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成為中國第四個新興核電大省

2020-12-05 騰訊網

記者 | 江帆

編輯 |

1

「未來,山東將成為中國繼浙江、廣東、福建之後的新興核電大省及核能強省,煙臺將成為華北地區核電產業發展的中心城市。」10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在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表示。

近年來,山東省圍繞新舊動能轉換任務,確定了煤電、可再生能源與核電、外電入魯三個「三分之一」的電力結構調整目標,將核電作為提升能源發展質量的主攻方向。

按照國家和山東省戰略部署,未來5-10年,以煙臺為中心的山東半島地區將建成多個核電項目,涉及三代核電技術AP1000、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國和一號,以及高溫氣冷堆等四種技術,形成核電項目集約化、規模化建設的局面。

「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能源大省,山東有安全高效開發利用核能的現實需要,也具備培育壯大核電裝備製造業的基礎條件。」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鄧召軍在上述會議上表示。

煙臺市發改委主任劉福生指出,煙臺市裝備製造、通訊電子、現代物流等產業發達,具有核能產業發展所需的廠址資源、技術資源、裝備支援和人才資源等優勢。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煙臺建立了海陽核電裝備製造工業園區、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兩個省級核電園區,擁有山東核電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煙臺市臺海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恆輝節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煙臺頓漢布希工業有限公司、煙臺金潤核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久鐘錶等核電裝備製造及配套企業。

2018年,山東省煙臺市確定了「培育千億級核電裝備產業,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的部署,建設及規劃的項目包括海陽核電站、石島灣核電站、中廣核山東華龍一號核電項目和中核海上浮動堆建造項目等。

其中,已建成投產的海陽核電站位於煙臺,是目前山東省內單體投資最大的能源項目,規劃建設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期工程兩臺機組採用三代核電AP1000技術,已分別於2018年10月22日、2019年1月9日建成投運。

海陽核電兩臺機組的投運,實現了山東在運核電機組「零」的突破,截至9月底,已累計發電328億度,年累計上網電量305.7億度。

位於山東榮成的石島灣高溫氣冷堆項目,計劃今年實現首堆冷試和熱試,2021年實現反應堆首次裝料、臨界和機組併網發電。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上述會議上表示,近年來,伴隨中國核電自主化發展,核電成套裝備製造能力不斷提升,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技術研發設計和裝備製造能力。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在會上稱,中國已躋身世界核電大國行列,成功實現了由「二代」向「三代」的技術跨越,形成了涵蓋鈾資源開發、核燃料供應、工程設計與研發、工程管理、設備製造、建設安裝、運行維護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等完整先進的核電產業鏈和保障能力。

截至9月底,中國在運核電機組48臺,總裝機容量4988萬千瓦,裝機容量居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14臺,總裝機容量1553萬千瓦,在建規模全球第一。

其中,在運核電項目多位於浙江、廣東、福建。浙江建已有秦山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等;廣東建有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臺山核電站、防城港核電站等;福建建有寧德核電站、福清核電站等。

