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藝人高以翔不幸去世:面對死亡時,我們才明白生的意義

2021-01-17 壹心理


文 | 高浩容

來源 | 心理0時差(ID:PsyTime)


11 月 27 日凌晨,高以翔錄製節目期間倒地不起,大家都無比希望只是微博有人說的那樣,「低血糖暈倒,撞傷了頭」。一個月前,高以翔給新浪娛樂的朋友送奶茶,我恰好在朋友圈看到了這段視頻。朋友說:「雖然我是男的,但我很喜歡他。他就是我心目中男性應該有的那種英俊和溫婉並存的感覺」。在確認消息發布之前,朋友圈刷滿了大家關於高以翔的回憶,和對少熬夜、少拿命去拼錢、珍惜生命的感嘆。只可惜,這次再也不能 move on 了。我的朋友也沒想到,這段視頻是他離高以翔最近,也是最後的一次。前不久,韓國女藝人崔雪莉、具荷拉相繼離開這個世界,無錫大橋坍塌帶走了路上滿懷歡喜想回家的人,人大失聯女生被發現時已自殺身亡......每每看到這些帶著負面信息的新聞,我的心都會抽緊一下。可無論是明星、普通網友,還是身邊的人,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離開得那麼突然。當我們談論有關死亡的公眾事件時,不止在感嘆生命無常,同時也是在無聲追問生命的意義。那個周六下午,我待在病房,看著她費力地調整姿勢,想找個舒服的方式,等下一次護士來注射嗎啡。她的視線經常處於某種迷茫中,好像隨時會睡著,又好像只是在靜靜沉思。我無法減輕她的痛苦,只能盡力維持正常的模樣,跟她瞎聊點什麼,假裝沒事。生命的消逝,就是「死亡」;每一次死亡,都是一種「失去」。讀大學時,一位教授父親過世,他說:「這輩子我再也沒有父親了。」有些人就是這麼突然的從我們的生命中消失,帶走所有與他有關的一切。又如一段婚姻的死亡,兩個曾經擁有已婚身份的人,又重新恢復單身。為什麼單身象徵自由,因為單身總是能夠隨著交往或婚姻的結束復活。對死亡與失去會產生情緒的,唯有像我們這些還沒死的活人。這些情緒,是存在的焦慮,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存有與時間》所說的「憂」和「畏」,也就是對生命的憂慮和恐懼。我曾和一位事業有成的老闆聊天,他分享了自己憂畏的體驗。老闆年紀跟我差不多,生意幹得還可以,他說二十幾歲剛出社會,好幾次半夜驚醒。腦中全是恐懼,想著:我這個年紀為什麼一事無成、會不會十年後還是這個樣子。我也曾與外人眼中的「鬥士」閒聊,他一天只睡三個小時。外人以為他精力滿滿,實際上他是嚴重失眠。生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讓他煩心,他會擔憂任何一個細節出現問題,時不時發郵件給員工,緊盯進度。在死亡面前,我們憂心忡忡、揣揣不安,這時我們往往會感嘆:「活著好累。」從現代存在心理學的角度,我們會說面對生命的離去,比面對活著的種種課題更難。我們需要在活著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面對生死。無常:是一種形式。就像雲千變萬化,但云還是雲。生命由變化組成,但無論我們組織家庭,變換身份,我還是我。有常:每個人都有相同的生理、心理與靈性本質。人性與人的活動,都有一個共通的常理。面對生死,就在無常與有常間,和諧便能保持「平常」,不和諧就是所謂「失常」。好比當我們心理失常,心理諮詢的作用就是幫我們找回平常心,但這方面的教育一直很缺乏。

我發現今日教育否定死亡,認為死亡就是毀滅和失掉一切。


換句話說,大多數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懼死亡。連提到死亡都是一種忌諱,甚至相信一談到死亡就會招來不幸。

面對失去太痛苦了,乾脆不要面對,如此一來就能逃離痛苦,而極端的逃離,就是「否定」。就像當一位妻子無法接受丈夫外遇,特別是丈夫的肉體和其他女性發生了性關係,那意味著妻子喪失了丈夫陽具的所有權。如果這位妻子懂得在愛中保有自己,她就能回歸自身,通過自身的價值感不致過份傷感。但如果是愛到忘了人際界線,把全部的自己都給了對方的女人,丈夫的外遇幾乎等於失去全部的自己,那會導致極度的痛苦,甚至讓一個女人自殺。你是否也像這位妻子,把生命全部的意義寄托在外物或他人之手?失去會使我們宛如歷經一場死亡的角色扮演。有些人不幸在過程中弄假成真,成了死亡的一部分。最早將「生死學」引進臺灣的心理學教授餘德慧,他曾說:

