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文化 原創]
縱觀世界汽車的發展史,可以看出現代汽車車身形式的發展是沿著馬車、箱型、流線、船型、魚型和楔形車身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而這其中的重大轉折點就是流線型車身,因為從那時開始,人們開始思考空氣動力學了,隨著科學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空氣動力學的研究,汽車才一步一步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而流線型車身的先行者克萊斯勒Airflow(氣流)也被寫入了歷史。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克萊斯勒Airflow(氣流)誕生前後汽車造型的變化。
1924年克萊斯勒 Six,當時創造了銷量奇蹟。
1932年克萊斯勒Imperial,依然是方正的箱型車身。
1934年,歷史上首款流線型汽車克萊斯勒Airflow上市!
1934年,克萊斯勒氣流轎車上市了,該款車是歷史上首款流線型汽車,首次嘗試改變汽車的基本造型,以流線為主的車身減少了行駛中來自空氣的阻力,克萊斯勒甚至把這輛車像一架飛機那樣放在風洞中做實驗。但由於當時消費者的審美意識還停留在箱型汽車的年代,所以花費了大筆資金研製的氣流轎車的銷量還不如其他克萊斯勒車型的四分之一,甚至差點導致克萊斯勒破產,由此看來創新需謹慎啊。
圓滑的車身轉角一改往常平直的風格。
這座椅整個就是一沙發,看著就舒服。
「氣流」四門車型。
「氣流」兩門掀背車型。
「氣流」是歷史上車身形式從「箱型車身」到「流線型車身」的轉折點。
「奶色」車身顯得很有範兒~
白色胎壁的輪胎具有時代特徵,隨著輪胎製造技術的進步如今已經很少見到了。
流線型車身不僅能減小風阻、節省能耗、增強行駛穩定性,而且會使車輛外觀看起來更加飽滿,更具有設計感。
1940年克萊斯勒Imperial出口廣告中汽車的車身均已是流線型設計。
1951年克萊斯勒Imperial K310概念車
也許未來汽車設計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編輯點評:雖說氣流轎車差點導致克萊斯勒公司破產,但是它的出現標誌著車身形式從「箱型車身」到「流線型車身」的重大轉變。也是它的出現使更多製造商意識到流線型汽車的巨大潛力,從此以後流線型車身也逐漸成為了主流車身形式。
相關內容回顧
一個關於老時光的故事 俄羅斯老爺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