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裝備智能製造又添利器

2021-01-09 大眾數字報

  □ 本報通訊員 王晨芳 王厚高
    本報記者 陳巨慧

  近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在海陽市組織召開了「大型鋼製弧形模塊穿孔塞焊智能焊接技術」科技成果鑑定會。來自機械設備安全與可靠中心、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核工程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國核示範電站有限公司、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等單位的10餘位行業內知名專家,對山東核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核設備」)研發的「大型鋼製弧形模塊穿孔塞焊智能焊接技術及裝置」科技成果給予評審。與會專家經實地考察評審認為,該成果符合核電裝備製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與核電設備製造和工程應用密切相關,部分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推廣應用前景。
  該項目來源於國家重大專項「CAP1400 SC施工建造技術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之一。CAP1400核電屏蔽廠房採用鋼板混凝土結構,為核島穿上了防護外衣,可以抵抗大飛機對核電站撞擊損壞。該結構採用鋼筋與牆體板的焊接,內部澆築混凝土。其中,國核設備供貨的產品穿孔塞焊數量最多達到1000個,整個核牆體板穿孔塞焊數量將近20萬個。焊縫數量多,焊接質量要求高。研發團體克服屏蔽廠房塞焊孔弧度傾角和裝配精度不高的難點,積極研究視覺算法設計,並開展了焊接路徑、姿態規劃及焊接參數分析等一系列實驗和測試,突破了接頭角度和裝配精度的限制。該項目的研發成果已經在「國和一號」核電站中派上了大用場。
  國核設備在核電裝備智能製造領域新研發的6關節自由度的焊接機器人,具有一鍵式自動識別功能,它擁有一套焊接工件的離線初步定位和視覺精準定位兩步一體的焊縫定位系統,可根據導入的CAD圖紙獲取每個塞焊孔的理論三維坐標位置,在完成初始標定後獲得整個面板塞焊孔的目標位置,再基於視覺識別進行精準的定位,實現焊接路徑的精準識別和規劃。相比人工焊接,穿孔塞焊機器人智能化焊接的焊縫成型美觀一致,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焊縫餘高打磨量大的頑疾,通過自動識別、移位及焊接一體化等功能的開發,極大地提升了焊接綜合效率,焊縫日均完工量接近人工效率的3倍,更降低了勞動強度和人力成本。而其柔軟化和智能化特徵與當前智能製造及物聯網發展方向也具有高度的配適性,推動國核設備向高端智能製造領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據悉,此項成果開創了國際上首個適用於不同間隙、不同傾角穿孔塞焊接頭的自動焊接工藝資料庫。該成果的成功應用,標誌著焊接機器人在複雜工況下的視覺識別和焊接工藝聯合規劃方面取得了關鍵突破,實現了智能的自適應焊接。
  近年來,國核設備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和創新發展的理念,在核能設備製造、新能源開發與裝備製造、軍民融合裝備製造、電站服務及裝備集成「四大業務方向」上,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根本,培育提升創新能力為路徑,以創新促進各產業有效協同、共同發展,以創新促進產業經營發展質量、提升效率。在核電裝備智能製造領域先後完成了「屏蔽廠房SC製造技術研究和鋼筋自動焊接技術研究」「鋼製安全殼插入板貫穿件組件氣保焊技術研究」「剪力釘自動焊接技術研究」「結構模塊狹小空間自動焊接技術研究」等科研項目,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申請國家專利129項,其中發明專利68項;授權專利88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包括國際專利PCT專利1項;參編5項行業標準的編制。研發了科技成果30餘項,獲得核能行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獎勵10餘項。

