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語音播報
10月26日下午,應研究員梁長浩的邀請,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耿保友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交流訪問,並帶來一場題為「過渡金屬氧化物的電極材料製備與性能研究」的學術報告。
耿保友按照兩條主線介紹自己的科研工作:一方面,從單一OER功能催化劑研究介紹到OER/ORR雙功能催化劑研究;另一方面,從簡單球形結構延伸到可控介孔球形結構。整場報告由淺入深、詳細生動地闡述此領域的研究動態。耿保友還重點介紹了氣溶膠噴霧輔助合成方法(ASAA)以及通過該方法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他們實現了一系列不同計量比的非晶Fe-Ni-Ox合成,並發現Fe6Ni10Ox在OER反應中具有最低的過電位和Tafel斜率。他們還進一步對以上非晶金屬氧化物進行退火處理,實現了高效製備介孔Mn3O4、MnCo2O4等高催化活性的電極材料。最後,耿保友展示了一種新穎的幹法合成方法,即通過對濾紙進行硝酸鐵溶液浸泡和後續煅燒處理,實現高鋰電容量3D FeOx/C複合材料的大規模批量合成。報告結束後,大家就相關基礎科學問題展開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耿保友嚴謹的科研態度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
耿保友,博士生導師。2001年安徽大學碩士畢業,後獲固體所博士學位。2004-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進行訪學交流。主要從事納米催化與能源材料化學、介觀體系物理化學、能納米材料與器件方面的研究。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材料化學與物理》、《材料結構與現代表徵技術》等課程。2012年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二等獎。主持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Yolk-Shell納米結構的設計、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金屬納米結構在有機催化合成中的應用研究」等多個項目。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10多篇,並著有《新材料科技導論》。
耿保友作報告
10月26日下午,應研究員梁長浩的邀請,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耿保友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交流訪問,並帶來一場題為「過渡金屬氧化物的電極材料製備與性能研究」的學術報告。
耿保友按照兩條主線介紹自己的科研工作:一方面,從單一OER功能催化劑研究介紹到OER/ORR雙功能催化劑研究;另一方面,從簡單球形結構延伸到可控介孔球形結構。整場報告由淺入深、詳細生動地闡述此領域的研究動態。耿保友還重點介紹了氣溶膠噴霧輔助合成方法(ASAA)以及通過該方法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他們實現了一系列不同計量比的非晶Fe-Ni-Ox合成,並發現Fe6Ni10Ox在OER反應中具有最低的過電位和Tafel斜率。他們還進一步對以上非晶金屬氧化物進行退火處理,實現了高效製備介孔Mn3O4、MnCo2O4等高催化活性的電極材料。最後,耿保友展示了一種新穎的幹法合成方法,即通過對濾紙進行硝酸鐵溶液浸泡和後續煅燒處理,實現高鋰電容量3D FeOx/C複合材料的大規模批量合成。報告結束後,大家就相關基礎科學問題展開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耿保友嚴謹的科研態度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
耿保友,博士生導師。2001年安徽大學碩士畢業,後獲固體所博士學位。2004-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進行訪學交流。主要從事納米催化與能源材料化學、介觀體系物理化學、能納米材料與器件方面的研究。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材料化學與物理》、《材料結構與現代表徵技術》等課程。2012年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二等獎。主持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Yolk-Shell納米結構的設計、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金屬納米結構在有機催化合成中的應用研究」等多個項目。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10多篇,並著有《新材料科技導論》。
耿保友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