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開始解剖了 它有點「老」了 專家推測並非...

2020-12-02 網易新聞

11月16日下午,一釣魚愛好者在東江潼湖段看到該海豚疑似靠岸擱淺。該釣魚愛好者和朋友一起將它扶正並推回東江,希望能順利脫險,但最終未能如願。該中華白海豚不幸擱淺死亡,被運往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

新聞回顧可戳下面連結: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

新聞視頻

記者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戶外臨時搭建的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遺體靜置在鋪有塑料布的桌面上,周身乳白,體表光滑,但略有少量傷痕和烏青,身著白色防護服的專家已經到位。

中華白海豚遺體

在解剖開始前,專家先對海豚的外貌情況進行了檢查,包括測量和記錄海豚體長、魚翼、魚尾以及傷痕等數據信息;隨後,工作人員合力將海豚搬上秤測量了體重。

01

體重185公斤,是正常成年海豚

初步數據顯示,這頭中華白海豚體長約2.6米,體重185公斤,為正常成年海豚個體。專家表示,一般這些進入河道的動物,要麼身體有一些疾病或者回聲定位跟著魚群追逐到河道,這種案例都有的。但是具體到是什麼病致死,這種要做後期做很詳細的研究。

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局技術科專家 陳希:

「今天我們會對它解剖,然後把內臟取出來,然後取樣後面做研究,心肝脾胃腎各個器官都取組織,隨便把皮剝出來,準備後期做標本。"

02

曾在香港周邊海域出沒

解剖當天,雖然還暫時無法明確海豚的死亡直接原因,但專家也發現了海豚生前的一些重要線索。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文治表示,這頭海豚曾在香港周邊海域出沒,由於背鰭是不同海豚個體識別的重要參考部位,相當於「人臉識別」,在這方面,研究機構已建立了一套詳細的資料庫,通過將這頭海豚的背鰭相片與資料庫比對可以判斷,它曾在香港大嶼山西側海域活動。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文治:

「我這邊的數據是掌握到2015年,它主要是在大嶼山的西北到深圳蛇口港那一帶活動,我們在廣東省海域也記錄過它,但是比較少,只有兩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香港海域。」

03

專家猜測:遊入東江流域是中華白海豚主觀意願

海豚,如此聰明的動物,為何會來到幾百海裡以外的惠州東江淡水流域?林文治分析,綜合過去十年間中華白海豚在珠江口附近擱淺案例,可以發現這些「誤入」淡水的海豚具有行為共性,首先是幾乎沒有成對或成群出現,多數為個體現象,另外,這些海豚大部分為年長個體,沒有發現年輕個體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文治:

「過去十年,珠江口進入的河道的白海豚會發現有共性。第一個就是進入河道都是個體,沒有試過兩個個體進入;第二就是進入都是老年個體,沒有年輕個體。然後在廣州曾經做了驅趕它們回生活海域,但是第二天它又回來河道,從行為上說,我們會傾向認為它們是主觀意願,它們不是迷路進來的。

