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報第72期:騰訊雲發布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阿里發布開源量子...

2021-01-08 前瞻網

阿里發布開源量子模擬器「太章2.0」 20天完成1萬年任務

阿里巴巴發布阿里雲量子開發平臺(ACQDP),開源自研量子計算模擬器「太章2.0」及一系列量子應用案例。這可以解決僅靠理論分析無法解決的實驗和評估問題。基於這一開放平臺,量子計算的研究人員可對不同的場景自定製算法,以進一步提高模擬效率。早在今年5月,達摩院量子實驗室就用「太章2.0」模擬了2019年「谷歌量子霸權」宣稱用的量子電路,將其設計的經典計算耗時超1萬年的任務,壓縮至20天內完成,比其他最好的方案改進了4個數量級。

騰訊雲發布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 產品矩陣再升級

近日,騰訊雲容器產品總經理鄒輝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講述了騰訊雲原生路線圖的全面布局,並升級發布了的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包括開源雲原生開發環境Nocalhost、首款金融級雲原生Serverless消息隊列TDMQ以及國內首款全Serverless雲原生MySQL資料庫TDSQL Serverless等。

交通運輸部:2021將加快推動智慧交通發展 健全自動駕駛技術等

2021年交通運輸行業將加快推動智慧交通發展,大力發展綠色交通。推進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樞紐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試點,推動智能鐵路、智慧民航、智慧郵政等示範應用。加快推動5G、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深化北鬥系統行業應用。持續健全自動駕駛技術和測試體系,組織開展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先導應用示範。深化基於區塊鏈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建設。實施進口電商貨物港航「暢行工程」。

法工委: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對處理人臉識別等作出專門規定

該法案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並在事前進行風險評估。同時,也應當看到,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給個人信息保護帶來許多新挑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就有關問題進一步廣泛聽取意見,深入研究論證。

深圳發改委印發若干措施全面開啟17項5G資助

深圳市發改委日前印發《關於大力促進5G創新應用發展的若干措施》,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注意到《措施》在國內首次全面開啟17項5G資助且力度很大,具體內容包括:加快建設5G特色應用場景、著力推動5G應用技術創新、積極擴大5G產品市場規模、加快完善5G網絡服務體系、努力營造5G領先應用生態、穩步建立5G產業保障機制等。

工信部:已實現所有地市5G覆蓋,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

12月24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聞庫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指出,中國2020年5G飛速快跑,工業和信息化部大力推動5G發展應用,加快5G網絡建設,取得了較好效果。其一,網絡建設穩步推進,今年新增了58萬個5G基站,推動共建共享33萬個。所有地市都實現了5G覆蓋。我國5G用戶數量增長非常快,5G的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2億。

浙江發布首批12家「未來工廠」名單 分為四大類型

近日,浙江省經信廳召開首屆「未來工廠」發布會,公布了12家企業入圍首批「未來工廠」名單。據悉,根據各自優勢和特點,12家未來工廠被分為四大類型:引領型的「頭雁工廠」,如正泰、吉利、海康;冠軍型的「鏈主工廠」,如老闆、大華、巨石;平臺型的「協同工廠」,如阿里迅犀、中策、東磁;技術型的「硬核工廠」,如春風、鼎力、東方電纜。

上海將建設100家智能製造工廠 帶動新增10000臺機器人

首屆上海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近日正式開幕。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在會上表示, 上海市未來將打造一批工業機器人應用示範標杆項目,在全市範圍開展「10030」專項工程,藉助機器人賦能,推動建設100家智能製造工廠,帶動新增10000臺機器人。

成都發布工業網際網路新三年行動計劃

計劃提出,未來將打造20個國內知名的工業網際網路優勢平臺,發展50家解決方案服務商,推出一批高價值、廣應用的工業APP,推動5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10萬家企業上雲,建設300個以上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行業應用標杆。

工信部發布2020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清單公示

12月22日,工信部文件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加快培育一批實力強、服務廣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促進平臺動態調整與迭代優化,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2020年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試點示範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的工作部署,經企業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形成了2020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清單。

京津冀軌道交通明年或將一碼通行 目前正推進規劃

據悉,北京正推進研究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三地軌道交通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力爭2021年內全部實施。預計與天津地鐵在2021年1月進行雙方實驗室測試、APP升級等工作,2月初可具備開通條件。與石家莊地鐵正在加快推進網際網路APP票務前期業務規則、技術對接工作,2021年年內實現「一碼通行」。

