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寫了很多對夫妻,每對夫妻都有各自不同的相處模式,有好,有壞,有齷齪,有齟齬。但真正做到古人夫妻之道最高境界齊眉舉案、相敬如賓甚至相濡以沫者並不多。薛寶釵和賈寶玉夫婦佔了齊眉舉案;甄士隱和妻子封氏佔了相敬如賓;那相濡以沫是誰?我認為是林如海和賈敏夫婦。至於現在被推崇的愛情,古人不用這個詞形容夫妻,愛情會有改變,但這三點貴在矢志不渝!
林如海和賈敏可算天造地設一對。二人一個出身世代列侯之家,一個是榮國公嫡女。林如海雖無爵可襲出身不如賈敏。但林家書香世家,林如海少年功名在身名聲在外,正是翩翩少年佳公子。而賈敏作為賈母心肝寶貝,更是金尊玉貴,令嫂子王夫人在幾十年後想起都讚嘆不已。二人成親正是天造地設一對。
賈敏出嫁未必遠嫁姑蘇。林如海父親去世前只能在京城襲爵,去世後,林如海沒有中舉,才回到姑蘇老家。賈敏隨林如海回到姑蘇,林黛玉出生在姑蘇老家。隨後林如海科舉高中探花郎,先孤身一人在京城任職蘭臺寺大夫,與妾生了一個兒子。賈敏因林黛玉年紀太小不能隨行,直到林如海欽點巡鹽御史後才一同去到揚州上任。以上是本人推測。第一,林黛玉和賈母等從來沒提過弟弟,應該是庶出。第二,林如海中舉後出任蘭臺寺大夫是京官,賈敏要在身側,不可能林黛玉不在京城,也不可能沒見過賈寶玉。這是題外話,說回林如海和賈敏的感情。
第一,賈敏和林如海感情好的第一證據是林如海子嗣單薄,賈敏沒有兒子,早早為林如海納了幾房姬妾。賈敏善解人意,豁達賢惠正是與林如海感情深厚的體現。
古人與現代人不同。現在人講究愛情唯一性,古人卻更注重為對方付出。妻子賢惠的表現是能以丈夫的憂思為己任。林如海不是好色之輩,賈敏也不是邢夫人。所以林如海的姬妾是賈敏賢惠體現無疑。林如海的兒子只比林黛玉小一歲。可知賈敏懷孕時,林如海就有了姬妾。
與其相比,趙姨娘生的賈探春與賈環比賈政大兒子小十幾歲,可知趙姨娘是王夫人在生了賈寶玉有了兩兒一女後才給賈政納的妾。而周姨娘我認為和平兒一樣是陪嫁丫頭。平兒的經歷也是周姨娘的經歷。王夫人對賈政早年嚴防死守不輸王熙鳳,周姨娘年老無子不得寵由此而來。這樣的夫妻關係是無法和賈敏林如海夫婦和睦相比的。何況林如海有妾有姬,賈政只有可憐的兩個妾。
第二,林如海兒子早夭後,夫婦二人將林黛玉當兒子撫養,請了賈雨村這個進士大材小用給小姑娘作家庭教師,透露出林如海對賈敏的愛。古人妻妾多,能表達出愛意,惟有愛對方的子女。林如海越疼愛女兒林黛玉,越表明夫婦二人感情深厚。
第三,賈敏死後,林如海勸林黛玉進京,其中說辭透露對妻子的深情。
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甲戌側批:可憐!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
林如海賈敏夫婦近四十歲才生了林黛玉,賈敏去世,林如海年近五十並不算老,續弦正合適。可他卻堅決不肯續弦,足以證明對妻子賈敏的深情。二人之情相濡以沫。賈敏去世,林如海不過堅持了三四年,盛年一病去世。刨除其中詭譎之處,夫妻二人感情深厚,悲傷折壽是唯一解釋。所謂相濡以沫,就是難以獨活之意。林如海的表現雖不是不能獨活,卻有不能同生卻願同死的慷慨之意。
林如海和賈敏夫婦,可謂紅樓夢唯一一對令人羨慕的恩愛夫妻,而他們夫妻感情篤深,在男子妻妾成群的年代,出現在豪門大戶之家也算出人意料,殊為難得。而他們的夫妻之情也深深影響著林黛玉。林黛玉對寶黛愛情的追求,應該來自父母愛情。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