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雲報導:突破臨界點,雲原生ERP異軍突起

2020-12-05 科技雲報導

科技雲報導原創。

自上個世紀90年代Gartner提出ERP概念以來,ERP就成為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信息化的重要選擇。

進入新世紀以來,「ERP已經過時了」、「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之類的言論甚囂塵上。

但是幾十年來ERP沒有消失,雲ERP、Cloud ERP、ERP Cloud卻不斷發展,反而成為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平臺。

可以說,ERP發展的天平開始偏向雲ERP。

向雲轉移

企業用戶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企業資源計劃(ERP )呢?

2020年10月,世界一流的IT研究和諮詢公司SoftwareReviews,針對21個ERP供應商,對1085位客戶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客戶更樂意選擇提供訂閱服務業務模型的ERP商,即雲ERP,從而減輕對供應商的依賴。

在客戶最喜歡的5個ERP—— Oracle ERP Cloud、Unit4 ERP、FinancialForce ERP,Oracle NetSuite和Acumatica Cloud ERP,雲ERP佔據絕對的主流。

根據Panorama調研,目前全球採用雲端部署的ERP的企業已佔到61%。另外,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計,2019年雲ERP市場規模佔到全球ERP市場規模的43%,因此可以估計全球雲ERP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增加。

行業分析師認為,2020年,每10個大型組織中就有4個將至少60%的ERP應用遷移到雲上。總體而言,到2020年雲ERP市場規模將達到433億美元。

看來,大多數大型企業的核心軟體——ERP迎來了引爆點。

將企業的核心應用如企業會計和財務、人力資源、生產和物料管理等從本地數據中心,遷移到更靈活的雲上,採用雲ERP套件以促進創新,已成為IT部門的當務之急。

公有雲將有望成為大中型企業上雲的默認選擇。之前,大中型企業上雲時更多的選擇私有雲,而規避被認為過於冒險、脆弱和不安全的公有雲。因此,選擇在幾年前還被大多數CIO懷疑的公有雲模型,是一個了不起的轉變。

事實證明,公有雲比公司數據中心更安全,並且更不容易受到諸如釣魚之類的網絡攻擊。

與以前的向雲遷移不同,企業雲計算的轉變不是由IT部門驅動,而是由業務用戶驅動,目的是應對數位化變革的不斷創新需求,並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在尋求簡化IT功能和標準化業務流程的過程中,中小型企業引領了雲ERP應用發展潮流。現在,規模更大的中型公司以及擁有1500名或更多員工的大型企業的部門和子公司已開始效仿。

跨越臨界點

由本地部署的ERP向雲ERP遷移已達到關鍵的臨界點。

幾乎所有的ERP廠商都在向雲轉型,大量帶著雲計算光環的產品紛紛上市。

傳統ERP項目的部署和上線時間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已經不能適應數位化轉型時代的需求,也影響了客戶的體驗。

雲ERP的提升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雲原生優勢,即雲技術帶來的SaaS產品通用的原生優勢,包括產品功能更全面、產品的性能表現更好、使用費用更划算、完善升級更高效以及服務響應更快捷等優勢。

二是相比較而言,雲ERP前期投入資金更少,系統穩定性更高,由服務商提供相應的技術維護,同時也更易被訪問。因此通常對定製化需求高且安全需求高的大中企業往往會選擇私有雲部署,而技術、資金比較薄弱,需要靈活訪問的中小企業更適合採用公有雲部署的雲ERP。

三是雲ERP在實施和維護方面成本低。在成本上,雲ERP確實在實施部署、系統配置、員工培訓、數據遷移、IT團隊搭建、物理空間租賃上有著極大的優勢。

同時,由於雲ERP是由服務商進行集中管理和統一維護,也能有效降低時間等相關成本。

四是雲ERP安全性好。雲服務安全問題已經是一個爭論多年的問題。公有雲和私有雲在安全性和成本衡量取捨的問題上,近年來終於出現了共識,混合雲已經成了大多數企業默認的出路。

國內品牌佔據主流

行業分析師將中國ERP軟體行業參與者分為跨國ERP巨頭、民族ERP軟體領導層、國內ERP中產階層、國內中小型ERP軟體廠商四類,主要企業有SAP、Oracle、IBM、用友網絡、金蝶國際、浪潮通軟、新中大、金算盤等企業。

