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 原生產品API每日調用量超過 100 億次

2021-01-10 DoNews

DoNews12月19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9日,騰訊雲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包括騰訊雲原生定位、企業部署雲原生路線圖、騰訊雲原生最佳實踐、騰訊雲原生核心產品概覽。

騰訊雲在業界提出雲原生系統,包括開發雲原生、計算雲原生、架構雲原生、數據云原生和安全雲原生,用戶在部署時,系統中各模塊既可獨立進行,又會形成串聯或並聯關係。

為了推動雲原生新技術能快速落地,騰訊雲還發布了八款產品包括,開源雲原生開發環境Nacalhost、首款金融級雲原生Serverless消息隊列TDMQ、國內首款全Serverless雲原生MySQL資料庫TDSQL Serverless、發布雲開發CloudBase、Serverless FaaS計算平臺SCF、企業級微服務技術中臺TSF 2.0、基於雲原生的泛Hadoop大數據框架EMR、流計算Oceanus。

在開發環境管理方面,Nocalhost能夠做到統一管理開發環境,資源分配可具備彈性;一鍵共享工作空間,增強協作聯調效率;支持 VSCode 插件。

在開發效率方面,騰訊雲發布了Serverless 企業解決方案。通過Serverless FaaS計算平臺SCF,首創了1ms計費粒度,可實現真正按量計費,為企業節約近70%成本。此外,SCF為企業提了供FaaS 計算資源、開發工具套件、業務場景方案的全流程體系化的 Serverless 閉環支撐,可以幫助用戶快速實現如靜態Web、SSR、REST API等HTTP服務,以及音視頻轉碼、ETL數據處理、定時任務等Serverless計算類任務。據悉,騰訊雲原生產品API每日調用量已經超過 100 億次,雲開發、CODING的開發者用戶分別超過 100 萬。

騰訊雲容器產品總經理鄒輝表示「未來,騰訊雲將繼續增加在雲原生方面的投入,深耕技術與產品,推動雲原生走入『深水區』,幫助企業保障業務的穩定性和快速增長訴求。」(完)

