曹楚南指導參與重要科研成果16項其中5項被鑑定為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獲得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12項獲中科院及部委級科技成果獎10項培養碩士至少29名、博士至少37名曹楚南1981年加入九三學社
  • ...河南九三學社社員成功研製全場景新冠病毒免疫螢光層析快檢試劑盒
    一滴血,十分鐘,快速完成新冠病毒篩查——河南九三學社社員成功研製全場景新冠病毒免疫螢光層析快檢試劑盒 黨外精英
  • 安徽有一座低調大學:發現罕見天文現象,卻少有人知
    原來,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這個發現,有什麼具體的科學意義嗎?
  • 祝福您,九三學社75歲生日快樂!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九三學社創建紀念日。>二問:九三學社宗旨九三學社以民主、科學為宗旨,弘揚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愛國、民主、科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題中之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是九三學社的創建緣起、特色鮮明的文化傳承和精神支撐。
  • 九三學社昆明市委會慶祝九三學社創建75周年
    記者 熊瑛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瑛)9月3日,在九三學社創建75周年之際,九三學社昆明市委會召開慶祝座談會,表達創建、發展初心,既是對九三學社創建歷史的回望,也是對繼續攜手前進的未來展望。 座談會參與面廣,形式新穎。
  • 九三學社中國農大委員會換屆 高振江當選新一屆主委(圖文)
    歐陽永志 攝影  本網訊  7月10日,九三學社中國農業大學委員會舉行社員大會學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張東軍、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副主委方炎與會祝賀並提出希望。  社員大會上,九三學社中國農大委員會主任委員高振江簡要回顧了第一屆委員會團結帶領全體成員在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參政議政和服務社會方面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他代表委員會對全體社員付出的工作表示敬意,代表農大委員會全體成員對上級組織和各機構對給予的指導、關心和支持表達了感謝。
  • 安師大80後教授,發現罕見天文現象,網友:這才是明星
    而發現這一罕見天文現象的,不是清華北大的科研團隊,其科研團隊,來自於一所在國內並不知名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
  • 仰望行空有十二顆特別的行星 那是十二位九三學社社員
    你可知曉 當你仰望星空 有十二顆特別 的行星 在那浩瀚的蒼穹之中遨遊 那是十二位九三學社社員 的化身 永遠散發著,熠熠的星輝王淦昌 世界雷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 黃 -裡斯理論、黃散射、 黃方程、黃 -朱模型…… 世界固體物理
  • 九三學社第9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 韓啟德連任主席
    韓啟德強調,九三學社全體社員必須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要繼續深入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不斷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九三學社各項工作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發展作為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圍繞造福人民、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履行職責。
  • 安徽師範大學80後教授領銜,取得重大科研發現!
    據安徽師範大學官網消息,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1次,概率為十萬分之一。
  • 專家文庫|九三學社參加新政協
    1949年6月16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通過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中,籌備新政協的23個單位中沒有九三學社。然而,3天後通過的《關於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單位及其代表名額的規定》中,九三學社卻赫然在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我校九三學社委員會屆中調整王堃當選委員會主委
    會議由原九三學社中國農業大學委員會主委高振江主持。在九三學社海澱區委組織部對九三學社農大委員會屆中調整方案批覆的基礎上,九三學社農大委員會進行了屆中調整選舉王堃代表新當選的委員會感謝全體社員的信任和支持。他表示,九三學社農大委員會的發展離不開高振江主委及廣大社員的共同努力,深感責任重大,未來,和班子成員一起帶領九三學社農大委員會積極發揮參政黨的職能作用,立足本職工作,發揮專業優勢,在參政議政、社會服務方面更上一層樓!
  • 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耿保友訪問合肥研究院固體所
    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耿保友訪問合肥研究院固體所 2017-10-3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10月26日下午,應研究員梁長浩的邀請,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耿保友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交流訪問
  • 這三艘海軍遠海測量船以九三學社先賢命名!
    足以讓九三人自豪的是,其中3艘是以九三學社先賢的名字命名的。   874鄧稼先船/海洋二十四號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   878王淦昌船/海洋二十七號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九三學社社員
  • 唐有祺先生百歲華誕 校領導陪同九三學社中央領導前去看望並賀百歲...
    2020/07/11 信息來源: 黨委統戰部、九三學社北京大學委員會 編輯:凌薇 | 責編:悠然 7月11日,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原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唐有祺先生迎來百歲華誕
  • 安徽師範大學院校簡介
    安徽師範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學校坐落在具有「徽風皖韻、千湖之城」美譽的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瀕臨浩瀚長江,傍依靈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匯安徽人文之靈傑,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優先建設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