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近期宇宙中的恆星,也包括太陽的10個意想不到的有趣事實

2020-12-06 騰訊網

1、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每顆恆星都比太陽更大,更明亮。 在大約比6級更亮的5,000顆恆星中(一般說,肉眼視力1.5的人,可見到的最暗的星近似於6級),只有少數非常微弱的恆星,它大小和亮度與我們的太陽大致相同,其餘恆星更大且更亮。在500顆左右的恆星中,其亮度比4級高(本質上包括從城市位置肉眼可見的每顆恆星),所有這些恆星基本上都比我們的太陽更大,更亮,其中有很多會很大。在人眼可以從地球上看到的最明亮的50顆恆星中,固有亮度最低的是半人馬座,它的發光度仍然比我們的太陽高1、5倍,並且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都很難看到。

2、在漆黑的夜晚,我們實際上是看不到數百萬顆星星的。 儘管我們經常從電視廣告,文學作品或歌曲中聽到過,但,那些都是運用了誇張的寫法。實際上,我們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上百萬顆的星星。因為,它們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以至於我們的肉眼跟本捕獲不到星星的光芒。即使一個視力很好的人,在沒有月亮,沒有任何人造光源的夜晚,或許可以一次能看到2000-2500個星星。(即使是這麼少的數字,仍然很難。)

3、在我們印象中,紅色吸熱屬暖色系,而藍色是冷色系。這並不是不合理。我們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我們的日常經驗有限。實際上,加熱的物體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顏色,紅色表示加熱的物體在可見光下可以發光的最低溫度。隨著溫度的升高,顏色變為白色,最終變為藍色。因此,我們在天空中看到紅色的星星是最冷而不是最不熱的,而藍色星星卻是最熱的!

4、星星是黑體。黑體,是一個理想化的物體,它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電磁輻射,並且不會有任何的反射與透射。就恆星而言,它吸收掉落在它表面上的所有輻射,但它向太空的輻射遠大於吸收的輻射。因此,一顆星星是一個黑色的身體,但卻會發出巨大的光!

5、沒有綠色的星星。 儘管對於散發出綠色的恆星有不同的說法,但大多數觀察者看不到任何恆星中的綠色。除非它們是由望遠鏡產生的光學效應,或者是個人視覺的問題,以及對對比度有的怪癖。恆星會散發出包括綠色在內的各種光譜,但是人眼的大腦感應卻以很少出現綠色的方式將這些顏色混合在一起。一種顏色可以控制輻射,但是在對恆星發現的波長和強度範圍內,綠色與其他顏色混合在一起,而恆星則會顯示為白色。對於星星,從較低到較高的溫度,一般顏色是紅色,橙色,黃色,白色和藍色。因此,按我們人類肉眼所見,沒有綠色的星星。

6、太陽是一顆綠色的恆星。 就是說,太陽是「綠色」星,或更具體地說,是綠藍色星,其峰值波長明顯位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光譜過渡區域中。這個事實很重要,因為恆星的溫度與其最主要 射放波長的顏色有關。太陽的表面溫度約為5800 K,是藍綠色。但是,從5第條我們已經知道,當人眼將周圍的其他顏色考慮在內時,太陽的表觀顏色為白色,甚至是淡黃色。

7、太陽是矮星。 我們習慣於將太陽視為「正常」恆星。但是事實上,它是一顆「矮星」。我們知道白矮星根本不是一顆普通的恆星,而是一顆死星。從理論上講,就「正常」恆星而言(即通過持續穩定的氫聚變產生自身能量的天體)。 只有「矮星」,「巨星」和「超巨星」。巨星和超巨星代表恆星的末期(即老年)階段,但絕大多數恆星是處於漫長而成熟的演化階段(主序列)的恆星,都被稱為「矮星」。它們都比巨星和超級巨星要小得多。所以,從理論上講,太陽是矮星,或稱為「黃矮星」!

8、星星不閃爍。 星星似乎在閃爍(「閃爍」),尤其是當它們靠近地平線時。天狼星是一顆閃爍的星星,但實際上,閃爍不是恆星的屬性,而是地球湍流的性質。當恆星發出的光穿過大氣層時,尤其是當恆星出現在地平線附近時,它必須穿過密度經常迅速變化的大氣層。它具有使光像彈球機中的球一樣略微偏轉的效果。當光線最終進入我們的眼睛時,它每次在大氣層中的偏轉都會使其顏色和強度發生輕微變化。結果才有「閃爍」這個假象。在地球大氣層之上,恆星不會閃爍。

9、晴朗的夜晚,我們可以輕鬆看到約19萬億英裡遠,這是我們距天鵝座中一顆明亮的恆星天津四大約的距離(天津四Deneb,天鵝座主星,全天第19亮星)。在秋季和冬季傍晚的天空中尤為突出。天津四足夠明亮,幾乎可以在北半球,只要有人居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10、黑洞吸附周圍的事物不是直接吸進。 許多作家經常將黑洞描述為「直接吸入」周圍的一切的天體。非專業的人士甚至普遍擔心,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可能會產生假想的「微型」黑洞,它們會以不斷增加的渦旋吞噬周圍的一切,從而毀滅地球。

