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現身香港,專家猜測……

2021-01-13 惠州新聞

讓惠州人扼腕嘆息

擱淺死亡的小精靈中華白海豚,

日前被運往了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

(痛惜!惠州人失去時才知TA是她……)

24日下午,

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

對該中華白海豚進行

外部形態檢查和內臟器官病理解剖。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楊建業 攝


「我們做的不僅僅是解剖,還有體表傷口的判斷。打開內臟,看脂肪、肌肉、胸腹腔以及身體的其他器官,有沒有一些病變,通過解剖作出判斷。」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說道。


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技術科科長陳希表示,把中華白海豚的心、肝、脾、肺、腎等內臟取出,各個器官都取一些組織,取樣後做具體研究。通過解剖能進一步分析死因,但是否能找出確切死因仍是未知數。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楊建業 攝


目前,暫時猜測該中華白海豚是從珠江口誤入東江。有關漁業專家表示,根據記錄,該中華白海豚此前曾在香港附近海域出現。


「我這邊的數據最早在2015年,中華白海豚主要在大嶼山的西北到深圳蛇口港一帶海域活動。廣東屬海域伶仃洋一部分也記錄過兩次,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香港。」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文治介紹,回顧過去十年,所有進入珠江河道的白海豚都是個體,並且都是老年個體。目前,成年中華白海豚淡水擱淺還沒有救助成功的案例。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楊建業 攝


「中華白海豚是群居性動物,脫離群體單體逆江而來,身體出了問題的可能性較大。」林文治表示,他們在廣州曾經對中華白海豚做過深驅,就是把海豚驅趕回原本生活的海域,但第二天它又回到河道裡。「從行為上說,我們會比較傾向於判斷它是一種主觀意願,它並不是迷路或其他原因進入河道,很可能是身體機能衰退或者疾病因素,導致它在海洋上比較難以適應海洋生活環境,要去一個相對比較平緩的河道。」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相關行業專家將進一步對該白海豚誤入東江及死亡原因進行分析,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將把該白海豚製作成標本,供科普展示,呼籲更多市民關愛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最近微信又更改了推送規則,有小夥伴說找不到「惠州新聞」了。不想錯過惠州新聞的文章,除了多點點「在看」,也可以跟著下圖設置星標,這樣我們就能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上方啦~


採寫: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陳春惠 通訊員李慶勇

編輯:方嘉琳

審核:廖桂旭

惠州新聞綜合整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惠州新聞(huizhouxinwen)