但是在雲ERP市場,國外ERP巨頭已喪失先機,國內企業引領發展。

國內廠商布局早,率先完成了雲ERP升級。而新一代雲ERP,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運營平臺,助力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在中大型企業雲ERP系統方面,浪潮GS Cloud、用友網絡NC Cloud、金蝶的蒼穹等主導市場。

今年11月20日,浪潮發布了新一代大型企業數位化平臺GS Cloud3.0。新平臺採用雲原生、容器等全新一代計算架構,以低代碼、高控制力的雙引擎平臺、全新交互體驗、安全開放等5大技術特性,助力企業塑造「全方位體驗能力、集約共享能力、數智驅動能力、開放融合能力」4大數位化能力。

最早砸掉ERP的金蝶,依然推出了金蝶雲蒼穹,並在2020年上半年推出金蝶雲蒼穹最新版本V2.0,對平臺架構進行了重要升級,同時也重點優化了開放能力,已經發布了超過20項雲服務以及140項業務應用,產品涵蓋十五大解決方案。

在針對成長性企業的新一代雲ERP上,SAP有SAP Business Suite,甲骨文則 Oracle NetSuite,用友有自己 YonSuite,浪潮則主打inSuite,金蝶則有雲·星空等。

用友YonSuite也是基於雲原生架構,為成長型企業提供「營銷、製造、採購、財務、人力、辦公、平臺」融合一體,支持企業全球化經營、社會化商業的雲服務包。

浪潮雲ERP系統inSuite的技術內核是真正的雲原生/微服務。業務範圍和深度更廣,支撐多組織、全流程的管理模式,本土化能力更強,更適合中國企業。同時inSuite繼承了浪潮在集團管控領域的優勢,內置了大量管理模型,是個開放的平臺型產品,更加滿足成長型企業的多變需求。

金蝶雲星空發揮雲平臺優勢,創新非接觸式營銷模式,升級雲交付平臺,實現訂閱產品的快速上線,助力中小企業短時間內高效復工達產。金蝶雲星空繼續深耕智能財務、智能製造、全渠道營銷等優勢領域,實現國產替代,引領行業重構。

根據各公司財報信息,截至 2019 年,用友、金蝶、浪潮國際的雲業務佔各自收入比重分別為 23%、40%、20%,除金蝶2019年雲業務增速為55%,用友和浪潮國際雲業務增速均在100%以上。

選擇雲ERP要看準三點

那麼企業如何選擇雲ERP呢?專業人士建議要看準三點:

第一,它是真正的雲嗎?

今天的業務流程與十年或更早以前開發的本地軟體系統管理的業務流程不同。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ERP系統遷移到雲上時,一定要確保它充分利用了雲功能。

雲ERP最大的潛在優勢是雲原生,雲原生將徹底改變軟體的開發和使用方式,其優勢是傳統軟體無法可比的。

要過渡到雲中的舊版ERP供應商通常會在雲中託管其解決方案,而不是花力氣完全將其重寫為雲。雖然這是成為雲供應商的一種方式,但它不會成為企業用戶所需的面向未來的平臺類型,因為這些應用根本無法跟上變化的步伐。

第二,是否有明確產品路線圖?

如果您的雲ERP供應商在這個持續數字創新的時代,沒有在產品研發上投入足夠的資金,那麼它將使您和其他客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進一步落後,技術差距將成倍擴大。

真正的雲ERP從頭開始編寫,可在公有雲和本地私有雲運行,能提供更多的功能,投資回報率高,總擁有成本降低,降低技術過時的風險。因為部署在雲上,ERP更新周期大大縮短,新技術和新功能都能得到及時應用。

第三,供應商的ERP和其他組件是否集成在一起?

如果供應商的ERP和其他相關企業服務包含來自被收購公司的技術,那麼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客戶可能難以完成整合不兼容的技術堆棧並處理不連貫的升級周期的繁重工作。重要的連接點包括企業績效管理(EPM)、人力資本管理(HCM)、供應鏈管理(SCM)和客戶體驗(CX)雲服務等。

如果未集成ERP和EPM雲的組件,或者具有多個平臺,則可能會出現數據一致性問題。此外,如果您的ERP和EPM系統沒有無縫連接到您的HCM、SCM和CX系統,則您的公司將面臨數據碎片化、昂貴的集成和安全風險的風險,並且可能必須使用數據倉庫橋接這些系統。

向基於雲的ERP的過渡和數位化轉型將釋放出新的創新浪潮,進一步顛覆舊的業務模型,並從根本上改變企業CIO的職能和IT部門的角色。

對於這場革新,CIO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迴避,還是直接面對呢?

