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正式啟用

2020-12-02 搜狐網

  新華網珠海10月11日電(記者魏蒙)歷時2年建設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淇澳管理基地日前投入使用,它將擔負起廣東全省乃至整個南海地區小型擱淺鯨豚的救護任務,可同時對3至4頭中華白海豚或類似鯨豚進行救治。

  據廣東省海洋漁業局局長鄭偉儀介紹,珠江口現存有中國資源數量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群體,種群世代比較完整,是中國目前數量最大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1999年建立了由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主管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這個保護區於2003年6月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其中,由珠海市無償劃撥了位於淇澳島關帝灣的8600多平方米土地,建設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淇澳管理基地,這個基地於2008年5月動工,是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

  據珠海市副市長金展揚介紹,這個保護區位於珠江口北端,屬珠海市水域範圍內,東以粵港水域分界線為界。總面積460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面積140平方公裡,緩衝區面積192平方公裡,實驗區面積128平方公裡。

  數據顯示,去年中華白海豚死亡數量創近年來新高,年發現異常死亡22頭。因此,啟用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淇澳管理基地迫在眉睫。

  這個基地有助於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保護、研究、救護、馴養、科普、宣教、觀賞和生態旅遊等功能於一體,並承擔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定自然保護區的總體規劃和各項管理制度,統一管理自然保護區;調查自然資源並建立檔案,組織環境監測保護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組織或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工作;進行自然保護的宣傳教育。

(責任編輯:趙婷)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正式啟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7月15日,國內首個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正式啟用,中華白海豚救護管理、科研合作、科普宣教邁上新臺階。據悉,為了提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整合保護區管理單位以及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的數據成果,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相關單位聯合攻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中華白海豚種群資源資料庫和大數據展示平臺建設。
  •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正式啟用
    中新社珠海7月15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日表示,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當日正式啟用。通過該平臺,可實現白海豚擱淺信息一鍵舉報、白海豚信息可視化管理、歷年白海豚數據成果整合、白海豚相關數據智能化分析等多項功能。
  • 中華白海豚信息實現可視化管理!大數據展示平臺正式啟用
    近日,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正式啟用,中華白海豚救護管理、科研合作、科普宣教,邁上新臺階。據悉,為提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整合保護區管理單位以及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的數據成果,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相關單位聯合攻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中華白海豚種群資源資料庫和大數據展示平臺建設。
  •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亮相廈門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亮相廈門 2014-10-03 17:33: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10月3日,市民在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參觀。
  • 保護中華白海豚,我們在行動!
    4月23日上午,2019年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啟動儀式在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普教育基地舉行。據悉,此次活動由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發起,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主辦,合浦縣漁政站、沙田鎮人民政府、山口中學等單位100餘名幹部職工及學生代表參加儀式。眾人在啟動儀式上合影。
  •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2300多頭 正建救護保育基地
    中新網珠海6月25日電 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2300多頭 正建救護保育基地  作者 程景偉 肖尤盛 吳耀梅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被譽為「海上大熊貓」,也是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吉祥物。記者日前探訪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目前共有2300多頭中華白海豚生活在珠江口一帶。
  • 保護中華白海豚,原來對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有這麼重要的意義!
    、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承辦,第二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宣傳月主題活動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教育基地舉行。現場,「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正式發布《保護中華白海豚倡議書》,倡議書從守法不獵捕、保護海洋生態、航海規範、發現擱淺做法等幾大方面,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活動期間,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與廣東省長隆動植物保護基金會籤署了《中華白海豚保護戰略合作協議》;為了擴大第二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的影響力,引導更多社會公眾關愛中華白海豚。
  • 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
    海龜野化基地航拍圖(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0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9月8日,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首批放入15隻身體狀態良好的
  • 中華白海豚「大白」迷路珠江
    「在距離白海豚棲息地數十公裡外的廣州內河水域發現這一物種,是1991年來的第一次。」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技術研究科科長陳希說。  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是中國現存數量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群體棲息地,目前探測到約有1800餘頭,而那裡才是「大白」的家。  目前尚不清楚「大白」為何會在廣州迷路。
  •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石軼君 2017-10-26 10:23 來源:澎湃新聞
  • 【海洋科普】中華白海豚現存數量與生存現狀
    至2018年底累計識別中華白海豚數量2381頭,相對2017年新增14頭。至2018年底珠江口水域棲息的白海豚現已累積識別2367頭,新增234頭。據記錄,中華白海豚全世界的總數大約在6000頭左右。中國是全球中華白海豚最重要的棲息地,種群數量大約在4000~5000頭。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當地民警與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迅速展開救援,頂著34℃高溫,在淤泥裡守護7小時,最終成功助其返回大海。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太駝海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目前認為,全球駝海豚屬動物共包含4個物種,分別為大西洋駝海豚、印度洋駝海豚、印太駝海豚以及澳大利亞駝海豚,它們廣泛分布於東大西洋、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水域。
  • 大亞灣發現中華白海豚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昨日下午4點多,兩張圖片的出現讓較場尾民宿老闆的微信群炸開了鍋,「大亞灣靠近核電基地海域有中華白海豚出沒。」眾所周知,珠江口附近的深圳西部海域才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為什麼白海豚會「東進」大亞灣呢?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山大學鯨豚研究團隊專家林文治博士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古錫純。
  • 保護中華白海豚 我們定下十年目標
    12月5日,《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儀式暨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在廈門舉行。根據行動計劃的目標——近期到2021年,重點區域中華白海豚種群的衰退趨勢要得到有效遏制,70%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遠期到2026年,我國中華白海豚要得到切實保護,90%以上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
  • 中華白海豚
    dolphin)中文學名:印太駝海豚,又稱太平洋駝海豚、中華駝海豚、粉紅海豚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背鰭基部隆起的海豚科動物,胎生哺乳,妊娠期為10~11個月,每胎產一仔。攝食對象主要是河口鹹淡水魚類,以中小型魚類為主。中華白海豚為近岸定居性動物,除非遭受自然變故,一般都棲息在同一海域。中華白海豚不喜歡集成大群,常3~5隻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
  • 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等單位領導,香港、臺灣地區代表,國際保護組織、以及長期以來參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的科研院所、高校、保護區和企事業單位代表22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中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在廣東啟用,第一批放入15隻綠海龜
    中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在廣東啟用,第一批放入15隻綠海龜 央視新聞9月10日消息,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9月8日,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首批放入15隻身體狀態良好的綠海龜
  • 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 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跑者招募
    現正式招募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跑者。*拉至下文查看招募信息2018-2019年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比賽現場,「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行動」作為賽事其中一項公益環節,百餘位海洋衛士穿著印有保護中華白海豚元素的文化衫,揮動著保護白海豚的旗幟,一邊奔跑、一邊隨手拾起遺留在跑道上的垃圾,成為馬拉松現場最為矚目的跑團。
  • 中華白海豚保護區 廣東數量最多
    ,一起學習保護知識。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韋柑潞 黃熙燈 通訊員 粵海漁 麥念萍) 昨日,以「認識中華白海豚,保護海洋大熊貓」為主題的全國首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啟動儀式及系列宣傳活動在珠海長隆舉行。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向社會發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的倡議書。
  • 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 「廈門三寶」需要保護
    東南網10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吳曉平/圖)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這是「廈門三寶」,我們要保護好它們。昨天,以「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2016年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廈門站)啟動儀式在鼓浪嶼舉行。  據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秘書長周曉華介紹,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六屆,在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吸引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