相關焦點

  • 視頻丨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此前,這頭海豚在惠州東江博羅段發現,隨後發生擱淺,並不幸死亡。  當天,南方+記者來到現場進行了採訪拍攝。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腎臟器官腫大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24日,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解剖,提取相關組織後進行下一步研究,專家透露該海豚曾在香港周邊海域活動。24日下午,記者在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臨時搭建的戶外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體表有少量傷痕和烏青。專家們對海豚的體長、魚翼、魚尾以及傷痕、體重等進行記錄測量登記。初步數據顯示,這頭中華白海豚體長約2.6米,體重185公斤,為正常成年海豚個體。
  • 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有新消息!解剖發現……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此前,這頭海豚在惠州東江博羅段發現,隨後發生擱淺,並不幸死亡。24日下午,在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臨時搭建的戶外解剖棚內,中華白海豚體表有少量傷痕和烏青。
  • 擱淺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開始解剖了,曾在香港海域活動
    11月16日下午,一釣魚愛好者在東江潼湖段看到該海豚疑似靠岸擱淺。該釣魚愛好者和朋友一起將它扶正並推回東江,希望能順利脫險,但最終未能如願。該中華白海豚不幸擱淺死亡,被運往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
  • 擱淺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開始解剖了 它有點「老」了 專家推測並非...
    11月16日下午,一釣魚愛好者在東江潼湖段看到該海豚疑似靠岸擱淺。該釣魚愛好者和朋友一起將它扶正並推回東江,希望能順利脫險,但最終未能如願。該中華白海豚不幸擱淺死亡,被運往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
  • 惠州擱淺中華白海豚致死原因有初步結論了!
    2020年11月12日,一條長約2.59米,重185公斤的中華白海豚在東江博羅段被釣魚愛好者發現,11月16日在東江漳湖段擱淺死亡,當晚,中華白海豚被運往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11月24日,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邀請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海工程科學研究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家組成團隊在我中心對擱淺中華白海豚進行屍檢。專家團隊通過對中華白海豚的體表檢查、基本信息測量以及主要臟器的形態觀察、測量和病變檢查,發現擱淺的中華白海豚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左側腎上腺腫瘤。
  • 誤入東江惠州段中華白海豚死亡
    記者昨晚獲悉,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昨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
  •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11月16日晚,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 16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
  • 惠州一釣友在東江拍到中華白海豚,再見時已擱淺死亡
    中華白海豚遊到惠州東江了!但這是件好事嗎?這不是中華白海豚嗎!白海豚出現在東江內河,情況有些不妙,估計是迷失方向了吧……釣友鄧先生見狀,立馬打電話報了警。到了11月16日,又有釣友前往出現白海豚的江段尋找它的蹤跡,最終在潼湖段發現它的身影。從釣友現場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條長達2米多的白海豚,一直沿著岸邊不停徘徊、遊動,好像是在向人類求助,為了防止它意外擱淺,幾名釣友下水將其往水裡面推,不過它遊了一段後,又重新擱淺到岸邊。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還是永遠離開了我們!
    ,肚皮翻了起來後,還曾將它扶正並推回東江。 記者 鍾思敏: 「我現在已經來到了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的低溫冷藏室,昨天晚上在惠州潼湖發現的已經是死亡狀態的中華白海豚,已於昨晚11點運送到這裡,工作人員介紹,這一條白海豚身長2.5米,體高70釐米,約400斤,已經是一條成年的中華白海豚。」
  • 一日內兩隻中華白海豚在香港海灘擱淺死亡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昨天一日內先後發生兩起中華白海豚擱淺事件。報導稱,10日上午,有市民在屯門黃金海岸泳灘,發現一具白海豚屍體。相隔7小時後,大嶼山大澳石灘再次發現另一隻白海豚擱淺。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誤入惠州東江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確認死亡!自11月12日以來,惠州博羅東江水域疑似出現白海豚的消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了解到,根據市民拍到的視頻片段,可以推斷這隻出現在惠州東江水域的水上生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據了解,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鹹水中。這頭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在惠州水域出現後,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連日來加強了巡查,可惜沒能追蹤到它的蹤跡。
  • 中華白海豚現身佛山東平河?真的!
    經媒體記者向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確認,這大魚的確是中華白海豚!另外他們也提示,如果中華白海豚沒有擱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打擾它,讓它自己遊回大海。禪城區漁政大隊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目前水位較高,執法船無法下水對中華白海豚進行保護。他們會密切留意中華白海豚在東平河的情況。
  • 大亞灣發現中華白海豚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昨日下午4點多,兩張圖片的出現讓較場尾民宿老闆的微信群炸開了鍋,「大亞灣靠近核電基地海域有中華白海豚出沒。」眾所周知,珠江口附近的深圳西部海域才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為什麼白海豚會「東進」大亞灣呢?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山大學鯨豚研究團隊專家林文治博士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古錫純。
  • 有人在東江拍到了中華白海豚!
    疑似中華白海豚,或從珠江誤入「根據外形和膚色初步判斷,疑似一頭成年的中華白海豚。」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視頻做出初步判斷,並推測這隻中華白海豚可能是從珠江誤入東江的。目前,中華白海豚僅在廈門九龍江口水域、廣東珠江口水域、香港大嶼山以北水域和圍繞龍鼓洲及沙洲的水域中保持較大的種群。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廣東珠江口保護區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保護區管理局已累計識別2381頭中華白海豚。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是怎麼回事 專家:因生病自然死亡
    天氣網訊,近期,一則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的新聞引起網友們關注,據了解,該中華白海豚體長2.5米、體高0.7米,為成年雌性,體表無明顯傷口,估計有400斤左右。根據專家初步判定身體可能出了問題,因生病自然死亡。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網友熱議:孤寂到老,獨自死亡,大概...
    虎撲11月18日訊 近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擱淺不幸死亡 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11月16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擱淺的中華白海豚身長約兩米四,重約150公斤。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時間:2020-11-18 14:49   來源:惠州電視臺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 11月12日下午,有人在東江博羅段發現了一條海豚,報給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後,專業人員根據視頻判斷
  • 中華白海豚 擱淺死亡
    【新華社廣州2月11日電】一頭誤入內河的白海豚,經過十天的救護,依然未能回到大海,於2月10日20時15分左右在廣東省江門開平市赤坎鎮附近的淺灘上擱淺死亡。中華白海豚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南沙發現一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
    6月15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接到爆料,在南沙區欖核北鬥渡口附近河域發現了一「大魚」擱淺死亡,懷疑是中華白海豚。今日記者聯繫相關部門證實,該「大魚」就是中華白海豚,如今按照疫情期間要求送到無害化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