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古今研究:木賊

2020-12-04 神農追隨者

一、典籍摘要: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味甘、微苦,性平,無毒,入肺經。主目疾,退翳膜,消積塊,益肝臟。去節,水潤焙用。」

木賊之名,以其能伐木也。肝為木,故宜入焉,夫目得血而能視,借之以伐肝邪,則血生而目疾愈矣。

《玉楸藥解》黃元御:「味苦,微溫,入足厥陰肝經。明目退翳,清風止崩。

木賊草磨翳清障,除漏止崩。解肌發汗,與麻黃同性。」

《嘉祐本草》: 「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積塊,益肝膽,明目,療腸風,止痢及婦人月水不斷,崩中赤白。」

《本草綱目》:「木賊,與麻黃同形同性,故亦能發汗解肌,升散火鬱風溼,治眼目諸血疾也。」「解肌,止淚止血,祛風溼、疝痛,大腸脫肛。」

《本經逢原》:「木賊專主眼目風熱,暴翳,止淚,取其發散肝膽風邪。久翳及血虛者非宜,多服令人目腫。」

《本草求真》:「形質有類麻黃,升散亦頗相似,但此氣不辛熱,且入足少陽膽、足厥陰肝,能於二經血分驅散風熱,使血上通於目,故為去翳明目要劑。」

《本草正》:「發汗,解肌。治傷寒,瘧疾。去風溼,散火邪。

《馮氏錦囊秘錄》:「木賊草,入肝膽,退目翳暴生,消積塊,兼發汗疏邪。但目疾暴赤腫痛,由於怒氣、暑熱者非其所宜,久服損肝。」

「主治(痘疹合參) 專益肝膽,去翳明目,治痘後目疾,宜去節,以酒潤溼,火上烘用。」

按:谷精去星障,木賊去翳障,其功在菊花之上,蓋菊花和血藥止能調養眼目,而其除星去翳則不及也。

《藥性歌括四百味》:「木賊味甘,疏肝退翳。能止月經,更消積聚。」

《得配本草》:「甘、微苦,微溫。入足厥陰經血分。散肝木之風溼,升血中之鬱火,解肌發汗,去目翳,療腸風。」

《本草備要》: 「輕,發汗,退目翳。」

「溫,微甘、苦。中空輕揚,與麻黃同形性;亦能發汗解肌,升散火鬱風溼,入足厥陰,少陽血分。益肝膽。治目疾,退翳膜(翳乃肝邪鬱遏,不能上通於目),及疝痛脫肛,腸風痔 ,赤痢崩中諸血病。」

《本草衍義》「細剉,微微炒,搗為末,沸湯點二錢,食前服,治小腸膀胱氣,緩緩服必效。」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山柰素、山柰酚-3,7-雙葡萄糖苷、琥珀酸、延胡索酸、阿魏酸、犬問荊鹼、菸鹼等,尚含揮髮油等成分。《中國藥典》規定:含山柰素不得少於0.20%。

2、作用:本品有抗菌、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抗凝血、降低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鎮靜等。

3、藥理:具有持久性的降壓作用;有明顯增強戊巴比妥鈉的中樞抑制作用。可提高電擊驚厥的閾值,制止癲癇樣發作;能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對實驗性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縮短血凝及出血時間;在體外有廣泛的抑菌作用,並有抗病毒活性。抗瘧。木賊有擴張外周血管作用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作用;所含脂肪酸及酯有鎮痛作用;醇提物低濃度興奮迴腸,高濃度抑制。

4、臨床報導:木賊流浸膏日服2次,每次10毫升(每日量相當生藥100克),治療矽肺36例,其咳嗽、咳痰、氣喘、胸痛、心悸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或消失。但X線胸片、心電圖及肺功能無明顯變化。