「人生就是一場破局」。


「因為在破裂之處,原來理所當然的、語言所攀爬的關係和依賴都消失。如此人才找到他的存有」。

死亡會敲碎我們生活所有幻想的失去,所以通過死亡,我們可能學會如何面對失去。當我們失去,我們看見自身的渺小,了解自己的無知。在放下我們自以為重要的一切──當妻子帶著孩子離開,才懂得每天拼命的事業其實根本比不上家人重要。反之,若想徹底逃避失去的現實情況,自我欺騙極有機會造成某些精神病,像是我們在電影《禁閉島》(Shutter Island),男主角無法承受喪失妻女的痛苦,藉由違反事實的精神逃避,患了解離症。神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在《我與你》一書中說:所有的真實生活都是一種面對。人生如此短暫,處理自我和關係幾乎佔據生命的全部。通過死亡,我們更清楚人生的有限,促使我們學習。我們對亡者的追思,是一場儀式,更是一場直面自我與關係的生命教育。在浮光掠影間,在得失、生死間,無憂無畏。摯友離世當天,一位阿姨臨走前,親吻她的額頭:阿姨捨不得你。那一幕,令我想起身為緬甸華僑的摯友,有次她看過我攝影的作品,告訴我緬甸路上可見託缽的僧人和乞丐,很適合我去拍紀實攝影。當時我內心湧起複雜的情緒,我喜歡攝影,喜歡紀錄人活著的浮光掠影。但我不是掠奪者,也不喜歡拿攝影的威能當做滿足自我的工具。在我踏進病房之前,我心中有個念頭:幫她做生命最後的紀錄,留下她的人生故事。可是我的意志並不想實踐內心這個想法,在一個真正堅強的人面前,我想不出任何理由去向她索求。但命運就是如此奇妙,幾位她的親戚來看她,所以我得幫他們拍合照。這或許是生命對我的考驗,無論我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都不是渺小的我能決定的。死亡貌似帶走她的一切,卻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缺乏。她有能力給予,而我在這個當口非但幫不上忙,反倒是需要安慰的憂慮者。當她閉上雙眼,我低語:我在你身上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真有什麼理想、夢想就努力去追尋,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死亡從來不是生命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


本文轉載自壹心理旗下公眾號:心理0時差(ID:PsyTime),一個反雞湯的實用心理學公眾號。我們把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捂熱了,在這裡給你溫暖和力量。



死亡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總以為能頂住,但生老病死,真的很近。

現代人長期陷入焦慮、沮喪、壓抑、憤怒等負面情緒,一旦積壓的有毒情緒無法得到釋放,70% 的人會便以攻擊身體的方式來消化這一切。


睡眠質量差,失眠、多夢、易醒,睡醒後還是很累;

記憶力下降,前一秒還在想要做什麼,下一秒就忘了;

思維遲鈍,大腦常出現『短路』、慢半拍、靈感匱乏。

冥想,是心理學界公認的,可以舒緩壓力,減少焦慮,隨時隨地放鬆身心。馬雲、王力宏、孫儷、扎克伯格、NBA科比等中外企業家、明星名人,都在練習。為此,我們邀請了傑克·康菲爾德(曾是賈伯斯的冥想老師)、溫宗堃等12+海內外資深冥想專家顧問;