紐約州暫時禁止學校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其他州或效仿

紐約州本周宣布,暫時禁止在學校中使用面部識別和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直到2022年7月1日。據悉,紐約州是美國首個這樣做的州。紐約州此舉可能開創先例,其他州可能會效仿,禁止或限制在學校中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感知/傳輸層】

智行暢聯將進入汽車智能傳感器和第三代北鬥定位模塊領域

長信科技子公司智行暢聯正在積極準備進入汽車智能傳感器和第三代北鬥定位模塊的設計和開發領域。在車聯網市場方面,智行暢聯積極拓展國內和東南亞的行業車聯網市場,為物流、出租網約車、汽車租賃、環保和公安提供專業的4G/5G車聯網定製產品和系統。

北京地鐵試點「雙目閘機」:智能防夾 還能杜絕插隊

該閘機頂部設有一組雙目攝像頭,利用雙目視覺技術,可精準識別與保護人和物的安全,實現有效防夾,此外還增加了高精度反向闖入、尾隨、並行等欺詐行為的檢測和實時影像記錄取證,規範不文明乘車行為。

河南獲批籌建「國家氣體傳感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正式回函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依託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籌建「國家氣體傳感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其將不斷推進氣體傳感器產業計量測試技術的發展,為行業實施全方位的計量保證和計量控制,提供計量測試技術和計量科技創新能力的保障。

華為高性能車規級雷射雷達首發 將面向百萬級量產需求

在T10 ICV CTO峰會上,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快速建立了第一條車規級雷射雷達的Pilot產線,面向百萬級量產需求,華為已按照年產10萬套/線在推進,以適應未來大規模量產需求。相比起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雷射雷達在目標輪廓測量、角度測量、光照穩定性以及通用障礙物檢測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

日本利用納米網狀壓力傳感器研發人體皮膚觸覺的貼片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款人造皮膚貼片,該貼片不會影響其接觸的人體皮膚的觸覺靈敏度。這種新型超薄傳感器由多層導電和電介質納米網狀結構製成,可用於假肢、機器人輔助手術、人機界面以及可穿戴醫療監測儀等各類應用。

清華大學採用類皮膚的多層結構研發觸覺傳感器

近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朱榮教授研究組在《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多功能感知的觸覺傳感器,採用類皮膚的多層結構,將多模感知原位集成,實現對觸感、物感、溫感等多種感知的高密度集成,將觸覺傳感器應用於機器手抓握感知,實現了對抓握物品的形狀、大小和材料等多屬性識別,並成功應用於垃圾分類。

青島科技大學研發可自修復有機矽應變傳感器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武玉民、劉月濤、高傳慧教授團隊報導了關於自修復有機矽應變傳感器的相關進展。利用生物小分子改性的導電納米材料與有機矽動態交聯網絡複合製備的有機矽應變傳感器在力學性能、室溫修復性能和應變傳感性能等方面表現優異,並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高校「青創科技計劃」、山東大學特種功能聚集體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類Google Glass嗅覺刺激設備或能成為一種失智症療法 

據外媒報導,一種新型可穿戴設備可以發送電脈衝來刺激嗅覺系統,以此作為一種預防或減緩失智症相關神經退化的方法。嗅覺功能失調被懷疑是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之一,因此研究人員猜測這些疾病可以通過刺激嗅覺來預防。

人工智慧嗅覺晶片將在合肥研發 可識別異常氣味等

近日,8家代表企業正式入駐合肥經開區珠江路邊的中國聲谷·經開信創產業園內,其中包括復旦合肥先進技術研究院的人工嗅覺傳感器項目。合肥經開區相關部門介紹,這是該區與國內知名院校合作的又一成果,專注領域為復旦大學優勢學科微電子,未來將合作建設先進材料和微納感知研究室,立足人工智慧感知技術,進行生產生活中相關領域的研究,例如用人工智慧嗅覺技術感知城區空氣中的異常氣味、汙染氣體等。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發用於手勢識別的可穿戴生物傳感系統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種新設備,該設備將可穿戴生物傳感器與人工智慧軟體結合在一起,可以根據前臂中的電信號模式識別人打算做出的手勢。該設備為更好的修復控制和與電子設備的無縫交互鋪平了道路。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Electronics》「具有可用於手勢識別的傳感器內自適應機器學習的可穿戴生物傳感系統」上。

【平臺層】

山東首個縣級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通過驗收

近日,智慧新泰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試點項目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專家驗收,這標誌著山東省首個縣級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項目在新泰市全部完成。時空大數據云平臺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設,通過建立統一的地理時空大數據中心和時空信息雲服務平臺,以地理實體數據為載體,以應用為導向,提供空間地理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實現各部門數據的整合更新、挖掘分析和共享應用。

