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區域科創名片,中國首個AOI智能檢測裝備基地洛陽啟用

2020-11-23 站長之家

打造區域科創名片,中國首個AOI智能檢測裝備基地洛陽啟用

新製造催生新業態,新業態助力新製造。 9 月 17 日,由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主辦,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研究院、中國自動化協會智能製造系統專業委員會支持的「洛陽市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暨中科慧遠智能檢測裝備研發生產基地落成儀式」在洛陽市澗西區隆重舉辦。

大會上,鄭州大學常務副校長屈凌波、洛陽理工學院副校長丁悟秀、河南科技大學科技處處長吳慶濤、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總工程師徐德、洛陽市科技局副局長竇懷清、洛陽市工信局副局長衛樹紅、澗西區區委書記溫清、洛陽市先進位造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趙暉等科研院校、企業家和各級政府嘉賓代表,站位於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圍繞智能製造推動河南高質量發展,通過政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打造以智能檢測裝備研發生產為代表的先進位造產業生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舉辦了合作籤約活動,並共同見證了中國首個AOI智能檢測裝備基地在洛陽澗西區的正式啟用。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光電晶片等硬科技技術的日漸成熟,傳統工業製造的方式方法,也在AI技術的賦能下進入了創新升級的新階段,尤其是機器視覺、光學計算等在工業生產領域廣泛應用,助力了工業檢測更加智能化、智慧化。作為多年深耕在人工智慧光學檢測的硬科技團隊,中科慧遠將其AOI智能檢測裝備基地落戶到中原城市洛陽,旨在通過前沿科技創新的力量,高水準、高質量地提升洛陽的工業製造水平,將河南省和洛陽市打造成為「中國製造2025」的典型代表。

「圍繞智能製造、光學檢測等產業發展主題,聚焦人工智慧、光電晶片等技術前沿課題,今天的活動必定為澗西區在科技創新的宏偉版圖上,添上更加濃重的一筆。」洛陽市先進位造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趙暉在發言中說,在探索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上,澗西區尤其注重科技創新與招才引智相結合,中科慧遠團隊選擇落地澗西區,相信將為澗西的工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原動力和創新活力。

在中科慧遠智能檢測裝備研發生產基地揭牌儀式後,鄭州大學常務副校長屈凌波代表高校嘉賓發言。屈凌波表示,中科慧遠生產基地在洛陽的落成,將進一步推動河南省智能製造的縱深發展,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和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推動中科院優勢創新資源向河南的積聚,加速政產學研的生態支撐,為河南培養更多高水平的智能製造人才。

據了解,中科慧遠落戶於洛陽澗西區的這條智能檢測裝備產線,將全部投用該團隊的原創技術成果——AOI智能檢測設備。該設備是國內第一臺用於蓋板玻璃外觀缺陷檢測AOI設備,填補了行業多年的技術空白,其檢測效率是人工的 21 倍,解決了此前工廠招工難和檢測效率低下的問題,能夠充分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和精益化管理。

記者了解到,AOI高端裝備處於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來自中科院自動化所科技成果產業化團隊的中科慧遠,其重心和明顯優勢就集中在技術含量極高的光學方案、高度複雜的算法體系,及高度穩定的硬體設備,該團隊匯集了來自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相關研發人員,擁有 9 項基礎核心專利,技術標準處於全球最領先地位,打造了極高的技術壁壘。中科慧遠致力於精密視覺缺陷檢測領域的產業技術創新,為製造業企業提供尖端、創新、引領的AOI高端裝備和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手機玻璃蓋板、手機面板、VR眼鏡等工業領域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的生產線。

