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旅行者徐江軍,想憑雙腳繞地球一周

2021-01-13 網易旅遊

「人力旅行」近年來在歐美國家非常流行。這是一種不藉助任何機動力量的旅行方式。

徐江軍的「人力旅行」計劃是,人力旅行環繞地球一圈,行程總計40075公裡。

他是中國飛盤公開賽冠軍,也是一位瘋狂的人力旅行探險者。他曾獨自騎單車穿越3大洲16個國家,徒步穿越外高加索,越野輪滑穿越韓國,也曾駕獨木舟徵服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危險的河流之一的密西西比河。更絕的是,他在極寒中徒步700公裡穿越藍色貝加爾湖冰面,能完成這個壯舉而活著回來的,全世界目前為止只有七人。

2018年11月18日,他拍攝的紀錄片《穿越貝加爾湖》在英國「肯道爾國際山地電影節」上展映後引起轟動,並獲得「最佳探險精神獎」。

當飛盤冠軍迷上人力旅行

「80後」徐江軍是湖北雲夢人,小時候自從讀了《氣球上的五星期》等紀實作品後,就對探險非常感興趣。那時他常常想:為什麼世界上的著名探險家都是外國人?他憧憬著自己有一天也能去到更遠的地方,去看看世界的另一端。

2013年,徐江軍在白俄羅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街頭,他偶遇了一位叫弗拉迪米爾的聾啞人,身邊擺著一輛摩託車,貼滿了世界各地的貼紙。沒想到,這個70歲的老大爺竟然曾騎著摩託車環遊世界,這讓徐江軍頗感震撼。

2017年3月,徐江軍在貝加爾湖。徐江軍 供圖

徐江軍正式開始環球旅行是在2014年辭掉工作之後。他騎著一輛山地車,單槍匹馬用100天時間穿越了歐洲14個國家。出於好玩的是,他還是一名很厲害的飛盤運動員,一路還參加了21場飛盤比賽,獲得拉脫維亞全國飛盤錦標賽冠軍。

自從完成第一站「歐洲騎觀」後,徐江軍對人力旅行更加著迷。此後,他再也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從美國西海岸騎行到東海岸;徒步穿越整個外高加索,從裏海走到黑海;越野輪滑穿越了韓國。

他在路上經歷了很多的艱辛與磨難,但這些僅依靠人力的旅行經歷卻讓他明白,其實每個人的能量都是無限大的。

徐江軍的目標是,不藉助任何機動力量,僅靠自己人力旅行環繞地球一圈,他把這個旅行項目叫做「人力環球40075」。

與國外孩子合影

他說,人力旅行近年來在歐美國家非常流行,這是一種不藉助任何機動力量的旅行方式,這意味著告別汽車、飛機等現代交通工具,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旅行,比如用徒步、騎車、輪滑、划船等方式。

到目前為止,徐江軍已經用過騎行、徒步、越野輪滑、滑雪、滑冰、摺疊單車、滑板車和獨木舟等方式,在世界各地行走。他說:「這樣的旅行可能是最省錢的一種,交通上不用花錢,吃飯是靠自己用戶外炊具解決,住宿以自己搭帳篷為主,所以實際上的花費並不多。」

冰上穿越貝加爾湖

3年前,徐江軍看到一張俄羅斯貝加爾湖冬季結冰的圖片,一望無際的冰面和皚皚的白雪構成了奇幻的冰雪世界,他被這幅美景深深震撼,內心有了「一個巨大而瘋狂的計劃」:無後援從南到北在冰面上完成700公裡徒步穿越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作為世界上最古老、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最深處達1680米。冬季天氣極寒,全湖冰封。

