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雲報導原創。
自上個世紀90年代Gartner提出ERP概念以來,ERP就成為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信息化的重要選擇。
進入新世紀以來,「ERP已經過時了」、「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之類的言論甚囂塵上。
但是幾十年來ERP沒有消失,雲ERP、Cloud ERP、ERP Cloud卻不斷發展,反而成為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平臺。
可以說,ERP發展的天平開始偏向雲ERP。
向雲轉移
企業用戶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企業資源計劃(ERP )呢?
2020年10月,世界一流的IT研究和諮詢公司SoftwareReviews,針對21個ERP供應商,對1085位客戶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客戶更樂意選擇提供訂閱服務業務模型的ERP商,即雲ERP,從而減輕對供應商的依賴。
在客戶最喜歡的5個ERP—— Oracle ERP Cloud、Unit4 ERP、FinancialForce ERP,Oracle NetSuite和Acumatica Cloud ERP,雲ERP佔據絕對的主流。
根據Panorama調研,目前全球採用雲端部署的ERP的企業已佔到61%。另外,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計,2019年雲ERP市場規模佔到全球ERP市場規模的43%,因此可以估計全球雲ERP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增加。
行業分析師認為,2020年,每10個大型組織中就有4個將至少60%的ERP應用遷移到雲上。總體而言,到2020年雲ERP市場規模將達到433億美元。
看來,大多數大型企業的核心軟體——ERP迎來了引爆點。
將企業的核心應用如企業會計和財務、人力資源、生產和物料管理等從本地數據中心,遷移到更靈活的雲上,採用雲ERP套件以促進創新,已成為IT部門的當務之急。
公有雲將有望成為大中型企業上雲的默認選擇。之前,大中型企業上雲時更多的選擇私有雲,而規避被認為過於冒險、脆弱和不安全的公有雲。因此,選擇在幾年前還被大多數CIO懷疑的公有雲模型,是一個了不起的轉變。
事實證明,公有雲比公司數據中心更安全,並且更不容易受到諸如釣魚之類的網絡攻擊。
與以前的向雲遷移不同,企業雲計算的轉變不是由IT部門驅動,而是由業務用戶驅動,目的是應對數位化變革的不斷創新需求,並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在尋求簡化IT功能和標準化業務流程的過程中,中小型企業引領了雲ERP應用發展潮流。現在,規模更大的中型公司以及擁有1500名或更多員工的大型企業的部門和子公司已開始效仿。
跨越臨界點
由本地部署的ERP向雲ERP遷移已達到關鍵的臨界點。
幾乎所有的ERP廠商都在向雲轉型,大量帶著雲計算光環的產品紛紛上市。
傳統ERP項目的部署和上線時間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已經不能適應數位化轉型時代的需求,也影響了客戶的體驗。
雲ERP的提升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雲原生優勢,即雲技術帶來的SaaS產品通用的原生優勢,包括產品功能更全面、產品的性能表現更好、使用費用更划算、完善升級更高效以及服務響應更快捷等優勢。
二是相比較而言,雲ERP前期投入資金更少,系統穩定性更高,由服務商提供相應的技術維護,同時也更易被訪問。因此通常對定製化需求高且安全需求高的大中企業往往會選擇私有雲部署,而技術、資金比較薄弱,需要靈活訪問的中小企業更適合採用公有雲部署的雲ERP。
三是雲ERP在實施和維護方面成本低。在成本上,雲ERP確實在實施部署、系統配置、員工培訓、數據遷移、IT團隊搭建、物理空間租賃上有著極大的優勢。
同時,由於雲ERP是由服務商進行集中管理和統一維護,也能有效降低時間等相關成本。
四是雲ERP安全性好。雲服務安全問題已經是一個爭論多年的問題。公有雲和私有雲在安全性和成本衡量取捨的問題上,近年來終於出現了共識,混合雲已經成了大多數企業默認的出路。
國內品牌佔據主流
行業分析師將中國ERP軟體行業參與者分為跨國ERP巨頭、民族ERP軟體領導層、國內ERP中產階層、國內中小型ERP軟體廠商四類,主要企業有SAP、Oracle、IBM、用友網絡、金蝶國際、浪潮通軟、新中大、金算盤等企業。