工信部向三大運營商頒發5G中低頻段頻率使用許可證

2018年,工信部首次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頒發了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許可有效期屆滿後,此次工信部依申請向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頒發了為期十年的5G頻率使用許可,同時許可部分現有4G頻率資源重耕後用於5G,此舉是推動5G網絡規模部署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浙江省首家地市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在嘉興建成

近日,嘉興市建成浙江省首家地市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在能源大數據中心的大屏幕上,在線監測企業數、具體企業今年累計用能、同比增速等信息一目了然,這將對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智慧能源建設等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此次上線的嘉興市能源大數據平臺由監測大廳、用能企業、能耗總量、能耗進度、能耗強度、數據管理、設備管理7大模塊組成。通過匯聚電、水、氣、熱、煤、油、清潔能源等能源數據,大數據中心搭建多類能源分析模型。

浙江餘杭首個「智慧停車雲平臺」平穩運營 破解停車難

今年以來,餘杭區交通集團全面貫徹落實餘杭區委區政府關於全區「智慧停車」工作有關部署,在餘杭區停車辦、城管局的具體指導下,在有關鎮街、平臺的支持下,按照「統一規劃、分類建設、統一管理」的建設思路,以構建有序停車環境,盤活資源存量、擴大總量、做優增量為目標,推動「智慧停車」項目完工,同步搭建「智慧停車雲平臺」(「餘杭停車」微信小程序及公眾號),實現公共停車資源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

阿里雲AIoT聯合昆嶽互聯打造國內首個環保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近日,阿里雲與昆嶽互聯合宣布,共同打造出國內首個環保行業的工業互聯平臺——昆嶽INECO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該平臺使用阿里雲AIoT作為技術引擎,基於INECO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可以實現環保產業智慧運維, 一分鐘即可響應設備故障,相較傳統運維的故障響應時間降低95.7%,此外故障檢修效率提升了37.5%,故障率降低43.1%,綜合成本降低11.1%。

幾米物聯推出共享電動車智能化解決方案

該方案以新款中控E140為基礎,可實現高精度定位、車輛信息採集、定點停車、垂直停放、藍牙通訊、異常報警等功能,並通過雲平臺大數據分析計算,提供可視化圖表,幫助管理者及時了解車輛行駛裡程、各區域電動車數量和用戶的使用情況等,從而助力運維企業規範用戶停車、判斷車輛投放量是否合理、了解用戶使用習慣,提高企業精準計費能力、車輛調度及時率和確定產品優化方向,實現全鏈路高效運營。

福特C-V2X車路協同功能上車 國內首家量產應用

福特中國宣布福特全新探險者以及中大型高端性能SUV銳界PLUS將率先搭載基於蜂窩車聯網(C-V2X)技術的福特車路協同系統,並計劃2021年在更多國產車型上搭載這一技術,這標誌著福特成為國內首家實現C-V2X技術量產應用的整車企業。

多公司聯合發布SuperEdge邊緣容器開源項目

騰訊雲聯合英特爾、VMware 威睿、虎牙、寒武紀、美團、首都在線,共同發布 SuperEdge 邊緣容器開源項目。SuperEdge 是基於原生 Kubernetes 的邊緣容器管理系統。該系統把雲原生能力擴展到邊緣側,很好的實現了雲端對邊緣端的管理和控制,極大簡化了應用從雲端部署到邊緣端的過程。

美團:將組建智慧交通平臺並成立AI委員會

美團近日發布內部信表示,公司將組建智慧交通平臺,加強LBS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物流配送、交通出行的自動化、智能化平臺能力,下設交通、地圖、無人車配送、視覺智能等團隊,由夏華夏為負責人;成立AI委員會,任命夏華夏為AI委員會主席;任命俞建林為點評事業部負責人。以上負責人均向美團創始人、董事長王興匯報。另外,無人機配送團隊調整至到家事業群。

華為發布HiCar車載智慧屏 支持全界面語音操控

12月21日,華為發布車載智慧屏,售價1699元,將於1月8日正式發售。據介紹,華為車載智慧屏搭載8.9英寸超清觸控屏、升降式交互攝像頭、行車紀錄廣角攝像頭、360度可調節底座,支持全界面語音操控、隔空手勢操控;可連接原車音響,實現手機應用跨屏流轉;支持手機、車機導航協同,實現GPS信號擇優;支持智能家居聯動、座艙遊戲等。