但事實並非如此。就大型強子對撞機而言,由於多種原因,黑洞通常不會「吮吸」。如果是黑洞,則不涉及吮吸。相反,物質被非常強大的引力吸引到黑洞中。用一種可視化的方式,它確實有點像掉進了黑洞,而不是像徘徊在洞中。由於重力是自然界的基本力量,所有事物都遵循這個原理。當某物被拖入黑洞時,該過程更像是被釣魚者拖著一條魚那樣緩慢進行,而不是將某物從瀑布頂端推下那樣。因此,黑洞不會吮吸,但它們非常酷。

朋友,上述事實還有新的觀點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有多個太陽?科學家肯定,有關太陽的有趣事實
    2、太陽系包括太陽,八大行星,柯伊伯帶以及一直延伸到宇宙深空的奧爾特雲。確切地說,地球與海王星之間的距離約為30天文單位,海王星需要165個地球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對太陽的一次公轉! 9、太陽系行星中木星看起來最大。它比其他所有行星的總和還要大。但是,與太陽的質量相比,太陽系中所有其他物體的大小就顯得蒼白。太陽佔我們太陽系總質量的99%以上。 10、太陽系不僅由太陽和行星組成。
  • 回顧10個關於空間的事實,比如太陽只是銀河系眾多恆星中的一個
    在宇宙中,充滿了無數未知且神秘的東西。宇宙大約起源於140億年前的那次大爆炸,它是一個無限的空間,包含了無數個天體,毫無誇張地講,夜空中星星的數量甚至比地球上沙子的數量還多。從古到今,人類對繁星點點的夜空都充滿了好奇感。
  • 那些宇宙中怪異的恆星:最大恆星直徑是太陽1700倍!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70%恆星是微小的紅矮星,它們暗淡、光線微弱,以至於觀測者可能會認為這樣的恆星缺乏想像力。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普通恆星」掩蓋了宇宙恆星的真實命運,有的體積很大,有的體積很小,有的運行速度快得驚人,而且恆星種類繁多,從超巨星至小得像氣態行星的恆星,一些恆星運行速度非常快,甚至可能完全脫離主星系,此外,一些恆星的存在超出了科學家的認知範圍。
  • 99個有趣的太空事實,帶你重新認識浩瀚宇宙
    99個關於太空的有趣事實第一個用望遠鏡觀察太空的人是伽利略,大約是400年前。因為香味取決於幾個環境因素,比如溫度、溼度和花齡,所以花在太空中的氣味聞起來和在地球上的不同。已知最古老的恆星是紅巨星HE 1523-0901。它有132億年的歷史,幾乎和宇宙一樣古老。光(光子)從太陽表面到地球需要8分22秒,而從太陽核心到地球需要10萬年。
  • 關於銀河系你不知道的7個有趣事實,了解銀河系就能了解宇宙嗎?
    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銀河系中至少有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發現銀河系的邊緣正在吞噬另一個較小規模的矮星系,可以說銀河系一直在不斷地成長變大,人類對宇宙了解的一切都在這個直徑十萬光年的星系中,下面來看看關於銀河系的幾個有趣的事實。
  • 宇宙中怪異的恆星:最大直徑是太陽1700倍!
    宇宙70%恆星是微小的紅矮星,它們暗淡、光線微弱,以至於觀測者可能會認為這樣的恆星缺乏想像力。
  • 宇宙中的大個子恆星,個個都有太陽數十億倍大,大的都無法形容了
    但是太陽在宇宙中並不是最大的恆星。相反它只是一顆體積和質量都比較小的黃矮星。在宇宙中個頭比太陽大很多的恆星比比皆是。例如,晚上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恆星叫做天狼星。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倍,直徑是太陽的1.7倍。天狼星比太陽大這一點不算什麼。在晚上給我們指引方向的北極星勾陳一更大。它的直徑5200萬公裡,是太陽的37倍多,體積更是太陽的52000多倍。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
  • 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是否與周圍的星際氣體和恆星有關?
    一直以來,儘管科學家們已經對恆星質量黑洞的形成過程有所了解,但依然很疑惑為什麼宇宙中會有這麼多的超大質量黑洞。因為,即便大型恆星坍塌之後能夠形成質量也相對更大的黑洞,但為什麼每個星系中心的都有,怎麼可能有這麼多剛剛好的巧合呢?所以,科學家們疑惑這些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是否還與周圍的星際氣體和恆星有關?
  • 宇宙的膨脹速度是多少?2020年你應該知道的宇宙事實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宇宙的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實。近年來隨著人類的科技進步,相比於100多年前,我們已經了解很多。一種理論認為,隨著宇宙的擴展,物質熵的不斷增大,最終以凍結而滅亡。 4、關於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有不同的理論。一些天文學家相信會有超過一萬億個星系。我們的銀河系中有超過1000億顆恆星。宇宙中的恆星可能比我們的行星海灘上的沙粒還要多!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有多大?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
    太陽就已經很大了,個頭是地球的130萬倍,但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有的相當於太陽的幾十億倍,質量也比太陽大很多 目前人類所發現的質量最大的恆星當然要數R136a1,這是1985年發現,其位於R136超星團中。
  • 十個關於太陽的有趣知識