2017年1月初,他離開武漢前往貝加爾湖時,送行的好友眼淚譁譁地往下流,其中一位很生氣地說:「如果你是我弟弟,我肯定會拿繩子將你捆住!」

恐懼能最大程度地激發人的潛能。徐江軍當然清楚此舉的危險,但貝加爾湖外星球般的美麗讓他不能自拔的,這裡曾被契訶夫形容為「瑞士、頓河、芬蘭」的巧妙結合,晶瑩剔透的藍冰、瘋狂旋轉的繁星、白雪皚皚的群山,這些都對他有著巨大吸引力。

冬季的貝加爾湖

1月18日抵達伊爾庫茨克後,徐江軍開始了持續40天的適應性訓練,接著就跳進了零下19攝氏度的冰窟窿冰泳。

「貝加爾湖每月都有人死去,這裡沒有絕對安全的月份和地方。」出發前,當地已連下5天雪,最深的積雪達半米,傳奇嚮導JACK這樣警告徐江軍。

冰刀沒用了,他和俄羅斯同伴只能拉著70公斤重的物資徒步。雪越深,雪橇前進阻力越大,有時綁腰帶的地方全是血跡,鑽心地疼。

恐怖的是,貝加爾湖下面暗流湧動,有冰縫、碎冰區和薄冰。薄冰肉眼很難分辨,一旦落入冰水中,若五六秒內不能迅速爬出,就會凍死在裡面。

行走在冰面上,腳下是縱橫交錯的冰縫裂紋,耳邊傳來冰下「咔嚓咔嚓」的開裂聲。

在出發之後的第3天,冰裂縫便給了徐江軍一個教訓。他在準備燒水時,一不小心就踩破了薄冰跌進了冰洞中,幸好冰洞下面還有一塊厚冰,才倖免於難。更倒黴的是,第8天,同伴Fyodor患上嚴重雪盲,決定退出。

前方是360公裡的無人區,沒有任何通訊信號,「我能一人走下來嗎,能不能活著回來?」經過艱難的思想鬥爭,徐江軍毅然決定繼續向前走。

與歐洲「粉絲」在一起

冬天的貝加爾湖是除了南極以外最像南極的地方,寒冷無情卻獨具魅力。尤其風雪過後,乍現在天空中的緋紅黎明,就像戰鬥的號角。

在噴薄而出的陽光中,透徹的藍冰夾雜在白雪中,宛如一塊塊晶瑩的藍寶石,令人震撼的美一次次撞擊著他的內心:「我感覺自己很幸運,能看到世界上僅7人能欣賞的美景,在最美的地方扎過營。」

在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中,所有的動作都會變得緩慢,每次紮營、做飯或者拔營出發都會耗費至少3小時。

哪怕早上6點半起床,也要10點左右才能出發。如廁也變得很不方便,戴著手套都找不到褲子的拉鏈,只能速戰速決。

最孤單時,徐江軍會拿出家人的照片,在茫茫無人區,遙遠的牽掛是心底唯一的支撐。

有時,他聽見帳篷底下傳來由遠及近的冰裂聲,咔嚓咔嚓,仿佛會把整個世界撕裂,那種巨大的恐懼每日每夜都在折磨著他。

在行程結束前的第3天,徐江軍被前所未有的冰裂聲吵醒,在空無一人的冰面上,就像是巨人的怒吼,他顫抖著告訴自己:我再也不想在這裡待一分鐘了!

2017年3月23日,經歷步步驚心的700公裡探險後,徐江軍終於走出藍色冰面,從北貝加爾斯克上岸,也算是死裡逃生。那種感覺就像站在了世界之巔,有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至此,他有幸成為第一個徒步穿越貝加爾湖的中國人。

2018年11月15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肯道爾國際山地電影節」在英國肯道爾小鎮舉行,徐江軍拍攝的紀錄片《穿越貝加爾湖》在電影節上展映後,獲得了「最佳探險精神獎」。