河北首個供冷供熱裝配式智慧能源站正式投運

該項目由國網河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與河北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共同研發。項目模式以電能替代傳統能源消耗,通過裝配水力模塊+空氣源熱泵冷熱機組,將傳統的中央空調系統,改造為全變頻空氣源熱泵,不僅環保節能,還將原本需要施工45天才能實現功能的傳統中央空調冷熱源站,升級為21天即可完工的裝配式智慧能源站,節約了50%以上的施工時間。

中國寶武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推動數智化轉型

該平臺以新基建為驅動、以平臺化為要求、以生態化為目標,建設集中、共享、賦能的新型基礎設施,打造鋼鐵數字生態作業系統,成為驅動中國寶武數智化轉型的平臺基礎。

新華三集團推出H3C Workspace數字工作空間解決方案

據悉,Workspace能夠為協同研發、銷售和服務、數據安全、生產及專業場景四大業務場景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從而在適用場景上完全覆蓋企業價值鏈的全部環節。

中國煤科·煤科院聯合中國電信發布智慧礦山井下5G通信系統

該系統可為智慧礦山提供井下高清視頻和傳感器數據實時回傳、固定崗位無人值守無人巡檢等技術,實現井下智慧化遠程管理,提高煤礦生產水平和安全生產率。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支持智能快速機動海洋立體觀測系統,利用該系統可實時獲取和評估不同空間尺度海洋環境信息,預測海洋資源、環境和氣候的時空變化,研究和創新海洋多尺度變化及其氣候資源效應機理。母船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應用層】

傳中國廣電明年將建設40萬個5G基站

據透露,中國廣電預計將於2021年建設40萬個5G基站,相關方其實也給出了45萬~50萬的方案。40萬個廣電700MHz基站差不多可覆蓋全國90%以上的行政村,因此,進展順利的話明年年底700MHz有可能實現廣電5G全程全網的覆蓋。

鄭州成為全國首個全場景數位化運營城市

目前鄭州城市大腦建成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推進涵蓋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生態環境、交通出行等14個業務領域的系統建設,開發系統超過150個、接入59個部門數據,城市大腦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累計歸集數據量超過223.7億。

安徽集中開工117個重大項目 包含5G、雲計算、大數據等項目

加快實施數字經濟賦能暨安徽省第十三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12日在安徽省六安市舉行。此次集中開工主會場設在六安市國動5G大數據產業園項目現場,安徽其他15個省轄市設分會場,共開工重大項目117個、總投資901.5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等行業領域。今年以來,安徽省先後組織了13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累計開工項目2253個,總投資12654億元。

安徽首個城市能源大數據中心在合肥正式揭牌

目前,中心累計接入2.5萬戶高壓電力用戶、168個充電樁、60座光伏電站,後期將逐步接入政務和氣、水、熱、石油、煤炭等數據信息。該中心將通過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向政府、企業和居民等用能各環節,分別提供精準、差異化、智慧化的服務。

中通客車獲聊城首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

昨日,聊城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新聞發布會暨首張測試牌照發放儀式在山東聊城隆重舉行。中通客車正式獲頒聊城市首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全面助力聊城智慧公交體系建設。

雲天勵飛牽頭的「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啟動

雲天勵飛申請的「面向人工智慧應用的神經網絡處理器關鍵標準與驗證晶片」項目主要研究神經網絡計算指令集及處理器架構、神經網絡表示和壓縮標準等關鍵技術,解決AI晶片訓練與推理指令集「不高效」、神經網絡表示和壓縮標準「不統一」、處理器工具鏈「不易用」、軟硬體系統接口「不規範」等難題。

騰訊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基地正式啟動

騰訊雲將與合作夥伴圍繞邊緣計算、物聯網平臺、雲基礎設施、工業網際網路中臺和工業應用等層面,共同打造「1+N」區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架構,帶動佛山工業產業鏈跨越式發展,助推本土企業降本增效,實現產業「智造」升級。

騰訊雲資料庫品牌升級成「企業級分布式資料庫TDSQL」

昨日,騰訊雲宣布其資料庫品牌TDSQL的全新戰略升級計劃及未來發展戰略。未來,騰訊雲原有的TDSQL、TBase、CynosDB三大產品線將統一升級為「騰訊雲企業級分布式資料庫TDSQL」。升級後的騰訊雲TDSQL將涵蓋分布式、分析型、雲原生等多引擎融合的完整資料庫產品體系。

福清將建成全球最大塑料薄膜智能製造基地 實現智慧供應管理

近日,福融新材料從德國籤約引進8條全球領先的BOPP/BOPE生產線,並以此為契機投資42億元打造「福融新材料智慧產業園」。按照規劃,新建的「福融新材料智慧產業園」將融合智能製造、智慧供應鏈、工業網際網路於一體。該項目全面投產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薄膜智能製造生產基地。