04

白海豚將被製作成標本

接下來,相關行業專家將進一步對該白海豚誤入東江及死亡原因進行分析,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將把該白海豚製作成標本,供科普展示,呼籲更多市民關愛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擱淺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開始解剖了,曾在香港海域活動
    11月16日下午,一釣魚愛好者在東江潼湖段看到該海豚疑似靠岸擱淺。該釣魚愛好者和朋友一起將它扶正並推回東江,希望能順利脫險,但最終未能如願。該中華白海豚不幸擱淺死亡,被運往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
  • 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有新消息!解剖發現……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此前,這頭海豚在惠州東江博羅段發現,隨後發生擱淺,並不幸死亡。24日下午,在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臨時搭建的戶外解剖棚內,中華白海豚體表有少量傷痕和烏青。
  • 視頻丨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此前,這頭海豚在惠州東江博羅段發現,隨後發生擱淺,並不幸死亡。  當天,南方+記者來到現場進行了採訪拍攝。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腎臟器官腫大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24日,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解剖,提取相關組織後進行下一步研究,專家透露該海豚曾在香港周邊海域活動。24日下午,記者在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臨時搭建的戶外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體表有少量傷痕和烏青。專家們對海豚的體長、魚翼、魚尾以及傷痕、體重等進行記錄測量登記。初步數據顯示,這頭中華白海豚體長約2.6米,體重185公斤,為正常成年海豚個體。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現身香港,專家猜測……
    讓惠州人扼腕嘆息擱淺死亡的小精靈中華白海豚,日前被運往了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痛惜!惠州人失去時才知TA是她……)24日下午,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對該中華白海豚進行外部形態檢查和內臟器官病理解剖。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還是永遠離開了我們!
    遺憾的是,不管是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惠州支隊,還是博羅縣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最近幾日雖然加強了東江水上巡查,但沒有發現海豚身影。不過昨天下午,有市民再次發現它的蹤跡,可惜傳來的是白海豚已經死亡的消息。一起來關注事件進展。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是怎麼回事 專家:因生病自然死亡
    天氣網訊,近期,一則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的新聞引起網友們關注,據了解,該中華白海豚體長2.5米、體高0.7米,為成年雌性,體表無明顯傷口,估計有400斤左右。根據專家初步判定身體可能出了問題,因生病自然死亡。
  • 誤入東江惠州段中華白海豚死亡
    記者昨晚獲悉,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昨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
  • 惠州一釣友在東江拍到中華白海豚,再見時已擱淺死亡
    中華白海豚遊到惠州東江了!但這是件好事嗎?這不是中華白海豚嗎!白海豚出現在東江內河,情況有些不妙,估計是迷失方向了吧……釣友鄧先生見狀,立馬打電話報了警。到了11月16日,又有釣友前往出現白海豚的江段尋找它的蹤跡,最終在潼湖段發現它的身影。從釣友現場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條長達2米多的白海豚,一直沿著岸邊不停徘徊、遊動,好像是在向人類求助,為了防止它意外擱淺,幾名釣友下水將其往水裡面推,不過它遊了一段後,又重新擱淺到岸邊。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誤入惠州東江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確認死亡!自11月12日以來,惠州博羅東江水域疑似出現白海豚的消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了解到,根據市民拍到的視頻片段,可以推斷這隻出現在惠州東江水域的水上生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據了解,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鹹水中。這頭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在惠州水域出現後,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連日來加強了巡查,可惜沒能追蹤到它的蹤跡。
  • 惠州擱淺中華白海豚致死原因有初步結論了!
    2020年11月12日,一條長約2.59米,重185公斤的中華白海豚在東江博羅段被釣魚愛好者發現,11月16日在東江漳湖段擱淺死亡,當晚,中華白海豚被運往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11月24日,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邀請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海工程科學研究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家組成團隊在我中心對擱淺中華白海豚進行屍檢。專家團隊通過對中華白海豚的體表檢查、基本信息測量以及主要臟器的形態觀察、測量和病變檢查,發現擱淺的中華白海豚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左側腎上腺腫瘤。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時間:2020-11-18 14:49   來源:惠州電視臺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 11月12日下午,有人在東江博羅段發現了一條海豚,報給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後,專業人員根據視頻判斷
  •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11月16日晚,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 16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
  • 有人在東江拍到了中華白海豚!
    疑似中華白海豚,或從珠江誤入「根據外形和膚色初步判斷,疑似一頭成年的中華白海豚。」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視頻做出初步判斷,並推測這隻中華白海豚可能是從珠江誤入東江的。(據網上資料整理)「我下午3點多就隱隱約約看到了,剛開始以為不是,4點多看到海豚一直擺尾巴,我就趕緊拿出手機錄了一段視頻。」             目擊者鄧先生已連續多年在東江博羅段釣魚,12日下午,在東江博羅羅陽段釣魚的鄧先生夫妻確定看到是海豚後立即報警處理。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網友熱議:孤寂到老,獨自死亡,大概...
    虎撲11月18日訊 近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擱淺不幸死亡 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11月16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擱淺的中華白海豚身長約兩米四,重約150公斤。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釣魚愛好者稱:看見海豚吐血!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釣魚愛好者稱:看見海豚吐血!】一條體長達2.5米、重約400斤的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後不幸死亡。根據市民拍攝的視頻及現場該水生生物的活動情況,惠州市博羅縣漁政部門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條成年的中華白海豚,估計是因受傷或者生病,誤入淡水區域(詳見南方都市報APP11月15日《疑似中華白海豚頻現博羅東江?漁政部門:或因傷病而迷路》報導)。16日16時許,釣魚愛好者嵇家興在東江潼湖段,看到了該海豚疑似靠岸擱淺,肚皮翻起來了。「我和朋友一起將它翻起並推回東江,希望能順利脫險。
  • 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不幸死亡,網友:太可惜了!
    甚至有些已經宣告滅絕,這些水中精靈一、二級保護動物,不加強保護只會越來越少,最近一隻白海豚就發生了不幸!一、中華白海豚在東江廣東惠州段不幸死亡。近日,東江廣東惠州段的兩邊,幾位釣友在岸邊垂釣時,突然看一個白色動物在水面翻騰。
  • 中華白海豚 擱淺死亡
    【新華社廣州2月11日電】一頭誤入內河的白海豚,經過十天的救護,依然未能回到大海,於2月10日20時15分左右在廣東省江門開平市赤坎鎮附近的淺灘上擱淺死亡。中華白海豚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中華白海豚「大白」迷路珠江
    對它充滿喜愛和好奇的市民為它取了「大白」這個名字,一如迪士尼動畫《超能陸戰隊》中的健康機器人帶給人類的溫暖。  「在距離白海豚棲息地數十公裡外的廣州內河水域發現這一物種,是1991年來的第一次。」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技術研究科科長陳希說。  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是中國現存數量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群體棲息地,目前探測到約有1800餘頭,而那裡才是「大白」的家。
  • 問吧精選|專家:水域汙染加劇中華白海豚的意外死亡頻率
    我簡單介紹一下江門保護區的中華白海豚種群現狀吧!江門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成立於2003年,2005-2007年做了本地調查,根據科考結果顯示,有200-280頭中華白海豚在保護區海域生活。到了2012年,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種群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500頭的中華白海豚在保護區海域生活。簡單從數字上看是明顯增多了,但也跟不同的調查方法、調查頻率有關,也有周邊群體交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