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中華白海豚,我們在行動!

2021-01-13 北海晚報

為了保護我們的珍貴白海豚,

近日,我們又有行動了!

4月23日上午,2019年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啟動儀式在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普教育基地舉行。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發起,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主辦,合浦縣漁政站、沙田鎮人民政府、山口中學等單位100餘名幹部職工及學生代表參加儀式。


眾人在啟動儀式上合影。廖思宇攝


為什麼要保護它們?



中華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圖片來源網絡。


中華白海豚是中國僅存的國家一級保護鯨豚哺乳動物,主要活動於鹹淡水交界(江海交匯處)的珠江口、湛江灣、廈門灣、大風江口和鐵山港一帶海域。素有「媽祖魚」和「海上大熊貓」之稱。

活動中,學生們參觀保護區科普教育基地和海獸救護中心,觀看保護區科普視頻。


隨後,保護區主任張宏科主講了北海市海洋生態科普講堂第八講《保護中華白海豚,我是行動者》。講堂上,張宏科有聲有色地為學生們講授了中華白海豚生活習性、生存環境、行為特徵、威脅及保護救護措施等。在有獎搶答環節中,學生們積極搶答,氣氛十分活躍。

       

知識講堂。廖思宇攝


23日下午,保護區工作人員來到合浦縣山寮小學,開展北海市海洋生態科普講堂第九講《海洋非法養殖及法律法規》,為50多名師生講述了非法作業及法律規定。


25日,保護區工作人員到合浦縣東風小學,開展北海市海洋生態科普講堂第十講《中華白海豚主題課堂》,為學生們講述了中華白海豚特徵、威脅及保護對策。

       

據悉,為使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更加廣泛和有效,保護區工作人員還深入社區布展宣傳展板20塊、拉設橫幅38條、發放宣傳品500餘份,營造了廣西中華白海豚保護的氛圍。此次活動將一直持續到4月底,科普宣傳人數將輻射達到2000多人。

   


2017年,農業農村部編制下發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


同年12月,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指導下,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和沿海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管理機構以及與中華白海豚保護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共同成立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從2018年起,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確定每年的農曆3月23日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這也是國內專門以中華白海豚命名的宣傳日活動。

