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卡爾達肖夫指數

2021-02-25 浩瀚宇宙

我們的社會已經到達了一個轉折點。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表示,未來100年的科學發展將會決定人類到底是墜入地獄還是升上天堂。我們到底是只能停留在〇型文明,還是飛出個未來?

當一個文明的規模越來越大,科技越來越發展的時候,人口和機器對能量的需求也會迅速上升。根據這種原理,我們就可以基於一個文明所能利用的能量多少(原始版本中僅包括用於交流信息的能量)來衡量這個文明的科技發展程度,也就是所謂的「卡爾達肖夫指數」。

1964年,俄國的天體物理學家,想通過太空信號尋找地外生命的尼古拉·卡爾達肖夫,首次設想了這種估計方法:I/II/III型文明分別對應10¹ /10² /10³ W。隨後,其他科學家把這個概念擴展到了IV/V型文明:10 W/不單是我們所在的宇宙,更包括所有宇宙在所有時間上的能量總和(美漫既視感)。不僅是能量多少,連整個文明所掌握的知識量也包括在這個指數裡。

現在的人類還只是處在〇型文明當中,我們仍然在悲催地依賴著地球上的化石燃料。但是加來道雄估計在100~200年之內,人類就能進入I型文明。

一個I型文明可以利用太陽落在自身行星上的所有能量,甚至可以儲存能量以應對日後的人口增長;這相當於目前地球所有能量產出的十萬倍。而這種控制能量的能力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操控地球上的自然力量,包括火山、天氣甚至地震(起碼理論上可以)!你可能想都想像不出這種天方夜譚,但是這僅僅是故事的開始而已。

包圍著一顆恆星的戴森球

接下來的II型文明可以控制整個太陽並利用其能量。在許多恆星控制裝置中,「戴森球」是最受歡迎的一種理論設計:環繞著恆星的每一寸表面,收集它所放出的(幾乎)所有能量,傳送到一顆行星上以便日後使用。另一種設計中,如果我們能控制核聚變,一個真正的「人造太陽」也可以滿足這種文明的能量需求。把反應堆送上環日軌道,慢慢地吸乾太陽的氫氣來進行反應,想想都有點殘忍呢。

這麼多的能量對一個物種來說意味著什麼?額,至少按現在已知的科學知識來說,一個II型文明是不可能被摧毀的。比如說,人類在地球上發展到了這種程度,然後一個月球大小的天體衝進太陽系向地球直飛過來。我們可以直接把它氣化、把地球挪一下位置、或者把木星移到前面當盾牌——哎喲,不錯哦?

藝術家心目中的半機械人

而在III型文明,我們掌握了關於能量的一切知識,可以在銀河系中穿梭自如,終於成為了真正的高級種族。經過了無數歲月的進化,我們在生物學層面或者整體架構上都已經適應了III型文明,變得和當年女媧捏出來的小泥人兒大相逕庭。半機械人主宰著高度發達的社會,沒經過改造的自然人則被視為殘廢、原始的低等亞種。

能夠進行「自我複製」的機器將會廣布整個星系,佔領一個又一個的恆星並修建戴森球,最終組成一張能量網為母星供能。但是用這種方式來控制整個星系有幾個問題,換句話說,整個文明仍要屈服於物理定律之下,特別是光速的限制。除非TA們能製造出實用的曲速引擎,或者用純能量緩衝器(immaculate energy cache,實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來操控蟲洞進行瞬間傳輸,不然最多就只能組個銀河(而不是宇宙)護衛隊了。

流浪地球的外星小兩口

卡爾達肖夫覺得IV型文明「太」先進了,III型文明已經到達了任何物種的發展極限。很多人也這麼覺得,但也有人堅持可能有IV型文明,在那裡我們可以利用整個宇宙的能量,然後穿行於正加速膨脹的宇宙(更誇張的先進種族還可以在超大型的黑洞中居住)。之前提到的獲能方式已經不可能支持這樣的壯舉,IV型文明將會需要一種奇怪,或者目前未知的物理定律來開發一個新的能量來源。

還要繼續編下去嗎?最後就是V型文明了,我們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神級生物,擁有的知識允許我們隨意擺布這個宇宙。好吧...人類距離這樣的存在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但只要我們能善待地球和彼此,一切皆有可能。為了成為宇宙之神,人類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這個小小的地球、消滅愚蠢的戰爭和繼續支持科學技術的發展,很難嗎?