相關焦點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能源局副局長鄧召軍介紹,近年來,我省圍繞新舊動能轉換任務,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提出「四增兩減一提升」新思路,明確了煤電、可再生能源與核電、外電入魯三個「三分之一」的電力結構調整目標,將核電作為提升能源發展質量的主攻方向。「作為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能源大省,山東既有安全高效開發利用核能的現實需要,也具備培育壯大核電裝備製造業的基礎條件。」
  • 山東要建三座核電站 核電工業大蛋糕濟南能否分杯羹?
    記者郭堯 攝  「華龍一號」最近很火,因為它讓核電成為繼高鐵之後,中國「走出去」的又一張國家名片;在國內,採用「華龍一號」技術的福建福清5、6號與廣西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也正在建設。根據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30年,山東要形成三大核電基地,且煙臺海陽核電站年內有望發電;業內預測,核電裝備製造將形成一個萬億級市場。
  • 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現在世界上有核能、正在發展核能和需要發展核能的國家有70多個,其中處於"一帶一路"的就有40多個。預計到2030年,"一帶一路"相關地區的核電機組將會達到近100臺。全球目前有約70座在建核反應堆,預計到2030年,擁有在運核電廠的國家數量將從目前的30個增至35個,核能發電量將比當前水平翻一番。
  • 核電三巨頭聚力支持山東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
    目前,煙臺市核電裝備企業佔據山東省核電裝備產值80%市場份額,是全省核電裝備製造業支柱城市。海陽核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和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初具規模,海陽核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共有投資過億元項目21個,已落地項目投資近40億元。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利稅1.7億元。
  • 從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看煙臺「核力」
    10月15日,時值「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全國啟動,由煙臺市人民政府、山東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社共同主辦,煙臺市發改委、煙臺市新興產業發展推進中心承辦,以「安全新高度,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開幕,「2020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展覽會」同期啟幕。
  • 山東乘風破浪建設海洋強省 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其中,礦石、原油、木材等貨種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一位,外貿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一位,貨櫃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四位。」高立平說。   山東陸海雙向開放格局不斷拓展。累計布局中西部地區內陸港18個,開通海鐵聯運班列線路69條,基本形成國際多式聯運物流大通道,今年前10個月,完成海鐵聯運箱量175萬標箱,同比增長19%,位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 山東擬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山東將推進海陽、榮成石島灣兩個核電工程建設,同時適時啟動省內新核電廠址的開發,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10月30日,山東省能源局局長欒健在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2019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表示。
  • 抱團應對行業寒冬,日本核電三巨頭或將全面整合核電業務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立製作所社長東原敏昭在10月27日的記者會對此回應時稱,「不止於此,將迎來必須全盤考慮的時期」,這暗示著將來有可能整合核電業務本身。日媒稱,這是日本三大核電製造巨頭一把手首次針對此事表態,或將引起有關國內核電重組的議論。此舉的大背景在於日本國內核電站長期停運,業務環境趨於惡化。
  • 山東240裏海岸規劃3座核電站 環境影響引發爭議
    煙臺海陽、威海榮成、威海乳山的120公裡的海岸線上,山東將規劃建設3座核電站。  22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山東某電力諮詢機構了解到,上述三個核電項目都在積極推動過程中。而上述三座核電站距離青島、煙臺、威海三座城市的是中心距離均在100公裡半徑的範圍內,其中乳山核電站距離國家4A級風景區直線距離不足5公裡。
  • 華能帝國核電戰略存在的問題和改進
    2020年對華能集團是個豐收年,正式將中國第四張核電牌照攬入懷中,三大基地的十四五藍圖已經繪就。準備用上下兩篇,梳理華能集團這個電力帝國在發展核電過程中曾經遇到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調整和改進。相信在梳理當中,讀者能洞悉華能的先天基因,也有助於窺見未來的發展走向。為華能核電的發展鼓與呼。
  • 兩大工程為山東送來環保電 非能動設計確保核電安全
    兩大工程為山東送來環保電  ◆「榆橫-濰坊」特高壓工程年輸電70億千瓦時 ◆海陽核電1期工程可滿足全省近1/3家庭年用電量根據有關預測,2017年全省最大電力供應缺口將達370萬千瓦左右,2020年全省全社會用電負荷將達到1.1億千瓦左右,相應地電力供應缺口將達到2000萬千瓦左右。在用電需求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大規模接受區外電力已是必然。  「濰坊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今年6月底建成後,可每年向濰坊輸送電量達70億千瓦時。」
  • 逐條批駁《核電將毀滅中國》:為何中國一定要發展核電
    至於作者說的美國解決不了核電站退役問題,事實上,美國不乏將原廠址恢復到完全沒有放射性汙染的公共綠地的例子。位於英國Cheshire的核電站就被恢復到綠地狀態,上面還有居民居住。而且,以投資建設核電項目來調整能源結構的不光是中國,從國際核電市場需求看,共有72個國家已經或正在計劃發展核電。其中,也包括美國。美國正在建造4臺AP1000機組。
  • 核電三巨頭力挺煙臺打造核能產業新城
    □記者 杜文景 報導  本報北京3月29日電 今天,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研討會在京召開。研討會上,「中國核能產業新城」戰略獲得了國內核電三巨頭力挺。中廣核、中核、國家電投三大核電集團共同籤署「支持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合作框架協議」。
  • 聚賢納言 探索核能產業發展「山東路徑」
    國家壓水堆重大專項總設計師、國家電投核能總工程師鄭明光:發揮體量和區位優勢,打造「核能強省」隨著能源供應需求的持續增加,碳排放逐年攀升,全球將共同面對節能減排的重大責任和挑戰。山東海陽建成發電的AP1000機組,是世界首批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目前在榮成建設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和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更加先進、更加環保、更加經濟的三代非能動機型,具有強有力的市場競爭能力,將成為我國走出去發展的主力機型之一。
  • 山東:未來10到15年核電裝機規模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根據規劃,未來10年到15年,山東省將積極推進先進三代及以上核電技術應用,重點推進沿海核電項目建設,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截至目前,山東省內在運在建核電裝機為570萬千瓦,包括已投運的海陽核電一期兩臺機組、處於全面調試階段的榮成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和在建過程中的國和一號示範工程,與3000萬千瓦的遠期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截至**,核電廠址是一種稀缺資源。尤其是沿海核電選址,經過多年的開發及截至**階段沿海核電項目的開工建設,其稀缺性愈發明顯。因此,各大核電公司將核電選址的目光轉向內陸。然而,自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後,很多人都對核電站的安全性投以懷疑的目光。
  • 美媒稱美國將在核電上輸給中俄:中國將成核貿易"亞馬遜"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 美媒稱,根據全球關係計劃的一項最新研究,由於美國任由其核電產業停滯不前,美國在核電方面的全球影響力正在讓渡給俄羅斯和中國。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3日報導,這項研究認為,核電是一個國家地緣政治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和經營一座核電站所涉及的技術交流和長期時間表確立了國家間的外交關係,而隨著美國核工業的繼續衰退,那些關係也面臨威脅。全球安全合作組織主席肯尼思·盧翁戈在記者會上說:「中國準備成為核貿易的『亞馬遜』。
  • 【機會挖掘】山東編制核能中長期發展規劃 未來核電裝機規模將達...
    未來核電裝機規模將達3000萬千瓦以上(附股) 2020-11-24 11:29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其中,礦石、原油、木材等貨種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一位,外貿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一位,貨櫃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省份第四位。」高立平說。山東陸海雙向開放格局不斷拓展。累計布局中西部地區內陸港18個,開通海鐵聯運班列線路69條,基本形成國際多式聯運物流大通道,今年前10個月,完成海鐵聯運箱量175萬標箱,同比增長19%,位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 探索具有山東特色的核能產業發展路徑
    國家壓水堆重大專項總設計師、國家電投核能總工程師 鄭明光發揮體量和區位優勢,打造「核能強省」隨著能源供應需求的持續增加,碳排放量逐年攀升,全球將共同面對節能減排的重大責任和挑戰。山東海陽建成發電的AP1000機組,是世界首批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目前在榮成建設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和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更加先進、更加環保、更加經濟的三代非能動機型,具有強有力的市場競爭能力,將成為我國走出去發展的主力機型之一。建議:一是大力發展核電,積極引進三代、四代先進核電機組,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