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
7月15日,國內首個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正式啟用,中華白海豚救護管理、科研合作、科普宣教邁上新臺階。
據悉,為了提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整合保護區管理單位以及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的數據成果,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相關單位聯合攻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中華白海豚種群資源資料庫和大數據展示平臺建設。
65寸鯨豚大數據觸摸顯示屏 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種群資源資料庫平臺項目於2018年10月完成公開招投標工作,2019年8月經專家評審通過。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試運行,目前狀況良好,管理和錄入工作一切正常,於2020年7月15日正式啟用。資料庫主要包括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個體識別資料庫、歷年擱淺鯨豚資料庫、鯨豚樣品資料庫、鯨豚標本資料庫等。
作為廣東珠江口保護區工作的創新點之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基於「網際網路+」技術,實現對資料庫信息的在線採集、傳輸、管理,可持續對中華白海豚種群的分布格局、種群變化趨勢、保護現狀及存在問題等進行專業評估和可視化管理決策。功能模塊包括前端數據展示、後臺監控管理、信息錄入、報表統計、報文分析、系統設置等,預留後期開發模塊和接口,實現白海豚信息可視化管理,並實現中華白海豚相關數據的智能化分析和錄入。
資料庫平臺頁面 受訪者供圖
目前,平臺已實現功能包括白海豚擱淺信息一鍵舉報、白海豚信息可視化管理、歷年白海豚數據成果整合,以及白海豚相關數據智能化分析。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黃鐵安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何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