參考100+專業論文和書籍、結合超10000用戶反饋打磨,推出了「冥想星球」,為大家提供一站式的冥想鍛鍊工具。



相關焦點

  • 高以翔去世一周年?有多少人還記得?
    一時間網上炸了鍋,網友紛紛表示怎麼可能、不敢相信,而對於高以翔死亡的原因網友更是氣憤,不少網友立即表示讓當事電視臺出面道歉、說明當時情況等,不少網友表示今後自己會拒絕該電視臺的一切活動、拒絕觀看該電視臺。然而一年過去了,當時義憤填膺的網友如今還記得高以翔去世這件事嗎?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了拒絕該電視臺呢?
  • 35歲男演員高以翔不幸去世,關於「猝死」,這些預防知識99%不知
    臺灣知名男演員高以翔在11月27日凌晨永遠離開了我們。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奔跑途中突然暈倒,在現場的網友說:高以翔曾心跳停止3分鐘,但經過10分鐘的心肺復甦搶救後,送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醫院最終宣布心源性猝死,享年35歲。
  • ...為高以翔猝死負責!徐崢痛斥!網友聲討……為什麼藝人喜歡上綜藝?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年僅35歲的藝人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時猝死,令人痛心。就在昨晚,浙江衛視回應「高以翔去世」,表示願意承擔責任。詳情點擊查看:《35歲演員高以翔錄節目時突發猝死!熬夜錄節目、徒手爬高樓…是怎樣的「奪命」綜藝?》據中時電子報,高以翔好友透露,其在周一(11月25日)出席活動時,身體已有一些狀況,患上了感冒,但高以翔沒有休息第二天就到寧波錄製節目,從8點30分一直到次日凌晨1時發生意外,生前連續工作17個小時。27日晚,浙江衛視回應「高以翔去世」:願意承擔責任。
  • 高以翔去世,是什麼原因讓這位35歲年輕人突然猝死?
    高以翔去世了,真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無法接受。心痛。1984年9月22日,今年才剛剛35歲,這麼年輕,就這樣突然猝死,真是不可思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35歲年輕人突然猝死?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然猝死,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尤其是娛樂圈和IT圈,應該是多發區。凌晨,你去一線城市的寫字樓看看,大多數燈火通明的,基本上都是從事IT行業的。為了業績,為了效率,不得不長期熬夜加班,讓年輕人的身體達到超負荷運轉,最終導致心身疲憊,扛不住的,就倒下了。
  • 高以翔去世一年,好友猝死在他墓地旁:人生下半場,最輸不起的是健康!
    文 / 木棉姐姐 來源 / 木棉說(ID:mumianshuo) 01 去年11月27日,高以翔在錄節目時意外猝死,今天是他去世的一周年。
  • 高以翔:在人生最好的年華意外猝死,嘆惜之餘應反思~
    2008年高以翔出演了自己的首部電影《女人不壞》,正式進入了影壇2009年出演戴愛玲《沸騰》的MV男主角2010年9月2日,在「時尚先生盛典」獲得年度港颱風尚男藝人獎;2013年,主演陳銘章執導的都市情感劇《遇見王瀝川
  • 伯牙子期之交:高以翔去世一周年,好友墓地祭拜暈倒去世
    在高以翔去世的一周年,好友呂曉棟獨自一人前往墓地祭拜,因在墓地暈倒無人,後被人發現送至搶救無效,63歲的呂曉東就這樣離世。我們的一生會交往很多人,古言常道有八拜之交,伯牙和鍾子期屬於知音之交,呂曉棟和高以翔也屬於這種交往,而這種交往在娛樂圈中不知為何顯得如此「突兀」。
  • 高以翔火化用時77分鐘,女友能否和他再續前緣?法師透露一個細節
    自從11月27日高以翔意外猝死以來,眾多粉絲和網友以及高以翔的親朋好友表示了對高以翔的哀悼和惋惜,12月15日上午11點零4分,高以翔的遺體被運載至火化場。據知情人透露,高以翔遺體火化總體時長約77分鐘時間。高以翔年僅35歲的生命永遠定格於此。
  • 臺灣第一男模高以翔猝死!我國每年54萬人猝死..
    畢竟高以翔現在正是壯年,才35歲的他怎麼可能去世。結果小編去網上搜,這條消息直接登上了熱搜。11月27日的凌晨,在浙江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的高以翔在一個跑步項目中暈倒了。現場儘管醫護人員給他做了心肺復甦,隨後第一時間就把他送到了醫院。在節目現場還有陳偉霆和黃景瑜,在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們都在祈禱能夠沒事。
  • 高以翔「水晶棺」長眠命理專家曝:棺木背後意義與禁忌