評審團的評語是:「連續23個日夜的獨自穿越,一路上,他與鏡頭中的自我為伴。人力旅行既是對自身極限的挑戰,也是對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曼妙解讀。影片沒有炫酷的畫面,沒有精緻的起承轉合,卻用直抵人心的細膩情感感染了觀眾,同時呈現出貝加爾湖無人區的獨特之美。」

中國人首漂密西西比河

2018年8月,徐江軍又有了新的挑戰目標——美國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它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危險的河流之一。強勁的水下暗流讓不少人喪命於此,用無動力的獨木舟從源頭到入海口穿越整條河流,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和危險。

徐江軍並不是划船高手,雖然對這條河做了許多非常細緻的研究和準備工作,出發前還是擔心自己能否全身而退。

密西西比河風光

這次和他一起划船探險的同伴是美國人Kenny Kurata。後者曾在51個國家跑過57次馬拉松比賽,身體素質好,旅行經驗非常豐富,且富有幽默感,曾在南極洲划過皮划艇。

這是一條總體來說非常原始的河流,不少地方徐江軍和同伴劃四五天才看到一個人。

一路上看到了20多種少見的野生動物,包括美國國鳥白頭海雕、美國短嘴鱷、狼、熊和犰狳等。

當划船到路易斯安那時,他們看見了23隻鱷魚,它們喜歡在水中只露出頭,遠看如一塊塊漂在水中的木頭。徐江軍曾嚇得晚上睡不著覺,總是擔心它們到帳篷來咬自己一口。

河上亞洲鯉魚泛濫,當他們靠近岸邊滑行,經常有各種鯉魚在船邊猛地從水中跳出。

在伊利諾州的昆西附近划行時,一條半米長的白鰱魚竟跳到了他們的獨木舟上,被徐江軍生擒!這下晚餐有了著落。

但也有划船的人曾被跳起的亞洲鯉魚擊中鼻梁導致骨折,所以後來他們就避開了有鯉魚跳水的河段。

夜裡,他們就在河岸邊的沙灘和森林裡露營。最令人頭疼的是成群結隊的蚊子,一天到晚任何時段都有「轟炸機群」,有時張口講話或者吃東西時,蚊子就跑到了嘴裡。那裡的蚊子特別嗜血,隔著長袖T恤也能吸到人血。

69天的旅行,徐江軍遇到7次暴風雨。每次都需要以最快速度上岸,避免發生不測。

終於,經過3767公裡的漂流,2018年10月30日,徐江軍結束了美國密西西比河的獨木舟之旅,完成了中國人的首漂。他親身感受了水流巨大的力量,明白了水流的複雜性和深不可測。

如今,他依舊對水懷有巨大的恐懼和敬畏之心。

目前,徐江軍的足跡已經踏遍半個地球,覆蓋四大洲的2.5萬公裡。他還打算會繼續用這種讓人不安同時也充滿驚喜的方式旅行下去。今年,他打算去之前沒有涉足的澳洲和南美洲探險,也計劃像貝爾·格裡爾斯那樣去做野外生存探險,完全用自己捕獵的方式作為食物來源。人力環球的旅行計劃仍在繼續。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 周圓_zhouyuan

