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三巨頭聚力支持山東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

2020-11-26 電纜網

【電纜網訊】3月29日,首次亮相國際核工業舞臺的山東省煙臺市在京召開「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研討會」。近十年來,立足良好的工業基礎和製造業優勢,依託項目建設,煙臺市初步建立了集研發、製造、推廣應用於一體的核電產業體系。

目前,煙臺市核電裝備企業佔據山東省核電裝備產值80%市場份額,是全省核電裝備製造業支柱城市。海陽核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和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初具規模,海陽核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共有投資過億元項目21個,已落地項目投資近40億元。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利稅1.7億元。煙臺市臺海集團的核電主管道、頓漢布希公司的核島製冷設備等產品,已佔國內同類產品70%的市場份額。目前煙臺市核能產業從業人員達2萬人,其中科研人員達900多人。

1月12日,國務院批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把安全高效發展核電作為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強化大氣汙染防治、推進能源產業新舊能轉換的重要舉措。煙臺市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個核心城市之一,做出了「培育千億級核電裝備產業,打造中國核技術自主創新集成基地」的部署。

2006年,憑藉在核電廠址資源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區位優勢,煙臺市政府先後與中國廣核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份協議無一例外將整合三大核電集團的市場、技術、人才優勢作為重要內容。核電三巨頭聚力支持一個地級市發展核電產業,這在國內尚屬首例。正是由於得到三大核電集團的支持,2016年11月,國內核電領域首家新型科研機構煙臺核電研發中心正式成立。

煙臺市核電辦副主任張潔非表示,煙臺市支持煙臺核電研發中心打破現有科研體制機制束縛,將加速核能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把核電研發中心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服務國家核電發展戰略的技術創新平臺,為我國核電安全高效發展提供支撐。