相關焦點

  • 我國航空航天高端製造的利器:送粉式雷射金屬3D列印裝備
    而金屬3D技術作為一項全新的製造技術,在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優勢突出,服務效益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縮短新型航空航天裝備的研發周期;②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節約昂貴的戰略材料,降低製造成本;③優化零件結構,減輕重量,減少應力集中,增加使用壽命;④零件的修復成形;⑤與傳統製造技術相配合,互通互補。
  • 2018年中國核電設備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核電裝備自主化和國產...
    核電在2016-2018經歷三年「零審批」階段,「十三五」規劃恐難以完成,後續機組開工需求迫切。2018年我國核電裝備製造的自主化和國產化能力不斷提升,關鍵製造技術創新和重大工程裝備製造成果豐碩,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設備成功完成製造及驗收。
  • 泗洪警方新添防暴利器「劍齒虎」裝甲車
    泗洪警方新添防暴利器「劍齒虎」裝甲車 2020-10-26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機器人是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重要部分
    2010年,我國政府將高端裝備製造業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培育和發展;今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高端裝備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智能製造裝備規劃以獨立的子規劃予以體現,可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已被業界和政府有關部門寄予厚望。機器人是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市場需求井噴,產業增長迅速,未來發展前景光明。
  • 大族雷射:雷射智能裝備製造行業領跑者
    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大族雷射從一家小型民營企業成長為中國雷射加工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國際知名的雷射加工設備製造商。    將光纖雷射引入切割領域  從2009年推出國內第一臺高功率光纖雷射切割機後,大族雷射又先後創造了多個行業第一:國內首臺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FMS雷射切割柔性生產線、三維五軸雷射切割(焊接、3D列印)系統與全自動雷射切管機……  現任大族集團副總裁、大族雷射鈑金裝備事業部總經理的陳燚是大族雷射迅速發展的探索者和見證者之一
  • 東方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智能裝備與控制技術研究所
    10月10日,應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信息服務與智能控制技術研究室邀請,東方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智能裝備與控制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吳建東來所考察、交流。所長於海斌等接待了來訪客人。  吳建東一行參觀了研究所科技成果展館,並實地考察了全印製電子與3D列印實驗室、RFID與企業應用集成展示中心。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介紹,近年來,伴隨我國核電自主化發展,核電成套裝備製造能力不斷提升,已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技術研發設計和裝備製造能力。發展核電產業十幾年來,我市在核電技術研發和裝備製造領域做足「功夫」,成績亮眼。
  • 《中國製造2025》電力系統相關裝備大解析
    為了推進中國製造歷史性的轉變,國務院組織編制並於2015年5月8日正式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作了整體部署。  《中國製造2025》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需求,選擇十大優勢和戰略產業作為突破點,力爭到2025年達到國際領先地位或國際先進水平。
  • 上海電氣深度解析:布局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和鋰電產業鏈
    上海電氣是一家大型綜合性高端裝備製造企業,主導產業聚焦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服務三大領域,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綠色、環保、智能、互聯於一體的技術集成和系統解決方案。旗下各級子公司業務相互協同,形成當前"新能源+環保"、"高效清潔能源"、"工業裝備"和"現代服務業"四大板塊。主營業務穩固,新興業務穩步增長。公司積極發揮現有的產業優勢,各核心業務板塊協同發展,新業務穩步增長。
  • 中國一重製造的全球首臺三代核電CAP1400反應堆壓力容器筒體組件...
    :中國證券網 作者:張海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日前,全球首臺三代核電CAP1400反應堆壓力容器筒體組件在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核電裝備製造基地完工起航。
  • 窺斑知豹,從智能裝備製造看格力多元化之深遠意義
    無獨有偶,9月20日,第五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珠洽會」)在佛山開幕,格力攜G-FMS柔性生產線和被稱為「溫柔新星」的「五軸數控工具機GA-F350」等創新智能裝備參展。對于格力智能裝備近來頻繁現身高端展會,《家電魂》認為,這表明格力在智能裝備板塊發展上已具雛形,意在向社會、行業展示這一階段性成果,從而理性、客觀看待格力電器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和成果。
  • 東方電機「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智能製造數位化車間建設項目...
    歷經近四年攻艱克難,3月25日,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電機」)「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智能製造數位化車間建設項目」全面完成並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國家工信部專家組驗收,成為行業智能製造數位化車間建設的示範引領工程。
  • 從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看煙臺「核力」
    、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兩個省級核電園區,擁有山東核電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煙臺市臺海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恆輝節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煙臺頓漢布希工業有限公司、煙臺金潤核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久鐘錶等核電裝備製造及配套企業,關鍵技術研發及生產製造能力已達到國內甚至國際領先水平。
  • 第三屆先進智能製造技術研討會青島舉行
    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在整個國家戰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農業要發展,糧食要安全,沒有先進農業裝備是無法實現的。而農業裝備的先進性和支撐性需要靠先進的製造技術和智能手段來確保。
  • 納思達智能製造再下一城 雷射印表機產業園建設加速推進
    這是近日從納思達位於珠海高欄港區的雷射印表機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產業園傳出的消息。隨著這一項目的加速推進,中國高端裝備智能製造領域將再添碩果。裝備製造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石,是強國之基、富國之本,先進位造業特別是其中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
  • 打造區域科創名片,中國首個AOI智能檢測裝備基地洛陽啟用
    打造區域科創名片,中國首個AOI智能檢測裝備基地洛陽啟用 新製造催生新業態,新業態助力新製造。
  • 涪陵頁巖氣田新添採氣「新利器」
    涪陵頁巖氣田新添採氣「新利器」日前,涪陵頁巖氣田重複壓裂技術、「水淹」井氣舉技術接連完成試驗,並順利投用,為頁巖氣田的開採增添了「新利器」。在焦頁4號平臺,通過重複壓裂技術,焦頁4HF井獲得每天18.38萬方的測試產量,讓老井煥發出「新活力」。
  • 核電三巨頭力挺煙臺打造核能產業新城
    研討會上,「中國核能產業新城」戰略獲得了國內核電三巨頭力挺。中廣核、中核、國家電投三大核電集團共同籤署「支持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合作框架協議」。  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個核心城市之一,煙臺將培育千億級核電裝備產業,打造中國核技術自主創新集成基地。
  • 核電專用離心機首現國產品牌身影
    2015年9月8日,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核電工業裝備展覽會盛大開幕,該展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聯合主辦。本屆展會,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家企業、科研院所參加展覽,集中、全面地展示核電裝備製造及核電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最新技術和設備。
  • 山東將成為中國第四個新興核電大省
    「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能源大省,山東有安全高效開發利用核能的現實需要,也具備培育壯大核電裝備製造業的基礎條件。」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鄧召軍在上述會議上表示。 煙臺市發改委主任劉福生指出,煙臺市裝備製造、通訊電子、現代物流等產業發達,具有核能產業發展所需的廠址資源、技術資源、裝備支援和人才資源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