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是紅色的麼?_澎湃新聞-ThePaper

2020-12-05 澎湃新聞

你好!感謝關注!中華白海豚的一大特點就是膚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為了便於研究,一般把它們分為六個階段:嬰年期:剛出生的時候皮膚為鉛灰色或深灰色,伴有明顯的胎褶;幼年期:膚色開始變淺,但仍以灰黑色為主,無斑點;少年期:開始出現大量的斑點,布滿全身,體型接近成年海豚;青年期:斑點逐漸減少,部分皮膚顏色變淺,灰色中有泛白;壯年期:斑點變少,集中分布於個別區域,膚色大部分為灰白色;老年期:幾乎沒有斑點,全身變成灰白色、白色。當它們劇烈運動後,皮下毛細血管會充血,所以看上去呈現出粉紅色,非常可愛,它們又被稱為:「粉紅海豚」。以上說的年齡段分期,只是相對的概念,並不完全準確,但從皮膚的顏色、斑點多少以及體型可以大致判斷出中華白海豚的年齡段。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

相關焦點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 2020-12-17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早,爺爺級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2020-12-16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白海豚完善保護,對人類最大的好處是什麼_澎湃新聞-ThePaper
    通俗來說,保護好中華白海豚,人類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過得好一點。保護一個物種,主要有三種渠道: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人工繁殖。中華白海豚目前還沒有達到需要人工繁殖的程度,它們生活在海裡,也沒辦法搬家,所以只有一種選擇:就地保護。
  •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石軼君 2017-10-26 10:23 來源:澎湃新聞
  • 中華白海豚和江豚哪個更瀕危一些?_澎湃新聞-ThePaper
    如果非要進行比較的話,我個人覺得長江江豚更加瀕危一些:首先,它們的數量更少,下降的速度更快;其次,它們的生境——長江比海洋更加的惡劣:漁業資源枯竭、航運及其繁忙、水體汙染嚴重等等;再次,從保護措施上看,針對長江江豚已經採取了遷地保護、人工繁殖等措施,需要「保種」了,中華白海豚目前還不用擔心它們的繁育問題,但並不代表可以很樂觀,中華白海豚自己的問題也很嚴重。
  • 漲知識|如何辨別白鱀豚、江豚、中華白海豚:看它的吻和背鰭
    綠髮會相關工作人員隨後亦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參與研判相關視頻的專家仍未給出最後的判斷,目前還不能確定科考隊拍攝到的是白鱀豚。如何區分白鱀豚、江豚和中華白海豚?它們各自的特點有哪些? 從吻的長度來區分它們相對比較容易。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其中2018年發現中華白海豚5次,2019年發現12次,2020年發現7次。通過照相識別技術,2017年識別16頭,2018年識別21頭,2019年識別42頭,2020年識別7頭次,共識別個體80頭。利用模型估算,儒艮保護區中華白海豚數量約106頭,95%置信區間為90-145頭。調查隊拍攝到的中華白海豚↓↓↓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
  • 誤入廣東臺山內河中華白海豚已去世,多次驅趕仍未能送回大海
    誤入廣東臺山內河中華白海豚已去世,多次驅趕仍未能送回大海 索有為、粵海漁/中新網 2017-02-11 10:19
  • 龍海錦江道水域發些白海豚,專家:比較罕見
    龍海錦江道水域發些白海豚,專家:比較罕見 2020-11-26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哈,這裡出現白海豚~
    哈,這裡出現白海豚~ 2021-01-15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追光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追 光 2020-11-19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野生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真·野生 2020-05-30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白海豚適應性和種群發展史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研究團隊通過對中華白海豚全基因組測序和種群重測序,揭示了中華白海豚的演化歷史和演化特點。 中華白海豚母子對        李松海供圖 研究首先重構了鯨類古染色體,通過染色體進化分析闡述了鯨反芻類—古鯨—中華白海豚的演化歷程,發現古鯨對水環境的適應性演化主要體現在滲透壓的調節
  • 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1-16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洋中的精靈——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亦稱印度太平洋駝背豚(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屬海豚科的海洋哺乳類動物。中華白海豚與其他鯨豚均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頂層消費者,因此保育中華白海豚對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有重大的效益和意義。    中華白海豚分布在中國及東南亞,東至孟加拉國國,西至馬來西亞婆羅洲。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中華白海豚你真的了解嗎?中華白海豚知識科普
    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許多細小的灰黑色斑點,有的腹部略帶粉紅色,短小的背鰭、細而圓的胸鰭和勻稱的三角形尾鰭都是近似淡紅色的棕灰色。白海豚身上的粉紅色並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這與調節體溫有關。一般會從初生的深灰色慢慢褪淡為成年的粉紅色。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其中,印太駝海豚因獨特的體色變化,以及模式標本首先發現於我國珠江口水域,由此得名「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非連續性地分布在從東印度洋、孟加拉灣及其他東南亞沿海一直到我國長江入海口的近岸淺水水域。由於缺乏研究,該物種在整個分布區域的確切種群數量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初步估計,其種群數量可能在13000頭左右,在我國水域大致為4000頭至6000頭。
  • 大灣區裡的中華白海豚
    躍起、浮窺、下潛,二十多頭中華白海豚自顧自在船前嬉戲。快門聲此起彼伏,一直響到最後一頭白海豚離開這片水域。這是我第一次看見海豚,在此之前,我很難想像,在繁忙的珠江口,兩岸的高樓大廈間,還生活著這麼多的野生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