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子淵:我是雪域雷達兵,飛高原請放心!

2021-01-10 中國軍網


    稅子淵:空軍雷達某旅戰勤連指令標記員,上等兵軍銜,榮立三等功1次。郭利超攝

(原標題:雪域識空情)

清晨,雪峰還隱沒在黛青色的濃雲中,空軍雷達某旅指揮所內,空氣已驟然緊張。

指令標記員值班席位的電腦顯示屏上,飛快閃現出一組組數據。這是數個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陣地傳來的原始雷達情報,意味著有飛行物在雪域長空掠升。

「我機還是外機?軍機還是民機?執行何任務?是何機型?」25歲的大學生士兵、戰勤連指令標記員稅子淵,緊盯面前的顯示屏,不時瞟一眼牆上的戰備動態顯示板和「民航飛報」顯示屏,大腦飛速對空情進行綜合甄別,手指不停敲擊著鍵盤,一串串隱含著目標性質、任務和機型的指令,通過自動化指揮系統連續準確上傳至上級指揮中樞……

倏地,剛剛在屏幕上閃現的一批空情不在既定計劃,他迅即電話連線千裡之外的雷達站認真核實。

「眼睛、大腦、手和嘴時刻聯動,一刻也不能鬆懈。」稅子淵說,黑亮的眼睛盯在顯示屏上。

這是一個看不見激戰的電磁戰場。如果說高山雷達兵是監控捕獲飛行目標信息的「千裡眼」,稅子淵他們則是綜合判別這些空情的「辨鷹兵」。

「一端連著雪域空天,一端連著指揮中樞。哪怕錯一個字母,都會嚴重影響指揮員決策。」對肩頭沉甸甸的責任,這名畢業於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士兵,剛到指揮所跟班見習時便刻骨銘心。

那是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強烈地震。各國救災飛機驟然增多,一等戰備鈴聲不時尖厲炸響,指揮所的空情顯示板上航線密密麻麻,老兵們端坐戰位全身心判別處理,電話鈴聲、鍵盤敲擊聲時常持續到凌晨五六點……

「每一次辨識都事關空天安全!」嗅著濃濃的戰鬥氣息,他摩拳擦掌,「儘快提高業務技能,擔負戰備值班!」

白天跟班時,他仔細觀察老兵如何處理空情,思考為什麼這麼處理;對於值班流程,他逐條琢磨透為什麼,在理解中爛熟於心。跟班一個月,他便能獨立處理空情。

「我就想用行動說話,大學生士兵不是來部隊混經歷的。」他堅定地說。

第一次擔負戰備值班,他緊張得手不停地抖,生怕出錯,「和大學裡任何一次考試都不同,這是真刀真槍啊!」戰勝心理障礙扛過第一班,又用心歷練一兩周後,他就應對自如了,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幹。

「大學經歷給軍旅生活加足了馬力!」稅子淵笑著透露,他上大學時喜歡打電子遊戲,「英雄聯盟」達到鑽石級,曾在全校聯賽中奪冠。行雲流水般的鍵盤操作、一定水準的英語讀寫能力,讓他運用自動化指揮系統保障重大任務時遊刃有餘、心理穩定。

兩個月後,一場多兵機種陸空聯合實兵演習在雪域腹地打響。稅子淵作為上席位處理空情唯一的義務兵參加保障,在實戰硝煙中,業務能力得到淬火提升。

「戰場不是一成不變的,戰鬥技能需日積月累。」去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那些天,稅子淵作為唯一擔負值班的義務兵,端坐席位熟練辨識處理空中情報……

每當新型戰機警巡長空,他心裡便充滿激越:「精準高效保障,讓飛行員安全飛翔,讓指揮員放心決策。」

去年初冬,旅軍事比武拉開帷幕,訓練尖子集結PK,稅子淵以優異技能進入「戰隊」。激烈角逐中,他以超出第二名10多分的成績戰勝40餘名本專業訓練尖子,奪得第一名,並榮立三等功。

「崗位如戰位,責任重如山,本領是靠山。」想起他當初放棄在大城市工作選擇當兵時同學們不解的目光,稅子淵感覺自己在雪域戰位找到了夢想的方向、奔跑的力量。

心聲

精武強能敢擔當

■稅子淵

「當兵不當雷達兵,下連不下戰勤連。」這是我入伍時聽到的順口溜。因為雷達兵長年堅守高山雪嶺,條件艱苦,責任重大;而戰勤連長年擔負戰勤值班,責任如山,默默無聞。我不僅當了雷達兵,還分到了戰勤連。我感到,越艱苦的環境,越責任重大的崗位,越鍛鍊人考驗人。當一個人心中有了責任,並為之不懈努力,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相關焦點

