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摩擦力》教案

2021-01-10 華圖教師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2、能在簡單的問題中,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著最大靜摩擦力;

3、掌握動摩擦因數,會在具體問題中計算滑動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響動摩擦因數的因素;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概括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以及摩擦力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通過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的區別對比,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體所受摩擦力時,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無關因素,總結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和規律.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1、兩個互相接觸且有相對滑動或的物體,在它們的接觸面上會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摩擦力,稱為滑動摩擦力;

2、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當有相對滑動的趨勢,但又保持相對靜止狀態時,在它們接觸面上出現的阻礙相對滑動的作用力

3、兩個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成正比.

4、動摩擦因數的大小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有關.

5、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並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6、靜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最大靜摩擦力.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本節課的內容分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兩部分.重點是摩擦力產生的條件、特性和規律,通過演示實驗得出關係.

2、難點是在理解滑動摩擦力計算公式時,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時,學生往往直接將重力大小認為是壓力大小,而沒有分析具體情況.

教法建議

 

一、講解摩擦力有關概念的教法建議

介紹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時,從基本的事實出發,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識使學生接受摩擦力的存在.由於摩擦力的內容是本節的難點,所以在講解時不要求「一步到位」,關於摩擦力的概念可以通過實驗、學生討論來理解.

1、可以讓學生找出生活和生產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2、讓學生思考討論,如:

(1)、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

(2)、靜止的物體一定受到靜摩擦力;

(3)、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

主要強調:摩擦力是接觸力,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但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即在運動中也可以充當動力,如傳送帶的例子.

二、有關講解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教法建議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相互接觸物體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關;跟物體間的正壓力有關;但和接觸面積大小無關.注意正壓力的解釋.

 

 

不是表面越光滑,動摩擦因數越小.實際上,當兩物體表面很粗糙時,由於接觸面上交錯齒合,會使動摩擦因數很大;對於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潔的表面,由於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動摩擦因數更大,表面越光潔,動摩擦因數越大.但在力學中,常稱「物體表面是光滑的」這是忽略物體之間的摩擦力的一種提法,實際上是一種理想化模型,與上面敘述毫無關係.

 

 

N為物體所受的正壓力.摩擦力的大小變化隨著外力的變化關係如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於最大靜摩擦力,但一般情況下認為兩者相等。

 

 

第四節 摩擦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方法:

設問法、講解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提問

問題1、目前我們學了哪幾種力?它們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們大小方向如何確定?

 

 

教師總結前幾節所學習內容,為方便知識體系的理解,在分析力時可把握如下幾個過程:

1、力產生的原因;

2、力的大小、方向.

二、新課教學

(一)、引入新課

力學中常見的三種力是重力、彈力、摩擦力.對於每一種力,都需要知道它的產生條件、會計算它的大小、能判斷它的方向.前面我們為你學習了其中兩種力:重力和彈力.這一節我們學習第三種力——摩擦力.摩擦力是三種力種比較難掌握.

首先請學生分析圖示(如圖所示),教師可以演示這個實驗,B物體用鉤碼代替:

提問1:木塊A受幾個力?

答案: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提問2:拉力與摩擦力是什麼關係?去掉B,摩擦力是否存在?

答案:一對平衡力.不存在,即摩擦力為0.

提問3:摩擦力起什麼作用?

答案:在B的作用下,物體A要向右運動,有向右運動的趨勢.摩擦力就是阻礙A物體向右運動,從而使A物體與支持面保持相對靜止.

 

 

(二)靜摩擦力的講解:

1、概念總結:

(1)、靜摩擦力:物體間保持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的摩擦力.

(2)、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在上述實驗中,不斷增加鉤碼,使拉力增大,可以分析出:靜摩擦力也是增大.但當增大到某一值時,A物體開始滑動了.A物體將要滑動的瞬間

 

 

 

2、例題講解:

握住水杯,使水杯在空中保持不動.讓學生討論水杯是否受摩檫力.若受,則其大小、方向怎樣?

答案:水杯受到重力、手的彈力、手的靜摩擦力作用.由於水杯靜止在空中,因此靜摩擦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相等.

3、繼續演示實驗,在前述實驗中,繼續增加鉤碼個數,木塊開始緩慢勻速滑動後,開始提問.

提問4:木塊此時受幾個力?

答案: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提問5:此時摩擦力起到什麼作用?

答案:阻礙物體運動.

教師總結:

(三)滑動摩擦力的講解

1、滑動摩擦力:物體間相對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繼續實驗,向A木塊施加壓力(可以添加砝碼),接著再願基礎上添加鉤碼,讓木塊又開始緩慢滑動.讓學生討論比較兩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四)講解例題,可以參考書上的例題.

