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3月4日訊(通訊員張世理)和淡水的白鰭豚、陸上的大熊貓、華南虎等屬同一保護級別,享有海洋「熊貓」美譽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卻被漁船螺旋槳無情打死,使在場目睹中華白海豚屍體的人們都感到萬分悲傷。
2月28日,一頭已死亡的中華白海豚在珠海港灣大道珠海療養院附近海域被發現,這是繼2003年6月在珠江口桂山島附近海域發現死海豚後,在珠江口海域發現的第三例死亡的中華白海豚。
當天中午1時多,一名正在海邊遊玩的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學生,突然發現遠遠的海面上有一白點在漂浮。半個小時後,她看清這是一條白海豚,後來沿著海浪漂浮到岸邊,過去一看白海豚身上布滿傷痕,最大的一處有近40公分長,好像是被刀砍過的痕跡,於是他立即打電話到保護區報告。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負責人陳加林隨即趕到現場,觀看了白海豚多傷痕後告訴記者,這條白海豚是被漁船的螺旋槳打死的,而且,去年6月份以來,已經有3條白海豚被來往的船隻的螺旋槳打死。
記者在中華白海豚死亡現場看到:死亡的白海豚呈白色,擱淺在海灘的巖石旁,軀體保持完整,體表有少量刮痕,在其尾部有一長約30釐米的傷口,體長約210釐米,體寬30釐米,體重達200多千克,雄性。
據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介紹,這隻死亡的中華白海豚是被漁船的螺旋槳打傷,未得到及時治療而死亡的,死亡時間大約在2月25、26這兩日。這隻死亡的中華白海豚將被送到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作屍體解剖和研究。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有關專業人士介紹:由於漁民的過渡進行海洋捕撈,致使哺乳類的中華白海豚游離保護區外覓魚。而漁船上的高速旋轉的螺旋槳和漁網成為中華白海豚的人為殺手。如果中華白海豚被漁網網住捆在海裡30分鐘就會死亡。如果被螺旋槳打傷後,如果救治及時,中華白海豚也不會死去。故此,專業人士呼籲:4月是中華白海豚的繁殖季節,希望漁民保護好中華白海豚,發現受傷中華白海豚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以使其得到及時治療。
資料:中華白海豚保護事紀
1994年: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物種委員會鯨類專家(IUCN/SSC/CSG)在廣州召開閩--臺、廣州--香港海洋專家會議,共商兩地合作研究世界上已極度瀕危的中華白海豚,會上促成廈門國家海洋局三所與臺灣大學動物系合作研究廈門--金門海域的中華白海豚。
1995年:IUCN/SSC/CSG又在廈門與海洋局三所聯合舉辦「閩港臺鯨豚保育研討會」,會議建議在閩、港兩地分別成立保護區。該會議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
1996年:港英政府召開《中華白海豚管理策略》國際會議,共商保護和拯救該世界珍稀瀕危物種。同年,臺灣也立項進行臺灣海域(金門)中華白海豚拯救計劃。
1996年: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處開始對中華白海豚進行為期3年、耗資400萬港元的詳細研究工作。
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擬與廣東省中華白海豚存護研究小組開會,商討保護海豚策略,包括控制兩地海水汙染,改善水質,有效防止DDT等化學毒物質及水銀流入海域;並擬在香港大嶼山西南流域至索罡灣群島一帶設立海豚保護區。
2003年: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範圍為內仃伶以南、桂山以北、淇澳島以東、香港大嶼山以西,總面積460平方公裡。保護措施分為保護行動、保存行動和保育行動三大部分。
(稿源:紅網)(作者:張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