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一名30多歲的男子獨自走入新疆巴音郭楞西南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內,隨即迷失方向,與該男子同行的夥伴立即向且末縣公安局報警。由於沙漠區域面積廣大,民警派出無人機進行尋找,最終在距離沙漠公路約2公裡的地方找到了該男子,隨後,民警讓無人機「引路」將該男子從沙漠中順利帶出。
男子在塔克拉瑪幹迷路
且末縣公安局的任警官9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10月7日走入沙漠的這名男子30多歲,當天正和朋友自駕進入且末縣內,事發前他們駕駛的車輛一直沿著沙漠公路行進。
「中途休息的時候,這名男子看見路邊的風景很好,就下車往沙漠裡面走,結果沒想到越走越遠,最後迷失了方向。」任警官說,「他身上沒帶吃的,也沒有帶水,只帶了一部手機,但沙漠區域裡手機信號是時有時無。發現同伴走失以後,男子的朋友向我們報了警。」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且末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西北部是塔裡木盆地,北部伸入塔克拉瑪幹沙漠,該縣總面積138680平方公裡,為全國面積第二大縣,但人口較少,地廣人稀。
民警用無人機找到迷路者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該男子是當天下午2點多走進沙漠的,下午3點左右其朋友報了警。
「我們新疆這邊和東部地區有一些時差,下午3點多正是太陽最高的時候,沙漠裡氣溫30多攝氏度,這名男子沒帶食物和水,加上太陽直射,還是比較危險的。另外,對於在沙漠中迷路的人而言,最難受的是他的心理壓力會很大。」任警官介紹。
民警首先採用徒步尋找的方式,向沙漠腹地走了一公裡多,隨後,考慮到該男子行走的方向無法確定,民警於是開始施放無人機進行尋找,為了防止無人機沒電,民警當時一共攜帶了5塊備用電池。
且末縣公安局的民警介紹,該無人機是不久前裝備的,單次可以飛行30分鐘左右,民警當時將無人機的搜尋半徑設定為5公裡進行搜索。
在搜尋了一個多小時後,無人機終於在距離沙漠公路2公裡左右的地方找到了該男子。從無人機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這名男子在看到無人機後,脫掉自己的外套不停地向無人機揮舞。
無人機引導男子走出沙漠
任警官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找到這名男子時,無人機已經飛了很長時間,快沒電了。由於無人機上沒有通話設備,無法告知迷路男子這一情況,操作無人機的民警將無人機下降再拉升,連續多次進行了這樣的操作,意圖告訴該男子原地等候,「這名男子也理解了我們的意思,在做了GPS位置的標記以後,我們將無人機飛回了民警身邊更換電池。」
然後,按照之前的標記無人機返回到了該男子的位置。由於男子失蹤的位置距離沙漠公路只有不到2公裡的距離,民警便使用無人機「帶路」,最終將該男子帶到了沙漠公路上,與其朋友會合。
「無人機在前面飛,然後懸停等待該男子走過來,之後無人機繼續向前,直到將其帶到沙漠公路上。」且末縣公安局民警說。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之前在且末縣也發生過遊人進入沙漠失蹤的事件,有些失蹤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次也是當地警方第一次使用無人機為迷路者「帶路」。
「經常會有遊客看到沙漠很美,然後進入沙漠,但是沒有戶外經驗的人,在沙漠裡幾乎是找不到參照物的。即使你離出發點很近,但是周圍都是沙漠,也很可能根本就走不回去,這也是很多人在沙漠迷路的原因。」且末縣公安局任警官提醒說,「所以遊客不要輕易進入沙漠,這一次幸虧迷路者所處位置在無人機的航程以內,而且天氣情況較好,如果超過無人機飛行半徑,或者遇到沙塵暴等天氣,那尋找起來就會非常困難。」
