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新聞路一棵樹齡超30年、胸徑超50釐米的銀樺樹被大風吹倒。
在翠湖等鬧市區,有許多高大的銀樺樹。
3月19日,昆明新聞路10多米高的銀樺樹被大風吹倒,砸中公交車尾部,嚇了行人一跳。這個在昆明栽種長達半個世紀的樹種,又被推到風口浪尖。
昆明市五華區綠化處管護隊隊長孟瑞東說:「當天風很大,而這棵銀樺樹有30多年的樹齡,剛好處在風口上,加上樹高10多米,根系淺,所以就被颳倒了。」據介紹,銀樺樹原產大洋洲,在原產地最高可達40米至50米,自1956年被引進昆明後,一度成為城區的特色行道樹種。但銀樺樹抗風、抗寒力弱,斷枝傷人、阻礙交通等事件頻發。
走訪/
颳大風時枝斷葉落
市民擔心砸傷路人
針對昆明銀樺樹的栽種情況,19日下午記者進行了走訪。在國防路上,記者看到道路兩側都種了銀樺樹,有40多棵,平均樹高10多米,主幹高大筆挺,枝葉繁茂,看上去賞心悅目,雖然經過修剪,樹木的枝條仍生長得比較雜亂,有些甚至伸到居民樓窗前。
環衛工人秦女士說,她希望可以把國防路的這些銀樺樹換成其他樹。「這些樹平時就會掉下樹枝。有一次我在銀樺樹下掃地,恰巧就被掉下來的一截枝條打到頭,破皮流血了。還有一次,去年夏天颳大風,國防路與金碧路交叉口的紅綠燈路口處,銀樺樹的枝條掉了下來。附近有一所學校,有很多家長在學校門口等孩子放學。我突然聽見樹枝撕裂的聲響,抬頭一看,樹枝就要掉了,樹底下的人及時躲開,大家都嚇了一跳。太可怕了。」
在國防路上開店的劉先生說,店門口的銀樺樹經常會掉下枝條。「有一天枝條被風吹下來,砸在路面上,車輛都過不去。」
在翠湖南路,這裡車來車往,遊客紛紛,幾個環衛工人正在清掃銀樺樹上落下來的枝葉。從北方來昆明上大學的小王說,他在翠湖附近住了4年。「這些銀樺樹不應該被置換。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如果移栽換成其他樹,可能會讓翠湖少了一些原來的韻味。」小王說,「假如綠化部門能夠經常修剪這些樹的枝條,安全隱患會少很多。」
管護/
五華區有4000多棵
樹高枝密管護很頭疼
昆明有多少銀樺樹呢?昆明市五華區綠化處管護隊隊長孟瑞東說:「這個具體的數據不清楚,但是五華區內就有4000多棵,它們分別種在翠湖環路、青年路、東風西路、五一路、新聞路、國防路、大觀路,是五華區內的首要行道樹種之一,五華區也是昆明銀樺樹最多的轄區。」
說起對銀樺樹的管護,孟瑞東說:「高大的銀樺樹每年都是我們重點管護的對象,比如在冬天的時候,我們就要修枝,由於樹高,修枝也要進行高空作業,不容易。冬天我們將密枝、枯枝修去,以讓它透風,而每年春天颳大風時,我們還要每天派人巡查。此外,還有雨水季節,尤其是大風暴雨,容易發生斷枝,擔心砸到人和車。為此,我們的壓力也很大。我們現在每天都要安排人員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就會第一時間處理。但是有些是根部的問題,根本看不出來,加上風、雨、雪等災害,使我們對銀樺樹的管護難度大、成本高,很是頭疼。」
其他的樹種是否像銀樺樹一樣有安全隱患?孟瑞東說:「就目前來看,其他樹種不容易折斷,因為還不夠高大。」
討論/
銀樺樹高大易折
該不該退出鬧市區
說到銀樺樹是否會退出行道樹的問題,孟瑞東說:「這主要是政府部門考慮的事情,尤其是大量的退出,應該由昆明市人民政府決定。我們主要是負責管護。從以前的情況來看,市民對銀樺樹持兩種態度,一種是認為在鬧市區,這種樹種應該退出,另一種是對這種樹種有感情,不能簡單的退出。但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此外,從修剪上來說,我們也不能因為其高大,而直接將其砍掉一半。這也是不允許的。」
近年來,昆明的銀樺行道樹已經多次出現了倒塌、斷裂後打傷人的事故。為此,有市民認為,銀樺樹因為高大易折,加之現在城市發展、人流、車流較多,這種樹不應該在市中心存在,應該退出。為此,在2003年底,昆明市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了置換銀樺樹的建議。這個建議提出後,一時間昆明人眾說紛紜,有人說好,也有人反對。反對的市民對高大的銀樺樹作昆明行道樹還是有感情,認為其遮蔭效果還是好的,更何況是幾十年的樹了,長大不容易,不能說換就換。因此,這一方案也就暫停了。此後,園林綠化對此進行了多次的討論,並認為不應該再增種這一樹種,但對老銀樺樹的「退出」,一直沒有定論。
闖禍記錄
銀樺樹 想愛不容易
2004年8月10日
在雲南大學正門附近一棵高約30米的銀樺樹倒了,倒下的樹枝把餐館的雨棚和圍欄壓壞了。
2011年7月5日
大觀路上一棵銀樺樹倒下,把圍牆壓倒,樹幹壓在停在路邊的一輛三菱轎車上。
2015年4月2日
受大風天氣影響,青年路上一棵有著30年樹齡、高約35米的銀樺樹折斷,導致該路段交通擁堵近兩小時。
2017年7月20日
一夜暴雨後,昆明主城區多條道路的銀樺樹被折斷或倒伏,阻斷交通並對電力線路造成影響。
讀者報料
志誠家園梧桐樹
高20多米易折斷
昨日,市民龔先生向本報反映,在五華區滇緬大道旁西站志誠家園內有一棵枯死的梧桐樹,因近期風大,他擔心枯枝會折斷,砸傷來往的行人。龔先生說:「這條小道連接滇緬大道西站和虹山路,為了節省時間,很多人會選擇從這條路上走,我擔心發生意外,希望有關部門及時處理。」
記者來到現場,在志誠家園小區內,一條3米寬的小道裡有一棵20多米高的梧桐樹,樹葉全部落光,只剩枯枝,下面時常有行人通過,很是危險。隨後,記者從虹山社區居委會了解到,他們已經接到居民反映,目前正在積極與這棵樹所在區域產權公司進行協商,讓他們儘快處理,以免對來往行人和居民造成困擾和傷害。
互動
拍下你身邊的隱患
我們將聯繫有關部門處理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徵集大風隱患線索,許多市民積極參與。
1 登錄春城晚報-開屏新聞,點擊頁面下方的「相機」圖案按鈕即進入拍客頁面。
2 輕點屏幕下方紅色按鈕即可拍攝照片。
3 長按紅色按鈕即可錄製視頻。
4 拍攝或錄製完成後進入編輯界面,撰寫標題、選擇分類,讓更多用戶看到你的作品。
5 點擊屏幕右上角「發布」按鈕,就完成拍客作品發布。
本報記者 左學佳
實習生 馬雯 趙雪豔 吳發斌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