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金平發現苦苣苔科新品種

2021-01-08 央視新聞

12月22日,從雲南省紅河州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工作人員在五臺山腳勐橋鄉與馬鞍底交界處幹河中,發現一種苦苣苔科奇柱苣苔屬沒見過的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所專家鑑定確定為新種,定名「金平奇柱苣苔」。

(△圖片來源:金平融媒)

該物種是多年生草本。花冠漏鬥狀,紫色。莖下垂,30~60釐米長,密被腺長柔毛。葉互生在莖尖附近;葉柄長2~3.5釐米,密被腺長柔毛;葉片草本,卵形,橢圓形或心形,基部偏斜,通常稍盾形,楔形,心形或圓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鋸齒,正面密被腺具長柔毛,背面密被腺具長柔毛;中脈每側有3~5條側脈。聚傘花序腋生近莖先端,束狀;花序梗長1.5~11.5釐米,密被腺長柔毛;正面疏生腺具長柔毛,背面密被腺具長柔毛;正面疏生腺長柔毛,背面密被腺長柔毛;花梗0.5釐米長,密被腺長柔毛。花萼5深裂到基部,裂片披針形,先端銳尖,外面密被腺具長柔毛,裡面疏生腺具長柔毛。

經調查,該物種僅分布於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幹河海拔800~1000米左右的溝谷邊緣,極為狹小的範圍內,因此該物種也是一種新的極小種群物種。該物種的發現,使得奇柱苣苔屬擴展,對該屬的組成和植物區系研究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總臺央視記者 陳政)

(編輯 陳卓然)

