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明天將有四顆小行星在一系列近距離飛越地球的過程中掠過地球。這些太空巖石的時速高達57000英裡,其中最大的一塊有帝國大廈那麼高。
NASA將這些小行星歸類為「近地天體」(NEOs),並一直對它們進行監控。科學家追蹤了數萬顆近地天體,以確保它們不會與地球相撞。它們的軌跡的一個小變化可能會給我們的星球帶來災難。
周六的第一顆小行星被稱為「2020 GM1」。它將於英國夏令時上午7點15分(北京時間下午14點15分)左右經過地球,距離為230萬英裡,大約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9倍。這聽起來可能有點遠,但從太空的角度來看,它還是比較近的:NASA認為任何經過地球1.2億英裡範圍內的物體都是近地天體。
明天的第一顆小行星也是最快的,速度達到每小時57000英裡。另一個復活節周末的小行星是2020 GU1(上午8點48分,北京時間下午15點48分),2020 GG(下午3點21分,北京時間晚上22點21分)和2004 FG11(下午6點,北京時間周一晚上凌晨1點)。
最大的FG11有1246英尺長,和帝國大廈一樣大。天文學家目前正在跟蹤近2000顆小行星、彗星和其他威脅我們淡藍色星球的物體,每天都有新的小行星和彗星被發現。
自從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太空隕石撞擊地球以來,地球上還沒有見過世界末日級別的小行星。然而,更小的物體能夠把整個城市夷為平地,但它們經常會撞向地球。
1908年6月30日,在西伯利亞通古斯卡附近,幾百英尺寬的800平方英裡的森林遭到破壞。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認為,它所關注的任何近地天體都不會與我們的星球發生碰撞。然而,在未來的幾個月或幾年裡,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因為航天局會不斷修正物體的預測軌跡。
Nasa表示:「目前還沒有小行星或彗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因此發生大碰撞的可能性非常小。事實上,據我們所知,在未來的幾百年裡,任何大型物體都不太可能撞擊地球。」
即使它們撞擊我們的星球,絕大多數小行星也不會像我們所知道的那樣毀滅生命。「全球災難」只會在大於3000英尺的物體撞擊地球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