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
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它們身長約2米,呈紡錘形,看起來十分可愛。
去年11月,在北部灣合浦海域,也有幾隻中華白海豚覓食、嬉戲的畫面被人偶然拍下,它們不時地躍出水面,翻著跟鬥朝北海方向慢慢遊去。
2019年11月北部灣合浦海域拍到的中華白海豚
記者了解到,中華白海豚壽命通常為30至40年,遊泳速度最快每小時12海裡以上,它們平時喜歡跟在漁船後覓食。目前,共有超600頭中華白海豚分布在北海附近水域,並被識別為廉州灣種群和鐵山港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種群。這次出現在銀灘相當罕見。
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任 張宏科:它是一個非常近岸的海洋動物,在碼頭,包括這個淺灘附近,都可以發現這個中華白海豚在活動。所以它是跟人類最密切的一種珍稀海洋動物。
中華白海豚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近年來,儘管中華白海豚一直位列《中國物種紅色( 瀕危)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近危物種)紅色名錄》,但它們在北海的生存狀態卻在逐步好轉。
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任 張宏科:全國的數量大概有4000多頭,廣西是全國的第三大分布區了,北海這兩個種群的數量,都是增長的狀態,可以代表生態環境好轉,就是它的餌料,生物比較多,外界的影響比較小。
了解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中國的最早的發現紀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中國東南部沿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在這裡我們也要提醒廣大遊客
希望大家偶遇海洋「萌寶」時
克制興奮
不要因一時好奇而去近距離追逐
以免對它們造成傷害
記者 | 袁木 吳德彬 合浦臺 廖烈煬 方曉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