延伸閱讀老人迷路被困懸崖 被搜救隊發現時衣衫襤褸身體虛弱手腳遍布傷痕
「非常感謝保亭縣委縣政府的幫助,特別是公安民警、輔警、消防官兵、村幹部和村民的傾力救援,此次4天3晚的被困經歷永生難忘。」今天,因登山迷路被困的72歲老人姜某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保亭警方聯合救助老人下山
迷失方向被困山中
事情還要追溯到兩天前。3月3日傍晚時分,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警方接到李姓男子報警稱:3月1日,其朋友姜某獨自攀登七仙嶺,登山過程中迷失方向被困山裡,且未知被困具體位置,受困50多小時,請求警方搜救。
接報後,保亭縣公安局領導高度重視,副局長朱壽偉立即組織派出所、警犬中隊及縣消防大隊等相關警種,組成3個搜救小組開展救援工作,同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派員共同開展救援工作。
根據受困老人的登山路線,3個搜救小組迅速進入七仙嶺,在保城鎮政府幹部和村民的大力協助下,通過警犬搜索、喊話、燈光查找等方式展開全面搜救工作。
因夜色漆黑,山林環境複雜,山區電話信號極差,未能確認被困者的具體位置,經過大量的搜救工作,截至次日凌晨3時許,仍未查找到受困者。
由於搜救人員體力消耗巨大,搜救工作難以持續進行,只好暫時撤離,待天明繼續組織第二輪搜救。
3月4日8時許,保亭縣公安局投入30多名警力、發動20多名附近村民積極參加搜救工作。
在保亭縣公安局黨委委員蔡文全的組織下,分成5個搜救小組,繼續開展第二輪進山搜救工作。
搜救隊伍發現老人
3月4日9時許,搜救隊伍通過不懈努力,終於在一懸崖處找到被困老人姜某。姜某被發現時,衣衫襤褸、身體虛弱,手腳遍布傷痕。
幸好,姜某尚且意識清醒,搜救人員立即將備好的食物讓姜某補充能量恢復體力,用擔架以及輪流背負的方式將其順利救下山。
被奇異地貌吸引
據了解,姜某為黑龍江省大慶人,72歲,已退休,退休前從事地質勘探方面工作,對奇異的地貌尤為感興趣。姜某來海南是為了度假休閒,住朋友李某家中。
李某稱,3月1日上午,李某外出找朋友聊天聚會,當日下午1時許,姜某電話告知李某,其要上七仙嶺轉轉,吃飯不用等他。
李某以為姜某是和朋友一起上山,便沒多問。其後的時間裡,李某和姜某陸續保持著電話聯繫,但自從姜某上山後,姜某電話信號就變得非常差,時斷時續。其間,姜某告知李某還在山裡「勘探」,問題不大,不用擔心。
直至3月3日18時,李某覺得姜某外出時間過長,且天色將晚,便再次撥打姜某電話。姜某在電話裡稱,其被困在一處懸崖邊上,沒有食物,這幾天都靠飲用泉水維持生命,但姜某仍然倔強地稱,應該可以下山,返回可能需要時間。
隨後,李某感覺不妥擔心姜某出意外,便撥打電話報警,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救援工作。
被救下山的姜某稱,自己曾因工作,足跡遍布五大洲,此次深入七仙嶺山區,主要是被這秀美的景色所吸引,但不料七仙嶺熱帶叢林裡植被繁茂、山路崎嶇,在奇山怪石的吸引下,自己便一步步深入險境。哪知在歷經3天3晚後,再想回頭時,已發現非常困難。
3月4日,被困了4天的姜某終於等來了救援隊伍。
保亭縣警方表示,海南保亭縣屬熱帶地區,森林面積大,覆蓋率高,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同時熱帶雨林地況也非常複雜,植物密集、險象環生。為安全著想,可以到轄區景區體驗雨林逸境,但切勿隨意獨自深入未經開發的林區中,以免迷失方向被困山中,危及生命安全。
本報保亭(海南)3月5日電 本報記者 邢東偉 翟小功
本報通訊員 麥恩彤/攝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北青網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