【關於科技雲報導】

專注於原創的企業級內容行家——科技雲報導。成立於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雲、全球雲計算大會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領域。

相關焦點

  • 科技雲報導:2021年,Serverless大爆發的時間到了!
    科技雲報導原創。從初創企業到成熟的大型企業,從網際網路企業到傳統實體經濟企業,從民間組織到領先的政府機構,上雲幾乎成為一個共同的選擇,雲幾乎可以運行各種不同的工作負載。相比傳統的IT架構,企業上雲能夠降低成本。但是隨著應用上雲的加速,用戶對應用上雲成本的降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科技雲報導:96%的資料庫還沒有上雲,用戶顧慮什麼?
    科技雲報導原創。今天,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將數據視為核心資源,數據也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數十年來,企業依靠資料庫來存儲和組織數據,各種各樣的應用都依賴於資料庫這一強大的技術發展、創新。可以說,每個應用都需要資料庫。
  • 雲鷺科技CEO溫向東:「雲原生遊戲引擎推動雲遊戲生態發展」
    本次峰會作為2020年「5G雲遊生態計劃」的收官站,眾多國內外知名雲遊戲行業嘉賓和專家聯袂出席,共同探討了「邊緣計算與雲遊戲」的深度結合,共同推進雲邊協同應用發展。雲鷺科技CEO溫向東受邀參與本次峰會,發表了題為「雲原生遊戲引擎推動雲遊戲生態發展」的主題演講並擔任「雲原生遊戲的探索和創新」圓桌論壇的主持人,和嘉賓共同討論關於雲原生遊戲未來的創新和探索方向。
  • 沃趣科技魏興華:雲原生和資料庫的結合將成未來趨勢
    沃趣科技早在2017年就開始嘗試基於K8S、容器和資料庫之間的技術連接,和當初創業研發QData,做國內第一個搞國產資料庫一體機一樣,沃趣科技再次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沃趣科技在雲原生技術上的嘗試也得到了市場的回應,目前中國移動雲RDS平臺已經對沃趣產品進行部署,並實現超過10000多實例的運行。雲原生儼然已經成為當下朋友圈裡的「當紅炸子雞」。
  • 「雲原生+ AI」 ,時速雲攜手飛騰共建全棧式人工智慧生態聯合實驗室
    12月29日,以「芯科技 新生態 共飛騰」為主題的2020 飛騰生態夥伴大會於天津成功舉辦。會上,飛騰重磅發布其與時速雲等企業共同打造的「全棧式飛騰人工智慧生態聯合實驗室」。共建芯生態,賦能新基建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構成,AI技術的應用將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一方面,投資機構在袋鼠雲、智領雲、奇點雲、滴普、數瀾等老玩家身上繼續加碼,另一方面,九章數據、元年科技、科傑大數據、創略科技等數據中臺賽道新面孔也紛紛湧現。人才和團隊層面,當下數據中臺賽道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最初的一批數據中臺明星公司大都是「阿里系」:奇點雲CEO張金銀是阿里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平臺數加的創始人,滴普科技CEO趙傑輝(厚坤)是前阿里雲企業事業部總經理,數瀾科技創始人甘雲鋒(風劍)曾擔任阿里集團數據平臺事業部數據服務部負責人。
  • 華為雲GaussDB聚焦全場景,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
    12月30日, 雲原生2.0技術峰會在深圳舉行。在數據服務分論壇,華為雲資料庫技術專家發表了《面向未來的雲原生資料庫技術與趨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GaussDB資料庫通過生態開放、架構創新、軟硬協同等方面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其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華為雲GaussDB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助力企業新升級
    在數據服務分論壇,華為雲資料庫技術專家發表了《面向未來的雲原生資料庫技術與趨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GaussDB資料庫通過生態開放、架構創新、軟硬協同等方面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其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 甲子光年
    一方面,投資機構在袋鼠雲、智領雲、奇點雲、滴普、數瀾等老玩家身上繼續加碼,另一方面,九章數據、元年科技、科傑大數據、創略科技等數據中臺賽道新面孔也紛紛湧現。人才和團隊層面,當下數據中臺賽道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最初的一批數據中臺明星公司大都是「阿里系」:奇點雲CEO張金銀是阿里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平臺數加的創始人,滴普科技CEO趙傑輝(厚坤)是前阿里雲企業事業部總經理,數瀾科技創始人甘雲鋒(風劍)曾擔任阿里集團數據平臺事業部數據服務部負責人。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雲原生重塑IT技術體系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材料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技術已推動多輪科技革命。然而,受限於成本高昂、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問題,諸多新型材料未能實現大規模應用。