相關焦點

  • 浙江人成功徒步環繞地球一周 耗時七年
    早在16世紀,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船隊,首次實現環繞地球一周。幾百多年過去,如今交通發達,環繞地球一周,似乎已只是時間問題。但你是否可以想像,曾有人僅靠雙腳和自行車,完成環繞地球一周。他叫潘德明,浙江湖州人,畢業於湖州二中。
  • 地球繞日一周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河一周呢?生物滅絕與其有關嗎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那麼很多朋友可能就想了:既然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有四季的規律性變化,那麼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周應該也會發生某種規律性的變化,比如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就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有關。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周,也不會穿越太平洋?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旅行,飛機是當今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它不僅速度快,而且體驗起來更舒適,但是去過美國的人可能會發現,中美之間的航班並沒有選擇最近的航線,而是繞過了太平洋,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周,也不會穿越太平洋?一起來看看吧!
  • 地球繞太陽一周就有四季的變化,那太陽系繞銀河系是否也有變化?
    何夕的《天年》了解下,我覺得裡面的觀點比較有意思,地球繞太陽一圈,就是地球一年,會有不同四季,年代表結束也是開始。而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圈2.5億年,同樣也是代表太陽系一年,這年也是結束也是開始,三疊紀物種滅絕就年的結束,因為銀河系中有大量宇宙塵埃,太陽系繞的過程中會經過這片塵埃帶,到時地球會接收不到陽光,全球嚴寒,全劇終。
  • 如果以螞蟻的速度日夜不停的奔襲,繞地球赤道一周需要多少時間?
    原標題:如果以螞蟻的速度日夜不停的奔襲,繞地球赤道一周需要多少時間?雖然問題有點無聊,但是這個問題卻把地球的大與人類的小表現得生動形象,我們知道螞蟻是人類裸眼可以看到的生物,因形體太小而被人忽略,如果說以螞蟻的運動速度去環繞地球一周,那究竟需要多長時間呢?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提前做一個假設,那就是假設地球表面是近似光滑的。
  • 科普:太陽系繞銀河中心公轉一周有多久?
    我們早已習慣用地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來區分一年四季。只不過,雖然地球繞太陽轉圈的旅程對於地球上的人類而言十分重要,但是跟太陽——及我們的整個太陽系——繞銀河中心公轉一周的史詩級旅程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太陽在軌道上繞銀河系公轉一周大約需要 2.2 億到 2.3 億個地球年,換句話說,假如我們用銀河 「時鐘」來衡量時間的話,我們的地球存在大約才 16 年(以銀河年或宇宙年為單位),太陽的形成也不過才 20 年,甚至整個宇宙也就存在了 60 年左右。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的過程,跟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過程十分相似。
  • 用雙腳丈量地球,普通人和修仙者要用多久
    地球,我們生活的地方,表面的大部分都是海洋,其餘部分則是陸地。赤道周長:40075.7km,也就是4萬公裡,是地球上最大的圓。地球的質量bai為5.965×10^24kg,就是60萬億億噸。相比地球,人類就是它身上的一顆細胞,太渺小了。
  •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
    ,而在眾多運行規律中,對地球來說最重要的規律就是完成繞太陽一周。地球繞太陽旋轉產生的季節變化人類根據細緻的觀測和計算,最終算出地球繞太陽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365天,為了方便記憶,人類又發明了另一個時間單位「年」,地球繞太陽轉一周就是1年,而1年就擁有365天。
  • 地球繞太陽一周出現四季的變化,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周有何變化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地球在圍繞太陽的公轉過程中,由於公轉軌道是一種近似圓形的橢圓,偏心率為0.017,雖然這個偏心率非常低,但是表現出來的近日點和遠日點的變化,從我們人類的角度來看還是比較可觀的,兩者相差了500萬公裡,是地球直徑的400倍左右。
  • 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一年,那太陽繞銀河系一圈需要多長時間?
    比如我們人類生活得地球,就有一顆衛星月球,月球繞地球需要一個月,地球繞太陽需要一年,後來人們又發現太陽系不是宇宙的全部,而是繞著一個叫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而且還計算出太陽系繞這個中心所需要的時間,有多久呢?
  • 宇宙浩瀚無窮,太陽系繞銀河中心公轉一周有多久?
