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塑料瓶底竟暗藏這些秘密 用錯致癌?-不敢相信!塑料瓶底竟...

2020-12-07 快科技

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多便利,它的用途就有多廣泛。

要說用途最多的那當屬塑料瓶莫屬,很多飲料都會用塑料瓶來盛裝。正是因為它的廣泛用途,所以網上關於「塑料瓶致癌」的言論不在少數。

最近網上就有人說,塑料瓶底部標有「1」的字樣就是一次性塑料瓶,千萬不能再二次使用,會增加致癌風險。也有人說,塑料瓶中含有塑化劑很容易致癌。

而且如果你留意過的話,會發現塑料上其實有1-7七種編號:

那麼,這七種分別代表什麼意思?真的有塑料瓶會致癌嗎?關於塑料瓶的那些事,今天我們就一一說清楚。

底部標有「1」就是一次性的?

很多人說塑料瓶底部標有「1」的瓶子是一次性的,不能重複使用,如果重複使用,其中所含的二甲基羥胺和塑化劑就容易析出,導致身體中的DNA發生突變,甚至會增加某些癌症的發生風險。

其實,「三角+數字」的標誌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的使用塑料種類的標誌代碼。

數字1-7和英文縮寫主要指塑料所使用的樹脂種類,這種標註方式可以讓塑料的品種容易識別,回收的成本也會大幅度削減。

我國在1996年也制定了與這套理論幾乎相同的塑料標識標準。

一般透明的礦泉水瓶底部會標有「1」的字樣,它的材質主要是「PET」。

「PET」的全稱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這種材質一般能耐熱至70℃左右,使用條件一般在-20℃至70℃左右。

所以,塑料瓶底部標有的「1」代表一次性的說法並不靠譜,只要在70℃之內使用是安全的。但是,這種塑料瓶不建議過度反覆使用,最好用一兩次就不要再用了。


七個數字所代表的塑料種類以及它們的使用注意事項

塑料瓶中含有塑化劑,容易致癌?

塑化劑,其實就是生活中常說的增塑劑,把它加到硬塑料中主要是為了增加彈性和耐用性。在塑化劑中使用最多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DEHP)」。

對於塑化劑來說,只要符合世界各國對於塑化劑的使用量、殘留量以及遷移量的規定,它是允許用於食品包裝材料生產的。

那麼,塑化劑是否致癌呢?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癌症研究中心將「DEHP」列為2B類致癌物質,「2B類致癌物」主要是指「對人可能致癌,但證據有限或不足的物質」。

雖然以DEHP為代表的塑化劑,的確有可能在某些條件下,會從一些塑料製品中遷移到食物中而最終進入人體,但DEHP在食品包裝中的使用是有嚴格限定的,其遷移量並不會達到對人體產生傷害的劑量;另外其對人體的致癌性本身證據不足。

所以,「塑化劑致癌」的言論並不靠譜,需要科學看待。

塑料製品可以裝熱水嗎?

首先,如果使用塑料盆或者塑料桶洗澡、洗臉,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因為塑料製品中的成分,不會通過皮膚接觸對人體產生危害。

其次,如果使用塑料杯喝水,就要注意一下,盛裝熱水可以,但需要分清塑料材質,一般塑料杯底部標有「5」號的塑料杯(PP)可以盛裝熱水,其耐熱性較好,其他的塑料杯不建議盛裝太熱的水。

塑料瓶中含有「雙酚A」,易致兒童性早熟?

雙酚A的確常用於製造運動水瓶、嬰兒奶瓶、太空杯等硬質容器。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在2012年表示 ,嬰兒奶瓶和兒童飲水杯將禁止使用雙酚A(BPA),「但這個決定實際上只是在體現由於消費者的偏好而已經在執行的事情,並不反應對嬰兒奶瓶中雙酚A的安全性考量。」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過硬的證據」證明雙酚A對嬰幼兒的身體健康有影響。

使用塑料瓶應該注意什麼?