  • 騰訊雲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 原生產品API每日調用量超過 100 億次
    DoNews12月19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9日,騰訊雲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包括騰訊雲原生定位、企業部署雲原生路線圖、騰訊雲原生最佳實踐、騰訊雲原生核心產品概覽。騰訊雲在業界提出雲原生系統,包括開發雲原生、計算雲原生、架構雲原生、數據云原生和安全雲原生,用戶在部署時,系統中各模塊既可獨立進行,又會形成串聯或並聯關係。
  • 雲原生2.0時代,華為雲如何構建高效可信的持續交付能力?
    華為雲提出,雲原生2.0是企業智能升級新階段,企業雲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成為「新雲原生企業」,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
  • 蘑菇街+華為雲原生,開啟直播新玩法
    當前,直播已成為當前電商行業中的核心紅利賽道,蘑菇街基於華為雲以應用為中心的雲原生基礎設施,打造的雲原生特效解決方案,開啟了直播新玩法,極大提升了客戶的購物體驗,這一次,蘑菇街再次走在了風口前面,為迷霧之中的直播平臺引領了新方向。
  • 雲原生資料庫廠商偶數科技榮膺2020中國最具商業潛力數據智能Cool...
    大會現場,偶數科技榮獲了由機器幫助評選出的榜單:最具商業潛力的科技企業榜單——"甲子20"。"甲子20"旨在表彰擁有核心技術實力、積極推動科技賦能,並在技術商業化上頗有成效的CoolVendor。隨著Snowflake 在紐交所上市以及雲原生資料庫市場的持續升溫,投資界越來越重視相關領域的投入,而在本次獲獎之前,作為國內為數不多專注於雲原生資料庫技術研發的偶數科技剛剛對外宣布了新一輪融資
  • 不會還有人不知道傳統erp與電商erp的區別吧?
    簡單來說,erp就是一個管理軟體,而電商erp就是產品的採集、產品管理、分類管理、訂單管理、物流管理、報表管理等方便賣家管理。那麼選擇電商erp有什麼好處呢。  改善客戶關係  許多電商ERP系統包括CRM功能。
  • 雲原生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時候,圍繞雲原生的討論會直接進入技術選擇,如容器化和微服務。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雲原生項目的潛在組成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們將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探索雲原生,包括技術和基礎設施,還包括架構、設計,以及可能最容易被忽視的人員和流程。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說,雲原生不只是說要遷移到雲,而是要充分利用雲基礎設施和服務的獨特性來快速交付業務價值。
  • 雲原生技術的內涵之討論
    當前雲計算正邁入以容器和微服務為基本特徵的雲原生(Cloud Native)時代。如何保證超低延時的應用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豐富的軟硬體資源得到高效的利用,是當前雲原生系統管理面臨的重大挑戰。在雲原生系統中,應用普遍以鬆耦合和輕量化的形式運行在容器中,呈現複雜關聯和動態交互的特徵。
  • 青雲科技CEO黃允松:重新發明輪子,未來的應用都將是雲原生架構
    「未來的軟體一定是長在雲上的,要在應用軟體的基礎架構領域重新發明輪子。自從有計算機以來的所有應用,都有必要用雲原生架構全部從零開始再做一遍。」在藍馳創投近日舉行的2020年度LP大會上,青雲QingCloud創始人、CEO黃允松進行了《雲原生、容器、Kubernetes和青雲》的主題分享,以下為部分內容的節選。
  • 突破臨界點 投資就是一種修行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井通科技。井通科技是我國國內首家基於自主區塊鏈技術開發的高科技創新型底層技術平臺公司。井通科技的核心團隊由一批活躍在矽谷的華人區塊鏈技術專家與產業互聯、大數據專家組成,為全球最早擁有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 環信「擁抱」雲原生 2.0,實現一地多中心分布式架構升級
    在如今的數位化時代,「雲原生 2.0」為企業帶來了業務架構的重塑,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變革機遇。在11月28日華為雲主辦的X-Team創原會·雲原生技術精英沙龍——解決方案生態夥伴專場。北京易掌雲峰科技有限公司CTO趙貴斌通過自身企業實踐,分享了華為雲原生2.0賦能「環信」通訊雲應用便捷落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