    只不過,雖然地球繞太陽轉圈的旅程對於地球上的人類而言十分重要,但是跟太陽——及我們的整個太陽系——繞銀河中心公轉一周的史詩級旅程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太陽在軌道上繞銀河系公轉一周大約需要2.2億到2.3億個地球年,換句話說,假如我們用銀河「時鐘」來衡量時間的話,我們的地球存在大約才16年(以銀河年或宇宙年為單位),太陽的形成也不過才20年,甚至整個宇宙也就存在了60年左右。
  • 宇宙浩瀚無窮,太陽系繞銀河中心公轉一周有多久?
    本文來源: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早已習慣用地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來區分一年四季。只不過,雖然地球繞太陽轉圈的旅程對於地球上的人類而言十分重要,但是跟太陽——及我們的整個太陽系——繞銀河中心公轉一周的史詩級旅程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 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一周需要多少時間你知道嗎?
    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而太陽圍繞著銀河系轉。月亮繞地球一周需要27天7小時43分11秒,而地球繞太陽一周需要365天6小時9分10秒。那麼問題來了:太陽繞銀河系一周需要多久呢?幾年?幾萬年?又或者是幾億年呢?
  • 它們能60天繞地球一周,耐力超乎你想像!
    近年來,一些產品為更具象表現銷量,多用銷售產品數量可繞地球幾圈的廣告語。不難想像,其數量之多,畢竟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平均半徑約為6371km,赤道半徑為6378.137km。繞地球一周的距離之遠,並非輕易可完成的事。不過,在自然界卻存在一種可以60天繞地球飛行一周的神奇生物。
  • 月亮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為什麼不是一個月發生一次日食?
    再問,月亮每月繞地球轉一周,那為什麼不是每月看到一次日食?這時恐怕有90%的人回答不上來,不信你試試?(偷笑)剛過去的20世紀,100年間發生的日食次數只有228次,而21世紀地球人將會有224次看到日食的機會。這是什麼回事?我們先來回答上面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看到一次日食?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和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不在一個平面上。
  • 月球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為什麼不是一個月發生一次日食?
    再問,月亮每月繞地球轉一周,那為什麼不是每月看到一次日食?這時恐怕有90%的人回答不上來,不信你試試?剛過去的20世紀,100年間發生的日食次數只有228次,而21世紀地球人將會有224次看到日食的機會。這是什麼回事?我們先來回答上面第二個問題。
  • 遼寧艦繞地球一圈要多久?說出來都不敢相信
    比如很多人都疑問,那就是作為一艘可全球作戰的航母,它繞地球航行一圈需要多久呢?這個問題十分有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點,以遼寧艦自身的自持力是無法單獨完成海上繞地球一圈的,必須要有綜合補給船的加持才能完成這種裝機。中國現有兩艘航母都為常規動力系統,燃料採用的都是重油。跟其他燃料相比,這種燃料更加便宜,同時也更為安全。
  • 坐飛機去美國,為什麼不敢從太平洋經過,非要繞地球一周呢?
    坐飛機去美國,為什麼不敢從太平洋經過,非要繞地球一周呢?飛機可是在所有的交通方式裡面,快捷度排第一,一般出國都會選擇飛機。而飛機的航線一般也是按照最短航程飛行,以便節約時間,讓人們更快到達目的地。明明這樣飛行最短,可是為什麼非要繞地球一周呢?在介紹最短航線的時候,還是要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到底如何確定最短航線。將起始地和目的地以及地心相連,會得到一個平面,這個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為一個大圓形,這個圓形的劣弧線就叫做最短航線。而我國和美國之間最短航線也的確是太平洋。
  • 月球繞地球轉,地球繞太陽轉,太陽繞銀河系轉,銀河系繞什麼轉?
    銀河系又在繞什麼轉?宇宙萬物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月球繞著地球轉,地月系統圍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而銀河系繞著本星系群的中心旋轉。所以天體系統都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運動並且是分級的,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都在繞中心太陽公轉;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獵戶臂的邊緣位置,靠近銀道面距離銀心大約是2.6萬光年,整個太陽系以大約250千米/秒的速度繞銀心旋轉,大約2.5億年才可以繞銀心一周。
  •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在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它們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所花費的時間是不同的。像太陽系最外側的行星海王星繞日一周需要164.79個地球年;而最內側的行星水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只需要大約88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