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

2020-12-02 中國質量新聞網

12月5日,儀式暨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在福建廈門成功舉辦。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等單位領導,香港、臺灣地區代表,國際保護組織、以及長期以來參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的科研院所、高校、保護區和企事業單位代表22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大會由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資環處處長郭睿主持。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中國海警局司令部等單位應邀出席了此次活動。

中華白海豚,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旗艦物種,也是近岸海洋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和文化價值。保護中華白海豚對於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海洋開發力度不斷加大,圍填海工程不斷增多,中華白海豚棲息地不斷縮小,種群數量不斷減少,物種延續面臨嚴峻挑戰。按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和全面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有關要求,農業部制定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同時,在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支持下,由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發起成立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先後通過建立保護區、制訂並實施相關保護法規和規劃計劃、開展調查監測和科學研究、加強宣傳教育和國際合作等工作,深入推進中華白海豚物種保護,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據行動計劃的目標安排,近期到2021年,重點區域中華白海豚種群的衰退趨勢要得到有效遏制,70%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遠期到2026年,我國中華白海豚要得到切實保護,90%以上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

成立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是實現上述目標的一個重要抓手,保護聯盟作為政府、研究機構和社會各界力量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以及行政手段的補充延伸,有利於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整合各級政府管理部門、保護區管理機構、研究機構、海洋館、國際組織、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推動完善中華白海豚保護的多方參與機制,健全中華白海豚的保護網絡。

此次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啟動和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的成立,是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的一項重大突破,也是我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以及水生生物資源養護還需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政府的正確積極引導下,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相互支持、加強合作,共同關注、宣傳中華白海豚物種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呼籲社會公眾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保護不要只是一個口號,變成一種行動。共同建設好魚水和諧的美麗中國,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馬豔霞

