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中華白海豚,齊心守護海精靈
中華白海豚是近岸海洋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和文化價值
-
保護中華白海豚 我們定下十年目標
根據行動計劃的目標——近期到2021年,重點區域中華白海豚種群的衰退趨勢要得到有效遏制,70%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遠期到2026年,我國中華白海豚要得到切實保護,90%以上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
-
中華白海豚生存環境堪憂
日前,一頭從珠江口逆流而上誤入北江的白海豚之死,再度引起人們對白海豚生存環境的關注。 白海豚學名中華白海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3月28日下午,廣東清遠市漁政支隊接到電話,有漁民反映,在北江江面發現疑似白海豚蹤跡。
-
關於中華白海豚你知道多少?
參加完知識競賽後 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繼續拉近與豚豚的距離~中華白海豚可是近岸海洋的旗艦物種,它們是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也是衡量海洋生態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同時,作為傘護種的中華白海豚,它們的生存環境需求涵蓋了同片海域中其他海洋物種的生存環境需求。保護它們也相當於為同片區域的海洋中其他物種以及棲息地打開了一個「保護傘」。
-
「水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再度現身深圳海域
在巡航過程中,10時30分許,執法人員在深圳西部內伶仃北面大小礬石海域發現三隻中華白海豚出沒,它們在海上自由嬉戲,活動能力良好。中華白海豚現身深圳海域 執法人員秦先生稱這三隻中華白海豚出現10多分鐘,他在距離海豚約100米的地方拍攝到了他們嬉戲的場景,時而冒出水面,時而鑽入水下,似海中的精靈在遊弋玩耍
-
中華白海豚屢現珠江口 多方力保海洋棲息環境
守護 力保海洋棲息環境 珠江口是中華白海豚世代賴以生存的家園。早在2003年6月,這片海域劃出460平方公裡作為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以,在大橋動工前,各種猜疑、爭論已經上演。 當時,有種聲音認為:大橋走線穿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海中填海修築人工島、沉管隧道基槽開挖、橋梁打樁等施工作業對中華白海豚的棲息環境會有影響。
-
中華白海豚
在廣東俗語中「烏忌白忌」表示壞的預兆。而當時的人們並不會想到,在今天它們成為了香港回歸的吉祥物,並被稱為「海上大熊貓」「海上國寶」,而且還是唯一以「中華」命名的海洋豚類——中華白海豚。白海豚是近岸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某種程度上反應了這個地方近岸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近幾十年中華白海豚數量不斷下降因素除了白海豚自身的生理弱點(種群繁殖慢)外,更主要的是人為海洋開發活動導致。
-
海洋國寶檔案丨瀕危滅絕的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旗艦物種,也是近岸海洋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和文化價值。
-
中華白海豚在海南現身,粉紅色海豚傳遞幸運,眾人呼籲別去打擾!
幼年時候的白海豚是深灰色的,不容易被人發現,而青年時期則變成白色,到了成年期則是少女系十足的粉紅色啊!轉發這條粉紅色海豚,你將會在8月收穫好運~網友:原來粉紅色海豚竟是我們中華的啊,現在聽到什麼東西前面帶著中華二字就覺得很棒,哪怕是中華牙膏,嘿嘿.....
-
有人在東江拍到了中華白海豚!
疑似中華白海豚,或從珠江誤入「根據外形和膚色初步判斷,疑似一頭成年的中華白海豚。」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視頻做出初步判斷,並推測這隻中華白海豚可能是從珠江誤入東江的。視頻截圖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是國家惟一一級保護的海洋鯨豚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現身香港,專家猜測……
讓惠州人扼腕嘆息擱淺死亡的小精靈中華白海豚,日前被運往了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痛惜!惠州人失去時才知TA是她……)24日下午,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對該中華白海豚進行外部形態檢查和內臟器官病理解剖。
-
中華白海豚僅存活802頭 海洋汙染成死亡主因
然而,目前中華白海豚這個「家族」正在走向衰落,甚至有瀕臨絕跡的危險。由於每三年才生一胎,中華白海豚繁殖率低、生存率低,同時生存環境的惡化嚴重威脅著它們。據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截至2011年,存活的白海豚僅有802頭,比大熊貓還稀少。
-
保護中華白海豚,原來對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有這麼重要的意義!
、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承辦,第二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宣傳月主題活動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教育基地舉行。從小時候形影不離跟著媽媽遊泳,如今已長成小男子漢的它今年也開啟了獨立生活,性格尤為活潑可愛,好奇膽大,玩得盡興時會跳出水面,高度可達1-2米,充分展現了「海洋精靈」的活力。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601099)、印度洋,常見於我國長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是近岸海洋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和文化價值。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
-
保護中華白海豚,我們在行動!
中華白海豚是中國僅存的國家一級保護鯨豚哺乳動物,主要活動於鹹淡水交界(江海交匯處)的珠江口、湛江灣、廈門灣、大風江口和鐵山港一帶海域。素有「媽祖魚」和「海上大熊貓」之稱。活動中,學生們參觀保護區科普教育基地和海獸救護中心,觀看保護區科普視頻。
-
多隻中華白海豚現身昌江海域,數量稀少極珍貴
,因數量稀少,被稱為海洋中的「大熊貓」,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資料圖)近年來三亞、東方、海口等地附近海域曾多次被發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滿屏都是跳躍的「海上精靈」關於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亞熱帶和熱帶近岸淺水水域,由於數量稀少,也被譽為海洋中的「大熊貓」。2014年中科院深海所首次於海南島西南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這個發現扭轉了學術界和動物保護界對海南島周邊沒有中華白海豚分布的傳統認知。
-
中華白海豚保護區 廣東數量最多
昨日,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珠海長隆參加白海豚課堂活動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韋柑潞 黃熙燈 通訊員 粵海漁 麥念萍) 昨日,以「認識中華白海豚,保護海洋大熊貓」為主題的全國首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啟動儀式及系列宣傳活動在珠海長隆舉行。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向社會發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的倡議書。
-
大亞灣發現中華白海豚
圖片中遊弋的是成年中華白海豚 從第一張圖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建築物,白海豚則是海中央粉紅的一個小點。第二張是第一張圖的局部放大,白海豚的輪廓清晰可見,正在海中遊弋,而遠處的岸線也可以分辨出是大亞灣核電基地的防波堤。 隨後,記者詢問了幾位市民,他們都說是在朋友圈看到的圖片,自己不是第一目擊者。
-
中華白海豚你真的了解嗎?中華白海豚知識科普
中華白海豚很少進入深度超過25 m的海域,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鹹水中。中國沿岸的中華白海豚有時進入江河中。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曾進入珠江到達廣州的海珠橋,並曾進入西江約300 km之遠;廈門附近的曾進入福建省九龍江約60 km;閩江口的曾進入閩江45 km;東海北部的曾進入江蘇省長江段約220 km。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中華白海豚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臺灣西海岸、廈門、珠江口、雷州灣和北部灣近岸海域,並認為受瓊州海峽天然深水屏障的潛在影響,海南島周邊海域可能沒有中華白海豚分布。中華白海豚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整體被評估為易危,並沒有達到瀕危等級。如果對單個種群進行瀕危程度單獨評估,那麼有可能多數種群已經處於瀕危甚至是極度瀕危的等級。考慮到該物種在其分布範圍主要呈零星分布,種群與種群之間出現地理隔離,可能存在亞種甚至是種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