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畫人難畫手,手部是最難畫的部位了,不知道如何才能畫好人物手部的小可愛們今天有福啦~ 這裡收集整理了一些關於如何繪畫手部結構的教程給大家!
別再說你不會畫手了,超詳細的初學者人物手部畫法!趕緊來看看叭:
手部在造型上可概括為三大部分:手掌、大拇指以及並列的四指。
首先,明確自己想要繪製的手部,千萬不要掠過這個步驟盲目地直接下筆。
在表現的時候先把它看作一個個整體,手掌就像個四方的方塊,不能活動,有五根掌骨,成發射狀:大拇指像個鉤子,活動範圍最大,要特別控制,有兩根指骨:四指像四根並排在一起有一定弧度,能彎曲活動的線,每根手指有三根指骨。
應該刻意強調手部的姿勢,凸顯手部動作要傳達的故事。如果要畫手指伸展開的圖,就要去想像當它們張得更開時會發生什麼事。當我儘可能伸展我的手指時,我的手腕會稍微彎曲,手指會向上翻翹,這會讓手部的姿勢看來更有趣一些。
手掌:
大家要注意正面手掌佔整個手部長度的3/5,呈正方形;背面手掌與四指的比例是相等的。可以把手掌簡化成一個長寬相同的盒子。
需要注意的部分是小指那一側的骨頭稍微偏短,所以它會在比較近的位置彎曲,而中指的部分則最長。之後會在兩側追加水滴型的肌肉,所以進行這個步驟時可以先暫時無視肌肉量,把手掌當成一個有單純凹凸的盒子。
大拇指:
拇指居手掌的中段和食指第一節的中段部位,且兩段指骨比例相等;拇指比例位置基本不變。拇指的根部是一個三角形的盒子,它會配合大拇指掌骨的位置伸縮或轉動。拇指和手掌之間的三角形縫隙會被肌肉和皮膚給填滿,所以這個盒子會呈現三角形。
四指:
四指佔2/5,且每根手指中的三段指骨比例都是相等的:四指中每根手指的第一節的比例與第二、三節的比例總和是相等的,第二節與第三節也是相等的。
可以分別畫出每根手指的動作。不用擔心這樣手指之間看來會彼此分離,先將關節忽略,把重點放在確認每根手指的動作上,這樣做起來非常簡單。
接下來幫手指加上結構,可以用圓筒狀來繪製各個部分,因為圓筒狀畫起來比箱子更快且更簡單。如果想要幫圓柱加上方向感,之後也能輕鬆地把圓柱改畫成箱狀,畫成箱子就能呈現出關節的樣子。
不包含拇指在內的話,手指總共分成十二個部分,必須顧慮到的圓柱和盒子很多。所以要用正確的比例和透視,把它們畫到正確的位置上。
手被譽為人的「第二表情」的,表示它能傳達情感,所以對手的刻畫至關重要。小可愛們千萬不要忽視它,在處理手的時候,要把握不同年齡、性別、性質的區別,比如老人與小孩、男人與女人、工人與知識分子的手都是不一樣的。老人的手皺紋較多,用線可以苦澀點;男人的手關節轉折比較明確結實,用線可剛硬肯定些;女人與小孩的手相對嫩滑圓潤,用線可細柔些,等等。
手部能表現出非常豐富的情緒,所以在繪製手的時候,只要在呈現上多花點心思,留心幫姿勢加上故事的話,就不會畫出淡而無味的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