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度的近視是什麼概念?常人大概難以想像。蔣女士開玩笑地說,自己不戴眼鏡時,別人站在身邊她都看不出是男是女,站在半米以外更看不出是人還是木樁。今年47歲的蔣女士是一位老師,超高度近視給她工作帶來了無盡的麻煩,但她帶出來的班級,期末考成績還是全年級第一名!近日,蔣女士在明基醫院接受近視手術,眼球內植入人工晶體後,終於可以看清這個世界了。
超高度近視能看到什麼?半米開外分不清是人還是木樁
蔣女士今年47歲,是湖南省一個偏僻山村的小學老師,從小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視及視網膜視神經萎縮。「小學畢業時我就800度近視了,戴著厚厚的眼鏡片兒在同學中就是個異類。後來近視度數還在隨著年齡不斷增加,來南京前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近視多少度,因為一般的儀器根本測不出來。」
還在學生時期,蔣女士就去過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醫院看過,但始終找不到治療方法,心情很低落。 「一般眼鏡店都沒有適合我的鏡片,這麼多年我一直戴著600度的近視片,其實戴不戴都沒什麼區別。」
超高度近視給蔣女士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她只能看到較大物體的輪廓,就連下樓梯都需要有人幫忙,過馬路時都看不清來往的車輛。「自己不戴眼鏡時,別人站在身邊都看不出是男是女,站在半米以外更看不出是人還是木樁。」蔣女士說。
看不清學生,她怎麼教書?貼著本子批作業教出年級第一
當老師,連人都分不清楚,怎麼教書呢?令人意外的是,蔣女士帶出的班級,期末考成績還是全年級第一。
在與患者家屬交談中,明基醫院眼科劉文斌主任得知,蔣女士所在學校地處湖南貧困山區,她是學校為數不多的幾名教師之一。因為眼睛不好,蔣女士總是需要花上別人三倍的精力去批改作業和備課,批改作業時看不清楚字,她幾乎整張臉都貼在作業本上,對於班上的學生靠眼睛分不清,她全憑聲音去辨別誰是誰。就這樣,她帶出來的班級每次期末考試都在年級排名第一。
雖然工資微薄,可即便如此,她每次進城都要買回幾本課外書放在教室「希望角」供學生借讀,或者作為獎勵送給學生,偶爾也會給家庭困難的孩子買幾件新衣服。
劉文斌主任被眼前這個質樸可愛的山區教師感動了,他決定向醫院申請為蔣女士減免部分費用,讓她回去能幫助到更多孩子。
奇蹟!眼裡植入人工晶體 幾乎失明的視力恢復到0.5
近日,劉文斌主任為蔣女士進行了視力、眼壓和電腦驗光等眼科基礎檢查,檢查結果讓在場所有醫生都驚呆了,電腦驗光儀器根本讀不出數據,患者的近視度數已遠超出儀器能夠測量的範圍。劉主任為她檢測了眼軸的長度,檢查後發現,蔣女士的眼軸為38.64毫米,一般正常成人眼軸24毫米,眼軸每增加1毫米,度數大概會增加300度。按此計算,蔣女士的度數早已超過4000度,經過三位驗光師進行醫學驗光檢查後確認度數為4100度。
4100度的近視,早已超過了雷射(飛秒和準分子)、屈光性晶體植入(ICL)等手術的治療範疇,但劉文斌主任認為通過南京明基醫院眼科獨家引進的0.7毫米微創透明晶體置換術,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視覺質量。
「我們在蔣女士的眼睛上開一個0.7毫米的切口,然後將人工晶體放進去。」劉文斌主任介紹,一般的近視患者是把近視眼鏡架在眼睛前,而這種做法,相當於把眼鏡放進了眼球裡面。「植入的晶體度數是個『負數』,這樣就能中和掉超高度近視的度數,從而改善患者的視覺效果。」
在接受微創透明晶體置換術之後,蔣女士原本只剩光感的右眼術後裸視達到了0.25,而原先接近失明的左眼視力術後也達到了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