1、購買塑料製品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警惕並拒絕購買「三無產品」,降低安全風險。

2、只要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製品,在正常情況下使用都是安全的,但是要根據不同塑料的耐熱性,盛裝不同溫度的飲品。

3、塑料對環境的威脅力度很大,建議儘量少使用。

- THE END -

#塑料

原文連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塑料瓶底的1、2、3、4、5、6、7暗藏玄機
    原標題:塑料瓶底的1、2、3、4、5、6、7暗藏玄機   中國江蘇網12月18日訊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寒冷的天氣,逛街逛累了,喝一杯熱奶茶、咖啡,既溫暖,又時尚。不過,昨天晚報報導稱星巴克、85度C等用6號杯蓋,常州大學材料學院實驗中心的老師吳盾說,6號材質是屬於聚苯乙烯材質,這種材質的耐熱度只有70℃左右。這種材質含苯分子,遇到高溫後,會析出有害物質,很難排出體外,可能對人體有致癌危險。  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消費者,他們表示自己很少留意杯蓋上的數字,不知這個6號杯蓋竟暗藏這麼大玄機!
  • 塑料瓶底三角符號的意思(圖)
    塑料瓶底三角符號的意思(圖)   塑料回收標誌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證,小小的三角符號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內的數字從1至7不等,每個編號背後代表著一種規格的塑料容器,意義毫不相同。用該材質製成的塑料製品易產生兩種有毒有害物質:一是生產過程中沒有被完全聚合的單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劑中的有害物質。這兩種物質在遇到高溫和油脂時容易析出,若是不慎進入人體,容易致癌。故很少用於食品包裝,若碰巧遇到,千萬不要讓它受熱。
  • 答案藏在瓶底,看看「凹槽」就知道
    有時候自己帶的飲品喝完了只剩塑料瓶,有的人可能會選擇再買一瓶,節儉的人可能會想試試用塑料瓶「裝熱水」,我們總是聽說塑料遇到熱水會有「毒」。那麼塑料瓶真的不能「裝熱水」嗎?答案藏在瓶底,看看「凹槽」就知道。
  • 市場上的塑料奶瓶多是PC材質用還是不用?專家說:不必談塑色變
    □本報記者 王紅妮記者調查市場上,塑料奶瓶PC材質佔主角  據媒體報導,前段時間,歐盟認為雙酚A在加熱時能析出到食物和飲料當中,它可能擾亂人體代謝過程,對嬰兒發育、免疫力有影響,甚至致癌。歐盟從今年3月1日禁止生產含雙酚A的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雙酚A塑料奶瓶進口到成員國。
  • 塑料瓶瓶底身份證解秘 僅標識5才能微波加熱
    生活中經常用到各式各樣的塑料瓶,這些塑料包裝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昨日,記者採訪市質監局輕工部工程師於佳得知,其實每個塑料包裝上都有從1到7的數字「身份證」,市民可從中讀出塑料包裝的真材實料。
  • 塑料瓶底的小三角符號中數字的含義
    這些符號其實都有它的用意在,每個編號表示著一種塑料容器,且一共分為七類,有PET、HDPE、PVC、LDPE、PP、PS、PC,它們各有其優缺點及特性,以下為各種容器標示一一介紹。PET是最常使用的飲料容器 (1)」1號」PET寶特瓶上面寫著」1」的三角符號,表示它所使用的是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寶特瓶,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飲料瓶子。
  •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料微粒後,我再也不敢用塑料吸管了......
    海洋生物體內、飲用水、食鹽中都已有微塑料的痕跡,而前段時間竟有研究表示,人類大便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雖然這和基因編輯相比這些被發現的微塑料直徑在50~500微米之間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顆塑料微粒 更可怕的是這8個人年齡在33~65
  • 主人把馬放上跑步機,將速度調到最大,下一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主人把馬放上跑步機,將速度調到最大,下一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人類通過跑步機鍛鍊身體,動物通過跑步機尋找樂趣,主人將一匹馬放上跑步機,將速度調到最大,下一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國外的農場內,一位農場主將自家馬兒牽上跑步機。
  • 百慕達三角的秘密或被揭開?世界各國表示不敢相信