相關焦點

  • 中藥百草園|木賊
    南京市高淳中醫院公眾號 特別推出 「中藥百草園」專題 帶大家認識生活中的中草藥 敬請關注 ▼▼▼
  • 「走近中藥」嗨,那個叫木賊的植物,你的「李鬼」都有誰?
    :為木賊科植物木賊的全草。草麻黃二,木賊與麻黃的飲片 就中藥飲片而言,木賊與麻黃也極易辨別。一是木賊粗,麻黃細;二是木賊中空,麻黃有紅黃色髓;三是木賊有細小疣狀突起(銼樣作用),麻黃只是粗糙。四,木賊的中藥鑑別 在中藥飲片的鑑別方面,我查閱了王滿恩老師的《中藥飲片驗收經驗》,他提到偽品可能有「水木賊」,我猜大約是「水問荊」吧。由於沒有偽品實物,以王滿恩老師書中內容以分享!
  • 木賊草的功效與作用
    木賊草,多被人稱為前千峰草、銼草和筆筒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大約在0.2到2米,莖中空有節,節間長大概2-6釐米,也因此被人們稱為是節骨草;作為一種中藥,木賊草常常被人簡稱為木賊,因為它是木賊科植物木賊的乾燥地上部分,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
  • 中醫中藥,木賊的功效及應用
    木賊為木賊科植物木賊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細紮成小捆,陰乾或曬乾,氣微,味甘淡,微澀,嚼之有沙粒感,以莖粗長,色綠,質厚,不脫節者為佳。
  • 民間獸醫本草-158-木賊草
    本連接內容摘自馮洪錢編著《民間獸醫本草》一書,該書採用文獻綜述式, 搜集和整理古今全國各地民間獸醫
  • 每天跟我學一味中藥——木賊
    木 賊 Mùzéi(《嘉祐本草》) 本品為木賊科植物木賊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 主要含黃酮類成分:山柰素(山柰酚),
  • 民間中草藥:木賊
    ,在臨床上它是治療人類氣管炎和肺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藥,下面是對木賊功效與作用以及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對木賊有興趣的人可重點看一下。木賊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利尿木賊是一種性質微寒的中藥材,它味道苦澀藥性,平和清熱利尿是它入藥後的主要功效,當時人們出現小便澀痛或小便不利以及身體浮腫等不良症狀時及時用木賊煮水喝就能讓症狀好轉
  • 古今合璧炮製中藥,這是自然銅的淬鍊過程
    古今合璧炮製中藥,這是自然銅的淬鍊過程 中藥界中的自然銅是一種黃鐵礦,原石具有毒性,需要經過煅淬方能去毒存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 木賊科植物——木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藥用植物圖鑑,ID:yaoyongzhiwutuji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木賊MuzeiEQUISETI HIEMALISHERBA【來源】本品為木賊科植物木賊Equisetum hyemale L.的乾燥地上部分。
  • 木賊 - 木賊- 本草專區 - 生物谷
    李時珍說:「木賊氣溫,味微甘苦,中空而輕,陽中之陰,升也,浮也。也麻黃同形同性,故亦能發汗解肌,升散火鬱風 主治:1、目昏多淚。用木賊(去節)、蒼朮(淘米水泡過)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  2、急喉痺塞。用木賊在牛糞火上燒存性,每服一錢,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3、血痢不止。用木賊五錢,水煎,溫服。
  • 認識身邊的植物 第14期 木賊
    木賊科屬
  • 上聯: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書生巧對下聯
    女兒在藥店門口貼了上聯,因為從小就在藥店幫忙,耳濡目染,對藥材也都有些了解,這副上聯就是以中藥材為題的,上聯是「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歸朝,不愧將軍國老」。這一上聯是在讚揚將軍雖已年邁,卻英姿還在,仍可騎馬作戰立功業,而且在此上聯中嵌入了白頭翁、大戟、海馬、木賊、草寇、百合、旋復、將軍和國老九種藥材。
  • 木賊——疏風散熱,退翳解肌
    木賊可以散風熱,退目翳。是眼科的常用藥,可以用於風熱目赤,迎風流淚,目生雲翳。中老年人容易眼花,取3~9克藥用木賊煎湯服用,能夠有效緩解,退除眼翳。現代人接觸電子產品多,研究表明我國人均屏幕使用時間達六個小時,長時間面對屏幕對眼睛有極大的傷害,這時候以木賊代茶,適當飲用,能有緩解眼睛疾病,還你一片美麗清晰的藍天。
  • 現代分析技術在中藥指紋圖譜研究中的應用(1)
    因此,為實現中藥質量標準現代化並與國際接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下發了中藥指紋圖譜研究要求,首先要求對中藥注射劑進行指紋圖譜研究,並正在抓緊進行指紋圖譜庫的建立工作,以逐步實現中藥材、中成藥質量標準現代化。    中藥指紋圖譜需要結合現代分析技術手段。
  • 木賊
    【圖片】【英文名】HERBA EQUISETI HIEMALIS【別名】銼草、筆頭草、筆筒草、節骨草【來源】本品為木賊科植物木賊 Equisetum hiemale L.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採割,除去雜質,曬乾或陰乾。
  • 農村裡的木賊不是賊,而是一種草
    這次的植物又一次讓我震驚,它的名字就足以激起人們想要了解它的好奇,它就是「木賊」。木賊有筆頭草、接骨草之稱,是一種多年生常綠草木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北方和中部地區,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樹林下的陰溼處、溼地、溪邊等地方,它都比較喜歡。
  • 識別真假木賊草
    【天地網訊】   木賊草又名木賊、節骨草,為木賊科植物木賊的全草,每年夏、秋季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細紮成小捆,陰乾即可入藥。其性平,味甘苦,具有疏風散熱、解肌、退翳的功效,用於治療目生雲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血痢、脫肛、瘧疾、喉痛、癰腫等症。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筆管草的全草冒充木賊草,使用時注意鑑別。
  • 木賊是什麼賊,就這樣偷了心!
    木賊是什麼賊?
  • 【每日一味藥】木賊草
    【每日一味藥】木賊草 【性味歸經】甘、苦,平。(《方脈正宗》) 2、治目昏多淚:木賊(去節),蒼朮(泔浸)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茶凋下,或蜜丸亦可。(《聖惠方》) 3、治風寒溼邪,欲發汗者:木賊草(去節)一兩,生薑、蔥白各五錢。水煎熱飲,即汗。
  • 木賊:解表藥 發散風熱藥
    為木賊科植物木賊治療腸風下血,可與槐角、荊芥等配伍,如木賊散(《仁齋直指方》)。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記載,用本品配伍黃柏、益母草、五倍子等,研末,外用或內服,治療外傷出血、消化道出血、婦科出血等。   【用法用量】 煎服,3~9g。   【古籍摘要】   1.《嘉祐本草》:「主目疾,退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