➤本文歡迎轉發,謝絕擅自轉載、盜用圖文 

   如有需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

➤審核:李維維

➤網絡編輯:詹燕萍




相關焦點

  • 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
    按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和全面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有關要求,農業部制定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同時,在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支持下,由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發起成立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
  • 保護中華白海豚 我們定下十年目標
    12月5日,《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儀式暨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在廈門舉行。根據行動計劃的目標——近期到2021年,重點區域中華白海豚種群的衰退趨勢要得到有效遏制,70%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遠期到2026年,我國中華白海豚要得到切實保護,90%以上的中華白海豚重要分布區域得到有效保護。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當地民警與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迅速展開救援,頂著34℃高溫,在淤泥裡守護7小時,最終成功助其返回大海。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太駝海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目前認為,全球駝海豚屬動物共包含4個物種,分別為大西洋駝海豚、印度洋駝海豚、印太駝海豚以及澳大利亞駝海豚,它們廣泛分布於東大西洋、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水域。
  • 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 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跑者招募
    中華白海豚作為「海洋生態活指標」,它們的生存狀況,直接反映出海洋的健康程度,也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然而,隨著沿海經濟的野蠻發展,海洋塑料汙染已對中華白海豚的生存造成嚴重的威脅。現正式招募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跑者。
  • 中華白海豚
    dolphin)中文學名:印太駝海豚,又稱太平洋駝海豚、中華駝海豚、粉紅海豚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保護中華白海豚,原來對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有這麼重要的意義!
    、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承辦,第二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宣傳月主題活動在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教育基地舉行。現場,「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正式發布《保護中華白海豚倡議書》,倡議書從守法不獵捕、保護海洋生態、航海規範、發現擱淺做法等幾大方面,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活動期間,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與廣東省長隆動植物保護基金會籤署了《中華白海豚保護戰略合作協議》;為了擴大第二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的影響力,引導更多社會公眾關愛中華白海豚。
  • 關於中華白海豚你知道多少?
    參加完知識競賽後 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繼續拉近與豚豚的距離~中華白海豚可是近岸海洋的旗艦物種,它們是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也是衡量海洋生態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同時,作為傘護種的中華白海豚,它們的生存環境需求涵蓋了同片海域中其他海洋物種的生存環境需求。保護它們也相當於為同片區域的海洋中其他物種以及棲息地打開了一個「保護傘」。
  • 昔日漁民投身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 以前「靠海吃海」 現在「護海養...
    為保護中華白海豚生存和活動不受人為因素幹擾威脅,改善當地海洋生態環境,2003年,我市在這片海域劃設了面積為107.477平方公裡的江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2008年成立保護區專職管護機構——廣東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開展常態化巡航觀測和海豚保護救護工作。 「自己家鄉能有這樣的『國寶』,非常難得,希望為保護家鄉生態環境出一份力。」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還是永遠離開了我們!
    導 語 11月12日下午,有人在東江博羅段發現了一條海豚,報給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後,專業人員根據視頻判斷,可能是一條成年的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廈門將發布《中華白海豚白皮書》
    臺海網11月2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上午,第七屆海峽兩岸及港澳鯨豚研究和保護研討會召開。大陸和臺港澳地區從事鯨豚類研究和保護的科研人員、政府主管部門和非政府組織(NGO)代表共150餘人齊聚廈門賓館,交流我國鯨豚研究的最新進展,分享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的先進經驗。
  •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石軼君 2017-10-26 10:23 來源:澎湃新聞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昨日上午,一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了解前情,請點擊這裡)。逗留14小時後,在多部門多機構的合力營救下,迷途中華白海豚昨晚得到科學營救,隨即被送往珠海進行下一步看護。救援過程回顧獲救前,白海豚已被控制在引水閘和分洪閘之間較小的區域。
  • 「美人魚」中華白海豚
    【導讀】我今天陪孩子看了關於白海豚的介紹的影片。使我感覺到了,保護瀕危動物的重要性。人類真的應該善待我們的朋友。【簡介】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人們都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正式啟用
    新華網珠海10月11日電(記者魏蒙)歷時2年建設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淇澳管理基地日前投入使用,它將擔負起廣東全省乃至整個南海地區小型擱淺鯨豚的救護任務,可同時對3至4頭中華白海豚或類似鯨豚進行救治。
  • 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今天早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驚現佛山!今天(12月16日)早上7時許,佛山市水利局下屬單位沙口水利樞紐站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一隻疑似中華白海豚在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嬉戲,狀態良好。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一般情況下,白海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接海域。廣東省防汛搶險潛水一隊正在檢查儀器,隨時準備下水執行任務,確保白海豚安全。
  • 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 「廈門三寶」需要保護
    東南網10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吳曉平/圖)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這是「廈門三寶」,我們要保護好它們。昨天,以「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2016年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廈門站)啟動儀式在鼓浪嶼舉行。  據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秘書長周曉華介紹,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六屆,在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吸引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螺旋槳成人為「殺手」 中華白海豚慘死珠江口(圖)
    ,享有海洋「熊貓」美譽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卻被漁船螺旋槳無情打死,使在場目睹中華白海豚屍體的人們都感到萬分悲傷。故此,專業人士呼籲:4月是中華白海豚的繁殖季節,希望漁民保護好中華白海豚,發現受傷中華白海豚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以使其得到及時治療。
  • 「水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再度現身深圳海域
    原標題:「水上大熊貓」再現身深圳海域,如此貴客能否長留就看我們了  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素有「水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再現深圳海域。12月22日,記者從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了解到,當日上午,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深圳支隊執法人員駕乘中國海監9017艇在深圳西部海域開展海島巡航執法行動。
  • 【海洋科普】中華白海豚現存數量與生存現狀
    雖然形勢嚴峻,但近年國家不斷加大生態環境和生物的保護力度,廣東省通過建立保護區、制訂並實施保護計劃、開展調查監測等,持續推進中華白海豚保護。1999年設立自然保護區及管理機構以來,管護能力不斷加強,提高了社會公眾對中華白海豚保護的意識,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還多次獲得原農業部、原國家海洋局、全國水野分會頒發的榮譽稱號。
  • 百餘頭中華白海豚集體「出遊」啦
    「五一」期間,中華白海豚結伴在硇洲島附近海域嬉戲。鄭銳強 攝「五一」假期,因為休漁,硇洲島等海域一大群可愛的中華白海豚也出來「放風」度假啦!5月3-6日,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科考隊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活動,欣喜發現一百多頭中華白海豚在這些海域成群結隊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