但是在雲ERP市場,國外ERP巨頭已喪失先機,國內企業引領發展。
國內廠商布局早,率先完成了雲ERP升級。而新一代雲ERP,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運營平臺,助力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在中大型企業雲ERP系統方面,浪潮GS Cloud、用友網絡NC Cloud、金蝶的蒼穹等主導市場。
今年11月20日,浪潮發布了新一代大型企業數位化平臺GS Cloud3.0。新平臺採用雲原生、容器等全新一代計算架構,以低代碼、高控制力的雙引擎平臺、全新交互體驗、安全開放等5大技術特性,助力企業塑造「全方位體驗能力、集約共享能力、數智驅動能力、開放融合能力」4大數位化能力。
最早砸掉ERP的金蝶,依然推出了金蝶雲蒼穹,並在2020年上半年推出金蝶雲蒼穹最新版本V2.0,對平臺架構進行了重要升級,同時也重點優化了開放能力,已經發布了超過20項雲服務以及140項業務應用,產品涵蓋十五大解決方案。
在針對成長性企業的新一代雲ERP上,SAP有SAP Business Suite,甲骨文則 Oracle NetSuite,用友有自己 YonSuite,浪潮則主打inSuite,金蝶則有雲·星空等。
用友YonSuite也是基於雲原生架構,為成長型企業提供「營銷、製造、採購、財務、人力、辦公、平臺」融合一體,支持企業全球化經營、社會化商業的雲服務包。
浪潮雲ERP系統inSuite的技術內核是真正的雲原生/微服務。業務範圍和深度更廣,支撐多組織、全流程的管理模式,本土化能力更強,更適合中國企業。同時inSuite繼承了浪潮在集團管控領域的優勢,內置了大量管理模型,是個開放的平臺型產品,更加滿足成長型企業的多變需求。
金蝶雲星空發揮雲平臺優勢,創新非接觸式營銷模式,升級雲交付平臺,實現訂閱產品的快速上線,助力中小企業短時間內高效復工達產。金蝶雲星空繼續深耕智能財務、智能製造、全渠道營銷等優勢領域,實現國產替代,引領行業重構。
根據各公司財報信息,截至 2019 年,用友、金蝶、浪潮國際的雲業務佔各自收入比重分別為 23%、40%、20%,除金蝶2019年雲業務增速為55%,用友和浪潮國際雲業務增速均在100%以上。
選擇雲ERP要看準三點
那麼企業如何選擇雲ERP呢?專業人士建議要看準三點:
第一,它是真正的雲嗎?
今天的業務流程與十年或更早以前開發的本地軟體系統管理的業務流程不同。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ERP系統遷移到雲上時,一定要確保它充分利用了雲功能。
雲ERP最大的潛在優勢是雲原生,雲原生將徹底改變軟體的開發和使用方式,其優勢是傳統軟體無法可比的。
要過渡到雲中的舊版ERP供應商通常會在雲中託管其解決方案,而不是花力氣完全將其重寫為雲。雖然這是成為雲供應商的一種方式,但它不會成為企業用戶所需的面向未來的平臺類型,因為這些應用根本無法跟上變化的步伐。
第二,是否有明確產品路線圖?
如果您的雲ERP供應商在這個持續數字創新的時代,沒有在產品研發上投入足夠的資金,那麼它將使您和其他客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進一步落後,技術差距將成倍擴大。
真正的雲ERP從頭開始編寫,可在公有雲和本地私有雲運行,能提供更多的功能,投資回報率高,總擁有成本降低,降低技術過時的風險。因為部署在雲上,ERP更新周期大大縮短,新技術和新功能都能得到及時應用。
第三,供應商的ERP和其他組件是否集成在一起?
如果供應商的ERP和其他相關企業服務包含來自被收購公司的技術,那麼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客戶可能難以完成整合不兼容的技術堆棧並處理不連貫的升級周期的繁重工作。重要的連接點包括企業績效管理(EPM)、人力資本管理(HCM)、供應鏈管理(SCM)和客戶體驗(CX)雲服務等。
如果未集成ERP和EPM雲的組件,或者具有多個平臺,則可能會出現數據一致性問題。此外,如果您的ERP和EPM系統沒有無縫連接到您的HCM、SCM和CX系統,則您的公司將面臨數據碎片化、昂貴的集成和安全風險的風險,並且可能必須使用數據倉庫橋接這些系統。
向基於雲的ERP的過渡和數位化轉型將釋放出新的創新浪潮,進一步顛覆舊的業務模型,並從根本上改變企業CIO的職能和IT部門的角色。
對於這場革新,CIO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迴避,還是直接面對呢?
【關於科技雲報導】
專注於原創的企業級內容行家——科技雲報導。成立於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雲、全球雲計算大會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