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相互接觸的物體,在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者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2、分類:靜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
3、判定條件:接觸、擠壓、粗糙、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運動趨勢
4、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並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接觸面上彈力的方向垂直。
一、靜摩擦力
1、大小:沒有公式,由其它條件判定計算。
2、最大靜摩擦力:物體能夠被「拉動」的最小「拉力」,是物體靜摩擦力的最大值。
3、靜摩擦力與壓力的關係:靜摩擦力與壓力無關;最大靜摩擦力與壓力有關。
4、判定:假設法
假設接觸面光滑,判定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會發生改變。如果不改變,則無摩擦力,如果改變,則有摩擦力。

二、滑動摩擦力
1、大小:Ff=μFN
μ:動摩擦因數,與接觸面的材料及性質有關(如粗糙程度),無單位
FN:正壓力,指垂直於接觸面的相互擠壓力,如果正壓力及μ均不變,則滑動摩擦力不會改變。
2、滑動摩擦力一般小於最大靜摩擦力,為了計算方便,題目中常常會認為滑動摩擦力等於最大靜摩擦力。
三、特點:
1、摩擦力既可做阻力,也可做動力
2、摩擦力方向既可與運動方向相反,也可與運動方向相同
3、靜止的物體可能受滑動摩擦力,運動的物體也可能受靜摩擦力
4、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無關
5、滑動摩擦力與相對運動快慢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