    11月27日,演員高以翔在《追我吧》節目拍攝途中突發心源性猝死,享年35歲。高以翔出生於臺灣,在突然離世後,高以翔遺體經過6天多的波折終於在家人和女友Bella的護送下回到了家鄉臺北。高以翔家人將靈堂設在金寶軒,隨後高以翔生前的好友們紛紛趕往靈堂來為他送行。
  • 知名男星黃鴻升去世!年僅36歲,被發現時已屍僵
    據臺媒報導,小鬼黃鴻升去世,被發現時已屍僵,年僅36歲,經紀人已證實噩耗,表示晚點會公布死因。黃鴻升曾是《娛樂百分百》的主持人,出演過《終極一班》《霹靂MIT》等知名影視劇和不少歌曲,也擔任過娛樂百分百等綜藝節目的主持人,與羅志祥楊丞琳等藝人均是好友。
  • 高以翔猝死,反生物鐘夜間運動節目被炮轟,再有出事的不是高雲翔
    高以翔在27日參加綜藝節目《追我吧》時不幸猝死,這位年僅35歲的演技派明星離開了我們,如今廣大網友都表示無法接受,並指責該節目反生物鐘,在晚上進行劇烈運動這是不對的,而且會影響觀眾,出事之後吳宣儀直接崩潰大哭,黃景瑜更是大喊不想錄了。
  • 高以翔猝死,張杰缺氧暈倒,釋小龍助理溺亡
    看到這個消息小8非常震驚,高以翔現在正值大好年華的35歲啊,在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中飾演的王瀝川,「滿足了是女性觀眾對男人所有的幻想」,他還曾入選「全球百大最帥面孔排行榜」第7名的男人,如果真的遭遇不幸,真的是天妒英才了。
  • 高以翔去世一周年,好友寫歌表達思念,關於綜藝安全的思考仍將繼續
    11月27日,是演員高以翔離開整整一周年的日子。 為了表達思念,高以翔的生前好友袁詠琳、吳建豪、許晉豪(K.Swo)等人特地為他創作了一首新歌《一起走過》並邀請他的父母和哥哥參與錄製MV。
  • 高以翔離世被過度消費?好朋友藉機撈金被罵慘 家人發聲:時裝品牌...
    高以翔的離世可以說是2019年娛樂圈最大的悲劇,然而,在高以翔離世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卻無端生出了很多風波。1月8日高以翔的哥哥高宇橋在弟弟去世後發表正式的聲明,表示弟弟生前經營的服裝品牌股份將由家人繼承,同時也譴責利用高以翔肖像盈利的行為。
  • 63歲臺灣音樂人去世!生前還在祭拜高以翔,突發心臟病猝死在墓旁
    11月26日,據臺媒報導,臺灣知名音樂製作人呂曉棟離開人世,享年63歲。經記者求證,著名音樂人呂曉棟為高以翔掃墓期間,暈倒在高以翔墓園旁,在11月26日上午10時36分正式離開人世,因心梗猝死於臺大金山醫院。其後圈內好友也證實其死訊,稱其有心臟問題,最近幾天一直喊累。
  • 就在前兩天,2020年6月16日韓國藝人金正煥死亡,年僅28歲
    因為實在是太年輕了才28歲,未來還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啊!由於家人要求 ,警方並沒有公布金正煥死亡原因。2019年底,正當大家祈禱不要再有什麼事情發生的時候,又有一名韓國藝人去世。車仁河,驚喜的你的組合成員,被發現在自己的家中自殺死亡,僅僅27歲。到了2020年,2月份,又有一名韓國藝人去世,她曾經在人們影視劇中有過出色的演出。
  • 高以翔去世一周年,bella曬藍色玫瑰花悼念,陳銘章也發文哀悼
    高以翔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去世一周年了,相信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痛,去年的這個時候小夥伴們聽到高以翔去世的消息簡直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可是就這樣一位活生生的好偶像說沒就沒了,大家除了憤怒就是悲哀,每當看到高以翔這個名字就非常想念他。
  • 高以翔去世一周年 女友Bella曬藍玫瑰悼念
    2019年11月27日,高以翔在凌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追我吧》時突然離世,享年35歲。時間過得真快啊,今天,是高以翔去世一周年的日子。生前女友Bella曬出一束藍色玫瑰,藍玫瑰的花語則是奇蹟、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純潔、天真、相知相守。
  • 吃掉高以翔的那隻禿鷹究竟是誰?
    最終,業界認同的意見是:悲劇事件將發生或正在發生時,記者應富有同情心,要讓同情心優先於新聞報導。當事人柳濤在事後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說,「如果危及到生命,我肯定先救人」。當然,浙江衛視面對高以翔倒地後的操作遠不能用新聞職責來形容。新聞職責的背後是期待報導能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而《追我吧》節目組,在高以翔倒地後,堅持拍攝和錄製的原因卻並非為了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