SAP聯手合肥經開區合作建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賦能中心

賦能中心將立足合肥經開區,輻射整個安徽及中部地區,利用SAP全球領先的工業4.0經驗與數位技術,提升合肥地區企業工業網際網路水平、智能製造能力、數位化轉型能力,加速高端人才及本地人才培育,推動合肥經濟高質量發展。

南京攜百度Apollo共建省級車聯網先導區

2020南京市省級車聯網先導區落成暨自動駕駛首發儀式於南京市白下高新區管委會舉行。儀式上,百度Apollo獨家獲得南京市政府頒發的5張L4自動駕駛測試牌照。這是南京市頒發的第一批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也是江蘇省首批面向前裝量產車輛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根據此前雙方的戰略合作規劃,南京市、秦淮區將與百度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車聯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百度Apollo獲得南京首批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這是南京市頒發的第一批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也是江蘇省首批面向前裝量產車輛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此次獲頒L4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後,百度和一汽紅旗共同研發的紅旗EV自動駕駛車將在南京市秦淮區開展自動駕駛測試。

奧拓電子成功認證為華為雲AI夥伴 獲得多種服務

奧拓電子旗下南京奧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加入華為雲AI夥伴計劃,成為華為認證的華為雲AI夥伴。奧拓電子可獲得包括通過華為AI雲平臺的語音識別服務、ASR服務、語音合成TTS服務、自然語言NLP服務、對話機器人服務等,來推動公司的視訊產品與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

總投資25.37億元 本碼實業集團智能製造和供應鏈項目正式籤約

項目計劃總投資25.37億元,將打造集生產、研發、展示和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成長平臺,實現年產1萬臺物流機器人及2萬套數字物流裝備,旨在打造涵蓋衢州物聯網、電子信息產業及新材料產業的生產貿易結算集散地。

一鍵呼叫多種服務 享道出行打造「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

上汽集團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正式宣布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全面覆蓋網約車業務、企業用車業務、個人租車業務和計程車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同時享道出行還宣布完成了超3億元A輪戰略融資,由阿里巴巴和寧德時代共同投資。

浙江金東區建成66個「智安小區」 綜合運用人臉識別等技術

東華家園小區佔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共有1400多戶居民,目前配有50多名物業工作人員。人工巡邏與智慧安防互補,讓小區居民安全感顯著提升。據介紹,智慧安防小區(以下簡稱「智安小區」)建設包括在小區出入口安裝車輛牌照抓拍、人臉識別、電動車RFID防盜感應、二代身份證信息採集等系統,形成信息採集多種平臺聯動,通過對進出車輛、人員信息的靜態和動態搜集。

英偉達搶跑自動駕駛落地應用 算力每秒2千萬億次運算

近日,英偉達發布了適合L5級自動駕駛使用的更快的AI晶片,算力高達每秒2千萬億次運算,功耗為800瓦。此外,針對不同等級自動駕駛的工作負載,英偉達還採用了專門為邊緣應用打造的基於Ampere構架的各種產品和解決方案。

豐田無人駕駛車e-Palette將實現商業化

豐田表示,計劃幾年之內實現其自動駕駛汽車e-Palette的商業化,並表示這款車可以兼作移動商店或者流動辦公室。豐田e-Palette是一輛長方形、透明的無人駕駛電動車,可容納20位乘客,也可收起座位釋放更多可利用空間。

英特爾/滴滴牽手 推自動駕駛等領域合作

據悉,雙方將在雲計算和自動駕駛兩大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並圍繞計算、存儲平臺、網絡和軟體四個維度進行優化和探索。在自動駕駛領域,基於英特爾物聯網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新一代至強處理器,共同探索自動駕駛未來的發展方向。

金融界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12月22日12時37分,萬眾期待的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是平安銀行布局天基物聯網,進一步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邁出重要的一步,作為平安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平安1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中國聯通、西班牙電信和KT成功驗證5G多址邊緣計算技術

西班牙電信、中國聯通和KT宣布成功驗證5G多址邊緣計算(MEC)技術,此技術可實現邊緣計算服務的全球漫遊和不同邊緣平臺的聯合服務。西班牙電信、中國聯通和韓國KT自2020年3月起就開始在多運營商多接入邊緣計算方面進行合作,所使用的平臺基於Altran技術和中國聯通內部技術。

「宇泛智能」獲近5億元B2輪融資 華新投資領投

物聯網人工智慧企業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近5億元B2輪融資,華新投資領投,當虹科技等跟投,上輪投資方野草創投持續加注。本次融資將用於持續強化宇泛智能在人工智慧邊緣計算終端的性能和出貨量,加強宇泛智能在光學、國產物聯網作業系統(UfaceOS)、信息安全和隱私計算的研究投入,以及建設新一代人工智慧物聯網學習推理融合平臺和超算中心、拓展美洲銷售體系。