  • 雪域高原見「圳」情
    進藏近三年來,高原紅、粗皮膚、大嗓門,已成為深圳的援藏幹部與當地融為一體的真實寫照。 按照廣東省統一安排,2013年6月,王建文、李勁章、歐繼喜、林浩、路永明5名深圳幹部踏上徵程,奔馳數千裡之遙,來到祖國雪域高原西藏的太陽寶座之地——林芝。 按照安排,深圳對口支援林芝市的察隅縣和察隅農場。
  • 第十九章 子淵承認愛上餘璇
    等餘璇出來後,千洵找了藉口把子淵叫出了門。「子淵,現在餘璇沒在,你和我說實話,你是不是喜歡餘璇?」「是的,我喜歡餘璇很久了。而且我要把她留在身邊,我要拆散你們。」「子淵,如果你真的喜歡她,你就應該放手,讓她幸福。
  • 第十六章 千洵求婚成功,子淵嫉妒外出
    「伯父伯母,謝謝你們將女兒養得如此得好,也謝謝你們對我的支持。」「你是不是該改口叫爸媽了,」餘璇父母說。「爸媽,我一定會照顧好你們的女兒的,也會照顧好餘毅。」「嗯,我們相信你。」「靜笙,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不關我的事,是千洵一直求著我。你也知道,千洵很纏人的,我只是不想讓他一直煩著我。」
  • 雪域高原上的航空人
    中國航空報訊:凌晨四時,月明星稀,航空工業試飛中心某發動機高原試飛車輛匆匆從西安閻良出發,義無反顧地奔向雪域高原。試飛人背負著行囊,帶著滿心的期許挺進祖國之巔。歷經兩天的長途跋涉,大家終於抵達了本次試驗的第一站——海拔2840米的格爾木機場。
  • 天山,雪,雪蓮,雪域高原,喜馬拉雅山-遐想
    西藏,天山,雪,雪蓮,雪域高原,喜馬拉雅山,馬哈梅魯 沒去過西藏,知道那裡有美麗的布達拉宮,還有頂著白裝的雪域高原,一直那麼神往,還好,圖片裡,視頻裡,可以看到,更美的是,還看到了天山的雪蓮,喜馬拉雅山上,400年才開一次的馬哈梅魯花。
  • 回放 傳承| 在雪域高原 有一種味道叫藏香
    回放 傳承 | 在雪域高原 有一種味道叫藏香
  • 福建檢修蔡鴻:心之所向點亮雪域高原之光
    藏中電力聯網工程是大電網的堅強和延伸,讓光明照亮雪域高原。  2018年10月15日,作為國網福建電力公司2018至2020年度東西幫扶人員,蔡鴻跨越「八千裡路雲和月」,第一次踏上了西藏這片土地,便有了與世界海拔最高變電站的美麗「邂逅 」。  高原反應,是進入西藏的第一道難關。
  • 第十章 餘璇鼓勵子淵,餘毅
    之後子淵一直悶悶不樂的,餘毅問他,他也不回答。「子淵,我們要好好練習,為了自己一個交代,也為了給自己的家人一個交代。」聽了餘毅的話,子淵便想起餘璇說她會看表演的,就付出自己的全部能力練習。第二天,年會開始了,輪到餘毅和子淵表演了。
  • 雪域高原綻放「三色」之光
    原標題:雪域高原綻放「三色」之光 ———華能集團援藏十年紀實    本文作者:董志雄 張曉哲    潮平風正揚帆進,凝心聚力向未來。    十年前,為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偉大戰略的號召,來自五湖四海的一群優秀的華能人由內地轉戰西藏,在華能集團「三色文化」的激勵鼓舞下,耐高寒缺氧,戰雪雨風霜,不斷挑戰嚴峻生存環境,把「擘畫雅江、水能興藏」的夢想刻在了雪域的峽谷峭壁之上,把「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言辛苦、奉獻不計得失」的誓言銘記心間,建電站、修公路、惠民生、做規劃、謀發展……拉開了西藏大水電時代的序幕,開始了華能集團立足西藏
  • 雪域高原留下醫學之光
    在西藏這片高原土地上播撒自己醫學的種子,交流治療經驗,幫助當地醫院精神衛生防治水平提升,為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是他始終堅持的目標。勇踏援藏徵程踐行醫者使命    為從根本上改變日喀則市精神衛生防治工作薄弱的現狀,幫助日喀則市建立自己的精神衛生防治專業隊伍和精神衛生防治體系,2020年7月5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選派數名精神衛生防治專家於日喀則市「會師」。
  • 西藏阿里,濃縮了雪域高原最極致的風光!
    岡仁波齊 藏族人心中的神山 岡仁波齊高高揚起的頭 如一座大金字塔 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
  • 拉薩供電讓雪域燃起青春之「光」
    拉薩供電讓雪域燃起青春之「光」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9-08