    你認為自己對太陽了如指掌嗎?不妨再好好思考一下。以下是10個關於太陽的知識,沒有特定的順序,有些你可能已經知道,還有一些你可能聞所未聞。但這與事實相去甚遠。事實是,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質量的99.8%,那剩下的0.2%大部分來自木星。所以地球的質量只佔據太陽系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在太陽系中真的微不足道。 2. 太陽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如果你能分解太陽,把它的各種元素堆積起來,你會發現它74%的質量來自氫,24%是氦。
  • 十個關於太陽的有趣知識
    你認為自己對太陽了如指掌嗎?不妨再好好思考一下。以下是10個關於太陽的知識,沒有特定的順序,有些你可能已經知道,還有一些你可能聞所未聞。但這與事實相去甚遠。事實是,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質量的99.8%,那剩下的0.2%大部分來自木星。所以地球的質量只佔據太陽系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在太陽系中真的微不足道。 2. 太陽主要由氫和氦組成 如果你能分解太陽,把它的各種元素堆積起來,你會發現它74%的質量來自氫,24%是氦。
  • 浩瀚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太陽」?
    在人類對宇宙認識沒那麼多的時候,人類認為天空中只有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和無數個星星。但隨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越來越多,我們逐漸意識到地球在宇宙中並不特殊,「太陽」的數量可能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得多,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關於這個世界,你或許並不知曉的8個有趣的事實
    你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 即有些事實雖然聽起來像是假的,但卻很是真實。例如,巨大的狼蛛會飼養小青蛙;而建造吉薩金字塔的時候,猛獁象還存活於地球上。如果你對於這個世界,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並渴望了解更多有趣事實的話,接下來就讓傑瑞來帶你了解一番吧。
  • 宇宙中最奇異的七大恆星!最亮的恆星是太陽的870萬倍!
    浩瀚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恆星,太陽便是為我們所熟知的恆星之一。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存在於宇宙中的十大奇異恆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恆星都各有哪些稀奇古怪的特點吧。1、最快速度的恆星宇宙中也存在著流浪漢這件事,你知道嗎?一顆被命名為SDSS J090745.0 024507的恆星,就被哈佛科學家沃倫*布朗賦予了一個外號叫「流浪恆星」。在2005年的時候,這顆「流浪恆星」被布朗先生發現它正在以超快的速度運行並逐漸遠離銀河系且不再返回,也因此成了宇宙中的「流浪漢」。
  • 關於宇宙中有趣的十個真相,最後那個你想要嗎?
    ​在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後,才發現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下面就是人類對於宇宙了解的幾個有趣的真相,保證每一個都能刷新你對宇宙的認知。科學家發現在宇宙中除了黑洞以外還有一種也會吞噬的藍離散星,這種天體顏色偏藍發出的光線較弱,不知什麼原因它會從附近的恆星身上吸取物質來補充自身的物質消耗,在一些恆星數量比較集中的地方就能看到這種吸血鬼天體存在,目前對於藍離散星到底是一顆恆星或者是未知的天體還存在爭論。
  • 宇宙10大驚人事實:太陽能容納130萬個地球|宇宙|驚人-探索發現...
    3、宇宙噴流電力工廠   在遙遠的3C303星系中,竟然竟然存在著堪稱宇宙最強大的電流,其威力相當於1兆道閃電,或是100萬兆安培的電量。更令人吃驚的是,這道電流的來源是3C303(意指劍橋電波源第三星表中的第303個天體)中心的超大黑洞所噴發出的接近光速的噴流。
  • 宇宙中的恆星有五彩斑斕的顏色,為什麼太陽看起來偏偏是黃色的?
    據目前的科研資料可知,宇宙中星球的種類包括了行星、恆星、彗星以及矮行星和中子星5大種類,而這5大種類中最為奇特應該就是那些真正自帶光芒的恆星了。相信看過關於描寫浩瀚宇宙知識紀錄片的朋友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星系。而這些星系裡面又有著無數的發光恆星,而這些恆星卻有著五彩斑斕的不同顏色。
  • 宇宙的10個關鍵瞬間
    在宇宙初期,所有物質都應該和它的反物質「夥伴」完美配對,按理來說,它們應該是對稱的。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在之前基本力分離的時候,物質和反物質的對稱性被「打破」了——每誕生10億個反物質粒子,相應地會出現10億零1個物質粒子。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不起眼的差距,正因為這種微小的不平衡,才有了如今這個物質主宰的宇宙。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2008年,但是為了和我們對宇宙的逐漸深入的了解同步,它已經更新了幾次。我六歲的女兒總是有特別多的問題。幾天前我們從學校開車回家的途中,她就在追問我宇宙的本質。她有一句有趣的話是這樣:「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