三、小結

四、組織學生討論課後習題

五、布置作業

 

探究活動

課題1:

內容: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研究,寫出對於我們日常活動密切相關的摩擦的認識。

可以選擇的課題建議:

1、「如果沒有摩擦力,世界將會怎樣」,關於本課題,可以讓學生查找一些類似的文章並寫出感想……,對於本文的寫作形式可以不加限制。

2、「關於摩擦力在生活、生產中的作用」,本課題具有專題性質,可以針對某一方面詳細敘述,如「摩擦在體育運動中」;「摩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等等。

 

 

課題2:

內容:通過實驗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有關的因素。

1、實驗驗證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由於教師在課堂上已經詳細的講述了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因此學生在用實驗研究滑動摩擦力時往往對實驗的原理忽略,而注重實驗的過程和實驗的準確性,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實驗方案並說明為什麼要如此設計,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實驗後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

2、測量滑動摩擦力

相對與「實驗驗證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本實驗是其延續,如果說實驗1是提出了研究問題的方向,那麼實驗2就是針對具體細節的研究方案。建議學生自己提出實驗方案,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實驗後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

 

相關焦點

  • 高中教案:《力》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高一物理《力》教案模板 教學目標基本知識目標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 《分離定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生物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各學科教案匯總《分離定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生物,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高中生物《分離定律》教案。高中生物《分離定律》教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通過遺傳與進化觀理解分離定律的內容。2.通過對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研究實驗,建立類推理與演繹的思維。3.通過對孟德爾實驗的分析,根據初中所學遺傳的相關知識,構建生物模型。4養成嚴謹的求知態度和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
  • 人教版高三地理教案:大氣運動與全球性大氣環流
    風的方向是由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決定的。只考慮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風最終平行等壓線。如果考慮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2)複習本課內容要遷移物理知識邊繪圖邊分析。可引用「左右手定則」進行風向的判定。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 高中化學《乙醇》教案
    教案撰寫是教師招聘面試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對於多數考生而言,如何撰寫教案並不是特別清楚。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化學學科講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乙醇》的完整教案範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導。《乙醇》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麼是烴的衍生物。2.能說出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實驗現象並能寫出化學方程式,能推測乙醇的結構簡式。3.認識到乙醇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聯繫。
  • 教師資格證教案:高中化學《乙醇》
    《乙醇 》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化學為幫助考生備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特整理了高中化學《乙醇 》教案,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高中物理《滑動摩擦力》教案
    一、教學目標1.理解滑動摩擦力的公式並會應用。2.通過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學生發現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的關係,提高邏輯推理能力。3.通過實驗探究,學生養成敢於探索發現的勇氣,以及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難點】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 《精英教案》為生物競賽保駕護航
    新版生物學《精英教案》系列叢書,在北京大學11位專家及全國28位生物學教授及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叢書分為: 1、《精英教案》基礎生物教程(上、中、下冊); 2、《精英教案》生物習題專集(國內版); 3、《精英教案》生物試題解析; 4、《精英教案》賽題分析共六本組成。
  • 教案編寫至少要包含七部分,你的教案編寫合格嗎?
    提到教案,相信許多教師都覺得寫教案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就是抄教學參考書嗎?有什麼值得探討的?可如果是在評職稱說課評課的現場呢?如果是在講公開課比賽的現場呢?半個小時之內你不但要備好課,還要寫一份教案,這時候是根本不能看教學參考書的,手機也要上交,三十分鐘之內寫一份內容詳實及可操作性強的教案,你能一項基本內容都不少的寫出來嗎?其實,教案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有一些內容是大家約定俗成地,成了教案的基本內容。所以無論老教師新教師,無論哪一個學科的教案,以下這些基本的內容還是不可少的。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機器人學本領》教案模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機器人學本領》教案模 http://www.hteacher.net2013-07-03 16:03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19-03-19 17:06 遼寧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老師上課沒帶紙質教案被處分:課堂上什麼最重要?
    有人說,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帶不帶教案與上課的效果沒有必然聯繫;還有人說,心中有教案最重要,而不是寫在紙上;還有網友建議,青年教師可以多寫寫紙質教案,便於理清思路,迅速提高自己;而對於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來說,紙質教案更多是一種形式。上課要不要帶紙質教案,大家怎麼看?
  • 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教案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資料以上是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教案,更多教師資格面試技巧,請查看教師資格面試
  • [教案] Propositional Calculus
    相關連結:[教案] Symbolic Logic[教案] Logical Constants[教案] 純數學 VS 應用數學[教案] 1+1等於2嗎?[教案] "以太"引發的數學描述當數學遇上羅素課後作業思考如何用反證法證明命題演算的十個公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分享和「在看」,是最高的獎賞!
  • 這36張高中物理實驗動圖,你能看懂幾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微課教學+課件教案下載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微課教學+課件教案下載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微課教學
  •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本節課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為下面的內容---了解這些運動所產生的地理意義打下基礎。
  •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面試《圓的周長》教案
    《圓的周長》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小學數學,小編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小學數學《圓的周長》教案。 小學數學《圓的周長》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知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並能夠利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 《帶電的原子—離子》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科學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各學科教案匯總《帶電的原子—離子》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科學,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初中科學《帶電的原子—離子》教案。初中科學《帶電的原子—離子》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了解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反應,知道離子的形成過程。【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提高團結協作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學習化學的樂趣。
  •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運用圖示解釋風的形成,學會分析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對風向和風力的具體影響。  4. 能夠在等壓線圖上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知識整合、梳理,學會分析地理事物因果關係,建構知識體系的方法, 通過具體的活動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在活動中感悟知識。
  • 初中語文教案:《海燕》
    初中語文教案:《海燕》 http://www.hteacher.net2013-02-01 16:03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試講不會寫教案,教你一步到位!
    不會寫教案,寫不好教案,是大多數考教師資格證的小夥伴們共同存在的問題,甚至是很多已經上崗的新教師存在的問題。教案怎麼寫,師範類專業的學生平時都有學,可是寫得對不對,好不好,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教案的基本結構大概包括以下幾點: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寫教案很簡單,寫好教案卻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