相關焦點

  • 騰訊的十年「雲」答卷,請收好!
    這一路來,騰訊也貢獻了一份重要的力量,110+個開源項目,Github總Star數超過33.5W,「雲原生」產品API每日調用量更是超100億次,騰訊在2020 Techo開發者大會上交出開源十年的答卷! 2020年,雲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火得一塌糊塗。
  • ...周報第72期:騰訊雲發布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阿里發布開源量子...
    騰訊雲發布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 產品矩陣再升級近日,騰訊雲容器產品總經理鄒輝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講述了騰訊雲原生路線圖的全面布局,並升級發布了的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我國5G用戶數量增長非常快,5G的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2億。浙江發布首批12家「未來工廠」名單 分為四大類型近日,浙江省經信廳召開首屆「未來工廠」發布會,公布了12家企業入圍首批「未來工廠」名單。
  • 企業級雲原生:TKEStack 騰訊雲原生開源實踐之路
    容器是雲原生的事實底座 在介紹整個產品的定位和方向之前,首先要提一下目前最火熱的技術方向 —— 雲原生。 雲原生是利用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構建和運行可拓展彈性的應用。容器基本上是整個雲原生技術棧的底座角色,CNCF 官方來看容器族的產品中已經有大量產品和廠商參與其中,基本上是百花齊放的態勢。
  • 2020年阿里云云原生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雲原生促阿里雙11訂單...
    2020天貓雙11狂歡季成交額、阿里雲創建訂單峰值再次創下新高,下單體驗更為流暢,其背後的阿里云云原生技術功不可沒。阿里雲已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雲原生產品家族和開源生態,在Gartner發布的2020年公共雲容器報告中,阿里雲排名全球第一。
  • 雲原生2.0的邏輯之辯,如何讓每個企業都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的確,網際網路是雲原生的最早的試驗田,但網際網路只是千行百業當中的一份子,網際網路企業不代表就是雲原生企業,雲原生能力也並非網際網路獨有。那麼什麼樣的企業,可以稱之為雲原生企業?華為雲產品副總裁方國偉認為:「在雲原生2.0的新階段,企業要變成一個新雲原生企業,就需要從以資源為中心轉變成以應用為中心。」
  • 金山雲發布全新Serverless產品 雲原生基礎設施再升級
    1月6日,金山雲舉行了雲原生媒體溝通會,金山雲副總裁、合伙人錢一峰在會上正式發布了全新雲原生全景圖、雲原生產品矩陣和最新的Serverless產品(容器實例KCI和Serverless容器服務KSK),並分享了金山雲在雲原生方面的技術歷程和產業實踐,通過構建適應於雲計算2.0時代的新一代雲基礎設施,加速產業數位化變革。
  • Forrester發布全棧公有雲開發平臺報告,騰訊雲再次入選領導者象限
    今日獲悉,國際領先行業諮詢機構Forrester發布《2020年Q4中國全棧公有雲開發平臺Wave™報告》顯示,騰訊雲再次入選公有雲開發平臺領導者象限。在2018年同主題報告中,騰訊雲也曾入選。
  • 引領雲原生發展 阿里雲首創雲原生容器界面方法論
    為了推動雲原生和邊緣計算交叉領域的協同發展,阿里巴巴於2020年5月正式對外開源邊緣計算雲原生項目 OpenYurt,推動「雲邊一體化」概念落地,通過對原生 Kubernetes 進行擴展的方式完成對邊緣計算場景需求的支持,其主要特性有:「零」侵入的邊緣雲原生方案:提供完整的 Kubernetes 兼容性,支持所有原生工作負載和擴展技術(Operator/CNI/CSI 等);可以輕鬆實現原生
  • 智能升級新階段,華為雲助力新雲原生企業駛出加速度
    隨著企業上雲步伐加快,傳統的開發模式較難滿足企業產品業務快速迭代升級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開發者開始把業務與技術向雲原生演進。據數據顯示,到 2021 年,將有 92% 的公司成為雲原生公司。據 CNCF 的雲原生開發現狀報告顯示,如今全球雲原生開發人員超過 470 萬。我們發現,雲原生 2.0 時代已經到來。
  • 小程序聯合騰訊雲推出「雲開發」 騰訊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他說,在雲開發平臺上,潮辦科技平均每月的後端服務成本不到千元,卻能支撐了2000多萬元的銷售業績。如果用傳統的雲伺服器,同樣的服務量至少需要2萬~3萬元/月的伺服器成本。「伺服器成本之外,當前企業在上雲及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還面臨著數據孤島、重複開發、溝通繁瑣、運維成本高、交付慢等難題。」騰訊云云開發產品中心副總監王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 科技雲報導:突破臨界點,雲原生ERP異軍突起
    雲ERP的提升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雲原生優勢,即雲技術帶來的SaaS產品通用的原生優勢,包括產品功能更全面、產品的性能表現更好、使用費用更划算、完善升級更高效以及服務響應更快捷等優勢。在中大型企業雲ERP系統方面,浪潮GS Cloud、用友網絡NC Cloud、金蝶的蒼穹等主導市場。今年11月20日,浪潮發布了新一代大型企業數位化平臺GS Cloud3.0。
  • 日均調用量超100億次 百度大腦正在用語音喚醒一個AI時代
    11月28日,百度大腦宣布語音能力引擎日均調用量已經超過100億次,應用規模業界第一,為開發者提供了覆蓋雲、端、芯的全棧全場景語音開放能力,推動智能語音技術在各行業落地應用。百度的語音技術基於深度學習和產業應用加速突破,已應用到百度App,百度地圖、小度音箱,百度輸入法等百度產品,更通過AI開放平臺賦能眾多產業夥伴。百度大腦語音能力每天的調用量已經超過100億。」
  • Gartner首次發布全球雲計算IaaS和PaaS魔力象限:騰訊雲入選
    今日獲悉,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首次發布的《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and Platform Services》報告中,騰訊雲入選魔力象限代表企業,是入圍本次魔力象限的7家國際廠商之一,這意味著騰訊雲IaaS和PaaS產品能力已進入全球頂級序列
  • 騰訊雲突破1000億的瓶頸是什麼?
    從2013年全面開放,到2016年馬化騰首次站臺,再到2019年公司年營收終於突破100億,騰訊雲花了整整6年時間,相比於亞馬遜AWS晚了近3年,相比微軟雲、IBM雲和阿里雲也晚了2年。雖然騰訊雲目前已經進入全球雲100億俱樂部,但是結合現狀來看,未來的局勢依然不明朗。
  • 阿里雲發布第七代ECS、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X等重磅...
    此外,阿里雲還發布了新一代數據中臺、混合雲管理平臺、雲原生數據倉庫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這些產品均已在阿里雲官網上線。第七代ECS高主頻實例更強大的基礎設施意味著更快的算力和更穩定的吞吐。基於阿里雲自研的神龍伺服器架構,第七代阿里雲ECS的算力比上一代提升了160%,最大支持192個vCPU,吞吐能力提升了一倍,並在存儲轉發能力、延時、穩定性上有了大幅提升。
  • 競品分析:阿里雲 VS 騰訊雲,AT的短兵相接
    2017年,全球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達111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9.2%。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美元。而從中國市場來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已達378.1億元,並呈現逐年快速增長態勢。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2017年4月,彭鋒開始研究如何將大數據平臺做成一個產品——這就是智領雲數據中臺產品的前身。相比國內眾多阿里基因的數據中臺廠商,智領雲的一個強標籤就是「雲原生」。從2018年9月推出雲原生架構的數據中臺產品至今,智領雲已服務了服裝定製平臺衣邦人、武漢市衛健委等數十家能源、教育、醫療健康、物聯網、金融領域的客戶,彭鋒稱復購率為100%。
  • 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環境下的雲原生進化之路
    2015年創立的CNCF發布的開源平臺Kubernetes,讓雲原生技術得到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場景採用雲原生技術,企業和個人開發者4年增長了近20倍,來自超過2k個公司的3.5萬多個開發者向開源社區貢獻了14萬餘行代碼。今天,在5G、AI &大數據應用日漸普及的背景下,為適應多雲混合雲、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異構計算等計算環境,雲原生正在迎來新的進化。
  • 雲原生2.0時代,華為雲如何構建高效可信的持續交付能力?
    華為雲提出,雲原生2.0是企業智能升級新階段,企業雲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成為「新雲原生企業」,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 甲子光年
    2017年4月,彭鋒開始研究如何將大數據平臺做成一個產品——這就是智領雲數據中臺產品的前身。 相比國內眾多阿里基因的數據中臺廠商,智領雲的一個強標籤就是「雲原生」。 從2018年9月推出雲原生架構的數據中臺產品至今,智領雲已服務了服裝定製平臺衣邦人、武漢市衛健委等數十家能源、教育、醫療健康、物聯網、金融領域的客戶,彭鋒稱復購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