相關焦點

  • 雲南金平發現苦苣苔科新物種
    新華社昆明12月23日電(記者曾維)我國學者近日在國際期刊《植物鑰匙(PhytoKeys)》上發表苦苣苔科植物新類群研究成果,確認發現了一種被命名為「金平奇柱苣苔」的新類植物。2018年,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進行植物調查工作時,在五臺山腳勐橋鄉與馬鞍底鄉交界處幹河發現一苦苣苔科奇柱苣苔屬新類植物。隨後,科研人員採集了大量植物標本,並查閱文獻資料對標本進行比對。近期,該物種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鑑定確定為新種,定名「金平奇柱苣苔」。
  •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童婭妮 馮燕 【字體:大 中 小】
  • 雲南金平發現苦苣苔科一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記者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工作人員在五臺山腳勐橋鄉與馬鞍底交界處幹河發現一種苦苣苔科奇柱苣苔屬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所專家鑑定確定為新種,定名「金平奇柱苣苔」。該物種的發現,使得奇柱苣苔屬擴展,對該屬的組成和植物區系研究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該物種多年生草本。莖下垂,30-60釐米長,密被腺長柔毛。葉互生在莖尖附近;葉柄長2-3.5釐米,密被腺長柔毛;葉片草本,卵形,橢圓形或心形,基部偏斜,通常稍盾形,楔形,心形或圓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鋸齒,正面密被腺具長柔毛,背面密被腺具長柔毛;中脈每側有3-5條側脈。
  • 雲南金平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金平發現兩個植物新種金平異藥花金平奇柱苣苔近日,記者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在該保護區內新發現兩個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和金平異藥花。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內知名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在該保護區野外考察的過程中,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金平異藥花。科學家們詳細描述了該物種的形態、生境等,並基於ITS序列對其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該物種具四數花和8個二型雄蕊,藥隔基部鼓起但無距。
  • 科研人員在雲南發現一植物新種金平異藥花
    圖為金平異藥花。常玉選 攝中新網紅河12月22日電 (常玉選)記者22日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科研人員聯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者在保護區野外考察過程中,發現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種——金平異藥花。目前,該植物在當地已發現1000餘株。
  • 雲南文山發現苦苣苔科植物3新種
    近日,分布於雲南省文山州境內的3個苦苣苔科植物(其中2個分布於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新種正式發表,它們分別為Petrocodon wenshanensis Xin Hong W.H. Qin & F.
  • 金平發現苦苣苔科一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近期,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植物調查工作中,在五臺山腳勐橋鄉與馬鞍底交界處幹河發現一種苦苣苔科奇柱苣苔屬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所專家鑑定確定為新種,定名「金平奇柱苣苔」。該物種的發現,使得奇柱苣苔屬擴展,對該屬的組成和植物區系研究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該物種多年生草本。莖下垂,30-60釐米長,密被腺長柔毛。葉互生在莖尖附近;葉柄長2-3.5釐米,密被腺長柔毛;葉片草本,卵形,橢圓形或心形,基部偏斜,通常稍盾形,楔形,心形或圓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鋸齒,正面密被腺具長柔毛,背面密被腺具長柔毛;中脈每側有3-5條側脈。
  • 苦苣苔植物
    苣苔科植物有很多優點,我對於苦苣苔科植物了解的也不是太多,但根據我這一段時間的實踐經驗,總結苦苣苔科植物有三個最大的特點:' D1 t D" [# u( i!K% F# c 一是對光線的適應性,苦苣苔科植物原始生長環境一般是在森林的避蔭之處,所以對光線的要求不是太高,一般稍明亮的散射光就可以,當然不需要強光的植物很多,但大多數均為觀葉植物,而苦苣苔科植物可以在較暗的環境下開放出豔麗的花朵,有人說苦苣苔科植物是唯一可以在陰暗處開花的植物,也許有點誇張。: |4 E/ i!
  • 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
    12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為世界生物物種增添了一新成員。
  • 雲南金平:獼猴幼崽落單 警民聯手救助
    雲南金平:獼猴幼崽落單 警民聯手救助 2020年03月25日 15:19:44   這隻獼猴是該縣銅廠鄉瑤山村委會哈尼上寨一位李姓村民發現的,他在餵雞時看到它在雞窩旁吃香蕉,看到人也不害怕,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左右觀望。為了不讓小猴受到傷害,他將其帶到派出所求助。民警隨即將這隻小猴移交給了當地森林公安局。  雲南省金平縣森林公安局輔警 羅燦  我們及時對它進行了全面的身體檢查,發現它無任何體表外傷。
  • 雲南金平發現一新物種,這顏值你打幾分?
    近日,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考察的過程中,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為世界生物物種增添了一位新成員。
  • 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圖]
    12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為世界生物物種增添了一新成員。
  • 蝴蝶破繭舞倩影 雙雙對對飛金平
    這樣的奇觀近日在紅河金平蝴蝶谷上演,著實讓遊客大飽眼福。據介紹,金平蝴蝶谷擁有全國12個蝴蝶科中的11個科400餘個品種。每年在此出現的蝴蝶有上億隻。> 虎斑蝶 2009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登載了一條消息:兩位科考專家在雲南一個邊陲小鎮發現了幾百種蝴蝶
  • 第七屆苦苣苔科植物展今日拉開帷幕
    2020上海植物園第七屆苦苣苔科植物展——「神秘的愛 永恆花園」於10月1日在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一拉開帷幕。本次展覽面積近100平方米,共計展出約100餘種(含品種)、200餘株植物。除主題花卉——苦苣苔科植物外,還展示了秋海棠、蕨類、苔蘚等其他的植物。
  • 15種珍稀苦苣苔科原生種對公眾揭開神秘面紗
    2019上海植物園第六屆苦苣苔科植物展——「神秘的愛 永恆花園」已於4月27日在上海植物園科普展廳拉開帷幕。本次展覽面積近200平方米,共計展出約250餘種(含品種)、300餘盆的苦苣苔科植物。除主題花卉——非洲紫羅蘭外,還將展示苦苣苔科其他各屬的植物,有原產我國的報春苣苔屬、石蝴蝶屬、芒毛苣苔屬等,也有來自國外的海角苣苔屬、鯨魚花屬、大巖桐屬等。
  • 生態雲南 | 金平引來蝴舞蹁躚
    上山下谷賞風景,走村入戶訪民情,一座雲南邊疆小城的自然之美就可以盡收眼底,而最令人動容的是當地各族人民保護生態環境並與蝴蝶終身結緣的故事。守護良好環境,邊疆小城成為名副其實的蝴蝶之鄉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金平縣)境內生態環境優良,森林植被保存完整,森林覆蓋率達61%,擁有63萬畝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物種豐富,享有「蝴蝶之鄉」的美譽,是滇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 滇浙兩地專家聯手「搶救」雲南金平獨有瀕危野生植物——五裂黃連
    近日,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負責人喻志勇在金平縣城趕集時發現了一批奇特的植物,憑藉多年的經驗,他立即看出這幾株植物並不簡單,喻志勇馬上聯繫了金平縣森林公安局民警來到現場,查獲了這批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五裂黃連。
  • 嬌豔的苦苣苔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約有150屬3700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及南部、非洲、歐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熱帶及溫帶地區。大多數苦苣苔是多年生草本、灌木、藤本,少數是一年生草本和小喬木。       苦苣苔科分為苦苣苔亞科和大巖桐亞科,前者包括非洲堇屬、石蝴蝶屬、報春苣苔屬等;後者包括豔斑苣苔屬、巖桐屬、垂筒苣苔屬等。
  • 七種苦苣苔科植物引種成功 現正處於花期
    上海植物園具有悠久的苦苣苔科植物搜集與展示的歷史,早在上海植物園的前身「龍華苗圃」(1954-1973年)就已開始培育和生產國外的苦苣苔科植物——大巖桐,近年來,上海植物園加大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力度,至今,苦苣苔科植物已經收集了200多個原生種,600多個園藝品種。
  • 上海植物園引種七種苦苣苔科植物 現正處於花期
    上海植物園成功引種七種苦苣苔科植物,現正處於花期。據介紹,上海植物園具有悠久的苦苣苔科植物搜集與展示的歷史,早在上海植物園的前身「龍華苗圃」(1954-1973年)就已開始培育和生產國外的苦苣苔科植物——大巖桐,近年來,上海植物園加大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力度,至今,苦苣苔科植物已經收集了200多個原生種,600多個園藝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