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滑動摩擦力》教案

2020-11-24 中公教師網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滑動摩擦力的公式並會應用。

2.通過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學生發現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的關係,提高邏輯推理能力。

3.通過實驗探究,學生養成敢於探索發現的勇氣,以及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

【難點】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複習導入:伽利略的斜面實驗最終小球都會停下來,提問學生原因是什麼?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儲備可以回答:小球是由於受到了滑動摩擦力。

教師繼續追問:如何知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出課題《滑動摩擦力》。

環節二:新課講授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需要測出滑動摩擦力需要用到什麼儀器,能直接測出來嗎?學生思考後可以知道:要測量出力的大小,需要用到彈簧測力計,不能直接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但是可以勻速拖動物體,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以知道:此時彈簧測力計測出來的拉力就等於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教師繼續引導,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學生可以回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正壓力。教師提問:要測量出摩擦力的大小,應該注意什麼?學生思考後可以知道:要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實驗步驟,歸納實驗步驟。

(1)取質量為的物體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其壓力(即重力),放置在粗糙的接觸面上,勻速拖動其物體,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並記錄在表格中。

(2)在物體上放砝碼,記錄正壓力的示數,重複(1)的操作。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提示學生多測幾組,得到實驗數據。

學生分小組展示實驗結論,教師歸納補充:隨著正壓力的增大,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也在增大,但是的值不變。

教師引導學生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再次重複實驗,分享實驗結果。學生通過實驗可以知道,將接觸面變得更粗糙之後,滑動摩擦力隨著正壓力的增大而增大,的比值還是定值,但是比第一次實驗值變大。

教師歸納補充完整的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還跟接觸面的性質有關。用公式表示:,並介紹動摩擦因素,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材質都有關係,沒有單位。教師對公式進行強調:指的是正壓力,不一定等於重力。

環節三:鞏固提高

小組內說一說滑動摩擦力的公式及其意義。

環節四:小結作業

學生自行總結本節內容,完成課後習題1、2。

四、板書設計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zgks」

回復【白皮書】獲得教師資格面試備考資料

回復【試講匯總】獲得教資面試各學科試講亮點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識點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識點: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因為它具有「隱敝性」、「不定性」特點和「相對運動或相對趨勢」知識的介入而成為所有力中最難認識、最難把握的一個力,任何一個題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難度與複雜程度將會隨之加大。
  • 高中教案:《摩擦力》教案
    、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概括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以及摩擦力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通過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的區別對比,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情感目標滲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體所受摩擦力時,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無關因素,總結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和規律.
  • 《滑動摩擦力》教學設計
    《滑動摩擦力》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滑動摩擦力的概念、產生條件;2.能判斷並運用決定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及數學表達式。【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實驗中培養觀察操作、歸納和表達能力。
  • 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高一物理
    高一物理問題: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王尚老師對該學生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答疑。具體如下: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學生物理學習問題學生問題:王尚老師您好,我在做物理自診斷的題,看了您的視頻,您視頻中說道,摩擦生熱中的摩擦力必須是滑動摩擦力,這是為什麼呢?
  • 一圖帶你複習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五講 重力、彈力、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計算,需要同學們掌握方法靜摩擦力的判斷,利用平衡條件判斷,拉力(推力)等於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可以利用公式,滑動摩擦力=正壓力x動摩擦因素,希望同學們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成績扶搖直上。
  • 高中教案:《力》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高一物理《力》教案模板 教學目標基本知識目標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 高中物理八大性質力之摩擦力
    這種力叫做摩擦力。2、分類:靜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3、判定條件:接觸、擠壓、粗糙、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運動趨勢4、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並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接觸面上彈力的方向垂直。
  • 高三一輪複習:相互作用——藉助摩擦力測試對物理觀念的理解能力
    摩擦力是高中的一個重要知識模塊,其中涵蓋很多知識點:滑動摩擦力、動摩擦因數、靜摩擦力等。兩相對靜止的物體間的摩擦力如何計算?兩相對運動的物體間的摩擦力如何計算?物理題型多變,更加考驗學生對物理觀念的理解能力。
  • 這樣理解摩擦力,高考物理你就完全不用擔心了!
    一.摩擦力的分類1.滑動摩擦力:(產生摩擦力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間發生相對滑動。2.靜摩擦力: (產生摩擦力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間相對靜止。3.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高中階段暫不研究.總結: 提供動力來源的車輪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在正常向前行駛時)均向前, 無動力來源的車輪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在正常向前行駛時)均向後.二.滑動摩擦力1.定義:(產生摩擦力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間發生相對滑動。
  • 《摩擦力》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的第三節,主要內容為滑動摩擦力的定義以及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是初中物理力學中最基礎的知識,是在彈力、重力之後研究的第三種常見的力,它也是今後學習壓強、浮力等概念規律的基礎。所以教學地位非常重要。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不規則圓柱平衡摩擦力
    02-04-06_不規則圓柱平衡摩擦力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個需要分情況討論的題目,題目中由於同學們生活的常識問題,容易忽略分情況討論的問題,導致題目解出來的答案因為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最終導致答案錯誤。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
    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僅供參考!   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 (1)靜摩擦 (2)動摩擦: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 高中物理知識點:關於靜動摩擦力的計算要點
    1、正確理解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中的「動」與「靜」的含義。
  • 這36張高中物理實驗動圖,你能看懂幾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微課教學+課件教案下載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微課教學+課件教案下載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微課教學
  • 這道中考物理題無意中透漏了初中畢業與高中畢業差別有多大!
    中考物理關於「力學」中的摩擦力問題是每年必考內容!由於初中只是側重於從定性角度分析摩擦力,特別是初中基本不太涉及靜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很多初中物理教材從未提及靜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這三種摩擦力的概念!這導致初中生在涉及到摩擦力時很多問題無法從根本上理解掌握。
  • 教師招聘物理學科《摩擦力》教學設計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探究活動來學習摩擦力,學生養成勤思考,多動手,實事求是的科學思想品質。2、使學生能聯繫實際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養成勇於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實驗探究,明白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2016高考備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
    2016高考備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 2015-11-11 18:10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1、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發生相對滑動時,產生阻礙相對滑動的現象,叫做滑動摩擦。   2、滑動摩擦力:在滑動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力。其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 2020教師招聘備考——初中物理說課稿《摩擦力》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備考——初中物理說課稿《摩擦力》,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一起來學習一下——初中物理面試說課稿《摩擦力》
  • 2016高考物理公式 有關摩擦力的知識
    2016高考物理公式 有關摩擦力的知識 2016-04-09 09:36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