相關焦點

  • 核電三巨頭力挺煙臺打造核能產業新城
    □記者 杜文景 報導  本報北京3月29日電 今天,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研討會在京召開。研討會上,「中國核能產業新城」戰略獲得了國內核電三巨頭力挺。中廣核、中核、國家電投三大核電集團共同籤署「支持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合作框架協議」。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核電,已然成為山東綠色轉型的選擇,而這個發力點正在煙臺。市發改委主任劉福生介紹,市裝備製造、通訊電子、現代物流等產業發達,具有實現核能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所須的廠址資源、技術資源、裝備支援和人才資源等優勢。「在高起點、差異化發展核電產業、探索核能綜合利用的同時,我市及周邊地區有序匯集了採用先進成熟技術的優質核能項目。」
  • 山東擬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山東將推進海陽、榮成石島灣兩個核電工程建設,同時適時啟動省內新核電廠址的開發,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10月30日,山東省能源局局長欒健在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2019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表示。
  • 山東將成為中國第四個新興核電大省
    記者 | 江帆 編輯 | 1 「未來,山東將成為中國繼浙江、廣東、福建之後的新興核電大省及核能強省,煙臺將成為華北地區核電產業發展的中心城市。」
  • 聚賢納言 探索核能產業發展「山東路徑」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程敬海、張建佩、記者尹明波報導 11月19日,在濟南舉辦的「泰山科技論壇暨2020年度山東省核學會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業內知名核能專家、全省涉核高校及核能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代表同聚泉城,把脈會診、建言獻策,支招破解發展難題,為山東核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思路、提供了借鑑。
  • 從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看煙臺「核力」
    10月15日,時值「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全國啟動,由煙臺市人民政府、山東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社共同主辦,煙臺市發改委、煙臺市新興產業發展推進中心承辦,以「安全新高度,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開幕,「2020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展覽會」同期啟幕。
  • 探索具有山東特色的核能產業發展路徑
    二是利用山東省獨有的地域優勢,大小並舉、海陸並進,積極推動核電核能綜合利用,實現核能多用途發展。三是依託工程建設和核電廠運行,充分整合省內資源,建立形成支撐核電核能模塊化發展的產業鏈體系。四是藉助已初步形成的煙臺、威海核電科普平臺,做好核電科普和公眾溝通。通過項目建設和科普教育,吸收、儲備、培養人才隊伍,推動山東核電產業可持續發展。
  • 山東要建三座核電站 核電工業大蛋糕濟南能否分杯羹?
    記者郭堯 攝  「華龍一號」最近很火,因為它讓核電成為繼高鐵之後,中國「走出去」的又一張國家名片;在國內,採用「華龍一號」技術的福建福清5、6號與廣西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也正在建設。根據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30年,山東要形成三大核電基地,且煙臺海陽核電站年內有望發電;業內預測,核電裝備製造將形成一個萬億級市場。
  • 山東: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政企民」協作共贏
    中國發展網訊 2019年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一期工程建成後,山東著力打造由政府牽頭、核電廠與熱力公司協作推進、居民盡享核能供熱的新模式。2019年-2020年首個供暖季為周邊73個小區持續供熱136天,居民普遍反映核能供熱清潔低碳、安全可靠、幸福感獲得感強。圖為海陽城區。
  • 核能綜合利用為山東海陽人民提升幸福感
    2019年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一期工程建成後,山東著力打造由政府牽頭、核電廠與熱力公司協作推進、居民盡享核能供熱的新模式。2019年-2020年首個供暖季為周邊73個小區持續供熱136天,居民普遍反映核能供熱清潔低碳、安全可靠、幸福感獲得感強。
  • ...和深度,提高核電廠「畝產效益」 全力打造國內核能開發利用新高地
    1958年,中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建成投用,標誌著我國跨進了原子能時代。此後,我國建立了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才擁有的完整的核能利用上下遊產業鏈,實現了核能的大規模和平利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我省歷來重視核電發展,紮實推進海陽、榮成兩個核電項目建設,積極當好我國核能開發利用的傳承者和發揚者,全力打造全國核能開發利用新高地。
  • 山東大力推動核能產業發展 全力培育產業集群
    【電纜網訊】從山東省能源局獲悉,未來10年到15年,山東省將積極推進先進三代及以上核電技術應用,重點推進沿海核電項目建設,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 我省拓寬核能利用廣度和深度,提高核電廠「畝產效益」 全力打造...
    1958年,中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建成投用,標誌著我國跨進了原子能時代。此後,我國建立了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才擁有的完整的核能利用上下遊產業鏈,實現了核能的大規模和平利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我省歷來重視核電發展,紮實推進海陽、榮成兩個核電項目建設,積極當好我國核能開發利用的傳承者和發揚者,全力打造全國核能開發利用新高地。
  • 【機會挖掘】山東編制核能中長期發展規劃 未來核電裝機規模將達...
    【機會挖掘】山東編制核能中長期發展規劃
  • 海陽市民用上核能供熱 是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
    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膠東半島核能清潔能源基地,在國家電投與山東省能源局籤署的膠東半島核能清潔供熱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下,2019年5月,海陽市政府與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籤署了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海陽核電廠核能清潔供熱項目協議。    「核能供暖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頭牽著百姓溫暖過冬,一頭連著藍天白雲。
  • 勇當「核能綜合利用」排頭兵
    該項目是國核示範進一步落實集團公司「2035一流戰略」和核能綜合利用戰略的重要體現,也將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國核示範成立於2009年12月,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二級單位,全面負責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國和一號示範工程的建設管理和運營。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煙臺,煙臺製造助力膠東半島經濟發展
    山東經濟以省會城市濟南和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為龍頭,你知道嗎?煙臺這個山東省排名第三位的濱海城市也是中國製造業的高地。煙臺誕生了一大批的中國製造業冠軍企業,你知道煙臺的中國製造冠軍有多強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 山東打造核能綜合利用+綜合智慧能源示範工程
    山東打造核能綜合利用+綜合智慧能源示範工程 發布時間: 2020-06-12 11:04:26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   近日,山東電力工程諮詢院有限公司中標國家電投海陽核電專家村綜合智慧能源工程
  • 核電三巨頭窩裡鬥難形成合力 消息稱或設總公司
    資料顯示,南車、北車都因2000年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脫鉤鐵道部而拆分成立。如果說南北車還是自家兄弟、先分後合,那麼核電業的三巨頭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技」)則是各出名門、各具優勢。
  • 《全球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即將問世:全球核電產業發展面臨...
    未來全球核電是走向衰落還是繼續復興與增長,世界上反核派和挺核派各執一詞,分別引用對己最為有利的數據資料自圓其說,孰是孰非難以客觀分辨和評價。由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主編的《國際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提供了一份客觀、獨立、基於第三方視角的核能產業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