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擦力的分類
1.滑動摩擦力:(產生摩擦力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間發生相對滑動。
2.靜摩擦力: (產生摩擦力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間相對靜止。
3. 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高中階段暫不研究.
總結: 提供動力來源的車輪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在正常向前行駛時)均向前, 無動力來源的車輪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在正常向前行駛時)均向後.
二.滑動摩擦力
1.定義:(產生摩擦力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間發生相對滑動。
2.產生條件:三個條件需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①接觸面是粗糙的 ②相互接觸且擠壓 ③兩物體間發生相對滑動
對比彈力和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可得出:
某接觸面要產生摩擦力必先產生彈力。(產生彈力是產生摩擦力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①某接觸面若有摩擦力則也一定有彈力
②某接觸面若有彈力則該處可能有(或沒有)摩擦力
③某接觸面若沒有彈力也一定沒有摩擦力
④某接觸面若沒有摩擦力則該處可能有(或沒有)彈力
3.作用 :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理解相對運動,就是(產生摩擦力的兩個物體)都以對方互為參照物來判定自己的運動。不加相對兩個字的運動,都是默認以(不動的)地面為參照物
(問題:滑動摩擦力是否總是阻力?————————不是)
三.靜摩擦力
1.定義:(產生摩擦力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間相對靜止。
2.產生條件:三個條件需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①接觸面是粗糙的 ②相互接觸且擠壓 ③兩物體間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
3.作用: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4.大小:(現階段)利用二力平衡來計算
靜摩擦力大小是一個範圍,0≤f≤fmax靜 fmax= f滑(實際上fmax靜略大於f滑 )
5.方向:沿著接觸面,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如何判定相對運動趨勢方向:利用假設光滑法,假設該接觸面光滑沒有摩擦力,則物體間必發生相對運動,該運動方向即為趨勢方向。
注意:在判定某接觸面是否存在靜摩擦力時也可用假設光滑法,靜摩擦力只有必須有時才有,可有可無時一定沒有。
這就是給大家總結的關於高考物理--摩擦力的知識點,歡迎大家轉發收藏,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會為大家一一解答哦。在此祝全國考生都能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