相關焦點

  • 保護中華白海豚,我們在行動!
    4月23日上午,2019年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啟動儀式在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普教育基地舉行。據悉,此次活動由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發起,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主辦,合浦縣漁政站、沙田鎮人民政府、山口中學等單位100餘名幹部職工及學生代表參加儀式。眾人在啟動儀式上合影。
  • 保護中華白海豚 我們定下十年目標
    12月5日,《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儀式暨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在廈門舉行。根據行動計劃的目標——近期到2021年,重點區域中華白海豚種群的衰退趨勢要得到有效遏制,70%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遠期到2026年,我國中華白海豚要得到切實保護,90%以上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
  • 保護中華白海豚,原來對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有這麼重要的意義!
    、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承辦,第二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宣傳月主題活動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教育基地舉行。現場,「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正式發布《保護中華白海豚倡議書》,倡議書從守法不獵捕、保護海洋生態、航海規範、發現擱淺做法等幾大方面,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活動期間,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與廣東省長隆動植物保護基金會籤署了《中華白海豚保護戰略合作協議》;為了擴大第二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的影響力,引導更多社會公眾關愛中華白海豚。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2014年10月至12月,筆者所在研究團隊在海南島西南海域執行了為期13天的海上考察,其間,有6天觀察到中華白海豚群體的身影,群體大小一般在10頭至40頭不等,包括幼體及其他不同年齡段的個體。這一發現將此前已知該物種在我國的地理分布範圍向南推進了近300公裡。駝海豚屬動物作為近岸、淺水海域的旗艦物種,具有無可替代的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價值。
  • 關於中華白海豚你知道多少?
    科學家們開始好奇:中華白海豚在水裡是怎樣活動的?晚上和白天的活動方式是否不同?他們會不會像人類一樣,在不同的區域進行不同的行為,比如進食、社交?是不是夜貓子,晚上特別的活躍?2016 年,WWF 在香港開始啟動了水底錄音機的項目,在香港大嶼山附近海域放置了7個水底錄音機,收集海裡的聲音。
  • 中華白海豚
    dolphin)中文學名:印太駝海豚,又稱太平洋駝海豚、中華駝海豚、粉紅海豚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珠江口東部水域(即伶仃洋水域)中華白海豚群體為例,其衰退率為2.5%。白海豚種群大小從1997年的1088-1699頭到2005年731-1611頭、2010年597-1472頭、2015年858-957頭、2017年668-809頭。此外,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結構存在步入老齡化問題。
  • 【海洋科普】中華白海豚現存數量與生存現狀
    2018年監測過程中目擊海豚244群,共864頭。至2018年底累計識別中華白海豚數量2381頭,相對2017年新增14頭。至2018年底珠江口水域棲息的白海豚現已累積識別2367頭,新增234頭。據記錄,中華白海豚全世界的總數大約在6000頭左右。中國是全球中華白海豚最重要的棲息地,種群數量大約在4000~5000頭。
  •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石軼君 2017-10-26 10:23 來源:澎湃新聞
  • 廈門將發布《中華白海豚白皮書》
    臺海網11月2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上午,第七屆海峽兩岸及港澳鯨豚研究和保護研討會召開。大陸和臺港澳地區從事鯨豚類研究和保護的科研人員、政府主管部門和非政府組織(NGO)代表共150餘人齊聚廈門賓館,交流我國鯨豚研究的最新進展,分享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的先進經驗。
  • 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 「廈門三寶」需要保護
    東南網10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吳曉平/圖)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這是「廈門三寶」,我們要保護好它們。昨天,以「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2016年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廈門站)啟動儀式在鼓浪嶼舉行。  據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秘書長周曉華介紹,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六屆,在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吸引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有新消息了
    向省農業農村廳報告有關情況,並向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請求救護支援;立即聯繫佛山市中山公園動物園,組織吊車、獸醫、救援人員到達現場;邀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救助科普基地)等機構迅速選派專家支援本次救援行動。
  • 這周,又有一隻中華白海豚死去了
    圖片來源見水印這個逝去的小動物就是本周的博物歷主角——中華白海豚。保護動物,不只是說說中華白海豚是很珍貴的物種,和大熊貓、川金絲猴一樣,是我國的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只要它們得到了保護,生態環境就得到了保護,周圍的其他物種也會被老大哥「打傘」罩住,不會「淋雨」了。粉粉的中華白海豚圖片來源見水印我們來看兩個保護中華白海豚的故事。2017年,長隆集團計劃在珠海填海35公頃來建設娛樂設施。
  • 今早,爺爺級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執法監督科、禪城大隊執法人員8點40到達沙口水閘現場了解情況,並將有關情況上報省廳漁業資源處和珠海白海豚保護中心。目前省廳指示已啟動一級保護救助程序急辦,省廳漁業資源保護處劉煒處長已召集南海水產研究所,珠海白海豚保護基地,珠海長隆有關專家正趕赴現場,研判會診後進一步採取救助措施。
  • 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 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跑者招募
    的美稱,珠海市華發公益基金會為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融入海洋保護公益行動,為海洋為城市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現正式招募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跑者。*拉至下文查看招募信息2018-2019年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比賽現場,「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行動」作為賽事其中一項公益環節,百餘位海洋衛士穿著印有保護中華白海豚元素的文化衫,揮動著保護白海豚的旗幟,一邊奔跑、一邊隨手拾起遺留在跑道上的垃圾,成為馬拉松現場最為矚目的跑團。
  • 螺旋槳成人為「殺手」 中華白海豚慘死珠江口(圖)
    ,享有海洋「熊貓」美譽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卻被漁船螺旋槳無情打死,使在場目睹中華白海豚屍體的人們都感到萬分悲傷。故此,專業人士呼籲:4月是中華白海豚的繁殖季節,希望漁民保護好中華白海豚,發現受傷中華白海豚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以使其得到及時治療。
  • 高齡中華白海豚媽媽時隔8年再「遛娃」
    高齡中華白海豚媽媽時隔8年再「遛娃」 近日,在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隊拍到了罕見親子畫面:一隻通體粉色的中華白海豚媽媽帶著皮膚黝黑的海豚寶寶在大海中暢遊。小海豚緊挨著海豚媽媽,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水下,母子倆行動一致,十分溫馨。
  • 拒絕生寶寶的中華白海豚
    擁有香港回歸吉祥物身份的中華白海豚,這20年來的命運,卻令人揪心:由於水質汙染、海上交通繁忙,以及近年的一些大型基建,導致白海豚數量從2003年的188條,驟減至2017年的47條!它們的生育能力也大大降低,研究人員發現2016-2017年,香港水域每年出生的海豚寶寶只有1隻!「人類常說自己是萬物之靈,但絕不可以因此高高在上,我們都要學會尊重,學會如何與其他生物共存。」命途多舛的中華白海豚
  • 拒絕生寶寶的中華白海豚-虎嗅網
    2003年的188條,驟減至2017年的47條!,有一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個轟動香港保育屆的消息:香港水域一隻編號為CH34的中華白海豚,2007年受孕失敗後,於2011年終於小心翼翼地懷上寶寶。2003年的188條驟減至75%,現在整個香港海域的中華白海豚之剩下47條!
  • 魯毅就中華白海豚在佛山成功獲救作出批示
    佛山日報訊 記者於祥華 通訊員史偉宗報導:12月16日晚,一隻中華白海豚在佛山成功獲救,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昨日,市委書記魯毅就此次白海豚成功獲救作出批示,對營救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在促進生態環境改善、推進萬裡碧道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再接再厲,推動佛山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
  • 中華白海豚:我的天敵不僅是廣東人
    顧名思義,中華白海豚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流域,背部像座頭鯨一樣隆起。它們和大熊貓、金絲猴一樣,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此,中華白海豚也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就像生活在長江中下遊的白暨豚功能性滅絕一樣,人類的發展和活動也給中華白海豚帶來了巨大的影響。2017年,長隆集團就曾計劃在珠海填海35公頃建設娛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