中科慧遠創始人張正濤在會上致辭表示,目前的手機蓋板檢測市場規模已達千億元,中科慧遠將緊密圍繞市場需求,立足洛陽輻射全球,打造工業檢測AOI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化生態,以技術上的不斷迭代創新,為洛陽當地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和社會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中科慧遠願與其他科研院所及更多政府單位和企業合作,探索工業智能檢測設備在其他製造業業態中的應用,助力「AI+智能製造」進入中國先進位造業的各個環節。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振威展覽打造洛陽國際機器人暨工業裝備展覽會5月盛大開啟
    河南「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要重點構建現代裝備、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4個萬億級和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6個5000億級戰略支柱產業鏈,積極培育5G、新一代人工智慧、網絡安全等10個千億級戰略新興產業鏈,現代工業、智能製造將在河南境內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市場發展黃金期。
  • 「新人類」計劃:鄭州洛陽許昌將打造機器人基地
    記者發現,我省已經明確,今年將重點打造鄭州、洛陽、許昌機器人基地,爭取新籤約智慧型手機項目20個,鄭州將新增新能源汽車2850輛,還將推動豫酒振興,重點支持「六朵金花」做大做強。□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高端裝備製造業2016年度行動計劃》提出,2016年,力爭全省裝備製造業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500億元,同比增長9.6%。
  • 硬科技賦能先進位造業,國內首臺AOI智能檢測設備亮相高交會
    ——玻璃蓋板外觀缺陷檢測,是全球範圍內首臺先進AI視覺檢測裝備,不僅打破了國外長期技術設備壟斷,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且在多次與國外廠商該類設備的實機測試PK中大幅領先。」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本次參展代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先進位造領域企業參展,得到了諸多客戶和行業展商的圍觀。據悉,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孵化的專注於工業外觀檢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青海首個電力巡檢 無人機培訓基地落成啟用
    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創辦的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的正式啟用。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10月19日,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並迎來首批13名學員。未來12天,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強化現場飛行操控水平。
  • 22個「一區一廊」重大科創項目今天集中開竣工
    發展定位:項目作為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園智能裝備產業拓展區,同時也是甌海區對村級二產返回地提升利用的重大創新舉措,聚焦智能裝備產業,以畝均稅收超60萬元的高線標準,著力打造國家級智能裝備產業園區、百億級產業集群。
  • 海南首個公務機維修基地在海口江東新區啟用
    原標題:海南首個公務機維修基地在江東新區啟用記者6日從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獲悉,11月5日,位於海口江東新區臨空經濟區的金鹿公務海南公務機維修基地開展首次灣流公務機高級別(6C)定檢工作,標誌著海南首個公務機維修基地正式啟用。
  • 桂盛商貿攜手「洛陽醇」打造洛陽城市名片商端客戶懇談會
    ——暨洛陽醇登陸CCTV周年慶典      2014年12月13日,天高雲淡,微風徐來,正值寒冬來臨之際,由洛陽醇酒業和洛陽桂盛商貿有限公司主辦的「桂盛商貿攜手『洛陽醇』打造洛陽城市名片商端客戶懇談會,暨洛陽醇登陸CCTV周年慶典」在洛陽華陽酒店盛大舉行。
  • 西安航天基地:錨定科技創新 跑出「科創航天」加速度!
    2020年,航天基地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創新「基因」和創業「土壤」,以「科創航天」為引領,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航天基地被納入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核心區域;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率先出臺國內首個系統性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政策和陝西省首個聚焦「新基建」的專項政策。
  • 聚焦「科創中國」品牌,今年的科協年會有哪些看點?
    在今年5月30日,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之際,中國科協正式推出「科創中國」品牌。兩個多月後,中國科協迎來了第二十二屆年會。組織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與山東省科協、山東機械工程學會、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共同建設山東省高端裝備製造科技服務隊,服務山東省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轉型升級。三是精準對接,服務產業發展。
  • 築巢引鳳打造「科創濟南」