文遠知行獲宇通集團2億美元投資 加速自動駕駛巴士等落地

獲悉,這是目前中國主機廠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最大單筆投資。本輪融資後,雙方將推動自動駕駛在微循環巴士、公交車和其他商用場景的應用,在技術研發、車輛平臺、出行運營等多個關鍵領域深度合作。

地平線完成1.5億美金C1輪融資 提供邊緣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地平線公告已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Neumann Advisors和KTB。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是全球第一家AI晶片創業企業,致力於邊緣人工智慧晶片及解決方案的研發。2017年,地平線推出中國首款邊緣人工智慧晶片;2019年,地平線先後推出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新一代AIoT智能應用加速引擎旭日2;2020年,地平線又推出了全新一代AIoT邊緣AI晶片旭日3和新一代高效能車規級AI晶片徵程3。

朗陽科技獲平潭創想未來數千萬Pre-A戰略投資

近日,杭州朗陽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平潭創想未來數千萬Pre-A戰略投資。公司專業開發嵌入式人工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物聯網專用網關,嵌入式AI傳感器終端以及與之配套的人工智慧算法,自主打造智慧讀表、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等特色產品。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工業網際網路邊緣智能產品-工業扁鵲與預測性維護平臺的持續研發、團隊擴張和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特別是風電、礦山、油氣田、水務、造紙等垂直行業的應用等。

智聯安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提供物聯網應用領域晶片解決方案

本輪融資投資方為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北京智聯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家物聯網應用領域晶片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業從事晶片設計。智聯安是中國移動自研NB-IoT晶片獨家合作夥伴。

森億智能完成4億元D輪融資 為醫院提供數據化解決方案

本輪融資由中金甲子領投,陽光保險、騰訊跟投。森億智能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為醫院提供專業、高效的數據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公司的眾多解決方案,逐漸形成了契合國家衛健委標準要求的「1+3+N」體系。其中「1」指的是數據集成與治理解決方案,它能幫助醫療機構對數據進行匯集、標準化,作為未來能夠支撐批量應用的數據中臺。「3」指的是智慧臨床、科研和管理相關的三個解決方案,它們屬於智慧醫院建設的核心。「N」指的是在3個枝幹的基礎上,還會長出許多能夠深入到醫療方方面面的應用場景。

A股電商SaaS第一股「光雲科技」戰略投資「馬幫ERP」

A股電商SaaS第一股光雲科技以數千萬人民幣戰略投資跨境電商ERP服務商馬幫ERP,加碼布局跨境電商SaaS領域。光雲科技從2016年末開始入局跨境電商SaaS市場,先後推出了面向中小跨境賣家的超級店長跨境版、淘數據跨境版等產品。

中科世通亨奇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提供一站式數據智能平臺

投資方為元起資本。中科世通亨奇成立於2016年,其以NLP、計算機視覺、知識圖譜等AI相關領域技術為核心,逐漸形成一套服務於情報分析、行業監管、金融分析等應用場景的一站式數據智能平臺。基於該平臺,用戶不僅能夠完成對於結構化與非結構化信息的自動化收集和整理,而且能夠更進一步將弱關聯、碎片信息進行關聯和融合分析形成認知鏈,從而推理並形成新的認知與洞察。

美國智能辦公傳感器供應商VergeSense獲得1200萬美元B輪融資

2020年12月23日消息,通過機器視覺為企業提供辦公空間管理的初創公司VergeSense宣布獲得由Tola Capital領投的1200萬美元B輪融資。 包括VergeSense今年5月籌集的900萬美元A輪融資在內,VergeSense目前已經籌集了2260萬美元。此前的投資者包括仲量聯行(JLL Spark)、安傑風投(Allegion Ventures), MetaProp, Y Combinator, Pathbreaker Ventures和West Ventures。

NB-IOT建設成本和連接費用呈上升趨勢 推動行業規模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NB-IOT基站建設價格總體呈現出上升趨勢,2014年新建NB-IOT基站均價為31.2萬元/個,改造升級NB-IOT基站均價為5.2萬元/個,至2019年,新建NB-IOT基站均價為33.7萬元/個,改造升級NB-IOT基站均價為6.5萬元/個。而隨著NB-IOT基站新建和改造升級價格呈上升趨勢,帶動了NB-IOT連接費用的上漲。2014年NB-IOT連接費用為22元/個,至2019年為38元/個。