    百慕達三角的秘密或被揭開?世界各國表示不敢相信 2020-11-23 11:42 來源:科技看天下百慕達三角的秘密或被揭開?世界各國表示不敢相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知情人:看看瓶底吧!
    知情人:看看瓶底吧!雖然說夏天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但是我們也避免不了開車出門。有很多車主由於天氣比較熱,於是就會在車內備上幾瓶水,這樣也是為了自己的一時之渴吧,畢竟在這種天氣下很容易會出現口乾舌燥,但是小編卻聽說夏天放在車內的礦泉水不能喝,這到底又是什麼意思呢?
  • 不可思議的實驗,書頁也能拉起幾十斤的東西,簡直不敢相信
    相信大家對物體的摩擦力都不會陌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果沒有摩擦力,我們將無法站立行走。今天小安和大家分享一個與摩擦力有關的實驗,相信大家都會驚嘆摩擦力的威力。實驗材料:2本書本、繩子、一袋米或其它重物二、實驗步驟1.把繩子夾在其中一本書裡2.把兩本書各頁交叉疊放在一起3.交叉疊放後,嘗試拉開兩本書,看看能不能把書拉4.用繩子把米袋或重物紮好
  • 一通陌生的神秘電話,竟暗藏了驚人的秘密
    一通陌生的神秘電話,竟暗藏了驚人的秘密 路邊的紅色電話亭突然響起鈴聲偶然路過的毛毛大膽地接起對方隱藏身份竟要求她
  • 塑料水杯上的符號都是什麼含義?看了這段抖音視頻才知道,千萬不能...
    塑料,在我們的生活裡可以說是無孔不入了。我們日常生活裡會用到的礦泉水瓶、喝水的杯子、吃飯的餐具,不少都是用塑料製成的。但是你知道嗎,塑料可不能亂用。有些塑料材質的器皿不能耐高溫,溫度過高就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還有些塑料製品不能放入微波爐,有些不能裝酸類、鹼類物質,一旦用亂了,就可能會受到致癌物質的傷害。
  • 塑料水杯上的符號都是什麼含義 看了這段抖音視頻才知道,千萬不能...
    塑料,在我們的生活裡可以說是無孔不入了。我們日常生活裡會用到的礦泉水瓶、喝水的杯子、吃飯的餐具,不少都是用塑料製成的。但是你知道嗎,塑料可不能亂用。有些塑料材質的器皿不能耐高溫,溫度過高就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還有些塑料製品不能放入微波爐,有些不能裝酸類、鹼類物質,一旦用亂了,就可能會受到致癌物質的傷害。
  • 專家:塑料太空杯、豆漿機等均可能存在雙酚A
    專家指出,其實除了嬰幼兒奶瓶外,塑料太空杯、塑料豆漿機等產品都可能使用雙酚A。  製造塑料製品時添加雙酚A可以使塑料具有無色透明、耐用、輕巧、防衝擊等特性,在造奶瓶的原材料聚碳酸酯PC中就含有雙酚A,近日媒體報導,國家準備規定嬰幼兒奶瓶不能使用雙酚A,雙酚A奶瓶目前已經從部分超市悄然消失,但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提醒,其實除了嬰幼兒奶瓶外,塑料太空杯、塑料豆漿機等產品都可能使用雙酚A。
  • 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魔術,至今無人破解,看完簡直不敢相信!
    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魔術,至今無人破解,看完簡直不敢相信! 在傳說中 時常會提及一些人類的超凡能力 諸如不藉助任何外力便可飄飄欲仙
  • 五彩斑斕的馬蹄蓮,栽種如此簡單,簡直不敢相信
    五彩斑斕的馬蹄蓮,栽種竟如此簡單,簡直不敢相信其實馬蹄蓮很多品種都是後期雜交培育出來的,其原本生長的地區是在非洲。不要被生長地區誤導了,它可是既怕高溫,也怕寒冷的植株,這大概就是種球植株的短板吧。不管有什麼生長問題,小花都能幫你解決的。
  • 【料解一下】——那些年被我們遺忘的塑料分類標誌
    ◆  ◆  ◆  ◆  ◆  不知道大家平時喝飲料的時候是否有注意到,飲料瓶底通常有這樣一個標誌,「箭頭圍起的三角形」表示它可以循環利用,但圈裡的數字和下面的字母是什麼呢?原來這個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箭頭和裡面的數字共同組成了塑料分類標誌,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於1988年所發展出來的分類編碼方式。
  • 你不敢相信的石虎
    接著,石虎被發現不像石虎,而是花豹,臺灣設計師承認是每張三百元買來的圖案,趕緊塗改。接著,又被發現車上宣傳集集香蕉的圖案,也是花錢從圖庫買來的。       如此粗製濫造的質量,觀光局除了會花錢,到底要怎麼拼觀光?可笑的是,行政部門不斷把石虎當成宣傳保育及吸引觀光的工具,對待石虎的態度卻保持冷血。苗慄卓蘭搶蓋石虎公園,反而破壞了它們的棲地。
  • 中國疾控專家:歐盟對BPA塑料奶瓶反應有點超前
    看到朋友轉發的簡訊息,已經辭職兩年的於小姐很吃驚,糾結於一大堆陌生的化學名詞裡,腦子也頓時暈暈的,只知道家裡用的奶瓶就是傳聞中的「PC瓶」,如果在高溫下,不排除有害物質會「滲透」出來,這等於是天天給寶寶吃雌激素。於小姐趕緊到附近的超市,花了一百多塊錢買了個玻璃奶瓶,原先的塑料奶瓶被她扔進了垃圾箱。顧女士給寶寶買了好幾個奶瓶,有玻璃的,也有塑料的。