相關焦點

  • 卡爾達肖夫指數:我們如何衡量一個文明的技術進步?
    他的模型被稱為「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該指數以文明能夠利用的能源數量為基礎,來衡量文明的技術進步程度。大體上來說,一個文明擁有的技術越先進,能夠利用的能源就越多。隨著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文明社會可以進一步改進技術。卡爾達肖夫認為,人類文明將達到其技術和利用能源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程度。
  • 卡爾達肖夫指數簡析:人類到底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利維坦按:我們可以按照卡爾·薩根提出的卡爾達肖夫指數進行計算,將地球接收到太陽的能量估算作1.74×10^17W,而人類消費的能量表明我們現在正處於0.7型左右的文明程度。也就是說,能源消費還需擴大1000倍,我們才能達到「Ⅰ型文明」的標準。
  • 為什麼說地球文明指數是0.73,怎樣才能達到I型文明的標準?
    大家常聽到我們地球的文明指數為0.73,那麼這個「0.73」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文明指數,即卡爾達肖夫指數,這個概念是1964年,由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olai Kardashev)提出來的,他根據一個文明平均功耗的量級,將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如下所示。
  • 什麼是上證指數 上證指數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什麼是上證指數?關於什麼是上證指數可以先了解一下概念,「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上證指數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那麼,什麼是上證指數已經基本了解,接下來說一下上證指數的計算公式。
  • 1-7級文明分別具有什麼能力?人類文明竟然只有0.7級
    1963年,蘇聯宇宙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創造了衡量宇宙文明等級的卡爾達肖夫指數,這個指數對於文明先進程度的評估主要基於該文明可以利用的能量等級及總量。卡爾達肖夫最初只設想了文明的3級模型,隨後這一模型基於更多因素得到了更多擴展,現在已經達到了7級模型。
  • 上證指數是什麼意思?股票中上證指數是什麼意思
    證券市場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名詞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是什麼意思?股票市場中上證指數是什麼意思?上證指數也就是股民常說的大盤指數,上證指數對於炒股之人了解股市行情,大盤走勢來說意義非常重要!股市中上證指數是什麼意思?我們在很多的股票信息中都會看到一個詞:上證指數。
  • 什麼是大盤指數?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是什麼?
    什麼是大盤指數?大盤指數一般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它能科學地反應整個股票市場的行情,如股票的整體漲跌或股票價格走勢等。如果大盤指數逐漸上漲,即可判斷多數的股票都在上漲,相反,如果指數逐漸下降,即大多數股票都在下跌。
  • 創業板指數是什麼?創業板指數計算公式
    不炒股的同事看到就問創業板指是什麼。所以本文小編呢,就要來講講這個創業板指數是什麼意思了。  為了更全面地反映創業板市場情況,向投資者提供更多的可交易的指數產品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標的物,推進指數基金產品以及豐富證券市場產品品種,深圳證券交易所於2010年6月1日起正式編制和發布創業板指數。該指數的編制參照深證成份指數和深證100 指數的編制方法和國際慣例(包括全收益指數和純價格指數)。至此,創業板指數、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共同構成反映深交所上市股票運行情況的核心指數。
  • API是什麼指數?
    API為空氣汙染指數,英文全稱為:Air pollution index,目前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了。原因是已經被另一個名詞所代替,那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AQI空氣品質指數,英文全稱為Air quality index。
  • 創業板指數怎麼計算 創業板指數成分股選樣標準是什麼
    創業板指數,就是以起始日為一個基準點,按照創業板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一個一個計算當天的股價,再加權平均,與開板之日的「基準點」比較。那麼創業板指數怎麼計算呢?創業板指數怎麼計算創業板指數成分股選樣標準是什麼?想必很多人都不清楚,那麼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創業板指數怎麼計算以及創業板指數成分股選樣標準是什麼,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 什麼是科創50指數?
    熱點追蹤2020年6月19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為及時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於2020年7月22日收盤後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什麼是科創5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