在建設成本和用戶收費價格呈逐漸上升趨勢下,我國NB-IOT建設投資規模和應用市場規模呈逐漸快速增長趨勢。其中2019年NB-IOT基站建設投資額為347.6億元,是2014年(5.2億元)的66倍;NB-IOT應用市場規模為39.9億元,較2014年的0.11億元亦有大幅增長。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騰訊雲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 原生產品API每日調用量超過 100 億次
    DoNews12月19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9日,騰訊雲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包括騰訊雲原生定位、企業部署雲原生路線圖、騰訊雲原生最佳實踐、騰訊雲原生核心產品概覽。騰訊雲在業界提出雲原生系統,包括開發雲原生、計算雲原生、架構雲原生、數據云原生和安全雲原生,用戶在部署時,系統中各模塊既可獨立進行,又會形成串聯或並聯關係。
  • 開源項目在GitHub上貢獻33.5W個Star!騰訊的十年「雲」答卷,請收好!
    這一路來,騰訊也貢獻了一份重要的力量,110+個開源項目,Github總Star數超過33.5W,「雲原生」產品API每日調用量更是超100億次,騰訊在2020 Techo開發者大會上交出開源十年的答卷! 2020年,雲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火得一塌糊塗。
  • 企業級雲原生:TKEStack 騰訊雲原生開源實踐之路
    導語丨TKEStack 是騰訊開源的一款集強壯性和易用性於一身的企業級容器編排引擎,是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孵化項目之一。本文是對TKEStack 開源項目負責人汝英哲、TKEStack 高級產品經理何鵬飛在雲+社區沙龍online的分享整理,介紹 TKEStack 的開源方法論,希望與大家一同交流。
  • 2020年阿里云云原生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雲原生促阿里雙11訂單...
    2020天貓雙11狂歡季成交額、阿里雲創建訂單峰值再次創下新高,下單體驗更為流暢,其背後的阿里云云原生技術功不可沒。阿里雲已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雲原生產品家族和開源生態,在Gartner發布的2020年公共雲容器報告中,阿里雲排名全球第一。
  • 金山雲發布全新Serverless產品 雲原生基礎設施再升級
    1月6日,金山雲舉行了雲原生媒體溝通會,金山雲副總裁、合伙人錢一峰在會上正式發布了全新雲原生全景圖、雲原生產品矩陣和最新的Serverless產品(容器實例KCI和Serverless容器服務KSK),並分享了金山雲在雲原生方面的技術歷程和產業實踐,通過構建適應於雲計算2.0時代的新一代雲基礎設施,加速產業數位化變革。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2017年4月,彭鋒開始研究如何將大數據平臺做成一個產品——這就是智領雲數據中臺產品的前身。相比國內眾多阿里基因的數據中臺廠商,智領雲的一個強標籤就是「雲原生」。從2018年9月推出雲原生架構的數據中臺產品至今,智領雲已服務了服裝定製平臺衣邦人、武漢市衛健委等數十家能源、教育、醫療健康、物聯網、金融領域的客戶,彭鋒稱復購率為100%。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城雲...
    浙江發布危貨運輸智控平臺 融合阿里雲計算大數據在未來交通大會上,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發布「危貨運輸智控平臺」。該平臺融合阿里云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幅提升超速隱患的發現能力,並通過約1.8萬駕駛員人手一個的「安全碼」,提醒安全駕駛、規範作業。
  • 阿里發布的機器學習平臺PAI2.0,和騰訊的DX-I區別在哪? | 雲棲2017...
    今天,雲棲大會·深圳峰會在深圳如期舉行,這是今年雲棲大會的第一站,雖然規模不及阿里主場杭州的雲棲小鎮,但按照慣例,每屆雲棲大會阿里都會發布一系列重磅產品,這次也不例外。有趣的是,在大會前一天,騰訊剛剛發布了DX-I深度學習平臺,根據騰訊官方的介紹,DX-I將基於騰訊雲的大數據存儲與處理能力來提供一站式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服務,隨著阿里機器學習平臺PAI2.0的發布,兩大平臺孰優孰劣便引起了一陣熱議。當然,兩款產品都是剛發布不久,要下結論,還需要等待第三方應用的檢驗。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 甲子光年
    2017年4月,彭鋒開始研究如何將大數據平臺做成一個產品——這就是智領雲數據中臺產品的前身。 相比國內眾多阿里基因的數據中臺廠商,智領雲的一個強標籤就是「雲原生」。 從2018年9月推出雲原生架構的數據中臺產品至今,智領雲已服務了服裝定製平臺衣邦人、武漢市衛健委等數十家能源、教育、醫療健康、物聯網、金融領域的客戶,彭鋒稱復購率為100%。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曠視發布河圖2.0及7款硬體新品...