    當前,「科創濟南」被放在了「五個濟南」之首,凸顯出科技創新在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為實現新時代崛起成峰濟南夢,全市上下正積極探索科技創新發展新方向,助力「科創濟南」發展。   該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100畝,依託中科院研發優勢背景,導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濟南分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濟南分所等研發園區組團,以高端科技研發、智能製造技術為支撐,建設國家級研發中心、雙創示範基地,打造「以人為本、低碳環保、科技創新」的具有先行區特色的綠色、智慧、現代園區。
  • 天津首個獻血方艙試啟用 可實現4人同時採血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設立在寶坻區南關大街與苑北路交口勸寶超市旁的天津首個無償獻血方艙試啟用。作為寶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之一,試啟用首日,有70多名市民以團隊或個人的形式前來無償獻血,獻血量達1.8萬毫升。
  • 太原重工:堅守初心 打造高端裝備的「中國名片」
    此時,太原重工已取得了德國DB車輪、車軸和輪對組裝認證證書,是目前唯一取得該資質的中國企業。  太原重工,這座新中國自行建設的首個重型機器廠,正在憑藉自身產品,敲開世界的大門。  一直以來,太原重工以裝備中國製造業為己任,儘管在經濟結構的升級轉型中,太原重工和眾多的重機同行一樣,已不再是資本市場追捧的明星。
  • 漢威科技領銜,鄭州高新區打造千億級中國智能傳感谷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11月13日,記者在第十五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STC學術會議)上獲悉,鄭州高新區打造中國智能傳感谷,將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先期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
  •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正式啟用
    新華網珠海10月11日電(記者魏蒙)歷時2年建設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淇澳管理基地日前投入使用,它將擔負起廣東全省乃至整個南海地區小型擱淺鯨豚的救護任務,可同時對3至4頭中華白海豚或類似鯨豚進行救治。
  • 創新出彩故事多——洛陽副中心建設見聞
    「十三五」以來,洛陽市緊緊圍繞「建設副中心、打造增長極」的戰略謀劃,全力打通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軍民企地對接轉化、市場化運作和人才成長「四個通道」,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政策鏈「四鏈融合」,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一群人一條心一股勁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洛陽深厚的土壤不僅養花,更養人。」
  • 中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在廣東啟用,第一批放入15隻綠海龜
    中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在廣東啟用,第一批放入15隻綠海龜 央視新聞9月10日消息,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9月8日,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首批放入15隻身體狀態良好的綠海龜
  • 天長市人才科創城建設 - 滁州市人民政府
    參加人員及職務:王林  天長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主任 正文天長人才科創城是天長市委、市政府為落實五大發展理念、集聚全國科教資源而重點打造的雙創高地。現正啟動人才科創城第二期工程建設。天長人才科創城共分5個功能區。一是產業研究院載體、二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三是政學研合作基地、四是科技公共服務中心、五是高端科技孵化器。下面從三個方面介紹天長人才科創城建設有關情況。
  • 科創100|中科慧遠:站在百億「風口」,登頂工業外觀檢測界「珠峰...
    編者按:《科創100》是《科創板日報》專注科創領袖、投資人、交易所代表、行業專家等原創深度報導欄目。欄目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生物醫藥領域、高端裝備領域、新材料領域、節能環保領域、新能源領域等六大行業的企業,從創始人、企業、產品、技術、商業模式等角度出發,記錄中國科創發展的新範式。
  • 東方電機「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智能製造數位化車間建設項目...
    東方電機打造的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智能製造新模式使我國線圈及衝片製造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東方電機採用核心安全自主可控技術構建以德陽這個中國重大裝備製造業基地、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為中心,輻射周邊,帶動四川裝備製造的產業鏈,促進國內其它地區相關行業企業智能製造數位化發展。
  • 芝罘區首個縣級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啟用
    膠東在線6月2日訊(通訊員 董士傑) 芝罘區首個縣級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提高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效率,鞏固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芝罘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疾控中心實驗室建設進度,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投入近50萬元改造實驗室面積五十餘平方米,投入100餘萬元先後購入自動核酸提取儀、高速離心機、實時螢光PCR儀、凝膠電泳儀、生物安全櫃等大型設備,經第三方檢測機構現場檢測驗收,並在市衛健委生物安全實驗室備案後完成了芝罘區首個PCR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