  • 此物來自雪域高原具有五大神奇功效,堪比天山雪蓮!
    天山雪蓮來自雪域高原的另一寶貝,其功效和藥用價值也是非常的高----冬蟲夏草。結語:身體是自己的,是革命的本錢,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健康完美的身體,方能去奮鬥,另外想入手冬蟲夏草的朋友們,務必選擇正宗的來自雪域高原的冬蟲夏草,其食用價值方能媲美天山雪蓮。
  • 援藏幹部王詩龍:用愛點亮雪域高原上的教育之光
    2016年6月25日,煙臺市長島縣教體局局長王詩龍隨煙臺市第八批援藏分組,奔赴雪域高原,擔任聶拉木縣委常委、副縣長,分管教育和旅遊工作。作為煙臺教育戰線上的幹部,王詩龍用愛與奉獻點燃了聶拉木縣孩子的理想之光。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大眾網記者採訪到了他。  「聶拉木縣是一個條件艱苦的地方,平均海拔超過3700米。由於地理及歷史原因,這裡的孩子很難像城市裡的同齡人那樣接受良好的教育。
  • 《地理·中國》央視頻號全網首播《植物傳奇》|揭秘:傲立雪域高原上的幸福花
    格桑花是藏族同胞對眾多花朵的稱呼,它們喜愛高原的陽光,更耐得住雪域的風寒。《地理·中國》特別節目《植物傳奇》之《雪域奇花還有更多精彩短視頻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
  • 青春「並蒂蓮」在雪域高原「怒放」
    這是一片神奇的高原,千山聳立,萬水奔騰。這是一片渾厚的土地,滄海桑田,見證奇蹟。三年來,北京團市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北京市委對對口援藏工作的部署要求,踐行「首善、創新、奉獻、律己」的北京援藏精神,立足西藏工作實際,發揮共青團社會動員和青少年工作專業優勢,做深做細做實對口支援工作,不斷推動援藏工作再上新臺階。
  • 高速公路川藏鐵路齊頭並進,雪域高原迎坦途
    一條「雲端天路」大大拉近了甘孜州和平原腹地的時空距離,讓甘孜在溝通西藏、連接西亞和南亞方面邁出了第一步,成為溝通滇藏、連接世界的重要節點,開啟了我州交通建設新紀元。縱橫交錯的路網,是高原與平原的聯繫通道,見證著甘孜走出大山的歷史和追求。在通達便捷的交通助力下,甘孜的產業活了,旅遊旺了,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雪域高原迎坦途 盛夏八月,正值旅遊旺季,甘孜成為了省內外遊人避暑遊玩的勝地。隨著全州旅遊市場的持續復甦回暖,越來越多滿載喜悅的車輛在雅康高速上疾馳,魚貫而行。
  • 直-20實現全疆域作戰,雪域高原自由飛,至少能裝備3000架!
    中國陸軍航空兵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一項「四個六」的「飛行陸軍」建設方向,也就是裝備600架以上的軍用直升機(組建10個陸航團,每個陸航團下轄5個飛行大隊),為了適應中國的複雜地形要求,軍用通用直升機要達到在商載600公斤時,實用升限6000米以上,航程要超過600公裡的高原性能。這四個六的發展要求用了30年才實現。
  • 援藏丨華能集團:雪域高原綻放「三色」之光
    雪域高原綻放「三色」之光 ———華能集團援藏十年紀實 董志雄 張曉哲   潮平風正揚帆進,凝心聚力向未來。  十年前,為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偉大戰略的號召,來自五湖四海的一群優秀的華能人由內地轉戰西藏,在華能集團「三色文化」的激勵鼓舞下,耐高寒缺氧,戰雪雨風霜,不斷挑戰嚴峻生存環境,把「擘畫雅江、水能興藏」的夢想刻在了雪域的峽谷峭壁之上,把「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言辛苦、奉獻不計得失」的誓言銘記心間,建電站、修公路、惠民生、做規劃、謀發展……拉開了西藏大水電時代的序幕,開始了華能集團立足西藏、
  • 國產直升機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助直-20飛向高原
    眾所周知,直升飛機能飛到6000米以上的高度,在救援,運輸,作戰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高原地區卻很難飛行,因此高原地區的任務,直升機就完成不了。對此,我國在直升機發動機這方面不斷研發。做到擁有自己的「爭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