    2.0及7款硬體新品 成立人工智慧物流產業聯盟10月15日,曠視於北京召開「曠視智慧物流戰略暨『AI+物流產業聯盟』發布會」,正式發布智慧物流業務的定位和戰略布局,並重磅推出了其在智慧物流領域的機器人網絡作業系統河圖2.0、7款AI+智能物流硬體新品,涵蓋T系列物料搬運AMR、S系列SLAM導航AMR、智能無人叉車和人工智慧堆垛機四大類。
  • 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 騰訊雲智能製造三大...
    原標題: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騰訊雲智能製造三大戰略布局
  • Gartner首次發布全球雲計算IaaS和PaaS魔力象限:騰訊雲入選
    今日獲悉,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首次發布的《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and Platform Services》報告中,騰訊雲入選魔力象限代表企業,是入圍本次魔力象限的7家國際廠商之一,這意味著騰訊雲IaaS和PaaS產品能力已進入全球頂級序列
  • Forrester發布全棧公有雲開發平臺報告,騰訊雲再次入選領導者象限
    今日獲悉,國際領先行業諮詢機構Forrester發布《2020年Q4中國全棧公有雲開發平臺Wave™報告》顯示,騰訊雲再次入選公有雲開發平臺領導者象限。在2018年同主題報告中,騰訊雲也曾入選。
  • 競品分析:阿里雲 VS 騰訊雲,AT的短兵相接
    本文是阿里雲和騰訊雲的競品分析報告,文章重點分析了這兩款雲服務產品的行業情況、產品策略、產品結構、商業模式等4個方面,梳理了發展趨勢,與大家分享。產品2:騰訊雲1)企業、產品市場地位根據國際權威諮詢機構IDC正式發布的《2019年Q1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跟蹤報告》,該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在IaaS市場上,騰訊雲以14.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 科技雲報導:96%的資料庫還沒有上雲,用戶顧慮什麼?
    騰訊雲副總裁李綱認為,雲資料庫的發展,目前正在經歷從第一階段「資料庫上雲」,即從資料庫到雲資料庫,到第二階段「從雲資料庫到雲原生資料庫」的變革,「雲原生」正是騰訊雲資料庫重要的架構體系。從不同企業的實踐來看,雲原生資料庫呈現多方面的優勢。
  • InfoQ 正式發布2020中國技術力量年度榜單
    (實施方:B站);北京網路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實施方:華為雲);某全國性股份制大型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實施方:MegaEase);2020年服貿會數字平臺(實施方:京東智聯雲);中原銀行新一代信貸業務平臺(實施方:中原銀行);人保財險核心中臺業務(實施方:騰訊雲);國家電網容器中臺+AI中臺打造(實施方:火山引擎);理想汽車容器基礎設施雲原生化實踐(實施方:百度智能雲)。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14期】阿里健康發布疫苗服務
    重要提醒:本文為全球數字健康行業周報的第14期,發布時間為每周三。一. 全球數字健康產業風雲1. PulsePoint的數據實驗室旨在讓健康數據初創公司更容易地共同構建、發布、創新和擴展。3)女性數字健康平臺Maven發布數字育兒和兒科工具2020年10月15日,女性數字健康平臺Maven發布了育兒和兒科產品,拓展到了更多的家庭護理領域。
  • 阿里雲PolarDB發布更新 支持Oracle等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
    【TechWeb】今日,阿里雲在北京召開媒體見面會,宣布阿里雲PolarDB發布重大更新,提供傳統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資料庫輕鬆上雲,最快數小時內遷移完成。
  • 對話ACM傑出科學家、達摩院資料庫負責人李飛飛:阿里如何打好數據...
    興起於2000年左右的開源資料庫是一種改變遊戲規則的嘗試,而由雲廠商主導的雲原生資料庫則是將這種「改變」推向了高潮。2014年,AWS發布了業內首個雲原生的關係型資料庫Aurora;2017年9月,阿里雲在國內率先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在2018年4月正式商用。
  • 引領雲原生發展 阿里雲首創雲原生容器界面方法論
    在雲原生容器界面的指引下,阿里巴巴集團以基礎設施、運維及其周邊系統作為切入點,掀起全面雲原生化的浪潮,陸續將系統改造為適配雲原生架構的新方案,推動集團內部使用的技術框架、工具等被雲可接受的標準產品或雲產品替代;進一步轉變運維思路和工作方式,兼容適配新的運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